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油藏岩石的毛管力,一、弯液面在毛细管中上升的现象,毛管力,水在毛细管内上升至一定高度h,是毛细管管壁对水的附着张力与毛细管中液柱的重力平衡的结果。,(1)由表面张力推导毛管力公式,1. 玻璃毛细管和水-气系统,作用于三相周界上的各个界面张力之间的关系:,则:,(2)由流体力学推导毛管力公式,而,毛细管压力 (毛管力),PC为毛细管压力(简称毛管力),它的物理意义:毛细管中弯液面两侧两种流体(非湿相流体与湿相流体)的压力差,是附着张力与润湿性共同作用在弯液面上产生的附加压力。,毛管力的大小等于毛细管中水柱的重力;方向指向弯液面内侧(毛管力的作用使弯液面两侧的非湿相流体的压力高于湿相流体的
2、压力)。,2. 玻璃毛细管和油-水系统,又,所以,归纳如下:,(1)毛管力Pc与cos成正比,90,毛管亲水,Pc为正值,弯液面上升;90,毛管憎水(亲油),Pc为负值, 弯液面下降。,(2)毛管力Pc和两相界面的界面张力成正比;,(3)毛管力Pc和毛管半径r成反比,毛管半径越小,毛管力则越大,毛管中弯液面上升(或下降)高度越大。,二、毛管力公式的应用,1.油藏中流体界面是过渡带,对于气-液界面:,对于油-水界面:,过渡带高度取决于最细的毛管中的油(或水)柱的上升高度。,因为w-oo,所以油-水过渡带比气-液过渡带宽,且油越稠,w-o越小,油水过渡带越宽。,og很小,故气-液过渡带高度较小。,
3、当毛管倾斜时,水沿毛管上升,但垂直高度不变;当毛管水平放置时,毛管力则成为水驱油的动力。若岩石亲油,毛管力将阻止水进入毛管,从而成为水驱油的阻力。,2.岩石亲水,毛管力是水驱油的动力,否则毛管力是水驱油的阻力。,毛管力的方向主要受控于流体对岩石的选择性润湿。,3.判断岩石的润湿性,岩石自动吸入流体的能力与毛管力的大小、方向有关。,三、任意曲面的附加压力,拉普拉斯方程:,Pc 曲面的附加压力(压强); 两相流体的界面张力; R1、R2 任意曲面的两个主曲率半径。,1.不规则曲面的附加压力,(1)球面的附加压力,过毛管轴心线,用两垂直相交的平面截得的两相流体界面均为球面,曲率半径相同,即R1=R2
4、=R ;,(2)柱面的附加压力,等直径毛管中有一液珠(或气泡),其与管壁间的接触面为柱面,过毛管中心线,用两垂直相交的平面截得界面的形状一个为圆,其曲率半径R1=r(r-毛管半径);另一个为直线(柱面),曲率半径R2=,对于裂缝性油气藏,处于两平行裂缝壁之间的油-气、油-水界面就是柱面。,设缝宽为W,缝中弯液面的主曲率半径分别为R1、R2(R2=);,裂缝宽度越小,毛管力越大。,*(3)断面渐变毛管的附加压力,因此,圆锥形毛细管中弯液面的附加压力为:,毛细管粗端弯液面的曲率半径为:,细端的曲率半径为:,式中 管壁与管中心线的夹角,即锥角之半;,2. 任意曲面附加压力的应用,由于油藏岩石孔隙存在
5、弯液面的附加压力,使液珠或气泡在孔隙中静止及流动时均产生附加压力。,(1) 等直径毛管孔道中液珠或气泡的毛管效应,液珠或气泡静止时:,由柱面产生的毛管力:,由球形弯液面产生毛管力为:,由于压强的传递作用,球形弯液面的毛管力Pc施于管壁,柱面的毛管力Pc与其相反,故静态时管壁液膜所受的净压力为:,上式表明:油-水(或油-气)的界面张力越大,毛管半径越小,施加于管壁液膜的净压力越大,液膜达到平衡前其厚度减小的也越快。管壁液膜具有反常的特性-高粘度和高强度,欲使珠泡在孔道中流动,必须克服Pc1及反常膜的高粘度所产生的摩擦阻力。,当液珠或气泡在两端压差的作用下,克服上述摩擦阻力欲在孔隙中流动时,由于润
6、湿滞后,弯液面发生变形,产生第二种毛管阻力P c2, 即:,当珠泡两端压差克服了上述两种阻力以及液膜阻力后,珠泡才能流动。,液珠或气泡通过孔隙喉道时,产生的附加阻力称为贾敏效应。,钻井液、完井液、压井液:失水时对油流向井造成阻力。,调剖堵水:封堵大孔道、调整流体渗流剖面,通过增加驱替液的波及体积来提高原油采收率。,(2)贾敏效应,3.毛细管滞后现象,毛细管滞后现象与润湿滞后及孔隙几何形态有关:,(1)润湿滞后引起毛细管滞后,(2)毛细管半径突变引起毛细管滞后,(3)毛细管半径渐变引起毛细管滞后,毛细管中吸入液柱高度小于驱替液柱高度的现象叫做毛细管滞后现象。,四、岩石毛管力曲线的测定方法,半渗隔
7、板法,压汞法,离心法,1.半渗隔板法,优点:比较接近油藏实际情况,测量精度较高,可以作为其它方法的对比标准。,缺点:测试时间长,测定压力范围小,不适合低渗岩石。,2.压汞法,特点:测定压力范围大、测定速度快,适合于高、中、低渗透率岩石。,缺点:非湿相是水银,与油藏实际流体相差较大,并且水银有毒,岩样被污染而不能重复使用,操作也不安全。,其中:,3.离心法,优点:兼有半渗隔板法和压汞法两者的优点,测定速度快,所采用的流体又接近油藏实际,所测得的毛管力曲线与半渗隔板法测的曲线吻合较好。,缺点:测试压力范围较小(一般排驱压力只能达到几个兆帕);设备较复杂,数据处理量大。,进行毛管力资料换算的原因:,
8、(1)不同测定方法,使用不同流体,由于界面张力及润湿性的差异,测得的毛管力不同;,(2)相同的流体在室内和油藏条件下的界面张力及其对岩样润湿性不同,其毛管力也不同。,五、岩石毛管力曲线的基本特征,1.毛管力曲线的基本特征,初始段,中间平缓段,末端上翘段,随压力的增加,非湿相饱和度缓慢增加。,表面孔或较大的缝隙,非湿相饱和度麻皮效应,中间平缓段越长,说明岩石喉道的分布越集中,分选越好。平缓段位置越靠下,说明岩石主要喉道半径越大。,随着压力的升高,非湿相将进入越来越细的孔隙喉道,但进入速度越来越小,最后曲线与纵坐标轴几乎平行,即压力再增加,非湿相不再进入岩样。,通过非湿相流体排驱湿相流体过程测得的
9、毛管力曲线称为驱替曲线; 通过湿相流体排驱非湿相流体过程测得毛管力曲线称为吸吮(入)曲线。,吸入曲线始终位于驱替曲线的下方。,2.毛管力曲线的特征参数,非湿相流体开始进入岩心中最大喉道的压力或非湿相开始进入岩心的最小压力PT称为阈压,或“入口压力”或“门坎压力”。,(1)阈压PT,渗透性好的岩石,阈压均比较低;反之,阈压比较大。,最大喉道半径rmax,(2)饱和度中值压力Pc50,指驱替毛管力曲线上非湿相饱和度为50%时对应的毛管压力,简称中值压力。,中值半径r50,岩石物性越好,Pc50越低,r50越大;物性差的岩石,Pc50很高,甚至在毛管力曲线上读不出来(曲线上非湿相饱和度小于50%)。
10、,当驱替压力达到一定值后,压力再升高,湿相饱和度也不再减小,毛管力曲线与纵轴几乎平行,此时岩心中的湿相饱和度称为最小湿相饱和度Smin。,(3)最小湿相饱和度Smin,对于亲水岩石,Smin相当于岩石的束缚水饱和度。湿相饱和度Smin越小,表明岩石含油饱和度越大。,退汞曲线:压力接近零时岩心中的含汞饱和度称为最小含汞饱和度SKpmin(相当于亲水油藏水驱后的残余油饱和度)。,退汞效率WE相当于强亲水油藏的水驱采收率。,(4)退汞效率WE,进汞曲线:最高压力点对应的岩心中的含汞饱和度称为最大含汞饱和度Skpmax(相当于强亲水油藏的原始含油饱和度),退汞效率WE:,3.裂缝油藏毛管力曲线特征,六
11、、毛管力曲线的应用,描述储层特征的主要参数:束缚水饱和度、残余油饱和度、孔隙度、绝对渗透率、相对渗透率、岩石润湿性、岩石比面及孔隙喉道大小分布等,1.岩石储集性能评价,毛管力曲线的形态主要受孔隙喉道的分选性及喉道大小控制。,2.研究岩石的孔隙结构,(1)确定岩石的最大孔喉半径及主要孔喉大小。,(2)定量评价孔隙喉道的分布,3.判断岩石的润湿性,具体做法:将饱和水的岩样放到离心机上依次做油驱水、水驱油及二次油驱水实验,测出相应的毛管力曲线,比较水驱油和二次油驱水曲线的下包面积,面积小的为润湿相驱替非润湿相。,唐纳森方法,润湿指数W和视润湿角,实验方法:将一块岩心一分为二,一块饱和油后测定空气驱油
12、的毛管力,另一块饱和水后测定油驱水毛管力。得到两条毛管力曲线,分别求出两条毛管力曲线的阈压PTog和PTwo,按以下指标判断岩石的润湿性。,(1)润湿指数W,润湿指数的物理意义是:以油-空气系统油润湿岩石能力为标准, 比较水-油系统水润湿岩石的能力。,W=1 水完全润湿岩石 W=0 油完全润湿岩石,(2)视润湿角,视接触角wo越接近0岩石越水湿,越接近90岩石越油湿。,4.确定注入工作剂对储层的损害程度或增产措施的效果,通过对比岩石在接触工作液前后毛管力曲线的特征变化,可判断油层是否受到伤害以及评价增产措施是否有效。,4.确定注入工作剂对储层的损害程度或增产措施的效果,某一注水地层不同时间测得的毛管力曲线,5.水驱油(或气驱油)过程中任一饱和度面上油-水(或气)相间的压力差,油藏中水驱油(或气驱油)时,岩石中的流体分布及驱替过程与毛管力测定过程相似。因此,任一饱和度面上,油水(或气)相间的压力差(即毛管力)可直接由相应条件下的毛管力曲线查得。,油藏工程计算中常用此法确定任一饱和度面上油水(或气)相间的压力差。,6.油藏过渡带内流体饱和度的分布,自由水面 Pc=0,100%含水面 Pc= PT,100%产水面 Pc= Pcsor,7.用毛管压力曲线研究油藏流动系统,8.用毛管压力曲线确定合理注水强度,9.用毛管压力曲线计算岩石绝对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