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7958417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6.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县 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实 施 方 案年 月- 2 -(实施方案编制单位资质证书)- 3 -目 录一概述二县域概况三项目区基本情况四建设目标、规模与工程布局五工程设计六实施计划与施工组织七投资概算和和资金筹措八效益分析九保障措施附件- 4 -陕西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编制大纲(试 行)一概述11 概述本县(区) 基本口粮田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作用;12 简要说明本县(区)规划期基本口粮田建设计划任务,预期达到目标( 基本口粮田总量、人均量,粮食产量等),本年度建设任务;13 说明实施方案编制的总体思路、依据和可行性;14 简述本年度编制项目所在区域

2、、建设重点、实施进度安排和投资及效益分析等情况。二县域概况21 自然条件简述所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征、土地类型、水土资源,气象水文、河流水系、生态植被、自然灾害等情况。22 社会经济状况概述所辖乡(镇) 、行政村个数、人口总量、农业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劳动力状况、构成及变化,农业机械资源情况,县域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农业产业构成,农民纯收入状况,重点说明- 5 -粮食生产状况,如总产、构成,人均数量,供需状况及预测分析,增产潜力和途径等。23 退耕还林(草) 和耕地利用情况简要说明退耕还林(草)本区区域(涉及具体的乡镇和多少村、范围、人口)、实施情况。耕地总量、构成及退耕还林实施以来耕地变化

3、情况、特点;24 基本口粮田建设情况基本农田数量、构成、分布、利用和突出问题,口粮田建设的潜力、方向、重点等。三项目区基本情况31 项目区范围本年度项目区选择原由,项目构成类型,建设范围(具体到乡村) ,涉及人口数量等。32 项目区自然条件按地质地貌类型,分类描述自然条件(项目同 21)。涉及田间配套项目建设的要详尽说明当地水资源状况,开发利用现状,潜力及可行的利用途径和经济成本。33 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及基本口粮田建设现状以项目区乡镇(数量小的行政村)为单元,说明社会经济现状及退耕还林情况。重点说明退耕后耕地变化现状、特点,退耕户粮食供需情况,人均占有及自给情况,缺粮程度、原因;已成基本-

4、6 -口粮田总量、构成、存在的突出问题、保障程度,人均数量,按国家规定数量的差距等;(项目村社会经济情况附表一表示说明)34 项目区基本口粮田建设的潜力和途径依据农村经济社会现状和科学发展理念,分析说明基本口粮田建设潜力、有效途径、建设难点和重点,以及退耕农户对基本口粮田建设的积极性、筹资筹劳水平等。四建设目标、规模与工程布局41 建设目标411 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412 建设任务依据年度下达的基本口粮田建设指导计划任务规模,严格遵循规划,将总规模按照整村推进、建成消号的原则,集中按区域明确到退耕区的行政村。以项目乡镇(数量小的行政村)为单位列表表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任务表单位

5、:亩乡镇名称 行政村数 总任务 新建口粮田 改造提高 口粮田 完善田间设施配套 土壤改良培肥地力全县1、 乡2、 乡- 7 -413 建设目标项目建成,项目区退耕农户人均基本口粮田达到数量和质量提高情况,以及工程全面发挥效益时,粮食生产、农村经济发展、生态效益等预期达到的目标。42 耕地利用优化方案依据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结合退耕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向,本着以人为本,按照近村、近水、近路择优选择立地条件较好、土壤肥沃、交通方便的耕地优先建设基本口粮田,提出项目区耕地优化利用的方向和目标,并将年度建设项目落实到村、落实到地块,并制作项目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示意图以

6、行政村为单位分色表明建设内容和任务,比例自定附后。以行政村为单位在万分之一图上绘制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现状规划图,勾绘图斑(标清行政、项目类型及界线、),全县统一编号。(两图统一附后)43 工程布局退耕区人均基本口粮田未达标的地区,以新建为主;数量达标的,以改造提高、田间配套和土壤改良为主。包括工程布设原则、工程规模、数量及分布等内容。五工程设计规划实施的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改造完善、田间- 8 -水利配套和土壤改良四个方面。工程设计按照本区域项目建设类型和特点,新建、改造完善基本口粮田、土壤改良培肥地力和国补投资 15 万元以下的田间配套小型水利工程,分类型选择具有代表性

7、的项目单元提供典型设计,15 万元以上的配套小型水利工程进行单项设计。应包括措施布设原则,设计依据和标准,断面设计、施工要求、管护要点等,具体要求以基本口粮田建设技术要点和相关水利行业规范为准。51 新建基本口粮田典型设计(以水平梯田为例)新建基本口粮田包括坡改梯、河滩造地、新建小型淤地坝、水毁重建、闸山沟造田等。小型淤地坝新建和改造按陕西省淤地坝建设管理办法规定进行,单坝单设,其它措施按典型设计推算。水平梯田典型设计可以采取两种方法自选其一:一是根据本项目区立地特点,选择一处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村进行工程设计;二是根据本项目区地形实际,列出坡度分级表,选择每个坡度段分别进行典型设计。511 工程

8、地段选定新修梯田原则上必须选择在 25 度以下的坡耕地上进行,且选择土质较好,坡度较缓、距村庄较近、邻近水源及交通便利,并形成适度规模。本项目坡改梯规划最小图斑面积不小于 15 亩。梯田建设形式:陕北、关中地区宜修建土坎梯田,陕南地区- 9 -根据实际可适当发展石块梯田。在每个耕作区内,根据地面坡地、坡向等因素,对每一地形的形状、大小进行规划。地块长度尽可能在 100200 米,以便利于耕作。田面宽度应着眼发展现代农业按坡度大小尽量从宽确定,黄土高原地区不小于 10 米,秦巴山区不小于 5 米。梯田地块沿等高线“大弯就势,小弯取直” ,呈水平或里低外高布设,上方集水面积较大的要布设排水沟。有水

9、利配套的,田面按灌溉设施要求比降布设。512 技术设计梯田工程应按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996)进行设计。防洪标准采用 10 年一遇 36 小时最大降雨。根据原有地形和梯田设计要求进行断面设计。确定出梯田面宽、田坎坡度,再确定出田坎高度、田面毛宽和净宽。方案应将坡改梯建设任务落实到具体的地块、图斑。并附梯田典型设计图。分类列出新建基本口粮田建设任务表如:1、水平梯田建设。全县 年共计实施水平梯田面积 亩,分布乡镇 个行政村, 个地块 个图斑中。如下表:水平梯田建设任务落实表乡镇 建设地点 面积(亩) 图斑号合计 个乡镇 个村 个1、 乡 村、 村 对

10、应图斑号 - 10 -52 改造完善基本口粮田(以旧淤地坝改造为例)改造完善基本口粮田包括旧式台田改造(如窄改宽、小块并大块) 、灌区平地、旧淤地坝改造、旧式坡式梯田改造、水毁修复等。旧淤地坝改造按陕西省淤地坝建设管理办法规定进行,单坝单设。应包括以下内容:521 基本情况该坝所处地理位置,建设年代,施工方式,坝的基本特征、要素参数,以及流域自然条件。522 利用情况和问题淤地坝利用现状,粮食生产情况及对所在地群众口粮的影响程度。存在的问题,成因和改造对策。523 改造优化方案在实地充分勘测论证基础上,按照科学合理、经济实效的原则,针对淤地坝病害,科学选比确定改造优化方案和建设重点,尤其天关键

11、部位要搞好细部单设,确保可靠性。524 技术要求淤地坝设计按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沟壑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31996)进行。小型坝库容为 10 万立方米以下,按照 1020 年一遇洪水设计,30 年一遇洪水校核,淤积年限 5 年;中型坝库容为 1050- 11 -万立方米,按照 2030 年一遇洪水设计,50 年一遇洪水校核,淤积年限 510 年。小型坝根据地形条件可增设简易溢洪道;中型坝按控制流域面积大小可设泄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的设计流量一般采用23 天放完一次设计洪水确定。小型坝完成典型设计图,中型坝需要进行扩大初步设计。分类列出改造提高基本口粮田建设任务表如:1、旧坝改

12、造。全县 年共计实施旧坝改造座,面积 亩,分布乡镇 个行政村, 个地块 个图斑中。如下表:旧坝改造田建设任务落实表乡镇 建设地点 数量(座) 面积(亩) 图斑号合计 个乡镇 个村 个1、 乡 村、 村 对应图斑号 53 田间配套设施典型设计(以机井为例)田间配套指为已成或同步建设的基本口粮田完善小型水利设施( 含道路 ),使之旱改水。类型主要包括:引(排)水渠道、机井、抽水站、蓄水池、塘堰、集雨水窖等新建和改造。田间配套水利设施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水资源和自然条件,结合退耕农户意愿,科学选择经济可靠有效的工程类型,合理布设。工程设计按照水利行业相关规范标准进行。田间配套水利设施设计,应提出单项

13、工程建设相应的改造完善提高基本农田的面积,并落实到相应的地块、图斑。国补工- 12 -程投资规模原则上按照控制的基本口粮田面积补助总额掌握。531 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机井建设的必要性,水资源状况,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靠性和可行性依据、勘测深度、储量,以及地质情况等。532 井型选择井型选择的依据,口径、深度、柱状图、机电、泵、管等配置,设计控制面积等。533 建设内容和施工组织建设项目类型、工程量,以及机井、泵管和配电的设计简图;建设的组织和形式等。534 投资估算和分摊投资估算的原则、依据,以附表形式反映材料的基础价格、取费标准、投资量,以及分摊比例和数量等。534 工程效益和建后管理工

14、程建成后对退耕农户粮食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的直接效益,后续有效管理形式等。分类列出田间配套建设任务表如:1、机井建设。全县 年共计新打机井眼、控制面积 亩,改造机井眼、控制面积 亩,分布乡镇 个行政村。如下表:田间配套机井建设任务落实表新打 配套完善 合计乡镇 建设地点 数量(眼)控制面积(亩)数量(眼)控制面积(亩)数量(眼)控制面积(亩)合计 个乡镇 个村- 13 -1、 乡 村、 村 54 土壤改良培肥设计541 土壤改良培肥的目的意义(基本情况、必要性、存在问题、实施项目作用)542 土壤改良培肥的总体思路543 土壤改良培肥的建设内容(建设目标、建设规模、主要技术模式或措施、计划进度)

15、544 投资估算545 效益分析546 保障措施分类列出土壤改良培肥地力建设任务表如:1、加厚土层。全县 年共计加厚土层面积 亩,分布乡镇 个行政村, 个地块 个图斑中。如下表:加厚土层任务落实表乡镇 建设地点 面积(亩) 图斑号合计 个乡镇 个村 个1、 乡 村、 村 对应图斑号 六实施计划与施工组织61 实施计划根据项目建设季节特点及投资规模,提出项目区具体实施计划。- 14 -62 施工方式根据工程建设需要,依据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施工基础、技术力量,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式。63 施工组织方案应说明施工条件、施工组织措施、施工季节安排、劳力和机械需要量、施工总工期等。七投资概算和资

16、金筹措71 投资概算711 说明投资概算编制的依据、方法,采用的定额和费用标准;712 分析计算出单位工程造价;713 提出投资主要指标,包括总投资、各项措施单位造价等。投资概算编制依据统一采用水利部“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 总200367 号)。田间配套水利设施及土壤改良设计可按有关规定进行,但必须注明所采用的标准和依据。72 资金筹措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实行国家补助、地方配套和退耕农户投入并举的原则。新建、改造、配套、土壤改良单项措施国家补助标准均为:黄河流域 400 元亩,长江流域 600 元亩。说明- 15 -地方配套和退耕农户自筹的数量、方式,以及资金整合使用的资

17、金渠道、管理方式。八效益分析根据水利经济计算规范和水土保持技术规范计算经济、保土拦泥、社会生态三个方面的效益。经济效益算出其价值,保土拦泥效益及社会生态效益做定性分析。81 经济效益。计算出项目实施后在增产粮食、提高群众经济收入等方面的直接效益。82 拦泥蓄水效益。分析评价坡改梯工程实施后拦泥及蓄水的效益,以及对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支撑作用。83 社会效益。分析预测项目实施后,在提高土地生产能力,解决粮食安全,推进主导产业发展,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改善项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的效益。九保障措施91 组织领导措施包括项目建设实施组织机构,项目实施责任主体,领导责任;发展改革、水利、农业等

18、各相关部门职责;落实配套资金;制定建设管理制度等内容。92 政策保障措施- 16 -明晰基本口粮田建设退耕农户的责、权,建、管责任落实,受益区群众投资、投劳的机制等。93 技术保证措施包括项目建设的技术支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农民技术培训、项目监测( 水土流失防治及基本口粮田增产效益监测等)等内容。94 资金管理措施包括资金管理方式、监督措施,地方及群众筹资办法、标准等。95 建设和运行管理措施明确项目法人,推行项目管理招投标制、公示制、合同管理等制度,提出项目监理方案。健全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工程检查、验收程序,以及技术、档案资料管理要求等。明确工程建后产权归属及管理责任,落实工程管护方案和运

19、行管理机制,确保工程良性运行和长期发挥益。附件:一、附表(格式附后)1、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区社经情况表2、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区基本农田现状表- 17 -3、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区耕地坡度组成表4、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规划表5、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任务明细表6、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图斑登记表7、项目县基本口粮田工程典型成本分析表(按规范用表)8、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投资概算表9、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项目概算表二、附图1、 县基本口粮田建设工程项目区分布示意图2、 县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规划图(万分之一)3、工程典型设计图。绘制:水利工程按 SL7362001 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工程按 sL7316 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三、田间配套设施单项工程初步设计和分级审核意见四、各市关于项目县任务分配的文件五、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群众义务投工承诺书(格式附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