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伦理中的环境伦理问题1、选题背景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我们的社会经济生活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这些都是科技进步的结果。人类运用自己创造的技术越来越强的在控制着自然,科学技术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已经无所不在了。当然,当我们在享受着科技进步而带来的舒适生活的同时,也不会忘记赞美这些技术神话的创造者工程师。然而,就当我们尽情享受和对未来无限憧憬的时候,一个个威胁着人类未来生存的阴影也悄然而至环境污染、土地沙化、大气臭氧层的破坏、冻雨人们忽然意识到,自然应经开始用它的方式对我们发出了警告!技术的运用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发挥推动作用同时,也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消极的破坏影响。无
2、数的工程师在图纸上绘制美好蓝图的时候,却偏偏忽视了他蓝图的承载者自然,能否承受得住他的重托。2、立题分析工程,就是以一系列科学知识为依托,应用这些科学知识,并结合经验的判断、经济地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的一种专门技术。工程要“服务于某个特定目的”就意味着它的社会应用性。这一特性既决定了工程与社会政治、军事、经济、医疗、文化、教育等的密切联系,也决定了工程要受社会价值目标的引导。此外,工程还要“利用资源为人类服务”这就意味着工程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改变来实现为社会提供有用性服务的。比如都江堰无坝拦水与三门峡水利工程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就是在为人类服务。 工程伦理学是以工程活动为对象,以伦理现象为
3、视角进行的系统研究和学术建构。工程决策和实施过程中对于工程与社会、工程与人、工程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处理,是工程伦理学所要面对的课题。目的是让工程活动者清楚认识工程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直接面对其行为效果与影响,建立对其行为后果负责的态度,从而自觉地担负起环境保护这一道德义务。技术设计只不过是在图纸上制订出可操作的方案,而工程目标的实现还有赖于让纸上方案变为物质现实的多种因素的参与,但我们决不能为了单纯的经济利益就放弃了我们对环境保护的义务。例如: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制造和使用,对于抑制病害虫的生长,促进农业增产无疑有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它也对土壤的结构有破坏作用,还可能造成环境污染。长远地看,也
4、许它所创造的经济价值不能与它所带来的损失和危害相比。可现实地看,大规模现代农业生产又很难离开化肥、农药,否则将难以获得正常的收成,也难以养活与日俱增的人口。但我们也不能因为这样就在工程活动中一味的只追求经济目标而放弃了道德原则,使它成为工程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借口。目前的许多工程应用对环境的破坏在下面几个方面:(1)一些工程技术人员为了谋取个人或集团的利益,而对环境造成的破坏。例如遍布中国各地的众多不采取任何废水处理措施的小造纸厂、小化工厂等。一个小小的造纸厂毁掉一条河的事比比皆是,而要想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却是十个造纸厂挣的钱也不够,这不仅在经济上不合算,也不符合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这种破坏
5、是最可恶的,也是最危险的。它是以损害人类的生存环境为代价来换取他们自身的利益,是为社会所唾弃的。 (2)工程技术人员由于理论水平有限,在认识上旺旺不准确,从而对环境造成了破坏。当氟里昂被作为主要的制冷剂的大量使用多年之后,人们才发现它对地球的臭氧层已造成严重的破坏,由此造成皮肤癌患者每年增加 30 万,白内障患者年增 170 万,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下降。而此时再想补救为时已晚。诸如此类的案例比比皆是,我们今天为之自豪的发明,明天就可能成为杀害人类的凶手。工程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至关重要。 (3)最糟糕的是由于工程技术人员的疏忽大意,而造成的对环境的破坏。最有代表性的如 1986 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
6、核电站的严重核泄漏事故,就是由于工作人员操作失误,按错了按钮,加上设计中的漏洞造成的。一个小小的行为却造成了无比巨大的损失和久久不能弥补的后果,可见工程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不仅关乎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更关系到自然的发展,乃至地球的将来! 综上可见,无论什么原因造成的对环境的破坏,它的结果都是惨痛的,都是无法弥补的,或者是需要付出几倍、几十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的。一个造纸厂的粗放型经济增长,带来了巨大的环境影响,这是国家投入多少钱也不法挽回的损失。一个小厂的经济发展是以国家经济和人类的生存环境的损失为代价的,孰轻孰重自行判断。3、引经据典科学技术在为我们创造舒适的现代生活享受的同时,也在生产着它
7、的副产品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以及噪声污染。这些都给人类现在和今后的生活带来了难以想象的负面影响。如果我们不充分意识到它的严重性,对其进行及时的控制,今后完全有可能给人类带来危害和灾难,甚至威胁人类乃至地球上一切物种的生存条件。尤其是当一些缺少社会责任感的工程师把自然界当作自己的实验场,把技术作为自己谋取暴利的手段时,人类将会受到自然更加倍的报复和损害。 (1)大气污染。随着工业的发展,燃料消耗量大幅度增加,致使大气承受前所未有的污染。酸雨、地球增温,臭氧后变薄是目前人们关切的三个全球环境问题。1 矿物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硫变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大气中的水汽结合成为雾状的硫酸,并
8、随着雨水一起降落形成酸雨。酸雨的危害有主要以下几个方面:对水生生态系统的破坏;对各种材料的影响,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酸雨过处,水泥建筑被割剥一层皮,钢铁也锈蚀斑斑。它毁坏湖泊,损害森林、草地,使土壤酸化而贫瘠,并腐蚀建筑物品。我国酸雨区已从由西南、华南蔓延至华中、华东、东北,已占国土面积 29,并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2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而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和气温普遍升高的现象。这种增温不仅可使海平面上升,威胁沿海发达地区和岛屿,而且可能导致广泛的灾难性气候。近 30 年来,地球气候异常:北美出现历史上少有的热浪;非洲长达 7 年的干旱;欧洲的严寒与早冬等等。这样会导
9、致最后地球上的冰川和南北极冰层融化,全球海面上升;另外还会导致一些地区旱情加剧,沙漠扩大,并使传统的气候带和粮食带发生变化。3 在高出海平面2035 公里的范围内,有一个臭氧含量很高的臭氧层,它能阻止太阳光中大量的紫外线照射地球,有效的保护地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被称为“臭氧屏障”。臭氧层的破坏与人工合成的卤碳化合物(ODS)的大量排放有关。它们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在对流层中不易分解,寿命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它们进入平流层后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分解出含氯的自由基,并与臭氧分子发生反应,消耗臭氧。保护地球生物圈的“臭氧伞”破漏,紫外线长驱直入,其后果是皮肤癌和白内障患者增多,农作物质量和产量下
10、降等等。 (2)水污染。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排放的污水造成水环境的污染,各类废水夹带着大量的污染物,如有机物、重金属、油类、致病菌进入天然水体,使水质变化,水体功能丧失。水污染制约了经济的发展,更直接危害人类及其他生物的健康和安全。据近年来的统计,我国的七大水系已有近一半受到严重污染,全国废水排放量 360 亿吨,城市生活污水 80-90未经处理进入江河,不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河道已达 85.9%,滇池、太湖等湖泊富营养严重,沿海海域赤潮频繁。 (3)固体废物污染。固体废物包括城市垃圾和工业垃圾。垃圾任意堆放会传染疾病,污染大气、水源和土壤。据估计,全球每年产生的垃圾已超过 100亿吨,而且越来越多
11、,垃圾处理能力却远远赶不上垃圾的增长量。固体垃圾中有相当数量有毒、易燃、具有腐蚀性、传染性、放射性、反应性的危险垃圾。我国固体废物排放量大,处置利用率低,威胁很大。 (4)噪声污染。我国三之二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城市交通噪声大部分超过 70 分贝限值。生活噪声大部分超过 55 分贝限值。有人说:噪音影响寿命。可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有多么大。4、总结工程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一种生产关系,也是一种伦理关系,生态环境为工程活动提供原料和空间,工程活动又对环境和生存于其中的人构成复杂的社会关系。可持续发展作为工程环境道德的要求,首先要求工程人员对整个活动过程与环境的关系建立起有机联系
12、的整体社会责任意识;其次,工程人员应当以科学的态度预见生产中每一环节对环境的影响,建立起长远的利益与责任意识。 工程师,在关心和保护我们星球方面占有重大的影响的独特位置。无论是私人客户还是政府客户,如果他们希望事情办成,都必须利用工程技术。因此,工程师有责任在他们的职业角色中尽可能的引入雇主可能从没考虑到的代替方案,概念和价值观。他们的工作对象绝不是面对无生命的物质,任何一项疏忽大意或是有意的破坏都会得到自然的惩罚。实际上,职业工程师正在将伦理学结合进他们的决策过程中。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技术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以及对自然界压力的不断增长,工程伦理中的环境伦理将成为工程师的社会角色中的重要部分。所以,今天我们在研究工程伦理的时候,要特别强调环境伦理的重要意义,这样我们的科技才能更好的为人类服务,而不是给人类、给地球带来无法挽回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