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類環境倫理信念的演進,主講人 : 林立康 引言人 : 王錫永 評論人 : 蔡宜君 黃彥文 郭鳳琴 日期 : 十二月二十三日 時間 : 4 : 306 : 30PM 地點 : TB 106,壹.動機,一.工業革命後,環境遭到劇烈迫害要恢復舊有環境,污染防治及生態保護只是治標,了解及改變人類的環境態度才是治本之道二.建立環境倫理 人類永保安康(周昌弘)三.永續發展的環境倫理(楊冠政)四.邁向全球化的環境倫理 (楊冠政)五.欲研究原住民的環境態度與環境行為和一般民眾的差別,故先行了解人類環境倫理信念的演進,貳.前言,一.數千年來,倫理學停滯在人類道德行為及倫理關係的探討二. 環境倫理學真正的興起是
2、在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它將倫理關係從人類延伸至其他生物三.環境倫理學(environmental ethics)是探討人類與自然環境間的道德關係(moral relationship)(Jeryan,1994)四.奈許(R.F Nash)以下圖表示人類環境倫理信念的演進,圖左端表示時間,右端顯示環境倫理信念發展,參.環境倫理信念的演進,一.人類中心主義二.生命中心倫理三.生態中心倫理,一.人類中心主義,(一)涵義 人類中心主義亦稱人文主義或人本主義,認為人類是萬物主宰,所有價值的來源和萬物的尺度(Eckersley,1992),(二)起源,1.普羅達哥拉斯:人為萬物的尺度2.阿奎納:地球上只有人
3、類具有智力,地球上所有上帝的創造物,必須接受人類的支配(Aquinas,1928) 3.懷特:猶太基督教是最富人類中心主義思想的宗教(White,1967),4.伯納:人類中心主義起源於宗教與世俗的哲學(Bennett,1993) 5.笛卡兒:人類與其他動物截然不同,一般動物缺乏心智與意識,可視作零件組成的機器,因此人類對這些動物和自然世界沒有責任(Descartes,1993) ,(三).主要信念,1.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所有人 2.人類是一切價值的來源,大自然對人類只具工具性價值 3.人類具有優越特性,故超越自然萬物 4.人類與其他生物無倫理關係 5.淺層生態學的人類中心信念 6.人類中心主義
4、的世界觀,二.生命中心倫理,(一)涵義 主張尊重生命個體,並給予道德考慮,並認為只有生命本身具有價值,物種和生態系則無 (二)生命中心倫理的特徵1.生命個體給予道德考慮2.主張個體利益平等3.動物個體論與生命個體論,(三)主要學者,1.辛格2.黎根3.史懷哲4.泰勒,1.辛格: 信仰十八世紀邊沁的功利主義學說,認為道德要求增加整體的快樂,減少痛苦,故倡導動物解放(1975),學說主要內容如下:,(1)尊重能感受痛苦的動物 動物與人類一樣有中樞神經系統,能感受外來刺激,我們不該認為動物無語言能力而不給予道德考慮(2)基於利益平等原理,反對物種主義 人類的平等是基於利益平等的原理,同時也應該作為人
5、與其他物種間的道德基礎,2.黎根: 認為生命主體都具有傳承的或天賦的價值,質得人類尊重,因此所有動物都應給予道德考慮(1983),其學說內容重點如下:,(1)生命主體具有傳承價值值得尊重任何具有意識的生命主體都具有傳承價值,值得道德者尊重(2)強調權利的個體性如果生命社區的成員獲得尊重時,生命社區整體亦獲得尊重。此觀點不同於環境論者。(3)物種不具有道德權利僅個體具備道德權利,物種不是個體,因此不具道德權利,3.史懷哲: 認為每個生物都具有生存意志,人類正確的行為就是對每個有生存意志的生物給予道德尊重,故作尊重生命倫理學說(1964),其學說重點如下:,(1)尊重萬物的生存意志我們周圍的生物都
6、是有生存意志的,應該表現出尊重,正像尊重我們自己的生存意志一樣(2)對生命的無理傷害是違反倫理尊重生命的倫理是道德的基本原則(3)人類應關切動物遭受的痛苦在任何狀況下,對其他生物的傷害和毀滅都是罪惡的,4.泰勒: 其尊重自然倫理學說(1981;1986)是當代生命中心倫理學說中最完整的理論,包含三個部分:,(1)道德者能把尊重自然作為自己的終極道德態度,須先了解生物有自身好處和天賦價值(2)以生命中心自然觀解說和辯護尊重自然的態度(3)倫理體系包含行為的基本法則、優先原理和美德的基本標準,三.生態中心倫理,(一)涵義 以生態系整體的觀點討論人與自然環境的倫理關係,並認為自然生態有自身的價值,應
7、接受我們人類的尊重與道德考慮。(Desjardins,1993),(二)生態中心倫理的主要信念 1.自然世界的具有內在價值,人類應給予道德考慮自然界的動物、植物和生態系均具有內在價值,不能以對人類是否有價值與以衡量 2.強調生態系整體的倫理關係生態系中,生物藉互利的方式與生物及非生物進行互動關係,因此生態中心倫理重視生態系的整體性 3.重視價值觀的改變今日環境的危機起於現代人的信念、態度和價值觀 ,要解決環境危機必須改變人類的信念、態度和價值觀,(三).主要學說,1.李奧波的大地倫理2.奈斯與深層生態學,1.李奧波的大地倫理,(1)他認為個體是互依社區的成員,而大地倫理僅擴大社區的界限,包含土
8、壤、水、植物和動物(2)自然環境中其他種類的生命也有健康生存的權利是他的中心思想,(3).大地倫理內容,a.倫理延伸的順序將社區的範圍擴大,包含土壤、水、植物、動物 b.社區的概念擴大社區的範圍,改變人類角色,從大地的征服者改變為大地社區的成員和公民 c.生態良知土地使用的倫理為經濟利己所控制,如果人類無內部價值觀的改變,倫理的改變是無法達成的 d.土地倫理的替代品土地倫理已為經濟價值所取代,e.大地金字塔也就是生物金字塔,塔中食物的流動亦伴隨著能量的流動 f.保育觀點的分歧在各個學門中,對保育的看法都有所分歧 g.展望,(4)大地倫理的科學基礎,a.達爾文演化論人類倫理的發展有一定的順序b.
9、生態學擴大社區的範圍和大地金字塔都是生態學的概念c.哥白尼的地球學說把地球當成一個家,家中的萬物關係密切的連結在一起,2.奈斯與深層生態學,(1)奈斯於1973年創立深層生態學,他認為深層生態學有異於一般的生態學(2)深層生態學認為人類正如其他生物一樣是存在於複雜的“互動網”之中並有互依關係(3)深層生態學認為如果我們要為所有物種保護環境,我們必須改變我們人類在自然界地位的信念與態度,承認自然界的生物及生態系具有內在價值,獨立於人類的工具性價值之外,(4)深層生態學倫理信念的來源,a.佛教與深層生態學佛教的思想是在尋求人類受苦的結局,對自然採取不 利用和非侵害的態度,這樣才能和自然和平相處b.
10、基督教與深層生態學主張有機整體性和生物平等c.北美原住民與深層生態學認為大地是萬物之母,萬物都是親屬,萬物間的互惠與平衡,(5)深層生態學的基本規範,a.自我了解自我檢驗得以了解自己是整個自然的一部份b.生命中心平等生物圈中所有實體都具有同等的生存與繁榮的權利,(6)深層生態學的基本原理,a.地球上繁盛的人類和非人類生命都具有固有價值(intrinsic value)。非人類生命的價值不依賴於人類的使用這種狹隘目的。 b.豐富多樣的生命本身就具有價值,且對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有貢獻。 c.人類無權破壞這種豐富與多樣性,除非為了滿足性命需求。 d.人類現在過度干擾非人類世界,而這種情況正在加速地惡化
11、中。,f.生活情況的重大改善需要政策上有所改變。這些影響著經濟、技術和意識型態的基本結構。 g.意識型態的改變主要不在於求高生活水平,而在於瞭解生命品質(具有固有價值)。這是對量大(big)與質優(great)之差異的深刻覺察。 h.贊成以上觀點的人,有義務或直接或間接地促進必要的改變。(Naess, 1986),e.人類的人口量降低不會與人類生命和文化的繁榮相衝突。而非人類生命的繁榮需要人類數量的減少。,肆.重要環境倫理彙整,五.結論,1.因為自身的優越感、態度和人類中心的信念,加上宗教和世俗哲學的推波助瀾,人類認為自身是萬物的主宰,是一切價值的來源,大自然對人類只有工具性價值,和人類完全沒
12、有倫理關係,可供恣意的驅使與使用。此種思維是造成今日嚴重的生態浩劫與環境危機的元兇。,2.生命中心倫理認為基於人類種族平等的原理,應將其擴展至具生命的生物個體,加上生命個體具有傳承的價值,更應給予道德上的尊重。族群因不具意識和傳承價值,故不包含在生命中心的倫理對象內。當人類和非人類間有利益衝突時應該遵守生命個體不傷害、不干擾、誠信、補償性公正等原則。,3.生態中心倫理是今日、也是未來環境價值教育的主要信念,它在政治、法律及教育個方面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因為它將倫理對象推展至整個自然界,包含全部的動、植物及生態系,不再侷限於人類本身或具生命和傳承價值的個體,這是環境倫理的一大躍進。它使人類對環境的
13、思維不再是一種掠奪、滿足需求的心態,取而代之的是永續經營、共存共榮的概念。,陸.建議,1.文中未解釋何謂環境倫理分割線?及其涵義? 2.在兩個倫理信念的交接過程中可以實際的環境議題作例子,以增進環境倫理分割線的了解。 3.文中僅述及西方的環境倫理,如能加上東方的環境倫理作比較,將更能增進對全體人類環境倫理信念演進的了解。也可增進了解東西方對環境倫理觀點的異同之處。 4.人類環境倫理信念的演進可以時間為縱軸作東西方觀點的比較,更可以了解其演進的進程。,柒.參考文獻,楊冠政 民85年 人類環境倫理信念的演進 環境教育季刊 28:7-20 楊冠政 民85年 人類中心主義 環境教育季刊 28:33-48 楊冠政 民85年 生命中心倫理 環境教育季刊 29:17-30 楊冠政 民85年 生態中心倫理 環境教育季刊 30:15-30 王從恕 民90年 環境倫理思想研究,簡報結束,感謝大家的批評與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