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渗透偏旁理据,激发识字兴趣.doc

上传人:11xg27ws 文档编号:7940858 上传时间:2019-05-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渗透偏旁理据,激发识字兴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渗透偏旁理据,激发识字兴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渗透偏旁理据,激发识字兴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渗透偏旁理据,激发识字兴趣河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李万里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偏旁理据,挖掘汉字蕴含的知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更好地完成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的教学目标。一、了解造字方法,增强识字能力学习象形字时,引导学生掌握事物、字形、字义三者之间的联系,学习指事字时,明确指事符号的指点作用,可以为学习会意字、形声字打下坚实的基础。1学习会意字,理解偏旁联系学习会意字,引导学生理解偏旁之间的联系,学生兴趣盎然。火( ) ,象形字,最初像火苗的样子。炎( ) ,上下两把大火,火光冲天,火势一定旺盛。故 “炎”表“热”之义,如炎热、炎夏

2、、炎炎等。炙( ) ,把肉( )放在火上,表示 “烤,烤熟的肉”等义。哎呀!大事不好,房子着火了!怎么回事?发生火灾了!“灾”不就是房子(宀)着火了吗?房子着火了,该怎么办呢?赶快灭火呀!用水、沙土等东西盖在火上,火就熄灭了。 “火”上加“盖儿() ”,就是“灭” 。火熄灭以后,留下来的能够用手摸的东西是什么?当然是“灰”了!你看, “灰( ) ”不就是由“手( ) 、火”组成的吗?2学习形声字,掌握构字规律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是“形旁表义,声旁标音” 。学习形声字,掌握其构字规律,能够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增强识字能力。 “贡、财、账、贩、购、贷、费、赏、赠”是一组形声字,它们的形旁

3、是“贝” ,字义都与财物有联系,读音分别与声旁“工、才、长、反、代、弗、尚、曾”有关。古代中原地区,海贝是一种珍贵的装饰品。因为离海远,得来不易,人们都视其为珍宝,串起来挂在颈上,悬于胸前,以示富有。后来贝又成为一种货币,代表财富。故“贝”作偏旁的字,大都与财物有关。再如“暮、慕、幕、墓、蓦”这组形声字,字义分别与形旁“日、(心) 、巾、土、马”有关,读音与声旁“莫”有关。经过长期演变,部分形声字的声旁不能准确地表示读音,教学中要特别强调。二、挖掘蕴含知识,感受汉字文化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渗透偏旁含义,挖掘汉字蕴含的知识,感受汉字文化的丰厚博大,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1取统计战功的妙法古时

4、候,我国部族之间、诸侯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获胜一方的首领要对士兵论功行赏。如何确定士兵在战场上杀死敌人的数量呢?要把敌人尸体上的左耳朵割下来,交给首领进行统计!“取( ) ”,本义 “割取耳朵” ,记载的就是这种统计战功的妙法,现在表示“捕获、索取、收受、采用”等义。 “取”中的“又( ) ”指的是“手” 。2敢捕获野猪的场景敢( ) ,古代字形描绘的是一个人手握猎叉,迎面刺向野猪(豕)的场景。野猪非常凶猛,与野猪搏斗并捕获它,需要有很大的胆量和勇气, “敢”字表示“大胆、勇猛”之义。后来, “敢”字不断演变,很难再看出野猪的样子,但是“手握猎叉(攵) ”的样子依然栩栩如生。3男、妇“男主外,

5、女主内”的体现男( ) ,由“田、力”两部分组成, “力( ) ”指农具“ 耒(犁) ”。古代在田间耕作主要是男子的事情, “用耒耕田”就表示“男子”之义。 “妇(婦、 ) ”,由“女、帚”两部分组成, “帚( ) ”指打扫卫生的工具。手持扫帚在家扫地、做家务,是古代已婚女子的日常工作,故“妇(婦) ”表示女性。 “男” “妇”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分工,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体现。三、区分形近偏旁,避免写错别字区分形近偏旁,可以有效预防错别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效率。1 “衤”与“礻”衣,位于汉字的左边写作“衤”。古代的“衣( 、 、 )”字,像当时上衣的样子,上面为衣领,左右为衣袖,中

6、间是交叉的衣襟。衣服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汉字中“衣”同样“无处不在”!居上的“衣”,如“裔”;居下的“衣”,如“袋、装、裳”等;居左的“衣”,如“补、初、衬、衫、袄、袜、袖、被、裤、裙”等;居右的“衣”,如“依”等;居里的“衣”,如“裁”等;居外的“衣”,如“哀、衷、裹”等。示,位于汉字的左边写作“礻” 。我们的祖先非常迷信,遇到重大事情都要请求祖先、神灵保佑。他们在一横一竖两个石块搭成的石桌上供放一些肉、水果等祭品,拜祭祖先或神灵。示( 、 ) ,最早是石桌的样子,后来写作“ ”,最后演变为现在的样子。 “示(礻) ”作偏旁的汉字,多与祭祀活动有关,如“祭、祀、祝、福、神、祟”等。区分清

7、楚“衤、礻”后,思考一下是与衣服等有关,还是与鬼神、祭祀等有关,学生写字时就不易出错了。2 “爪”与“瓜”“瓜( 、 ) ”是象形字,字中的“ ”像“瓜秧” , “厶”像藏在瓜秧中的“瓜” 。其本义指蔓生植物所结的果实。 “瓜”作偏旁表义的汉字,多与瓜果等义有关,如“瓢、瓣、瓤”等。“爪( ) ”是手向下的样子,本义是人的手指,又是指甲和趾甲的通称,后来引申为动物的脚爪子。 “爪”作偏旁有时变形为“爫” ,以爪(爫)作偏旁表义的字有:“采、爬、受、抓”等。区分清楚“爪、瓜”后,学生写“爬、抓”等字时,就不会将偏旁“爪”写成“瓜”了。四、辨析汉字偏旁,体验探究过程汉字偏旁有的形同义异,有的形态各

8、异,有的位异义异引导学生辨析偏旁,体验探究过程,激发自主识字愿望,可以形成独立识字能力。1形同义异的“月”与“月亮”有关。 “月”作偏旁,字义与“月亮”有关,如“明、朗、期、朔、望、朝、朦、胧”等。与“肉”有关。 “月”作偏旁,字义与人或动植物的肌体有关,如“腿、腰、胸、肝、胆”等;位于汉字下部则变形为“ ”,如“胃、肾、臂、骨 ”等。肉( ) ,最初是一大块肉的形象,小篆时“肉( ) ”与“月( ) ”形体相近,隶变后二者成了相同的偏旁,都写作“月” 。与“舟”有关。 “月”作偏旁,字义与“舟”有关,如“前、服、朕、俞”等。 “舟() ”描摹的是小船侧面的形状, “月”描摹的是月缺时的样子。

9、弯弯的月儿像小船,由于两字的造字方法相同,描摹的对象形状相似,在一些汉字中, “舟”字就讹变为了“月”字。2形态各异的“手”先人造字,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 “手”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汉字中也多有体现。至今, “手”仍以多种形态存在于汉字中。向上的手手( ) 、,如“拿、攀、看、拜”等;向下的手爪( ) 、爫,如“爬、抓、采、受”等;左手( ) ,如“灰、有、左”等;右手又( ) 、 ,如“友、取、秉、兼、争”等;向上的双手廾( ) ,如“开、弄、弃”等; 向下的双手 ( ) ,如“盥”等;与长度有关的手寸( ) ,如“射、冠” 等;握着东西的手攴( ) 、攵,如“敲、鼓、牧

10、、放、败、教、敢”等;最常见的手扌,如“扑、扒、扣、扶、抹”等。3位异义异的“阝”左“阝” , “阜( ) ”的变写,横倒像山岭的样子,本义指不太高的土山或阶梯。左“阝”作偏旁的字,多与山岭或阶梯有关。如:阶台阶,建筑物中为了便于上下,用砖石砌成的、分层的东西;陆陆地,高出水面的土地;陵大土山,高大的坟墓;陡斜度很大,近于垂直;右“阝” , “邑( ) ”的变写,上部的 “口”代表围墙,下部是面朝左跪着的人形,合起来表示人们聚居的区域范围。右“阝”作偏旁的字,一般与行政区域有关,如“邦、郡、都、郊”等, “郑、邓、邺、邯郸”则均是古国名称。了解左“阝”与右“阝”的区别,学生写含有偏旁“阝”的汉字时,就不会出错了。注:本文为“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09A630098)”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来源:李万里. 渗透偏旁理据,激发识字兴趣J.小学语文教学园地(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0(9):29-30.(CN 14-1016/G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