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doc

上传人:kpmy5893 文档编号:7955394 上传时间:2019-05-3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国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规律中国自然景观和地域分异规律是指,在中国这一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其自然地理综合体及其组成成分沿地理坐标确定的方向,从高级单位分化成低级单位的形成过程,或各最终结果中所表现出的空间组合规律。(一)纬度地带性规律中国自然景观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以东部湿润区最为明显。自北而南依次出现下列自然景观地带:1寒温带针叶林漂灰土景观地带。主要分布在北纬49以北的大兴安岭北部地区。这里是我国最寒冷区,多年冻土层分布广泛。代表性的植被类型是耐寒的兴安落叶松,群落外貌是冬季落叶,结构简单。此外,有小片的樟子松林。落叶松林经采伐后,大部分为桦木、山杨等阔叶树次生林代替。针叶林下发育的土壤是漂灰

2、土,凋落物灰分中硅的含量丰富而盐基较贫乏,土壤溶液呈酸性至强酸性反应。2温带针阔叶混交林暗棕壤景观地带。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地与小兴安岭。这里距海较近,气候湿润,分布着以海洋性针叶林为主的针阔叶混交林,例如红松,阔叶树种有枫桦、紫椴、槭、水曲柳、花曲柳等。原始林经采伐后,生长山杨、白桦林。如果再经破坏则成为杂木林,在山麓南坡尚有蒙古栎纯林。暗棕壤是针阔叶混交林下的地带性土壤,凋落物盐基较多,土壤溶液呈弱酸性至中性反应,肥力较高。3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棕壤景观地带。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及华北的山地丘陵地。这里夏热多雨,冬季干冷,阔叶林冬季落叶,故又称夏绿林带。其建群种主要是由包括辽东栎、槲栎、栓皮栎、麻栎

3、等各种落叶栎类与其他落叶阔叶树组成的地带性森林植被。此外,还有温性针叶林,例如赤松、油松等。棕壤土层深厚自然肥力较高,呈中性至微酸性反应,适于发展暖温带果木林。4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景观地带。包括秦岭-淮河以南,南岭以北,横断山脉以东广大地区,依植被、土壤的分布又可分为北、中、南三个景观地带: 北亚热带是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黄棕壤景观地带。分布于长江以北,秦岭-淮河以南的低山丘陵区。以含有青冈栎等常绿阔叶树的落叶林(麻栎、栓皮栎、白栎等)为主;针叶树以马尾松林为主。在现状植被中,由于群落的次生性较强,因而外貌近似落叶阔叶林。黄棕壤的性质具有黄壤与棕壤的某些特征,呈微酸性反应,自然肥力较高

4、。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景观地带。是亚热带的典型部分。主要分布于江南丘陵及云贵高原东部等地。植被由常绿青冈、栲、吉栎和茶科、樟科、木兰科、金缕梅科等种为主组成,叶面多革质、光滑发亮亦称“照叶林“。针叶树有马尾松、云南松、杉树、柏树等。毛竹林分布也很广。地带性红壤分布范围较广,东部约自长江以南至南岭山地,西部包括云贵高原中北部及四川盆地南缘地区,多发育在较深厚的红色风化壳粘土层上。黄壤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多云雾,干湿季节不明显的地方,以贵州高原分布最广。本地带适宜发展茶、油桐等亚热带经济林。 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赤红壤景观地带。分布于滇、粤、桂三省区南部,闽东南及台湾中南部。天然植被为

5、偏湿性的季风常绿阔叶林,森林上层以樟科、壳斗科为主,中下层种类繁多,以大戟科和芸香科最多,并有藤本和附生、寄生植物。赤红壤兼有砖红壤与红壤特点。5热带雨林、季雨林砖红壤景观地带。包括广东、广西、云南、台湾诸省区的南部,西至西藏南部的亚东附近,地带性土壤为砖红壤。本带的典型植被类型为热带季雨林、热带雨林、珊瑚岛热带常绿林和红树林。 热带常绿阔叶雨林。主要分布于台湾南端、海南岛东南部、云南和西藏南部局部湿热的山谷或低地。雨林的乔林层结构复杂,一般可以分为三层或四层,乔木高大,通常在30m以上,甚至达50m,分枝很高,树皮光滑而薄,具有板状根。树叶多为大、中型,常形成显著的滴水叶尖。林内藤本植物丰富

6、,树上密生附生植物。老茎生花现象仅见于乔木,也见于灌木及藤本植物。在种类组成上有龙脑香科的龙脑香和坡垒、青皮、望天树、娑罗树。此外有梧桐科、肉豆蔻科、橄榄科、棕榈科、茜草科、楝科、无患子科、山龙眼奶科、藤黄科等植物,种类十分丰富。 热带季雨林。分布于热带周期性干湿季节交替的地区,包括滇南谷地、海南岛、雷州半岛、台湾等地。我国热带季雨林面积比热带雨林广阔。季雨林的群落结构和雨林相比,上层乔木层较矮,一般在30m 以下。树干尚直,但分枝较低。树皮较厚而粗糙,除榕属外,板根多不发达,藤本植物及附生植物的数量与种类都比雨林为少。群落外貌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上层乔木层以落叶或半落叶树为主。所以,林冠有旱季

7、稀疏、雨季郁闭的季相变化,这与雨林终年郁郁葱葱的景象迥异。构成季雨林的树种很多,其中以无患子科和楝科的属种特别丰富。柿科的种属也不少。而雨林中常见的龙脑香科、肉豆蔻科等则较为少见。滨海地带是我国红树林分布的地区,种类丰富。这里由于常年高温多雨,化学风化及淋溶作用强烈,富铝风化壳深厚。砖红壤全剖面均为红棕色,呈酸性反应。此外,在海南岛西南部及云南南部红河河谷等地,由于山地的阻隔和焚风作用,形成干热稀树草原的生物气候环境,而分布有燥红土。本地带是我国发展热带作物的重要基地。(二)干湿度带性规律中国自然景观的干湿度带性分异规律决定于东西方向上水分条件的差异,呈与经线斜交、近东西更替的分布图式。主要出

8、现在温带与暖温带的广大地区。1温带森林草原、草甸草原黑土景观地带。温带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分布在大兴安岭西麓的低山丘陵以及东北平原的黑土、黑钙土区,主要由禾本科草类和杂类草组成。如贝加尔针茅与羊草等。这类草原外貌华丽,季相变化显著,草层较高,最高可达100cm。常见乔木有蒙古栎、白桦、山杨、柳、榆等。黑土系列是森林草原下地带性土壤,包括黑土、白浆土、黑钙土、灰黑土。以东北地区分布面积最大。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具有明显的腐殖质累积过程,形成了深厚的腐殖质层,具有发展农牧业和林业的良好条件,尤其是黑土、白浆土和黑钙土是发展农业的重要土壤,生产潜力很大。黑土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地和小兴安岭的山前波状台地平原

9、上。黑土区较低湿的地方还发育一种白浆土,常与黑土呈复域分布。黑钙土分布于松嫩平原中西部半干旱草原地区,以及大兴安岭两侧的丘陵山麓。在大兴安岭中段的西坡,常与黑钙土呈复域分布的灰黑土,是半湿润森林类型下发育的土壤。2暖温带森林草原褐土景观地带。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乔木以辽东栎、杨、桦为代表,亦有油松、侧柏。土壤系列包括褐土、黑垆土、土、绵土。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进行的腐殖质积累,石灰的淋溶和淀积作用明显,残积-淀积粘化现象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褐土主要分布在暖温带东部半湿润地区,例如燕山、太行山、吕梁山、秦岭等地和关中、晋南、冀西、豫西等地的丘陵盆地中。黑垆土是古老的耕作土壤,以具有

10、深厚的黑色垆土层而得名,它处在褐土带的北面,主要分布在陕北、晋西北、陇东、陇中等地。以地形平缓侵蚀轻微的黄土源区或河流高阶地上为多见。土是黄土高原东南部的一种古老的旱作土壤。主要分布在关中和晋南,是在褐土类型土壤基础上长期施用农家肥堆积覆盖,并在长期耕作影响下形成的。绵土是没有明显土壤剖面发育、母质特征明显的黄土性土壤的总称,因其土质疏松、绵软、色浅而得名。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以陕北分布面积最大。灰褐土是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山地森林下的土壤。主要分布于大青山、贺兰山、祁连山、天山、西昆仑山等山地。3典型草原栗钙土景观地带。典型高原分布于内蒙古高原东部、鄂尔多斯高原东部与黄土高原的西

11、北部。建群植物主要是乔本科草类,地带性植被是几种针茅。例如大针茅、克氏针茅(阿尔泰针茅) 、本氏针茅(长芒草) 、短花针茅等。这类草原草层一般高3050cm。栗钙土是典型干草原下的土壤类型。与黑钙土相比腐殖质积累过程较弱,而钙化过程增加,土壤的粘化过程微弱。4荒漠草原棕钙土景观地带。荒漠草原分布于内蒙古高原的西部,以及荒漠区的山地下部。在极端干旱的昆仑山、阿尔金山可分布到很高的高度。典型植被为旱生性较强的小针茅,例如沙生针茅、戈壁针茅、石生针茅、短花针茅等。超旱生矮半灌木与灌木也比较多,如冷蒿、旱蒿、灌木亚菊等。荒漠草原草层矮,高仅1020cm,生长稀疏,总覆盖度不超过1530。棕钙土主要分布

12、在内蒙古高原中西部、鄂尔多斯高原的西部和准噶尔盆地北部等地。是温带荒漠草原地带性土壤。从腐殖质和碳酸钙的聚积过程看,棕钙土仍属草原土壤形成过程,但从盐分和石膏的累积过程看,其土壤性状又反映出荒漠区土壤过程的某些特征。灰钙土主要发育在黄土母质或较细的洪积物上,水分条件稍好。与棕钙土相比,其腐殖质的累积过程稍有增强,而钙化过程则有所减弱。它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西北部、银川平原、湟水中下游平原、伊犁河谷等地。5荒漠漠土景观地带。包括阿拉善高平原、河西走廊、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等温带和暖温带荒漠带,以及柴达木盆地。在气候干旱条件下,土壤盐分较大,植物种类非常贫乏,具有适应干旱生境的生态特征,并以灌木或

13、半灌木为主。其中以藜科的属种最多,蒺藜科、柽柳科、菊科、豆科、麻黄科、蓼科也占相当比重。漠土系列包括灰漠土、灰棕漠土、棕漠土等。这些土壤的共同特点是沙性强,大多含砾石,表层为浅灰色多孔状结皮,腐殖质含量低,石灰的表聚作用和石膏与易溶盐的聚积作用都较强烈。聚积程度一般由灰漠土、灰棕漠土到棕漠土逐渐增强。棕漠土不仅出现很厚的石膏层,而且形成盐盘,腐殖质含量甚低。灰棕漠土和棕漠土为温带与暖温带典型的漠境土壤,灰漠土为温带漠境边缘的过渡性土壤。总结我国自然景观的水平分布特点,可以看出我国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结构图式是由湿润环境下的海洋性地带谱和干旱环境下的大陆性地带谱构成的。需要指出的是,在干湿度带分布

14、中,仍有纬度地带性差异。例如,同样半湿润的水分条件,在温带为森林草原黑土景观,在暖温带则为荒漠棕漠土景观。青藏高原是一系列具有垂直结构的高大山原。在广阔的高原面上又有一系列山脉耸立,高原面上的山地又有景观的垂直带谱;同时高原还有一系列深陷的河谷,形成反向的垂直带谱。从整体上看,在广阔的高原面上,有其自然景观的水平分布规律。可见,青藏高原的景观分布具有垂直与水平的复合形式。高原面上的水平分布,以高原中部的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为界分南北两带。北带自东向西,从高原边缘到高原内部,依次出现森林草原灰褐土及亚高山草原土景观、高山草甸-高山草甸土景观、高山草原-高山草原土景观、高山寒漠-高山寒漠土景观。

15、南带,自东而西分布着沟谷森林丛-山地暗棕壤景观、亚高山草甸-亚高山草甸土景观、亚高山草原-山地草原土景观。(三)垂直地带性分异规律我国山地面积广阔,山地自然景观类型多。山地垂直带谱,一方面受山地所在水平地带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山岭本身的高度、走向、坡向、坡度等影响。同一水平地带中的山地,其垂直带结构相近似,可列入同一类型。我国自然景观垂直带谱也可分为东南湿润海洋型与西北干旱内陆型,两者之间为一些过渡类型。在西北干旱内陆的山地,从山麓至山顶,气温降低,而湿润程度在一定高度内则逐渐增高。影响自然景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湿润状况。常见的植被垂直带有:荒漠、荒漠草原、山地灌木草原或草甸草原、森林、亚高山草

16、甸,土壤则从山地灰漠土依次递变为山地棕钙土、栗钙土、山地黑钙土、山地森林土、山地草甸土。西北干旱区山地垂直带谱可分为半湿润和半干旱森林草原和草原、半干旱荒漠草原、干旱温带荒漠、极端干旱荒漠等类型。东部湿润地区的山地,自山麓至山顶,湿润程度虽有一定增加,但其变化不甚显著,这里热量条件的改变是影响自然景观变化的主要因素。垂直带谱中以各种类型的森林植被、土壤为主。自下而上逐渐从暖热地区的类型过渡到寒冷地区的类型。如在亚热带地区,常见下列垂直带:山地常绿阔叶林-红、黄壤;山地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棕壤;山地落叶阔叶林-棕壤;山地灌丛草甸-草甸土。山地自然景观垂直带谱的特点,取决于山地所处的纬度(

17、水平)地带的位置。一般以其所在的纬度(水平)地带为山地垂直带谱的基带。如海南岛五指山,海拔400m 以下的基带是热带季雨林,基带以上依次出现雨林与季雨林-砖红壤带、季风常绿阔叶林-黄壤带、常绿针阔混交林-山地黄棕壤带、山地灌丛草甸土带。东部湿润山地自然景观垂直带谱的结构,从南向北由繁变简层次减少,垂直带的分布高度有由高而低的趋势。例如具有完整垂直带系列的南亚热带高山(玉山)的垂直带谱多达67个带,温带山地(长白山)则减少到45个带,寒温带(大兴安岭)则只有23个带。随着纬度的增高温度下降,植被土壤带的上线也必然越来越低。南方山地的上部垂直带,到了北方就成为山地中、下部的垂直带,甚至成为基带。如

18、针阔叶混交林带,在南亚热带(玉山)可达海拔2800m 的高度,到了暖温带(小五台山)就只能到达2000m 的高度,而到了温带(长白山)则仅及1200m。其他森林土壤带分布也有类似的规律性。从东部湿润区到西部干旱区,随干旱程度加大,自然景观分布带的高度逐渐升高,带谱的结构趋于简化。如针阔叶混交林山地暗棕壤,其分布上线,在长白山山地为1200m,河北雾灵山上升到2000m,至西部贺兰山则达3000m。又如草原栗钙土带的位置,在草原带是基带,到荒漠区则上升为第二垂直带,并由东向西升高。干旱程度愈强,山地垂直带谱的结构愈趋简化。在新疆,天山北坡包括5个带,天山南坡为4个带,到了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北坡只有23个带,极端干旱山坡则全被荒漠占据。干旱山地植被土壤的坡向差异十分显著,例如,祁连山地,其基带均为灰钙土,而其建谱植被、土壤,阳坡为山地草原栗钙土,阴坡则为山地森林灰褐土。总之,由于温度和水分的地区差异,在不同纬度地带和经度地带,山地垂直带谱的结构是不同的。植被、土壤的垂直分布虽然干扰甚至破坏了水平地带分布规律,但是每一山地垂直带谱,总是在该山地所处的水平地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深深打上了水平地带性的烙印。可以说,垂直地带性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植被、土壤及其他自然地理特征的水平分异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