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故宫博物院课件.ppt

上传人:myw993772 文档编号:8004698 上传时间:2019-06-03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4.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故宫博物院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故宫博物院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故宫博物院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故宫博物院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八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故宫博物院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故宫博物院!,我所知道的故宫,故宫(紫禁城),紫:紫薇垣(天地之宫),天子所居 禁:守卫森严,常人难以涉足的禁区,故宫, 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为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紫禁城占地72万多平方米,共有宫殿9000多间,都是木结构、黄琉璃瓦顶、青白石底座,饰以金碧辉煌的彩画。这些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中轴线排列,并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在紫禁城内,而且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建筑学家们认为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

2、和谐,都可以说是上罕见的。它标志着我们祖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五百多年前匠师们在建筑上的卓越成就。,引人注目的三大殿 这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 赐

3、宴外藩王公的场所。,富有生活气的内廷 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平日办事和他的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同于前半部。前半部建筑形象是严肃、庄严、壮丽、雄伟,以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后半部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在坤宁宫北面的是御花园。御花园里有高耸的松柏、珍贵的花木、山石和亭阁。名为万春亭和千秋亭的两座亭子可以说是目前保存的古亭中最华丽的了。,收藏文物100万件 游览故宫,一是欣赏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二是观赏陈列于室内的珍贵的文物。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总共达10526

4、53件之多,统称有文物100万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1/6,其中有很多是绝无仅有的国宝。在几个宫殿中设立了历代艺术馆、珍宝馆、钟表馆等,爱好艺术的人在这些无与伦比的艺术品前,往往久久不忍离去。设在故宫东路的珍宝馆,展出各种奇珍异宝。如一套清代金银珠云龙纹甲胄,通身缠绕着16条龙,形状生动,穿插于云朵之间。甲胄是用约60万个小钢片连结起来的,每个钢片厚约1毫米,长4毫米,宽1.5毫米,钻上小孔,以便穿线连结。据说,为制造这套甲胄,共用了4万多个工时 。,北,南,东,西,午门,金水河,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景山,从 南 到北的空间说明顺序,太和殿,中

5、和殿,保和殿,景山,午门,午门,金水桥,金水河,太和门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宫门, 也是外朝宫殿的正门。,太和门,太和门狮雕,太和殿,太和殿,太和殿的外观和内景,说明顺序:外 内。,殿顶,中和殿,故宫外朝三大殿之一,位于紫禁城太和殿、保和殿之间。明清两朝,太和殿举行各种大典前,皇帝先在中和殿小憩,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中和殿,保和殿,保和殿,乾清门,乾清宫,乾清宫,交泰殿,交泰殿,清 代 放 置 寶 璽 的 地 方。 這 里 收 藏 著 二 十 五 方 代 表 皇 權 的 印 璽,用 金 盒 盛 裝, 黃 綢 覆 蓋。,清 代 放 置 寶 璽 的 地 方。,坤宁宫,坤宁宫,皇 后 的 寢 宮。 圖

6、 為 坤 寧 宮 東 側 室, 是 皇 帝 大 婚 時 的 洞 房。 大 婚 時 皇 后 只 在 此 居 住 三 日,然 后 回 到 各 自 所 住 的 宮 內。,坤宁宫宝座,坤宁宫内景,御花园,御花园,御花园,后花园,神武门,神武门,神 武 门,神武门是紫禁城的北门,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明称玄武门。清康熙年重修时,因避康熙帝玄烨名讳改称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景山,从景山看故宫,故宫博物院简介:,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925年改名

7、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作者简介:,黄传惕,湖南省平江县人,1943年生。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历史故事节 目的编辑。他是当代的作家。,金銮(lun)殿 蟠(pan)龙 鎏(li)金 玉玺(x) 妃嫔(Pn) 湛(zhn)蓝 上谕(y) 傀儡(ku li) 翊(y)坤宫 修缮(shn) 击罄(qng) 诏(zho)书,生字词,磬(qing):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 横贯:(山脉、河流、道路等)横着通过去。 缭绕:回环缠绕。 错综:纵横交叉。 和谐:配合得适当和匀称。 掩映:彼此遮掩而互相衬托。,

8、字词积累:,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速读课文,1. 故宫的地理位置、名称、在建筑群种群中的地位、历史沿革。 2. 故宫的整体布局及特点: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独特风格。 3. 午门内外 4. 三大殿概说 (台基) 5. 太和殿外观 6. 太和殿内景 7. 介绍三大殿建筑位置中轴线 8. 太和殿的用途,9. 中和殿的位置、概貌、用途 10. 保和殿位置、用途 11. 小广场(前朝与内廷的分界地带) 12. 乾清宫 的 用途 13. 交泰殿位置、坤宁宫的位置、用途 14. 后三宫的装饰特点 15. 介绍后三宫往北的御花园 16. 站在景山上回望故宫全貌,首尾呼应,第一部分(第1段):概括介绍

9、故宫博物院。 第二部分(第215段):具体介绍故宫各宫殿的位置和功能。 第三部分(第16段):介绍景山并记述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之所见。,文章结构:,故宫博物院,(1-2)总: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外观概貌、建筑总特点。,分,前朝(三大殿) (310),太和殿 中和殿 保和殿,外形 内景 位置 用途,内廷 (12-15),后三宫 御花园,(16)总 回望故宫,强调艺术特点。,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空 间 顺 序(南北) + 游 踪,(11) 承上启下,思考:,1.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故宫?故宫有什么特点? 2.本文主要按什么顺序介绍故宫? 1.故宫概况(位置、历史、

10、价值),全貌,建筑布局(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特点: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2.空间顺序,说明顺序:,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按照故宫的空间顺序来安排说明顺序的。也就是说作者的参观路线,是按照故宫的建筑顺序来参观的,故宫的建筑顺序是由南向背,作者的参观路线基本上也是沿着由南向北的中轴线前进的。,(一)着眼于纵贯紫禁城的中轴线,由南到北,逐次介绍建筑物。作者沿着参观路线,以天安门为起点,穿端门,进午门,过汉白玉石桥,来到前三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略提东西两侧的文华殿、武英殿。三大殿和武英殿、文华殿合称为“前朝”。然后继续向北,简单介绍了位于中轴线上的“内廷”建筑:

11、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以及御花园。最后出顺贞门到神武门而离开故宫,这样写来井然有序,条理分明。,课文是怎样写故宫博物馆的?,重点研讨:太和殿部分1. 为何重点介绍太和殿?2. 内部装饰为何突出“龙”?3. 为何把三大殿建在中轴线上?4. 为何介绍三大殿的台基?,太和殿的外观和内景,说明顺序:外 内。,在介绍太和殿时,立足点是什么?按什么顺序介绍的?在书上圈点出方位词。,立足点是正中的朱漆方台和雕金蟠龙 按空间顺序介绍的,按空间顺序写的文字,要有一个立足点,离开立足点,就无法确立方位,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

12、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众具有代表性,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2. 龙龙是皇帝的化身,皇帝自命“真龙天子”,龙是皇权的象征,也就是突出皇权的威严。,1. 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重点,3,太和殿为什么要设在中轴线上?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为了强调皇权这个中心 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彩绘了众多的龙的图案 因为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这是皇权的象征,所以用龙来突出皇帝的尊严。,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为什么?,乾清宫 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奏章的地方。,“后三宫”的图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后三宫”彩绘中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风呈祥、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和前三殿相比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故宫的特点:,全文:以说明故宫的建筑结构布局为主,以历史沿革为辅;详写重点的宫殿,略写其他的建筑;详写宫殿的状貌,略写其中的文物。,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小结,故宫从明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修建,永乐十八年(1420年)基本建成,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了。它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秀传统和独特风格。在当时社会条件下,能建筑这样高大雄伟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拓展,口头介绍本校觉有特色的一个建筑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