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泸水县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创建管理办法(试行)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是城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是文明城镇创建工作的重要基础,是创建文明县城的重要载体,对进一步推进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着力构建文明泸水、和谐泸水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使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文明小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顺应城市化建设需要,依靠广大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城市管理、社区治安综合治理,达到“ 治安秩序良好,环 境整洁优美,社区服务全面,邻里关系和睦,文化生活丰富”的先 进居民区,是居民小区建设的综合性荣誉称号。第二
2、条 创建文明楼院是群众积极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实践,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重要载体,是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任务有机结合落实到基层的有效途径,是新时期党的群众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方式,是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提高城区文明程度、公民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有力手段。第三条 文明家庭是指以家庭为主体,以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文明家风为主要内容,以提高生活质量、协调家庭关系、丰富文化生活、美化生活环境为重点,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合格公民为目标,动员和组织广大家庭成员共建家庭文明的活动。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是加强家庭美德建设的有效载体,是社
3、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家庭成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家风、民风、社会风气的健康向上,维护社会的安定、稳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四条 创建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的原则,在各 级党政组织的 统一领导下,各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和城郊农村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组织实施。第二章 创建标准第五条 文明小区创建标准:一、环境整洁优美1.小区道路平坦、畅通、整洁,基本上全部硬化;2.绿化标准高,覆盖率超过25%,无占绿、侵绿现象;3.实施生活垃圾袋装化,定时定点清运,垃圾箱设施齐全,居民不养家禽和无证犬,养鸽符合卫生要求,消除公共场所“脏、乱、差”
4、;4.无“六乱 ”,即无污 染源,无违章搭建,无乱 贴乱画,无乱堆杂物,无乱停车辆,无乱设摊点等各种违章现象。二、社会安定团结1.社会治安良好,无重大刑事案件;2.安全防范(防火防盗)做到有制度、有措施、有队伍、有网络,职责明确,工作经常化;3.减少民事纠纷,调解、帮教成功率高;4.对外来人员、流动人口有一套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5.制教育开展好,居民遵纪守法意识强;6.群众对创建“平安小区 ”活动知晓率达 70%以上,治安状况满意率保持在80%以上。三、设施配套齐全1.生活设施,如水、电、卫等配套;2.文化娱乐设施,如图书室、健身器械等具备;3.社会服务设施,如菜场、商店、邮电、交通、医疗保
5、健等齐全。四、群众生活方便1.社区服务网络健全,便民服务到位,做到经常化,使居民日常小事不出小区;2.服务工作做到舒心、称心、放心;3.关心军烈属、孤寡老人,助残帮困送温暖,志愿者队伍健全,活动正常,定期服务有制度。五、文化生活丰富1.建有宣传墙报,积极宣传“双创” 意义、内容和居民需要注意、改进的问题。2.有固定的和一定规模的文体活动场所;3.经常性开展小区文化、体育活动,每年不少于4次;4.社区教育有场所、有规划、有师资,积极开展学习教育活动;5.积极宣传小区内好人好事,提倡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居民生活质量高;6.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积极做好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
6、好事实事。六、社会风气良好1.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活动;2.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积极开展好儿女、好婆媳、新风户、五好家庭、文明楼组创建活动;3.杜绝赌博,禁止传播反动、黄色书刊和音像制品;4.计划生育合格率达标,领证率100%,提倡优生优育。七、组织领导有力1.建立文明小区创建领导班子,形成齐抓共管的机制;2.创建活动有规划、有措施、有检查,实行动态管理;3.经费有保障,设立小区专项建设基金;4.创建资料齐全,档案管理规范。第六条 文明楼院创建标准:一、 环境整洁优美、院内实现“四化” 标 准,即:绿化、 美化、硬化、净化,无卫生死角。二、院内道路畅通,路面平坦,排水通畅。三、环卫
7、设施齐全,垃圾日产日清,垃圾袋装化,无粪便、污水冒溢。四、有自行车(摩托车)棚,自行车(摩托车)停放整齐。五、各项制度健全,有居民文明公约。六、居民讲究卫生,文明礼貌,不随地吐痰,不损坏公物,不说脏话、粗话,不乱贴乱画,不乱扔杂物,不乱搭乱建。七、群众治保组织健全,制度落实。消防器材、设施完好,无火灾事故的发生。无重大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八、开展法制教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有力,效果明显。人民调解组织健全,民事纠纷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九、无封建迷信活动现象。十、开展文明市民教育。建有宣传墙报,积极宣传“双创” 工作和楼院内好人好事。邻里团结,和睦相处,风气良好,积极开展
8、文明家庭、文明楼栋的评选活动。十一、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积极做好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好事实事。十二、积极开展卫生达标活动,消灭“四害” 达到规定标准,居民不养家禽和无证犬。十三、积极开展“扫 黄打非” 活动,抵制和禁止黄色淫 秽的文化制品,无赌博现象。第七条 文明家庭创建标准:一、爱国守法,遵守公德,热心公益,乐于助人1.热爱祖国,关心集体,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模范遵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各项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无违规违纪行为。2. 严格遵守文明公约、公民道德等 规范。自觉履行公民义务,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参加志愿者活动,弘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助人为乐,扶贫济困。二、爱岗敬业,
9、诚实守信,自强自立,奉献社会1.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法律知识,刻苦 钻研科学文化技术,熟练掌握劳动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岗位建功,岗位成才。2.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诚信从业,遵守职业道德,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争当先进。三、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敬老爱幼, 邻里团结1.建立平等、民主、和睦的家庭关系,夫妻双方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谅互让、互帮互助。2.尊敬长辈,赡养老人,爱护儿童, 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3.邻里以诚相待,文明礼貌,邻里之 间多关心、多帮助、多体谅,和睦相处。四、崇尚科学,移风易俗,倡导文明, 优生优育1.倡导文明科学、男女平等观念,坚 决摒弃封建的家庭观,反对邪教,自觉抵制黄赌
10、毒等丑恶现象,建立文明、健康、科学、和谐的生活方式。2.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不酗酒、不赌博、不参加不健康活动,提倡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的文明新风。3.严格遵守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和教子观,做到晚婚、晚育、优生、优育、优教,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子女,为孩子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五、勤俭持家,健康消费,讲究卫生,保护环境1.树立勤俭节约、科学治家、合理消费的理念,自觉养成节约的良好习惯,争当节约型家庭。2.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学习环保知识,积极参与美化家园、保护环境建设。3.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卫生和家庭卫生。室内布局合理,家居环境优美。城区阳台有绿化,农村家园要美化。
11、第三章 评选、命名、表彰第八条 县级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的评选工作由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第九条 县级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的由县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命名。第十条 县级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的管理实行届期制,每届2年,届满重新申报命名。第十一条 县级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的考核采用百分制,达90分以上(含90分)为达标。在创建活动过程中出现因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党风廉政建设等被一票否决的问题,则取消其申报、评选、命名资格。第十一条 县级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的评选、考核实行层级上报制。1、申报。各社区党支部、居委会参照评选、考核标准,凡认为达到文明社区居委会标准的,经过自评,向所在乡镇党委提出申报。由乡镇党委组织初评后,向县文明办提出推荐意见。2、初评。县文明办协调县级相关部门进行联合审议。3、评定。由县文明办报县文明委最后审定。4、命名表彰。经县委批准后,以县文明委的名义进行命名表彰。第十二条 县级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的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适当给予物质奖励。第十三条 创建县级文明小区、文明楼院、文明家庭是文明社区、文明村创建的重要基础,纳入文明社区、文明村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