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带解析).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798703 上传时间:2018-04-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年山东省德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核是基因复制和表达的主要场所B. 蛋白质在细胞膜两侧呈不对称性分布C. 浆细胞细胞膜上有能识别抗原的糖蛋白D. 细胞内的囊泡都来自内质网或高尔基体【答案】B【解析】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可完成基因的复制,基因的表达分为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翻译发生在核糖体中,故细胞核不能完成基因的表达,A 错误;膜蛋白在细胞膜两侧分布不同,呈不对称 ,如糖蛋白只存在于膜外侧,B 正确;浆细胞没有识别能力,所以其细胞膜表面没有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糖蛋白,C 错误;细胞内的囊泡有些来自于细胞膜等,D 错误。2精确的定向转运机制保证了生物体生命

2、活动的有序进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动物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转运至靶细胞B. 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C.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向由膜上载体决定D. 细胞骨架与细胞内物质定向转运有关【答案】D【解析】激素会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A 错误;生长素的运输主要是极性运输,也有非极性运输和横向运输,B 错误;物质跨膜运输中的自由扩散与载体蛋白无关,物质运输方向与浓度有关,C 错误;细胞骨架与细胞的物质运输、能量转换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D 正确。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细胞凋亡的速率与细胞功能有关B. 细胞分化导致细胞核的全能性丧失C. 基因的 DNA 序列受损可导致细胞衰老D

3、. 细胞周期的有序进行受原癌基因的调控【答案】B【解析】细胞凋亡的速率与细胞的功能有关系,如白细胞的功能是吞噬病菌等,所以其凋亡的速率很快,A 正确;细胞分化不会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因此细胞分化不会导致细胞丧失全能性,B 错误;根据端粒学说, DNA 序列受损,会导致细胞衰老,C 正确;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因此细胞周期的有序进行需原癌基因的严格调控,D 正确。4某河流因污水排放导致藻类大量繁殖产生水华。通过投放以浮游藻类为食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对其进行治理,收到较好效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藻类大量繁殖使生物多样性增加B. 水域中的生物个体数量能反映群落的

4、丰富度C. 治理后能量流动的方向和特点未发生改变D. 植物中含有的全部能量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答案】C【解析】藻类大量繁殖,导致其它多种生物的生长受影响,甚至死亡,反而减小了生物的多样性,A 错误;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水域中的生物个体数量反映的是种群密度,B 错误;治理后,能量流动的方向和特点没有发生改变,能量流动的方向仍然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C 正确;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还包括污水中有机物所含的能量,D 错误。试卷第 2 页,总 5 页【点睛】对丰富度的概念理解不到位,误认为种群数量就是指丰富度,其实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种群数量不能反映群落的丰富度。5关于生物学

5、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 利用荧光标记法可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B. 沃森和克里克用模型方法发现了 DNA 的双螺旋结构C. 探究酶活性的最适温度时,进行预实验可减小实验误差D. 设置两个实验组进行对比实验可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答案】C【解析】现代分子生物学采用的测定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方法是荧光分子标记法,通过荧光分子显示,就可以知道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A 正确;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发现了 DNA 的双螺旋结构,B 正确;在探究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时,为了减小浪费需要设置预实验,预实验不能减小实验误差,C 错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属于对比实验,其中有氧呼吸组与无氧呼

6、吸组都是实验组,互为对照组,D 正确。6某植物的基因 M 不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在 M 中插入 1 个碱基对后,引起植物性状发生改变。该变异A. 可能改变了其他基因的转录或翻译过程B. 导致该植物种群基因库和进化方向发生改变C. 导致染色体上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D. 导致基因中嘌呤碱基和嘧啶碱基的比值发生改变【答案】A【解析】在 M 中插入 1 个碱基对, 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这种变异属于基因突变,该 M 基因突变后导致植物性状出现了改变,说明突变后的基因能合成蛋白质,从而说明突变后,可能改变了其他基因的转录或翻译过程,A 正确;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发生变化,但不

7、能导致生物进化的方向发生改变,B 错误;该变异导致基因中碱基数目和次序的变化,基因数目没有改变,C 错误;基因中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始终互补,即嘌呤碱基数与嘧啶碱基相等,比值始终为 1,D 错误。【点睛】7科研人员利用温室栽培作物进行了探究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由实验结果可知,该作物光合作用相关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在_之间。(2)当 C02 浓度低于 0.06%时,暗反应中_的生成速率限制了光合作用速率。(3)与 20相比,温度为 10时,增加 C02 浓度对提高光合作用速率的效果_(填“显著”或“不显著” ) ,原因是_。【答案】 温度和 C02浓度 2040

8、 三碳化合物(或 C3) 不显著 10时酶活性低【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由图可知,影响温室栽培作物的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和 C02浓度,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当 C02 浓度低于 0.06%时,随 C02 浓度升高,光合作用速率增强,当 C02 浓度超过 0.06%时,光合作用速率保持不变,相同 C02 浓度下,不同温度下的光合作用速率不同,在此基础上从题图中提取信息并结合题意作答。(1) 由图可知,温度和 C02 浓度会影响光合作用速率,因此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和C02浓度。由曲线可知,相同 C02 浓度条件下,温度在 30时,光合作用速率最大,说明该温度下光

9、合作用相关酶活性的活性比较强,而 40温度下,光合作用速率降低,因此该作物光合作用相关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在 2040 之间。(2)当 C02 浓度低于 0.06%时,随 C02 浓度升高,光合作用速率增强,因此限制了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为 C02 浓度, C02 浓度高低直接影响三碳化合物的生成速率,从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3)由曲线可知,与 20相比,温度为 10时,增加 C02 浓度,10时曲线斜率更缓慢,说明该温度下,增加 C02 浓度对提高光合作用速率的效果更不显著,原因是10时酶活性低,从而光合作用速率更低。8某些种类的毒品可以使人产生兴奋和愉悦感,经常吸食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伤并使人

10、上瘾。下图表示某毒品的作用机理,回答问题:(1)图示为_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受体蛋白存在于 _上。(2)毒品分子与转运蛋白结合,导致突触间隙神经递质含量_,最终在_产生愉悦感。(3)吸毒成瘾后,吸毒者需要不断增加剂量才能获得同等愉悦感,据图分析其原因是_。【答案】 突触 突触后膜 增加 大脑皮层 吸毒导致受体蛋白数量减少,为获得同等愉悦的效果需要更多的神经递质,增加吸食毒品的剂量可以增加神经递质的量【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本题主要考查兴奋通过突触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的相关知识,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得突触后膜兴奋,即使人产生愉悦感,某

11、些毒品分子与突触前膜上的转运蛋白结合,使得神经递质起作用后,不会被转运蛋白运回细胞,使得下一个神经元持续兴奋,持续产生愉悦感。(1)由图可知,该图含有突触前膜以及突触后膜,属于突触结构,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因此受体蛋白存在于突触后膜上。(2)毒品分子与转运蛋白结合,导致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不会被转运蛋白运回细胞,因此突触间隙神经递质含量增加,愉悦感是由大脑皮层产生的。(3)由图可知,吸毒会导致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伤,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数量会减少,为了获得同等愉悦的效果,就需要诱导产生更多的神经递质,增加吸食毒品的剂量可以增加神经递质的量,从而达到渴望的效果。【点睛】

12、解答第(3)小题,关键能从图中分析出吸毒会使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数量减少,从而解答出该题。9由于人为过度干扰,导致朱鹮仅剩下一个分布于狭窄山沟中的 7 只野生种群,为保护朱鹮及其生存环境,国家建立了朱鹮自然保护区。下表为建立自然保护区后,洋县境内野生朱鹮 24 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变化。回答下列问题:试卷第 4 页,总 5 页时间(年) 3 6 9 12 15 18 21 24增长速率(个/年) 1.2 2.1 4.0 8.2 13.2 9.8 4.3 5.1(1)为保护朱鹮,除建立自然保护区外,还可采取饲养和野化、放飞等_保护措施。早期调查朱鹮的种群数量时,研究人员没有采取标志重捕法而是进行逐

13、个计数,原因是_。(2)保护区内朱鹮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_型。第 24 年时的种群数量_(填“是”或“不是”)该保护区朱鹮种群的 K 值,理由是_。(3)保护朱鹮时,对其天敌通常采取驱赶或防御措施,而不进行捕杀,因为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_。【答案】 易地 早期朱鹮个体数量少,分布范围也较小 S 不是 第 24 年时种群数量仍在增长 增加物种多样性【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 S 型等相关知识,由表格可知,朱鹮 24 年间的种群增长速率从第 3 年到第 15 年一直增大,从第 15 开始,增长速率开始下降,说明该自然保护区内朱鹮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 S型,

14、在此基础上就能回答该题。 (1)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就地保护,除建立自然保护区外,还可以进行易地保护 。标志重捕法适合于活动范围大,个体数量多的种群,而早期朱鹮个体数量少,分布范围也较小,因此不适合采取标志重捕法而是进行逐个计数,来调查朱鹮的种群密度。(2)由试题分析可知,朱鹮的种群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因此保护区内朱鹮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 S 型。达到 K 值时,种群增长速率为 0,第 24 年时种群增长速率为5.1,种群数量仍然在增长,因此第 24 年时的种群数量不是该保护区朱鹮种群的 K 值。(3)保护朱鹮时,对其天敌通常采取驱赶或防御措施,而不进行捕杀,从而增加物种多样性,使得保护区的生

15、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提高。10某雌雄同株植物子叶的颜色由 5 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其中 4 对基因控制色素合成,这 4 对基因中任意一对为隐性纯合时色素不能合成,表现为无色,其他情况均表现为有色。在有色的基础上,另一对基因控制紫色和红色,隐性基因纯合时为红色,其它情况为紫色。回答下列问题:(1)控制色素合成的 4 对基因互为_(填“等位”或“非等位”)基因。子叶呈紫色的植株基因型有_种。(2)现有一子叶呈红色的植株,请设计一个遗传实验检测该植株是否为纯合体(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_。(3)现有纯合的子叶呈红色的种子,因萌发时受到辐射影响,长成的植株自交后所结的部分种子子叶

16、呈无色,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答案】 非等位 32 实验思路:让该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性状表现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后代子叶全部为红色,则为纯合体;若后代子叶既有红色也有白色,则为杂合体 控制色素合成的 4 对基因中至少有一个突变为隐性基因【解析】试题分析:植物子叶的颜色由 5 对独立遗传的基因控制,4 对基因控制色素合成,假设基因用 A 和 a、B 和 b、C 和 c,D 和 d 表示,另一对基因控制紫色和红色,假设基因用 E 和 e 表示,因此子叶呈无色的基因型为aaB_C_D_,A_bbC_D_,A_B_ccD_,A_B_C_dd,子叶呈红色的基因型为 A_B_C_D_ee,子叶呈

17、紫色的基因型为 A_B_C_D_ E_,据此答题。(1)由题意可知,控制色素合成的 4 对基因独立遗传,说明这 4 对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该 4 对基因互为非等位基因。子叶呈紫色的植株基因型为 A_B_C_D_ E_,因此基因型种类有 22222=32 种。(2)子叶呈红色的植株的基因型为 A_B_C_D_ee,其中纯合子基因型为AABBCCDDee,因此可以让该植株自交,观察并统计后代的性状表现,如果该植株为纯合体(AABBCCDDee),自交后代基因型也为 AABBCCDDee,则后代子叶全部为红色,如果该植株为杂合子,自交后代中会出现 aa 或 bb 或 cc 或 dd 的基因型

18、,因此子代会出现白色和红色。(3)纯合的子叶呈红色的种子基因型为 AABBCCDDee,受到辐射影响,长成的植株自交后所结的部分种子子叶呈无色,说明后代基因型中含有 aa 或 bb 或 cc 或 dd,因此最可能是控制色素合成的 4 对基因中至少有一个突变为隐性基因.。11 【 生物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基因工程靶向细胞疗法是细胞治疗和基因工程相结合的前沿生物疗法。治疗过程中先提取患者的免疫细胞,将特定靶向基因导入后,再对其进行扩增并诱导成效应细胞,最后回输至患者体内,以实现对被病毒感染细胞的特异性和主动性杀灭。回答下列问题:(1)靶向基因需利用质粒、噬菌体衍生物或_作为载体才能导入免疫细胞,迄

19、今为止,最为有效的导入方法是_。(2)成功导入靶向基因后可利用_技术对免疫细胞进行扩增,该过程中首先要对培养液和用具进行_处理。扩增细胞通常应在 10 代以内,以保持细胞正常的_。(3)用该方法治疗病毒引起的疾病时,靶向基因表达产物的作用是_。(4)回输的免疫细胞通过_(填“体液免疫”或“细胞免疫”)清除感染的细胞。因回输的免疫细胞来自患者自身,可避免发生_。【答案】 (动物)病毒 显微注射法 动物细胞培养 无菌 二倍体核型 引导效应细胞识别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细胞免疫 免疫排斥反应【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培养以及人体免疫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能够识记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掌握

20、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以及目的基因获取的方法,识记细胞免疫的过程和特点,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1)运载体种类有质粒、噬菌体衍生物或动植物病毒,因此靶向基因导入患者的免疫细胞,可用质粒、噬菌体衍生物或动物病毒,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为有效的导入方法是显微注射法。(2)可以采用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对免疫细胞进行扩增,动物细胞培养的技术需要的条件有无菌无毒,因此首先要对培养液和用具进行无菌处理,在 10 代以内的细胞遗传物质没有改变,能够保持细胞正常的二倍体核型。(3)靶向基因表达产物为效应细胞,该效应细胞能识别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使得病毒感染的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该病毒被抗体消灭。(4)回输的免疫细胞为效应细胞,能作用于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发挥细胞免疫作用,最终清除感染病毒的细胞,回输的免疫细胞来自患者自身,自身的免疫功能不会攻击来自患者自身的细胞,因此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免疫细胞能保留在患者体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