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弹琴姑娘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辛苦了!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西师版第九册第 14 课弹琴姑娘 。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一、说教材及学情弹琴姑娘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按我一年四季听琴的感受这个侧面描写和“我”从好奇、钦佩、赞美到祝福小姑娘,一系列的自然、真切情感变化,表现出小姑娘勤奋刻苦的品质,文章语言清新、流畅,构思巧妙。五年级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已养成带着疑问独立阅读、思考、领悟的良好习惯。在思维方式上,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二、说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积累“滞留”等词语。2.技能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弹琴姑娘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精神。掌握通过间接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以及将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的表达方法。3.情感目标:学习小姑娘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精神。三、说教学重难点与关键: 教学重点:体会小姑娘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精神。教学难点:体会小姑娘勤学苦练、锲而不舍的精神,学习并掌握作者按一定顺序通过间接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以及将琴声融为一体的表达方法。教学关键:组织学生抓住优美句段、关键语句进行品读、感悟,在朗读、想象中突破本文的重难点。四、说教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体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
3、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因此,我准备以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为主要教学方法。五、说学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重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为此我让学生充分去感知语言材料,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感悟、合作学习,研究语言文字,渗透“读” 、 “思” 、 “议” 、 “悟” 、 “勾”等学法。六、说教学程序: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为了充分体现“反复诵读,情感熏陶,自由感悟”的语文学科个性,并充满人文情怀,由此设计以下几大教学环节。(一)创设情景氛围,激发学生情感。讲
4、课伊始,我使用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 ,让学生一起来欣赏,随后让学生谈听后的感受。从而揭示课题: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小钢琴演奏师。 这样创设出浓郁的情景氛围,使学生进入情景,激发了学生兴趣。(二)自读课文,扣重点整体感知。教师提出自读要求:课文反复用了什么词语直接描写小姑娘弹出的琴声?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音调和节奏读描写琴声的句子。再引导学生以填空形式明白琴声是什么样的?填空:( )的琴声。这样以填空的方式,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读好课文,在读中解惑,又引导学生把握了课文的重点琴声和弹琴姑娘,进行扎实、有效地学习。(三)想象画面,读中品味琴声美。本文没有过多的语言对琴声进行描述,而是通
5、过一幅幅美丽的景色,与琴声融为一体,让学生用波浪线画出那一幅幅将琴声融为一体的美丽景色。并读勾画的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进入新世纪的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已经充分意识到读书感悟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读书是课堂训练的主线。为此,在教学中,我贯穿了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齐读、分读、品读等,紧紧围绕琴声这一重点,引导学生在读和想象中品读句子的优美,感受画面的优美,从而感受到琴声的美妙。同时,让学生在品读中感悟出作者将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的写作特色。(四)看图,品读,深入感悟。引导学生看图,用词语来形容图中正在弹琴的姑娘。 ( )的弹琴姑娘。生各抒己见,然后,我说道,弹琴姑娘琴弹得好,还有两个
6、很关键的因素,课文中分别用了两个词语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学生边读边找这两个词语。随后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读文,找间接描写小姑娘品质的句子情感朗读。读后让学生谈感想。 (学生自由抒发自己的感叹、赞美以及启发)小姑娘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同时也打动了作者,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读一读。从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变化?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语句中去理解,去感悟人物的品质,并在感情朗读中得以深化,从中受到启发。(五)探究写法,感悟文法。在这一环节中,我尽可能地引导学生进一步地品读所学内容,揣摩作者的写作方法,掌握间接描写人物的方法。七、说板书设计总之,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旨在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指导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