1、http:/ 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碳和碳的氧化物1 (2011.娄底市)我国古代一些书法家、画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这是因为单质碳具有 ( )A可燃性 B还原性 C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D吸附性2.(2011.重庆市)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C 可以将 CuO 中的 Cu 置换出来 B. 在一定条件下 CO2 能够转变成 COC. CO2 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 D. 金刚石、石墨和 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3.(2011烟台市) “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
2、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教科书循环使用B.多用电子邮箱、QQ 等即时通讯工具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4.(2011湛江市) “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主题旨在倡导节约能源和利用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措施中符合该主题的是 ( )A. 焚烧废旧塑料解决“白色污染” B. 多用煤发电少用风力发电来源:Zxxk.ComC. 把还未用完的作业本烧掉 D.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车或骑自行车5.(2011.内江市“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下列
3、不符合“低碳生活”这一主题的做法是 A. 用布袋代替一次性塑料袋购物 B. 使用节能灯泡,提倡节约用电C大力发展风能,减少火力发电 D. 增加私家车用量,提高生活质量6.(2011.百色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都很硬 B. 单质碳具有还原性C. 用活性碳可除去硬水中的氯化钙杂质 D. 木炭燃烧时吸收大量的热7 (2011苏州市)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方法是 ( )A煅烧石灰石 B点燃木炭 C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D碳酸分解8 (2011苏州市)下列有关“固液反应,不需加热”的气体发生装置合理的是 ( )D9 (2011宿迁市)在实验操作考查中
4、,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下图是他的主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 ) Dhttp:/ (2011苏州市)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和结论都合理的是 ( )A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盐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C经点燃,产生蓝色火焰的气体不一定是一氧化碳D尝一下,有咸味的白色固体一定是食盐11.(2011.百色市)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可燃性 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 C.可用烧碱溶液鉴别二氧化碳气体12.(2011
5、巢湖市)下列措施不符合世博会“节能、环保、低碳”理念的是 ( )A“阳光谷”上采阳光、下蓄雨水,可给世博园区提供照明用电和生活用水B主题馆的东、西两墙种植大面积的生态植物,以吸收二氧化碳C用煤发电,以保证充足的电力供应D在交通、建筑、生活设施等方面广泛应用新能源技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13.(2011.福州市)下列说法不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 理念的是 (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C.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 D.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14.(2011.合肥市)据报道,化学家创造出对 CO2有较强吸收能力的糖粉状物质“干水” ,其每个颗粒
6、含水95,外层是 Si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水吸收的 CO2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B. 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C.干水中的分子不再运动 D.干水是一种混合物15.(2011南通市)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0 与 C02 可用澄清石灰水区分 BC0 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铁的冶炼CC0 2的过多排放可导致酸雨的产生 D金刚石和石墨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16.(2011广州市)下列关于 O2和 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元素 B都是氧化物C都含有氧气分子 D都能使带有火星的木条复燃17.(2011.陕西省)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 “低
7、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通人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B. 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C.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 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18.(2011.南充市)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19.(20
8、11广州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 2 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 BCO 能溶于水生成酸C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 CO2 和 CO D CO 可以在 O2 中燃烧20.(2011.无锡市)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环保”理念的是 ( ) A为了节约用纸,两面使用草稿纸 http:/ QQ 能够升级,长期把 QQ 挂在线上C为了节约用水,洗菜、淘米后的水用来浇花 D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分类回收废弃物21.(2011日照市)2010 年诺贝尔物理奖授予发现石墨烯的开创性研究者。以石墨为原料,先制备氧化石墨, 再 经 过 热 还 原 制 备 石 墨 烯 。 石墨烯硬度大,导电性能好,有韧性,
9、可弯曲。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 60 和石墨烯四种单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将石墨变成石墨烯发生了化学变化 B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 CO2 D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有机物 22.(2011襄阳市)金刚石、石墨和 C60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是同一种物质 B它们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D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23.(2011南京市)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 B.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可能导致酸雨增多C. 白色污染的消除办法是将废弃塑料就地焚烧 D.二氧化碳、甲烷都是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
10、体 24 (2011.桂林市)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比空气重 B都可以用碳和氧气反应得到C都有还原性 D都能和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25.(2011.黄石市)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关于 CO2 与 CO 的不同点比较错误的是 ( )A. 组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B. 性质:CO 2 能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CO 难溶于水,但能燃烧 C. 用途:CO 2 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 可作气体燃料,还可用于人工降雨 D. 危害:CO 2 会造成“温室效应” ;CO 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26.(2011.广安市
11、)科学研究发现: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是三氧化二碳(C 2O3),实验证明三氧化二碳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关于三 氧化二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C2O3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C 2O3 在 O2中充分燃烧的产物为 CO2C.C2O3 在一定条件下能还原氧化铁 D.C 2O3 中碳的化合价为3 价27.(2011.临沂市)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A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所以二氧化碳是酸B铁、铜都是金属单质,都能够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D点燃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会熄灭,证明
12、该无色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28.(2011.桂林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以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 )A B C Dhttp:/ ( )B30.(2011.咸宁市) 16.保护环境,提倡“低碳生活“,是我们应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1)近几十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在不断上升。目前有些城市的出租车已改用压缩天然气(CNG)作燃料,以减少对空气污染。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请你举一例在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 。 (1) CH 4+2O2 CO2+ 2H2O (2)双面使用纸张(及时关灯.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等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1.(2011.天津市) (6 分)现有木炭、一氧化碳
13、、氧化铜、氧化碳、稀硫酸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发生反应,可用“ A + B C + D ” 表示。(1)若 A 为单质,A 与 B 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黑色逐渐变红,则 B 是 ,其反应类型为 。(2)若 A 为气体化合物,A 与 B 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则 B 是 。(3)若 A 溶液 PH7,A 与 B 在常温下反应,可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 A 与 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其反应类型为 (1)氧化铜 置换反应 (2)氧化铁 (3) 3H 2SO4 + Fe2O3 Fe2(SO4)3+3H2O 复分解反应32.(2011泸州市)在大自然中,CO 2
14、 与 O2 能相互转换,以保持空气成分相对稳定。(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导致 效应。(2)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X C 6H12O66O 2,则 X 的化学式为 。光叶 绿 体(1)21% 温室 (2) H2O 33.(2011.广安市) (3 分)右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自然界 CO2 的来源途径有 (任写一点) ;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 2 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 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任写一点) ;人类降低空气中 CO2 含量的研究有 两个方向:一是减少 CO2 排放,二
15、是增加 CO2 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 CO2 的方式或途径 。(1) 化 石 燃 料 燃 烧 ( 或 动 植 物 呼 吸 等 , 合 理 即 可 )( 2) 温 室 效 应 ( 或 温 室 效 应 的 具 体 表 现 等 均 可 )( 3) 植 树 造 林 ( 种 草 等 均 可 ) 34.(7 分)Cu 可以形成化台价为+2 和+1 的化合物。其中+1 价化合物称为亚铜化合物。(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氢氧化铜_,氧化亚铜_(2)高温时,氧化铜可被木炭还原为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是_(3)氧化亚铜是一种红色粉末。加热时,氧化亚铜能与氧气 发生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利用这
16、一性质可检验氮 气中是否含有氧气(装置如图所示) ,判断氮中含有氧气的现象是_。 2)(OHCuuhttp:/ 22COuC高 温 红色粉末变成黑色u435.(2011.河南省)(3)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甲和乙中含有碳元素,丙能做干燥剂。它们之间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则甲的化学式为 ;丙转化为丁的化学力。程式为 。(1)CO2 (2)C (3)CaCO3 CaO+H2OCa(OH) 2 36.(2011.宜宾市)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探究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有如下实验装置:(1)上述A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和二氧化碳,请分别写出实验室制取氢气和二
17、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上述可用于收集二氧化碳装置是 (用装置字母序号填空) 。(2)请你参与探究氢气还原氧化铜得到的红色固体的成分,完成下列各题:已知信息:氢气还原氧化铜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 2O) ;Cu和Cu 2O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Cu 2O+H2SO4CuSO 4+Cu+H2O提出问题:红色固体含有什么物质?猜想假设:假设一:红色固体只含 Cu;假设二:红色固体只含 Cu2O;假设三: (请补充完成假设三) 。实验探究:(填写表中空格)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到足量硫酸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假设 成立b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到足量硫酸溶液中 假设二
18、和假设三均成立数据处理:甲同学称取Wg红色固体加入到足量硫酸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 (填操作名称) 、洗涤、干燥,称量剩余红色固体质量为mg,通过计算,若m (选填、或) ,则假设二成立;若m (选填、或) ,则假设三成立。交流与反思:只要假设合理,实验方法正确,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就能得出结论。(1)Z n+H2SO4 ZnSO4+H2 CaCO3+2HCl CaCl2+H2O+CO2 C(2) 红色固体含有 Cu 和 Cu2O; 假设一 有红色固体生成 过滤 = 37.(2011.眉山市) (5 分)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你
19、结合下图回答问题:http:/ 。(2)选择 装置组合来制备和收集氧气(填字母编号) 。(3)已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反应发生装置是 。(1) CaCO3+2HCl=CaCl2+CO2+H 2O (2) BC(或 BD) (3)液体变红且集气瓶中的液面上升 (4)A38.(2011哈尔滨市)(5 分)实验室现有大理石、高锰酸钾、稀盐酸、稀硫酸和紫色石蕊溶液及相关的仪器和用品,小辉同学要通过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性质。请结合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连
20、接 A 和 B 并将实验装置图补充完整;(2)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B 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4)在一般情况下仪器 C 的作用是 。(1)略 (2)CaCO 3+2HCl=CaCl2+CO2+H 2O(3)紫色石蕊溶液变红(并且导管口有气泡冒出)(4)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39.(2011.烟台市)(7 分)某化学兴 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A B C D E(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上图字母),可选用 C 装置收集氧气,其原因
21、是 。(3)实 验 室 常 用 氯 化 铵 固 体 与 碱 石 灰 固 体 共 热 来 制 取 氨 气 (NH3), 应 选 择 的 发 生 装 置 是 (填上图字母)。来源:学科网 ZXXK(4)该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当打开 K1、关闭 K2时,利用 I、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填字母)。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当打开 K2、关闭 K1时,可以利用工、装置制得二氧化碳 并验证其性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http:/ b水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 。(1)长颈漏斗 锥形瓶
22、 (2)B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3)A (4)b CaCO 3+2HCl=CaCl2+H2O+CO2 石蕊试液40.(2011鄂州市) (4 分)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 a 的名称 。(2)用上述装置组装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一组仪器组合是 。 (填装置代号字母)若用 F 进行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则气体应从 口进入(填 b 或 c) 。(3)若某同学用 C 装置收集一瓶较纯净氧气,当观察到 时开始收集。(1)锥形瓶 (2)A 和 D 或 A 和 F ; c(3)气泡连续并均匀 或气泡连续 或大量气泡41.(2011.鸡西市)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下图所示,
23、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 要 组 装 一套二 氧 化 碳 的 发生装 置 , 可 选 择 图 中 的 ( 填 仪 器 下 方 的 字 母 , 下 同 ),收集装 置 可 选 用 图 中 的 , 检 验 二 氧 化 碳 是 否 收 集 满 的 方 法 是 。 用该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填一种) 。(2)若 用 高 锰 酸 钾 制 取 氧 气 , 除 需 增 加 酒 精 灯 外 , 还 需 要 的 实 验 用 品 是 ,写 出 用 高 锰 酸 钾 制 取 氧 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用 右 图 所 示 装 置 收 集 氧 气 , 氧 气 应 从 ( 填 “a”或 “b”) 端 导 入
24、 。(1)A D; F ;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气体已收集满。O 2(2)一团棉花 2KMnO 4 K2MnO4+MnO2+O2 a42.(2011.龙岩市) (10 分)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 O2、CO 2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1)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 。 (2)甲同学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在 B 装置中反应,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填现象)(3)乙同学要用 KMnO4固体来制取 O2,应选用上图中的 (填编号)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甲同学还对收集到的气体进行检验,请写出操作与现象 。(1)烧杯 锥形瓶 (2)变红 (3)A 2KMnO 4 K2Mn
25、O4+MnO2+O2http:/ (12 分)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里 CO2的制备、净化、检验,最后收集一瓶干燥的 CO2。请回答下列问题:(1)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选择的探究实验,记录如下:组别 药品 实验现象 碳酸钠粉末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很快 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 产生气泡速率缓慢并逐渐停止 块状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气泡速率适中从制取和收集的角度分析,一般选择第 (填序号)组药品,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把 C、D 中的液体名称填入下表:B(盐) C(碱) D(酸)液体名称 碳酸氢钠溶液(3)B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5)反应过程中将弹簧
26、夹关闭,在 A 中看到的现象是 。(6)E 收集方法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1) CaCO 3 + 2HCl = CaCl2 + H2O + CO2(2)C:澄清石灰水 D:浓硫酸(3)NaHCO 3+HCl=NaCl+H2O+CO2(4)C O2 +Ca(OH)2=CaCO3+ H2O (5)A 中锥形瓶内液面下降;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6)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44.(2011泸州市)下图是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的的实验装置图,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 a 的名称是 ;装置 A 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 C 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装
27、置 D 中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它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由此可知,二氧化碳在生活中可用于 。(3)实验室用装置 E 来收集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应从 (填“c 端”或“d 端” )通入。(1)长颈漏斗 CaCO 32HClCaCl 2CO 2H 2O 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2)灭火 (3)c 端http:/ (9 分)实验室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 应制取二氧化碳。(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图表示加入药品前的一个操作,其目的是 。(3)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4)实验室通常不选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因生成的微溶物硫酸
28、钙会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某小组经研究,用图所示 方法成功制得了大量 CO2(反应物为稀硫酸和石灰石) 。该方法中加热仪器名称是 ;推测:在硫酸溶液中加入氯化铵和对溶液加热,目 的都是 思考图方法,你认为相比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 其改进的出发点是 对比两种方法,你认为要进行实验改进,关键是 。(1)CaCO 3 + 2HCl = CaCl2 + CO2+ H2O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 变浑浊的现象(4)酒精灯 增大硫酸钙在溶液中的溶解 度 原方法中的盐酸具有挥发性,随二氧化碳溢出,干扰部分性质实验的完成 进行实验,并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46.(2
29、011.广安市) (10 分)某气体由 H2、CO 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气体的组成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该气体由什么物质组成?【提出假设】猜 想 : 只 有 氢 气 ;猜 想 : 只 有 一 氧 化 碳 ;猜 想 : ;【提供信息】由 H2、CO 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的气体能在氧气中安静地燃烧。【设计实验】将该气体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装置 A、B,根据装置 A、B 中物质质量的变化情况来推测该气体的组成。【现象与结论】现象 结论. 装置 A 质量增加, 装置 B 质量无变化 猜想 成立. 装置 A 质量 ,装置 B 质量增加 猜想成立. 装置 A 质量增加,装置 B
30、质量 猜想成立【分析讨论】(1)装置 A 质量增加,说明气体燃烧的产物中有 生成,推知该气体成分中一定含有 元素;装置 B 质量增加,说明该气体燃烧的产物中有 生成,推知该气体成分中一定含有 元素。(2)装置 A 中浓硫酸的作用 。【反思】若某纯净物完全燃烧,将其产物依次通过该套实验装置 A、装置 B,发现装置 A、B 的质量都增加了,则该纯净物可能是 (任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猜想:氢气与一氧化碳的混合物(写化学式也可,下同) ,表格:猜想 无变化 增加分析:(1)水 氢 二氧化碳 碳(2)吸水(若“干燥”不得分)反思:甲烷(乙醇、甲醇等) 47.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两个气体制备、收集
31、、 净化的多功能装置。(1)若用于制氢气,且产生的气体中不含酸 性杂质气体,则试AXY甲 乙CB图 稀 硫 酸 和 氯 化 铵的 混 合 液 石 灰 石图 http:/ X 常用_ _,用图示放置的乙装置收集氢气,A 应与_ (填“B”或“C”)相连。(2)若 X 是稀盐酸、Y 是石灰石,用甲、乙两装置可组成发生、净化、收集 CO2气体的系列装置。若乙中放入饱和 NaHCO3溶液,则该溶液的作用是除去_ _;若乙中放入浓硫酸,浓硫酸的作用是_。(3)若 X 是水,Y 是 CaC2固体,则从 A 中放出乙炔(化学式:C 2H2)气体,同时还生成一种碱。乙炔微溶于水,密度与空气接近。若用乙装置收集
32、乙炔,则乙中还应该装入;生成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是 (1) 稀硫酸; C (2)氯化氢气体;干燥气体或除去水蒸气 (3) 水;CaC 22H 2O = C2H2 Ca(OH) 248.(2011.襄阳市)木炭在一定条件下燃烧既有 CO2 生成,也有 CO 生成。若要证明两种气体都要存在,应先将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 CO2 存在。写出 CO2 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然后将气体干燥后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观察到_,证明有 CO 存在。实验后向燃着的木炭上洒水使其熄灭,其灭火的原理是_。CO2+Ca(OH)2=CaCO3+H2O;黑色粉末变红色;把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着
33、火点以下。49.(2011成都市) (8 分)二氧化碳若合理利用,是一种与水一样重要的原料。、 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利用镍和钯作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具有多种用途的一氧化碳或甲醇。(1)该转化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 )变化;其催化剂是两种 (填“金属”或“非金属”) 。(2)在能源领域,一氧化碳是液态氢的一种重要补充物。氢是一种 (填“化石能源”或“清洁能源”) ;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大力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还有 (至少一条)(3)甲醇(CH 3OH)可用作赛车燃料。若其燃烧产物与乙醇相同,则其化学方程式为 。、日本核灾难后,清洁煤电受到追捧。我国已成功运行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使液
34、态二氧化碳成为最终产品。(1) 以二氧化碳为原料可生产更环保的碳基钾肥,如碳酸钾等。碳酸钾中的阴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 。(2)该技术的重要一步是在低温条件下用化学溶剂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碳。控制低温条件的原因是 ,所用化学溶剂可能是 (填一种物质的化学式)(1)化学金属 (2)清洁能源太阳能(或风能或地热能或海洋能) (3)2CH 3OH + 3O2 = 2CO2 + 4H2O (1)CO 32- (2)低温时二氧化碳溶解度大,利于吸收 NaOH(或 KOH 或 NH3.H2O) (其他可溶性的碱性物质均可)50.(2011.绵阳市) (1)实验室给你提供了下列仪器,请选用合适的仪器完成指
35、定的实验 要制取较多的 O2 用来探究其性质(要求制取过程中可以添加反应物) ,组装气体发生装置需要的仪器是 (填序号) ,收集氧气应采用 法。 提纯初盐时,过滤需要选用上述仪器中的 (填序号) ,出此之外还缺少的仪器是滤纸、 、 (填名称) 。http:/ 标有“成分:CaO、Fe;作用:防潮、防氧化;警告:禁止食用”等字样,撕开小袋,发现里面的固体粉末有少许是棕红色,大多数是灰白色的。经过分析,她认为棕红色粉末是 Fe2O3,灰白色粉末应该含有 CaCO3和 Fe,为验证自己的判断,美羊羊同学打算进行实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实验目的】证实灰白色粉末中含有 CaCO3 和 Fe。【实验设计
36、】装置如下图所示:来源:学|科|网 Z|X|X|K【实验预测与分析】若要证实样品中含有 CaCO3,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要证实样品中含有 Fe,E 中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时 C 装置的作用是 看了美羊羊同学的分析结论,有同学认为小袋内灰白色粉末中还应该有别的物质, 请你写出其中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1) a、d、f 向上排空气 e、h 漏斗 玻璃棒【实验预测与分析】 样品表面有气泡产生 CO 2+Ca(OH)2=CaCO3+H2O 无水硫酸铜由白色变成蓝色 干燥气体 Ca(OH) 251.(2011.烟台市)(7 分)小华同学用排水法收集了一大瓶沼气池中
37、气体(图 1 中的 A),为了弄清它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对气体猜想】猜想 I:全部是 CH4; 猜想:全部是 CO;猜想:是 CO 和 CO2 的混合气体; 猜想:是 CH4 和 CO2 的混合气体。来源:Zxxk.Co【实验和推断】将 A 中的气体依次通入 B、C 中,在 D 处点燃。A B C D 图 1 图 2(1)要将 A 中的气体通入后面的装置中,应选图 2 中的 (填序号)“注水装置” 。(2)若 B 中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 A 中的气体中含有 气体。(3)装置 C 作用是 。(4)若 D 处倒扣的是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出现浑浊,且 B 中无明
38、显现象,则“猜想”可能成立;若 D 处倒扣的是干冷的大烧杯,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猜想 I、”可能成立,另有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 CH4,理由是 ;要排除这种干扰可采取的措施是 。(5)采取(4)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若 D 处分别倒扣干冷的烧杯和涂石灰水的烧杯,分别出现水雾和浑浊,且 B 中也出现浑浊,则证明“猜想 ”成立。http:/ (2)CO2 (3)除去气体中的 CO2 (4)I、 气体通过 B、C 装置时,会带入水蒸气(或 A 中导出的气体本身可能含有水蒸气) 在点燃前将气体先通过干燥装置 (5)IV52. (2011大连市) (分)在实验室中,老师用下
39、面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中固定试管的仪器已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木炭粉的质量明显减少;氧化铜粉下部出现了一层红亮的铜;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停止加热并冷却到室温。(1)写出硬质大试管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B 装置的作用是 ; (3)实验后要从硬质大试管的剩余固体中回收金属铜,写出操作步骤(要求过程中要用到“湿法冶金”的原理)。 2C + O 2 点燃 2CO CuO+CO Cu+CO2 CO2 + C 高温 2CO 防止反应后冷却到室温时,C 装置的溶液倒流 将铜和氧化铜混合物加稍过量稀硫酸,黑色固体全部溶解后,加足量铁粉,过滤, 洗涤, 用磁铁吸出过量的铁粉即可。53.(2011
40、.河南省)利用下图装置可做 CO 还原 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已知由 A 装置制取的 CO 气体中混有少量的 CO2。 CO 与 Fe2O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气体通过装置的顺序是 A (装置不能重复使用)。从环保角度考虑,对以上装置的改进措施是 。 3CO+Fe 2O3 2Fe+3CO2 CDB 将尾气点燃或进行收集等。 54.(2011.无锡市)(9 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 写 出 图 中 仪 器 a、 b 的 名 称 a , b 。(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 。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气体收集装置是 。(3)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若用盛满水的 F 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 (填或)通入。(4)甲 烷 是 一 种 无 色 、 无 味 、 难 溶 于 水 的 气 体 , 实 验 室 用 加 热 无 水 醋 酸 钠 和 碱 石 灰 的 固 体 混 合 物 的 方 法 制取 甲 烷 , 则 实 验 室 制 取 并 收 集 甲 烷 应 选 择 的 装 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