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华北大家教中心 家教电话:01062561255北京一对一上门家教品牌 家教电话:0106256125区域农业发展 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测控导航考点 题号区域农业发展条件 1、2、8、9、11、12区域农业发展的问题、方向和措施 3、4、5、6、7、10、11一、单项选择题(对应学生用书第 307 页)(2011 杭州模拟) 垦殖指数是指一地区耕地面积占其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它是衡量一个地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通常以百分数表示。 下表为世界及各地区垦殖指数和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表。读表,回答 13 题:世界及各地区垦殖指数和人均耕地面积变化表垦殖指数( %) 人均耕地面积( 公顷/人)年
2、份 1950 年 2000 年 1950 年 2000 年亚洲 14.7 17.5 0.31 0.14欧洲 31.3 28.8 0.38 0.27北美洲 12.0 12.4 1.31 0.81非洲 5.8 6.3 0.87 0.27大洋洲 2.0 6.0 1.31 1.84南美洲 4.3 6.8 0.53 0.30世界 9.7 11.0 0.51 0.261.下列因素中,对垦殖指数影响较大的是 ( )地形 机械化程度 农垦历史 社会制度 气候类型A. B.C. D.2.相对于南美洲和大洋洲,北美洲的垦殖指数较高的原因是 ( )A.自然条件优越 B.农垦历史悠久C.机械化水平高 D.劳动力丰富3
3、.2000 年与 1950 年相比,欧洲的垦殖指数明显下降。可能原因是 ( )A.全球农业发展快,农产品严重过剩B.生产成本较高,农业严重萎缩C.自然灾害频发,土地大量荒芜D.农业技术提高,农业人口减少解析:1.D 2.A 3.B 第 1 题,机械化程度和社会制度对垦殖指数影响不大 ,垦殖指数较高的地区一般是指地形相对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开发较早的地区。第 2 题,南美洲垦殖指数不高与其有大面积的热带雨林有关,大洋洲垦殖指数不高则与其中西部的干燥气候有关。第 3 题,欧洲有大面积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该气候冬暖夏凉,缺乏农作物成熟的高温期 ,因而该气候条件下农业生产的成本相对较高 ,受其影响,在
4、 20 世纪后半期欧洲农垦比例下降,而畜牧业比例明显上升。(2011 南通模拟)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位于江苏省西北部( 如图)。丰县利用黄河故道引长江水修筑了大沙河水库,并在大沙河沿岸种植苹果 ,使原先的“风起三尺沙,黄土埋庄稼”的荒滩成为江苏省重要的水果基地。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45 题:清华北大家教中心 家教电话:01062561255北京一对一上门家教品牌 家教电话:01062561254.丰县在大沙河发展水果生产的主要意义在于( )防风固沙,涵养水土 改善农业结构 ,增加收入 保护生物多样性 减弱噪声,美化环境A. B. C. D.5.丰县引进一批以苹果等本地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这些企
5、业的建立有利于当地( )加大地区经济差异 优化产业结构 改善环境质量 稳定农产品市场A. B. C. D.解析:4.A 5.C 第 4 题,在大沙河沿岸种植苹果,既有利于防风固沙,涵养水土,又能改善农业结构, 增加收入。第 5 题,建立以苹果等本地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 ,有利于延长生产链 ,增加收入,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稳定农产品市场。每年 2 月 2 日为“世界湿地日” 。湿地主要是指沼泽、泥炭地、河流、湖泊、海岸带,以及人工水田、水库和池塘。回答 67 题:6.湿地的功能或用途是( )A.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当地径流的调节系统C.难以利用的淡水资源 D.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7.三江平原
6、沼泽面积广的原因是( )东北地区寒冷的气候和冻土的发育,使土壤中的水分不易排干 降水较少, 但洼地积水 地势低平,雨水较多,每当夏季,水洼连串 荒地多,人为影响小A. B. C. D.解析:6.B 7.C 第 6 题,湿地中的水库、河流、湖泊、沼泽等对径流能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 ,将径流变得较为平缓,减轻洪水的威胁,同时在枯水期又能提供较为充足的水源。湿地还能调节局部地区的大气湿度 ,使气候变得温和湿润。第 7 题,三江平原纬度位置较高 ,冬季寒冷而漫长 ,降水较多,蒸发弱,地势低平, 故沼泽广布。我国 83 个 50 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中,有 73 个分布在全国 52 片耕地集中分布区, 即
7、我国最强劲的经济发展区域与最需要保护的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分布区域在空间上是复合的。下图为我国各省区人均产粮与全国均值之差示意图,根据图文材料,回答 810 题:8.下列省区中,发展商品性粮食基地潜力最大的是 ( )A.安徽省 B.陕西省C.河北省 D.贵州省9.江苏省原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拥有江淮地区、太湖平原两大商品粮基地, 导致其产粮大省地位明显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A.水源与土壤 B.政策和劳动力C.市场和交通 D.工业化与城市化10.“我国最强劲的经济发展区域与最需要保护的集中连片优质耕地分布区域在空间上是复合的”这一特征( )A.增加了耕地保护的难度 B.强化了耕地保护的力度清华北大
8、家教中心 家教电话:01062561255北京一对一上门家教品牌 家教电话:0106256125C.反映了南北方的差异性 D.体现了自然资源的整体性解析:8.A 9.D 10.A 第 8 题,从各省人均产粮与全国的均值之差看 ,安徽省呈正值且在四省中最大,发展商品性粮食基地潜力最大。第 9 题,江苏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迅速, 产业结构和就业人口构成发生重大变化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导致粮食产量下降。第 10 题, 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地对环境包括耕地造成影响 ,而优质耕地需要保护,因此两种区域在空间上的复合 ,增加了耕地保护的难度。二、综合题(对应学生用书第 308 页)11.(2011
9、大连调研) 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于土库曼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边境 ,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到达中国霍尔果斯。下图是中亚政区图。材料二 2010 年 11 月 25 日,上海合作组织第 11 次峰会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 各成员国领导人就安全经济、人文等领域展开协商。(1)图示 A、B、C 三个国家中 国( 填字母)是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和美国的第三大棉花生产国。试分析其棉花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2)A 国的畜牧业与阿根廷相比,发展的不利条件有哪些?解析:第(1)题,据图判断 A 为哈萨克斯坦 ,B 为乌兹别克斯坦, C 为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因其地处
10、内陆地区,降水少,但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且有阿姆河流经, 水源充足;棉花生产量大 ,被称之为“白金之国” 。第( 2)题,A国为哈萨克斯坦,与阿根廷相比,地处内陆,距海远, 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畜牧业为粗放式。气候干旱, 交通也不便利。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草场规模小。答案:(1)B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灌溉水源充足; 地势平坦。(2)A 国为哈萨克斯坦,畜牧业属于游牧业, 地处内陆高原,草原质量差,单位面积载畜量小;多山地、沙漠, 草场规模小;距海港远,交通不便;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干旱,水源不足。12.(2011 洛阳模拟) 随着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变化,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也发生了深刻
11、改变。 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一 图甲是 1980 年和 2000 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图乙是 1980 年和 2000 年黑龙江省积温()等值线分布示意图。清华北大家教中心 家教电话:01062561255北京一对一上门家教品牌 家教电话:0106256125(1)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生产的变化:种植面积扩展最大的作物是 , 小麦、水稻和玉米作物种植空间分布的变化分别是:小麦 ; 水稻 ;玉米 。 (2)黑龙江省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 ,引起农业生产格局发生改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 (3)A 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农业区位的优势条件。解析:第(
12、1)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从图中可以直接读出。第(2 )题,黑龙江省纬度高, 故热量不足。从图乙中可以看出积温升高,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全球变暖 ,使该限制因素有了明显的改善。第 (3)题,A 地为三江平原,农业区位优势主要包括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及国家政策支持等方面。答案:(1)水稻 从原有广泛分布,到仅集中在北部地区 从原有与玉米混作到东部、南部大面积分布( 由中部地区向东部、南部扩展) 逐步向北部迁移(2)热量 气候变暖,使一直制约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3)人均耕地多;地势平坦,连片分布 ,利于机械化耕作; 黑土广布,土壤肥沃; 雨热同期,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国家政策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