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的角度 对物理中考命题的建议,对江苏08物理中考中 一些试题的看法 刘炳昇,一、以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具体要求为评价依据,,不宜随意拔高,已经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课标不可能给出绝对刚性的界限,有时介于可与不可之间,往选拔的角度考虑,可以;往面向全体学生考虑,不好。是取还是捨,说时容易做时难。 关键应当考虑考试对教学的“导向”。现在的“应试教育”已经不能称为教育了,以牺牲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为代价,以牺牲学生未来的发展为代价,让70%以上的人成为失败者。,从一道求电阻题谈起,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40,R2=60,通过R1的电流I1=0.3A,求:(1)电路的总电
2、阻,评议:,课标对串、并联电路的要求是“能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能说出生活、生产中采用简单串联或并联的实例。了解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特点。” 标准没有对串、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提出要求,因此,不应该把串、并联电路的电阻规律作为统一的教学要求让学生掌握。,评议,我们也不能简单地说该题超出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因为课标中有一条“理解欧姆定律”,于是可以先求电压U,再求I2,再求总电流I,总电阻R就可求得。 但是我们不希望出这种题目,因为这种题目多了,不如就把并联电阻的公式教给学生,记住这个公式,回答问题会更为迅速。其结果是,教学内容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学生负担越来越重,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3、方向。,例2,图1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像。设液体甲的密度为甲,乙的密度为乙, 则甲和乙的关系是: A甲乙 C甲=乙 D无法确定,h,评议,标准对液体和气体压强的要求:通过实验,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大气压强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标准不要求知道液体压强的定量关系,因此该题要求过高。也许命题者认为,让学生读懂图像,再联系对液体压强因素的了解来做出判断,其要求不为过高。 实际上,初中对图像尽管应用的比较多,但要求应当是初步的。,对图像的要求,限于一条图线,不要求对同一图像中的多条图线进行比较; 图像描述的对象应是学生学过的相关概
4、念和规律,不应当无限拓展; 要求学生能够描述一条图线变化的特点,如定性描述物态变化的图像,寻找图中相关的信息; 能够读懂线性图像,概括其规律。,关于热电阻的几个考题,例1:,例1:,图甲和图乙是利用热敏电阻来测量温度的原理图电源电压均为20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为30则: (1)图甲中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时,热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消耗的功率分别是多少? (2)图乙中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热敏电阻R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试求此电路能测量的最高温度,例2,例2,图14甲是某种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像.根据这种半导体材料电阻的特性,小明和他的同学设计了一个电路(如图
5、14乙),可以测定某一空间的温度,使用的器材如下:半导体电阻、电源、电流表(00.6A)、开关、定值电阻R0(10)、导线若干 (1)定值电阻R0的作用是什么? (2)当环境温度为20时,电流表的读数为0.2A,求电源的电压 (3)电流表的读数为0.4A时,求当时环境温度和半导体电阻的电功率分别是多少,例3,有两个电路元件A和B,流过元件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把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如图(乙)所示 闭合开关S,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 4A,则电源电压和元件B的电功率分别是:A. 2.0V 0.8 W B. 2.5V 1.0WC. 4.5V 1.0 W D. 4.5V 1.8W,评
6、议,此外,还有这题:设计热电阻温度计:Rt=100+0.5t。求阻值,求温度,求功率。 课标对于半导体的要求是:通过实验,了解物质的导电性,比较导体、半导体、绝缘体导电性能的不同。了解半导体的一些特点,了解半导体的应用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并不要求了解它的定量规律,更不要求将这种定量的规律应用到串联电路中去解决问题。 此外,上面4个题目的电路和参数都不符合实际,对于热容量很小的热电阻,很难保证本身温度的漂移。,课标中应当注意的其他要求,能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知道二力平衡条件。不要求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 对电流概念,不要求了解电流与电量的关系。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不要求介绍左
7、手定则。 知道电磁波,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不要求掌握波长、频率与波速的关系。 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弹力和摩擦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对弹力和摩擦力都没有定量的要求。,课标中应当注意的其他要求,通过实验,认识浮力。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阿基米德原理,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释生活、生产中的一些现象。 不要求推导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和液体密度的关系式。 通过实验,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不要求用比热容来求热量。 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 不要求将光的三原色与颜料的三原色比较。,课标中应当注意的其他要求,知道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8、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知道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知道光在均匀透明介质和两种不同透明介质途中发生的现象。但不需要知道什么是介质以及需要不需要介质的问题。 应当注意把握课标和教材对不同知识点的不同层次要求。,二、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出发,避免出“繁、难、偏”题,关于压强的一道题,例1:如图7所示,一端封闭、长为l(约1米)、横截面积为S的轻质玻璃管,管壁厚度可忽略不计,将它注满水银后,倒立于足够深的水银槽中.现将玻璃管竖直向上缓慢匀速提起,设环境为一标准大气压,下述正确的是:,A当玻璃管浸没在水银槽中时,所需拉力大小F=汞LSg B当玻璃管口与槽内水银面相平时,所需拉力大小F=汞LSg C当
9、玻璃管顶端露出槽内水银面后,顶端即出现真空 D当玻璃管顶端到槽内水银面的距离大于76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保持不变,评议,这道题超出了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难以想象用力向上拉开口向下的玻璃管的物理过程。它涉及大气压、液体压强、压强传递、重力、拉力等。 学生很难理解玻璃管上端露出水银面后大气压是怎样作用的。 标准不要求学生理解托里柝利实验的原理,也不要求学生知道液体压强的定量规律。,例2,例2:,如图10所示电路,电阻R1标有“6 lA”,R2标有“3 12A”,电流表A1、A2的量程均为03A,电压表量程015V,在a、b间接人电压可调的直流电源闭合开关s后,为保证R1、R2均不损坏,则允许加的
10、电源电压和通过电流表A1的电流不得超过 A9V 1A B3.6V 1.8A C9.6V lA D3.6V 0.6A,评议,1.第一道难关:电路判断,这种变形意义何在? 2 .本题要求学生运用欧姆定律,不要求学生掌握并联电路电流分配的规律,也不要求掌握并联电路的电阻计算,若学生用题中给定的电阻参数尝试计算与思考,可能走许多弯路而得到结果,灵活的学生可以根据选项采用排除法,较快地得出答案。 若此题改画为正规的电路图,不失为一个好的题目。,例3,闭合开关S后,在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滑动的过程中 A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B电流表A2的示数变大 C电压表V的示数变小 D电灯的亮度变暗,评议,该题是三个电
11、阻并联的电路,命题者有意用接入电表和变化画法来扰乱学生的视线。这是不可取的。 我们不希望教师把对学生的训练引向这种意义不大的方向上去。,例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8,R2=10,电源电压及定值电阻R的阻值未知 当开关S接位置1时,电流表示数为02A 当开关S接位置2时,电流表示数的可能值在 A到 A之间,评议,该题有3个未知数,学生可列出两个方程,因此很难用解方程的方法求解,一般也很难想到从R的变化范围来考虑,从物理模型(电路)分析,可能会想到电流不会超过0.2A,但最小值较难想到(因为当R变小时,电源电压也要减小)。假如该题改为:电流表示数的最大值是多少,更贴近初中学生的水平。,
12、例5,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的质量相等,密度关系是, ,当在甲、乙两物块上,分别放重为G1、G2的物体或分别施加竖直向上的力F1、F2,(F1、F2均小于物块重力) 时,甲、乙两物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则G1与G2、F1与F2的大小关系是 AG1G2,F1F2 BG1G2,F1F2,评议,这是一种毫无实际意义的、让学生读起来烦恼的题目,给人以“繁杂”的感觉。 我们希望少一些此类的考题。,三、提高中考效度与保证一定区分度的策略,从难度考虑,缩小两端扩大中间。这对教学的导向也是有益的。,1.减少“送分题”和“死记题”,例1: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的生活,以下警示语中与惯性知
13、识无关的是: A汽车后窗贴有“保持车距” B公路旁立有“雨天路滑,减速慢行” C公共场所标有“禁止吸烟” D交通规则写有“行车时系好安全带”,例2.,下列物品中,由硬度最大的物质组成的是: A.橡皮泥 B.铅笔芯 C.塑料尺 D.钢锯条,例3.,2007年,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因发现某些材料的巨磁电阻效应(微弱的磁场变化可以导致电阻大小的急剧变化)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根据这一发现,可以制成的产品是A.能够“读”出微弱的磁场变化并转换成清晰的电流变化的灵敏磁头B.通过微弱电流就能产生强大磁场的电磁铁C.当家庭电路过载或短路时能自动熔断的熔丝D.能储存、释放大量电能的
14、大容量蓄电池,评议:,例1,即使不知道惯性是什么意思,也能猜到吸烟与惯性无关。不如把该题改为对某现象的解释,如离弦的箭能够继续向前,这是由于物体具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称为惯性。,评议,例2,能判断事物一眼就看得出的性质,没有什么意义,不如考核判断的方法。如,比较两块大小相同的铝板和锌板的硬度,下列的哪种方法更合理: A.用铝板的一角在锌板表面上刻划; B.看哪一种材料的表面更光滑; C.将铁钉从相同的高度竖立释放,比较钉尖撞击在两板表面形成的痕迹; D.用铅笔尖分别在两板表面上划痕,比较它们的痕迹。,评议,例3.联系现代科技,但学生不懂,只能从词义上进行排除和选择,这种考核的意义
15、不大。 做为选择题,选项应当围绕题干来设计,不要用毫不相干的命题来充数。如,下列陈述正确的是:或下列陈述不正确的是:。 这种命题目标的随意性太大。它会导致产生许多没有意义的大量的试题及题海训练。,2.增加理解的成分、探究的成分,不脱离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关注知识得来的过程,例1: 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举出三个证据: ,例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你能用实验来验证吗?实验的现象是什么?,例3.,抽气机的玻璃钟罩里挂着一个手机,在抽气的过程中,你用另一手机拨打该手机,可以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响度变小,还可以看到罩中手机设置的闪光在闪烁。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关于探究中的猜想与
16、实验设计,例4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一、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有关,你有什么经验支持你的这个猜想?举出一例。,例4,在水平的桌面上放有长方体木块和铁块各一,还提供一只弹簧测力计,请设计一个实验,比较木块与桌面间和铁块与桌面间的粗糙程度。写出实验步骤。 评议:该命题基于学生做过的“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但不是重复做过的实验,而是要求应用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并且要有控制变量的意识。 该题渗透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方法的应用。,例5.,小明骑自行车上学途中,要经过一段上坡路他思考: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1)他发现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就
17、越长这是因为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它的初始动能也越大,上坡过程中增加的_就越大,(2)他进而又提出两个猜想: 猜想一: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猜想二: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与斜坡的倾角大小有关 例:为了验证猜想一,他将与水平面平滑连接的长木板以一定的倾角固定,如图甲所示实验时为了让不同质量的小木块以相同的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请你在甲图中的虚线框内为小明设计一实验装置,并说明使用该装置进行实验时的操作要点:_,小明发现当不同质量的木块以相同初始速度滑上长木板时,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均相同这说明猜想一是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在验证猜想二的实验中,小明让一木块以相
18、同的初始速度分别滑上不同倾角的长木板,测得的数据记录如下表:,木板倾角与木块滑行最大距离:,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图乙中描点作出s图象由图象可知木块向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与倾角的定性关系是: _,评议,试题陈述过长。 从学生骑自行车上坡,不可能想到这种课题。 实验探究不应与学生学习的知识脱节。 该实验的情景复杂,一些条件没有交待清楚,例如,是否考虑摩擦,如果有摩擦,还应与接触面的性质有关。 在有摩擦的情况下,原理比较复杂,即便在水平轨道上定量研究滑行距离与哪些因素的关系也是高中的探究课题,斜面上就更为复杂,超出了初中学生所能理解的程度。 如果按此思路设计考题,许多高中的问题都可以下放,它将导致学生提
19、前学习那些不理解的知识,这不是我们希望的结果。,3.考核做实验而不是背实验,例1.,如图19所示,将一把金属叉子拴在一根约lm长的线的中间把线的两端分别缠绕在双手的食指上,缠绕多圈,插入耳朵然后让叉子撞到坚硬的物体上,等它垂下把线拉直时,你就可以听到敲钟似的响声通过撞击,金属叉子 发声,声音主要通过 传递到人耳,评议,没有做过这种实验的同学,只要知道振动发声和声音传播途径的,都能回答。 把题目改一下:听到的声音比不堵住耳朵时响 (响轻)一些,延续时间是长(短长)一些,这种声音是通过悬线和手指传播到人耳中的。,例2.,为研究灯泡的发光情况,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电路中两个灯泡规格相同(
20、额定电压均为15V)、电源电压恒为3V,实验时,当开关闭合后,两灯泡发光一段时间后,两灯泡突然熄灭,但电压表仍有示数:经检查,除灯泡外其余器材的连接良好 请简述造成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写出两种,并在每种原因中说明两灯的具体情况) 原因一: 灯泡L2 断 原因二: 灯泡L1短路 评:第二种情况不可能发生。,例3:排除故障,在连接电路时,如发现有连接错误,不少同学习惯于将电路全部拆散,重新连接其实,有时只要思考一下,拆除或改接某些导线就能解决问题。现在考考你,如图14是某同学连接的电路: (1)如果合上开关,将出现_现象(选填“断路”或“短路”)除了两只灯都不亮以外,还会造成_的不良后果 (2)
21、对于这个电路,只须拆除一根导线,就能成为两灯串联的正确电路。请在要拆除的那根线上打上“”号,评议,这是一个比较好的题目,根据实物图的观察发现问题,但简单了一些。 可以增加一点内容,如: 将某根导线的一端移接另一位置,电路就能正常工作了。请在图中画出。 再如:将多余的一根导线拆除以后,实验者接通开关仍发现灯泡不亮,提供一只直流电压表(图示),怎样才能方便地查出故障在哪里。将电压表画在开始检查的位置,再说明下一步操作的工作。,四、关于情景设置与联系实际的问题,不能为联系而联系, 要自然,也不能本末倒置。,例1,在不计绳重和摩擦的情况下,利用一滑轮组匀速提升物体下表是在利用该滑轮组将一物体匀速提升到
22、一定高度时采集到的信息,(1)通过计算确定该滑轮组提起物体的绳子段数,并在右边虚线框中画出该滑轮组的组装示意图 (2)用该滑轮组将重为800N的物体匀速提升1m时,拉力做的总功为多少?,评议,这是一个比较好的计算题,课标没有对滑轮组提出具体的要求,但属于简单机械的一种,会使用它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涉及机械功、有用功、总功的概念,概念清楚,计算不复杂。 但从联系实际的角度来说,从滑轮组采集的信息不可能是有用功和总功。实际可能采集到的信息如,重物提升多少高度时,手拉过多少距离,或滑轮组与重物的质量是多少。按这些信息设问,更好一些。,例2.观察与思考,长方形玻璃鱼缸的水中有一条鱼,从斜上方向这条鱼看去,看到的现象如图所示, 请描述你看到的现象。 设鱼身上有一个发光点,它发出的光通过哪些途径传到你的眼中。,在有关汶川大地震的一些题目中,题干过长,问题琐碎,这是应当注意的。 注意控制阅读量和题量,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这对教学导向十分重要,我们不希望考学生的熟练程度,考学生是否见到过这种题目,不希望给学生太大的心理压力。,以上意见仅供参考和讨论。,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