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历史训练.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7943317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5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历史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历史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历史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历史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历史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高三历史训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课堂上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西周宗法制度示意表,要求同学们依据表中信息去做些推论。有四位同学做出了如下四种推论,其中有违史实的是( )A. 宗法制度下统治阶级内部政治等级尊卑有序B. 用嫡长子继承制解决统治者的权力继承问题C. 西周宗法制下女性不享有各阶层的继承权D. 受封者在各自受封区域内享有土地所有权2.一篇介绍雅典民主的文章写道:“投票结束后,公民大会的工作人员在公民公开监督下,做统计工作。如果某个人的票数超过了 6000 票,他就要被判放逐 10 年,期满后才

2、能回到雅典,恢复他的公民权。”这一场景出现在下列哪一人物主政时期的雅典( )A.柏拉图 B.克利斯提尼 C.梭伦 D.査士丁尼3. 下面是 19 世纪 80 年代法德两国政体的比较,表中数字处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A.首相、选举、任期制 B.皇帝、选举、任期制C.首相、选举、终身制 D.皇帝、选举、终身制4. 辛亥革命期间,六国领事馆分别递交给南北议和代表的同文照会:“本国政府在继续采取它迄今所取的绝对中立态度的同时,认为有责任非正式吁请双方代表注意,需要尽快达成一项旨在结束目前冲突的协议。”此照会表明列强( )A.对辛亥革命持中立立场 B.希望维护中国的和平稳定C.力图维持清王朝的统治 D.

3、竭力扶植新的代理人上台5. 影片建党伟业中,有不少学生因巴黎和会上山东问题对外交涉失败而在街头高举标语、发表慷慨激昂演讲以向政府施压的镜头。从尊重历史的角度出发,下列在这一镜头设计的标语中,不可能采用的是( )A. “坚决回击日本侵略行径” B.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C. “废除二十一条” D . “打到国民党卖国政府”6. 某网站为纪念建党 90 周年准备推出了一个名为激荡 90 年之光辉历程的栏目。该栏目下边设计了如下子栏目:被迫长征探索的三十年内战建国乱世建党改革开放敌后抗日。如果按照子栏目所涉及事件的时间来排序,正确的排序应该是( )A. B. C. D. 7. 1917 年全俄工人士

4、兵代表苏维埃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土地法令和和平法令,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土地法令和和平法令中的内容是( )A. 土地国有化B. 废除土地所有制C. 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D. 农民以交纳赎金的方式得到自己的土地8. “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这种评价适用于中国(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D.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9. 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曾就新中国历史上某一重大事件作词自度曲:“澄波似镜长圆,如今正合林公语。贩毒蕃航,收回天边去。远略

5、精思,光焰辉千古。紫荆花长伴五星旗,教重洋翘首观吾土。”这一事件应为()A.开国大典 B .颁布第一部宪法 C .香港回归 D .澳门回归10. 对右下图解读正确的是()A.周恩来与尼克松在比赛 B.中美关系开始得到改善C.台湾大力阻烧中美互动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11. 2010 年 12 月 8 日,戴秉国针对美日军演撰文称中国无意取代美国称霸 世界,否认中国经济增长转化为军力,指出“在中国近海搞联合军演的做法,是典型的 冷战思维”。对戴秉国的表态理解有误的是( )A. 中国一如既往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B. 中国现阶段的发展受制于“冷战“格局C. 目前美国在世界上依然处于霸主地位D. 将

6、美日军演视作对华赤裸裸的武力示威12. 在一部反映南宋末期历史的电视剧中先后出现了以下几个情节,其中明显与史实不符的是( )A. 高转筒车正用于灌溉田间的庄稼B. 一商人在戌时与朋友逛市场C. 倭寇娼獗导致政府下令实行“海禁”D. 农村百姓们大清早忙着赶集13. 有人对右图做了如下介绍:“图中描绘的是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的 十三行商馆的情景。商馆前的广场上,美国、英国等 国家的国旗迎风飘扬;画面的右上方绘着一座观音庙和一栋五层的镇海楼。 ”“”所指代的城市为( )A.上海 B.广州C.泉州 D.福州14. “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

7、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照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 “重农抑商”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B. “重农抑商”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C. “重农抑商”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D. “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部中国古代史15 “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哥伦布、达伽马发现新航路的历史不可信B. 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为了

8、“扫清海路”C. 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D. 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方经济起飞的作用微乎其微16. 某历史著作中包含有“蒸汽机引发的技术革命”“工场退位,工厂上位” “东方诸国的衰落” “无产阶级的出路” “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等小标题。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B.东方国家的徘徊与挣扎C.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D.工业文明下的世界17. “他活了 84 岁,一生中的发明有 1100 项之多,其中最大贡献是发明留声机和自动电报机,实验并改进了白炽灯和电话。”这一生平介绍适用于( )A.西门子 B.爱迪生 C.贝尔 D.哈格里夫斯18. “资本家占有生产

9、资料,用雇佣劳动的方式剥削无产者,生产的目的是搜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下列近代企业中具有这种特征的是( )A. 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发昌机器厂B. 湖北织布局、开平煤矿C.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开平煤矿D. 上海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19. “1948 年国民政府法币发行额,至 8 月 21 日止,已达 6636946 亿元,较 1937 年 6 月增发了 47 万余倍。法币与美钞的比价在 1 月为 178000: 1,8 月即为 1W8_: lo“对这段史料解读正确的是( )A. 法币在急剧升值,物价必然大肆上涨B. 国统区通货膨胀现象严重,经济崩溃在即C. 国民政府应对时局的货币改

10、革卓有成效D. 这 11 年来国民政府经济建设成就显著20. 1958 年 6 月 22 日毛泽东批示:超过英国,不是十五年,也不是七年,只需要两到三年,两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钢,只要 W59 年达到 2500 万吨,我们就钢的产量上超过英国了。”对毛泽东的这一批示解读有误的是( )A. 中国当时特别注重发展钢铁工业B. 此时毛泽东在经济建设上急躁冒进C. 该批示可用于研究“大跃进”运动D. 折射出当时英国工业实力严重下滑21. 某同学在设计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历史巨变网页时,设计了“思想解放的历程” “开放格局的形成” “一国两制的成就”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等几个并列的栏目。如果再增加一个栏

11、目,最合适的应该是( )A.国有企业改革 B.经济特区崛起C. “九二共识” D.联产承包后的农村22. 1911 年 10 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大革命写真画中的两张 照片,图片透露出的正确信息是( )A. 清政府已经进行了服制改革B. 清军内已开始剪辫C. 冯国璋已接受民国政府改编D. 清军与革命军实力相差悬殊23. 1880 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列出的理由主要有: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游之灾易招”;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材料反映出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的阻碍因素包括( )A.资金短缺技术落伍 B.资金短缺 迷信思想C

12、.迷信思想体制落后 D.技术落伍 体制落后24. 1926 年北洋画报曾刊登出中国人之福耶祸耶?的漫画。漫画中最大的特征为“女爱日本玩具” “子去美国学习” “母用法国饰品” “父吃美国烟酒”。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 当时中国普通民众生活水平大为提高B. 漫画主要讽刺的是当时的媚外现象C. 当时中国成为西方的头号海外市场D. 西化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25. 2011 年腾讯历史频道推出转型中国 1864-1949系列原创策划。策划以年份为单位,逐一梳理近代史关键命题。下列各项中可以作为 1920 年年度事件的是( )A.国共关系由合作走向破裂 B.中国出现首个电报机房C.无线电台开

13、始引入中国 D.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开通第 II 部分 非选择题(共 50 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50 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英国一直处在世界文明的边缘,被动跟随西欧文明主体。但近代 新航路开辟 以后,英国迅速崛起,从一个偏远的島国变为欧洲的强国,再变为世界大国,最后成为首屈一指的世界最强国,但 20 世纪以后它又衰落了,大约在 500 年中它转了一个團,从欧洲走出来,又回到欧洲。但它留下的遗产是不可计量的,没有近代的英国,就没有现在这个世界。英国给现代世界打下了深刻的印记,它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成就都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

14、了范例,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英国开创了 一个新的文明 :现代文明。材料二 美国在运起的过程中,没有成为英国霸权及其殖民体系的直接挑战者,在两次大战中成为英国的主要盟友。美国不是推翻英国的全球霸主地位,而是在英国霸权自然衰落的过程中逐步取而代之。美国崛起于 19 世纪后半期到 20 世紀上半期。以 1898 年的美西战争为界标,在此前 50 年美国集中解决国内的统一和制度问题,并且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在此后 50 年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两洋战略,并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设。以二次大战为标志,美国完成崛起的过程,取代英国而成为世界霸权国家。黄仁伟大国兴衰的历史比较(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说

15、明英国在政治、经济方面为世界其他地方提供哪些范例。(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美国成功崛起的经验。(3)结合所学谈谈你如何看待英美两国的大国崛起之路的。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上海一隅,弹丸之地,自华洋互市、中外通商以来,遂成巨埠,繁华等于巴黎,蕃盛驾于伦敦。六大洲五十三名邦,一统二十二行省之以有易无,行商居贾,咸来莅止。吾谓英之伦敦,未及吾上海之富有也,法之巴黎,无过吾上海之奢丽也。六十年来,吾上海乃仙都也,吾上海乃乐园也。材料二上海是我们中国的领土,在租界之内,大多数做生意的是中国人,纳税的是中国人,劳动的也是中国人,试问中国有没有人在上海工部局里头能够有大发言权呢?

16、中国人能不能够在上海工部局里头议订法律来管理上海呢?我们在上海是主人,他们由外国来的都是客人,他们居然反客为主材料三近代上海人是在民族主义背景下,“被污蔑的口岸华人”,尽管租界的统治者是外国人,但租界人口的绝大多数始终是华人,日常事务的实际管理大半还是抓在中国人手中,上海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城市。中国人在上海已自成社会,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现代中国的生活方式,形成了独特有力的上海文化。材料四“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上海乃是整个亚洲最繁华和国际化的大都会。上海的显赫不仅在于国际金融和贸易:在艺术和文化领域,上海也远居其他一切亚洲城市之上。当时东京被掌握在迷头迷脑的军国主义者手中;马尼拉像个美国乡村俱乐部;巴达维亚、河内、新加坡和仰光只不过是些殖民地行政机构中心;只有加尔各答才有一点文化气息,但却仍远远落后于上海”。(1) 材料一、四分别是从什么角度看上海的?他们对上海的看法有什么相同之处?(2) 材料二、三对上海租界的看法存在着哪些差异?(3 )站在中国近代化的视野你如何理解近代上海这座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