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国务院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9 年 12 月 25 日根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国第三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一)单位数和从业人员。2008 年末,全国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 14.8 万个,比2004 年末增加 7.5 万个;从业人员 1020.2 万人,比 2004 年末增加 259.5 万人(详见表 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行政事业法人单位 0.7 万个,比2004 年末减少 0.1 万个;从业人员 44.9 万人,比 2004 年末增加 4.1 万人
2、。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交通运输业1占 85.3%,仓储业占 11.7%,邮政业占 3.0%;在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交通运输业占87.3%,仓储业占 5.0%,邮政业占 7.7%。表 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企业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万人)合 计 148289 1020.2 铁路运输业 252 179.3 道路运输业 66527 333.2 城市公共交通业 7503 159.0 水上运输业 7431 79.4 航空运输业 735 31.3 管道运输业 83 2.5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43955 106.0 仓储业 17416 51.1
3、邮政业 4387 78.4 (二)资产总计、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2008 年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74807.4 亿元,比 2004 年末增长 109.2%。在资产总计中,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和邮政业分别占 90.3%、7.6%和 2.1%。2008 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 31168.0 亿元,比 2004 年增长 153.8%。在营业收入中,交通运输业、仓储业和邮政业分别占87.3%、 9.7%和 3.0%。2008 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利润 3270.2 亿元,比2004 年增长 258.1%。在营业利润中,交通运输业
4、、仓储业和邮政业分别占93.3%、 7.3%和-0.6% (详见表 2)。表 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单位:亿元资产总计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合 计 74807.4 31168.0 3270.2 铁路运输业 14936.2 3457.6 6.8 道路运输业 24829.4 9128.5 1909.6 城市公共交通业 3517.6 1392.9 -18.3 水上运输业 10502.4 5000.8 902.9 航空运输业 6871.4 2778.0 -275.8 管道运输业 1286.9 344.2 85.0 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 5585.6 510
5、6.0 441.7 仓储业 5694.5 3020.9 240.3 邮政业 1583.4 939.1 -22.0 二、批发和零售业(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2008 年末,全国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 140.3 万个,从业人员1891.2 万人,分别比 2004 年末增长 58.8%和 36.4%。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批发业 85.4 万个,零售业 54.9 万个,分别占 60.9%和 39.1%。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批发业占 55.8%,零售业占44.2%(详见表 3)。表 3 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法人单位(万个) 从业人员(万人)合 计
6、 140.3 1891.2 批发业 85.4 1054.3 农畜产品批发 4.2 70.3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6.4 139.2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 8.9 108.1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2.7 30.6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2.5 55.8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28.7 321.0 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 23.9 245.7 贸易经纪与代理 2.0 20.9 其他批发 6.1 62.7 零售业 54.9 836.9 综合零售 6.4 285.9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4.5 49.2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6.0 74.9 文化、体育用品
7、及器材专门零售 3.6 40.5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4.9 62.5 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 8.0 122.9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9.1 97.3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修材料专门零售 7.2 56.9 无店铺及其他零售 5.2 46.8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 3.8 万个,占 2.7%,集体企业5.1 万个,占 3.6%,私营企业 105.4 万个,占 75.1%,港、澳、台商投资企业0.6 万个,占 0.4%,外商投资企业 1.1 万个,占 0.8%(详见表 4)。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国有企业占 8.3%,集体企业占4.6%,私
8、营企业占 54.1%,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 2.0%,外商投资企业占3.3%。表 4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法人单位(万个) 从业人员(万人)合 计 140.3 1891.2 内资企业 138.6 1790.9 国有企业 3.8 156.9 集体企业 5.1 87.0 股份合作企业 1.5 20.5 联营企业 0.3 5.7 有限责任公司 16.5 344.3 股份有限公司 2.5 113.6 私营企业 105.4 1022.8 其他内资企业 3.5 40.1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0.6 37.1 外商投资企业 1.1 63.2 (二)资产总计。2008 年
9、末,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121619.4 亿元,比 2004年末增长 96.8%。其中,批发业法人单位资产 96055.8 亿元,零售业法人单位资产 25563.6 亿元,分别比 2004 年增长 98.4%和 91.1%(详见表 5)。表 5 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资产总计(亿元)合 计 121619.4 批发业 96055.8 农畜产品批发 4620.7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8978.6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 7049.6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1982.8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3408.6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40157.2 机械设备、五金交电
10、及电子产品批发 21843.7 贸易经纪与代理 3768.4 其他批发 4246.2 零售业 25563.6 综合零售 7364.5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994.2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1597.2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1250.7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1252.4 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 7432.5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2903.1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修材料专门零售 1466.3 无店铺及其他零售 1302.7 (三)主营业务收入。2008 年,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 247482.6 亿元,比2004 年增长 123.1%
11、。其中,批发业 204129.2 亿元,零售业 43353.4 亿元,分别比 2004 年增长 121.3%和 132.1%(详见表 6)。表 6 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合 计 247482.6 批发业 204129.2 农畜产品批发 4961.0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 16281.0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批发 14540.7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 3071.5 医药及医疗器材批发 6705.5 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 111199.1 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批发 34457.3 贸易经纪与代理 4558.5 其他批发 8354.6 零售业 4
12、3353.4 综合零售 11416.0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门零售 1284.7 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 2189.8 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专门零售 1356.5 医药及医疗器材专门零售 1999.2 汽车、摩托车、燃料及零配件专门零售 16932.7 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 4756.4 五金、家具及室内装修材料专门零售 1828.6 无店铺及其他零售 1589.5 三、住宿和餐饮业(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2008 年末,全国共有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 14.5 万个,从业人员585.2 万人,分别比 2004 年末增长 56.3%和 36.4%。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
13、位中,住宿业 5.4 万个,餐饮业 9.1 万个,分别占 37.2%和 62.8%。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住宿业占45.6%,餐饮业占 54.4%(详见表 7)。表 7 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法人单位(万个) 从业人员(万人)合 计 14.5 585.2 住宿业 5.4 267.1 旅游饭店 1.8 190.0 一般旅馆 3.3 69.1 其他住宿服务 0.3 8.0 餐饮业 9.1 318.1 正餐服务 7.5 262.6 快餐服务 0.6 37.3 饮料及冷饮服务 0.4 5.5 其他餐饮服务 0.6 12.7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 1.0 万
14、个,占 6.9%,集体企业0.7 万个,占 4.8%,私营企业 10.0 万个,占 69.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0.2万个,占 1.4%,外商投资企业 0.2 万个,占 1.4%。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国有企业占 11.8%,集体企业占 3.1%,私营企业占 49.4%,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 5.2%,外商投资企业占7.2%(详见表 8)。表 8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法人单位(万个) 从业人员(万人)合 计 14.5 585.2内资企业 14.1 512.6国有企业 1.0 69.2 集体企业 0.7 18.2 股份合作企业 0.2 7
15、.0 联营企业 0.1 1.9 有限责任公司 1.3 94.2 股份有限公司 0.3 17.7 私营企业 10.0 289.2 其他内资企业 0.5 15.2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0.2 30.3 外商投资企业 0.2 42.3 (二)资产总计。2008 年末,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为 11079.1 亿元,比 2004年末增长 58.8%(详见表 9)。表 9 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资产总计(亿元)合 计 11079.1 住宿业 7877.9 旅游饭店 6425.6 一般旅馆 1277.2 其他住宿服务 175.1 餐饮业 3201.2 正餐服务 2766.9 快餐服务
16、 274.4 饮料及冷饮服务 46.6 其他餐饮服务 113.3 (三)主营业务收入。2008 年,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 6146.9 亿元,比 2004年增长 102.2%。其中,住宿业 2685.5 亿元,餐饮业 3461.4 亿元,分别比 2004年增长 77.9%和 126.1%(详见表 10)。表 10 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亿元)合 计 6146.9 住宿业 2685.5 旅游饭店 2071.5 一般旅馆 553.7 其他住宿服务 60.3 餐饮业 3461.4 正餐服务 2788.7 快餐服务 503.4 饮料及冷饮服务 46.0 其他
17、餐饮服务 123.3 四、房地产业(一)企业单位数。2008 年末,全国共有房地产业企业 214397 个,比 2004 年末增加 85354 个。其中,房地产开发业 87881 个,物业管理企业 58406 个,中介服务业 33890 个,其他房地产 34220 个,分别比 2004 年末增加 28639 个、26724 个、13850 个和16141 个(详见表 11)。表 11 房地产业企业单位地区分布房地产业 企 业 房地产 物业 中介 其他地 区(个) 开 发 管理 服务 房地产合 计 214397 87881 58406 33890 34220北 京 10955 3433 3314
18、 2471 1737天 津 3825 1257 1101 628 839河 北 5523 2564 1688 709 562山 西 3886 1836 1056 301 693内蒙古 3905 2232 1055 290 328辽 宁 11379 4841 3659 1802 1077吉 林 3361 1376 1196 420 369黑龙江 4426 1589 1449 833 555上 海 11850 3898 3165 3597 1190江 苏 16970 6928 4282 2935 2825浙 江 13267 5601 2715 2802 2149安 徽 7130 3279 1805
19、 815 1231福 建 7726 3268 1869 995 1594江 西 4170 2410 952 338 470山 东 14015 5825 3986 2602 1602河 南 6765 4149 1465 750 401湖 北 10122 3412 2959 1583 2168湖 南 6004 3595 1524 350 535广 东 28527 6821 8507 4289 8910广 西 5628 3134 1020 729 745海 南 2763 1564 604 396 199重 庆 5363 2280 1708 780 595四 川 8427 3911 2511 1262
20、 743贵 州 3722 2078 729 263 652云 南 4298 2222 844 719 513西 藏 94 55 35 - 4陕 西 4111 1373 1328 443 967甘 肃 2063 1080 684 253 46青 海 713 370 220 67 56宁 夏 778 370 259 120 29新 疆 2631 1130 717 348 436(二)从业人员。2008 年末,我国房地产业企业的从业人员合计 552.2 万人,比 2004 年末增加 156.6 万人。其中,房地产开发业 207.7 万人,物业管理企业 250.1 万人,中介服务业 37.4 万人,分
21、别比 2004 年末增加 49.2 万人、106.7 万人、13.9 万人;其他房地产 56.9 万人,比 2004 年末减少 13.1 万人(详见表 12)。表 12 房地产业企业单位从业人员地区分布房地产业 从业人员 房地产 物业 中介 其他地 区(人) 开 发 管理 服务 房地产合 计 5521990 2077214 2501195 374302 569279北 京 409868 97684 230477 36197 45510天 津 97986 30388 44518 7886 15194河 北 175423 67873 87322 6887 13341山 西 88756 41723
22、29661 3124 14248内蒙古 96899 55310 33171 3069 5349辽 宁 216566 77200 103228 15714 20424吉 林 83376 30932 36313 5060 11071黑龙江 130587 35862 76117 6958 11650上 海 391266 96076 232775 41002 21413江 苏 399003 150884 177489 28068 42562浙 江 262643 95202 127334 19677 20430安 徽 161854 74951 58734 8802 19367福 建 169820 636
23、20 75959 10161 20080江 西 100789 60162 27441 4478 8708山 东 355514 168394 125539 28170 33411河 南 169584 91885 59929 10270 7500湖 北 223140 92548 76521 13689 40382湖 南 170486 95396 58192 6438 10460广 东 782140 184004 412960 63068 122108广 西 118213 59730 40344 7740 10399海 南 48416 23078 19255 3224 2859重 庆 190292
24、86094 82336 10047 11815四 川 237403 103859 107883 13563 12098贵 州 74692 39611 22973 2252 9856云 南 90334 41870 34351 5338 8775西 藏 5253 3992 1216 - 45陕 西 117721 43417 46476 5949 21879甘 肃 54083 27966 23096 2051 970青 海 16421 7538 6950 1076 857宁 夏 26471 9563 14726 1576 606新 疆 56991 20402 27909 2768 5912(三)主营
25、业务收入、实收资本和营业利润。2008 年,我国房地产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 30586.5 亿元,比 2004 年增长107.5%,其中,房地产开发业 26694.2 亿元,物业管理企业 2076.7 亿元,中介服务业 572.4 亿元,其他房地产 1243.2 亿元,分别比 2004 年增长100.5%、204.5%、171.2% 和 133.5%。(详见表 13)。房地产企业实收资本33052.4 亿元,营业利润 3861.3 亿元,分别比 2004 年增长 123.2%和 290.4%。2008 年,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的地区共 8 个,依次为:江苏、广东、上海、北京、浙江、山东、辽宁和四
26、川。表 13 房地产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地区分布情况地 区房地产业主营业务收 房地产 物业 中介 其 他入(亿元)开 发 管理 服务 房地产合 计 30586.5 26694.2 2076.7 572.4 1243.2 北 京 2455.6 2038.5 255.4 52.2 109.5 天 津 563.3 511.5 22.3 7.5 22.0 河 北 739.7 578.9 140.8 3.4 16.6 山 西 215.9 192.6 13.3 2.4 7.6 内蒙古 621.8 556.1 52.6 7.0 6.1 辽 宁 1292.7 1173.1 82.9 15.4 21.2 吉 林
27、366.5 308.1 36.1 9.2 13.3 黑龙江 457.1 344.0 93.7 10.2 9.2 上 海 3425.7 2774.1 324.4 179.7 147.6 江 苏 3821.9 3506.0 101.6 35.4 178.9 浙 江 2367.4 2225.8 62.9 26.6 52.1 安 徽 757.5 695.3 22.0 8.0 32.3 福 建 871.7 797.6 32.8 9.6 31.8 江 西 474.5 444.9 16.0 5.9 7.6 山 东 1958.0 1727.4 111.7 43.3 75.6 河 南 735.0 704.7 1
28、8.7 7.7 4.0 湖 北 813.6 688.0 46.0 14.6 64.9 湖 南 657.5 617.1 26.4 4.3 9.8 广 东 3778.6 2958.7 428.2 83.7 308.1 广 西 406.0 377.5 15.1 4.5 8.8 海 南 197.6 186.5 6.5 3.1 1.5 重 庆 905.0 837.1 37.4 9.7 20.8 四 川 1101.4 1022.3 44.4 12.5 22.2 贵 州 171.9 160.1 6.8 1.1 3.9 云 南 402.6 377.0 12.5 3.5 9.5 西 藏 10.2 9.4 0.7
29、 0.0 陕 西 496.5 403.1 35.9 7.5 50.1 甘 肃 131.8 122.0 8.9 0.8 0.2 青 海 36.1 32.2 2.5 0.6 0.9 宁 夏 124.6 117.0 5.6 1.6 0.3 新 疆 228.9 207.6 12.6 1.7 7.0 五、其他第三产业(一)单位数和从业人员。2008 年末,全国共有从事其他第三产业2的法人单位数 297.5 万个,比2004 年末增加 57.4 万个。从业人员 7272.9 万人,比 2004 年末增加 1420.1 万人。其中,企业法人单位 85.7 万个,从业人员 2138.9 万人,行政事业及其他非
30、企业法人单位 211.8 万个,从业人员 5134.0 万人(详见表 14)。表 14 其他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和从业人员法人单位(个) 从业人员(万人)企业 行政事业及其他 企业行政事业及其他合 计 857122 2118318 2138.9 5134.0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44942 8350 308.2 12.5 金融业 26404 1732 471.3 15.7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59295 67717 683.2 87.5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125412 76290 268.4 179.2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2068 35490 65.0 156
31、.4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06491 13977 176.3 22.8 教育 21423 313642 40.3 1683.4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15941 190539 43.8 636.5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5146 46732 82.4 111.6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 1363849 - 2228.4 (二)企业法人单位的资产总计、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2008 年,其他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 1136983.8 亿元,营业收入121696.6 亿元,营业利润 18653.9 亿元。在资产总计中,金融业、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所占比重分别
32、是 75.9%、3.0%和 17.0%,三个行业合计占 95.9%。在营业收入中,金融业、信息传输及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所占比重分别是 59.5%、12.4%和 15.5%,三个行业合计占 87.4%。在营业利润中,上述三个行业分别占 48.8%、18.4%和 21.6%,合计占 88.8%(详见表 15)。表 15 其他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单位:亿元资产总计 营业收入 营业利润合 计 1136983.8 121696.6 18653.9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33763.1 15113.7 3434.3 金融业 862942.9 72452
33、.9 9097.2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92783.4 18900.0 4032.6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32047.6 8745.4 1087.5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7278.1 1202.6 186.4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2846.0 2023.7 393.2 教育 694.0 593.9 100.7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846.8 708.4 87.7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781.9 1956.0 234.3 (三)行政事业和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的资产、收入和支出(或费用)。2008 年末,其他第三产业中的行政事业单位和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固定资产原价 8
34、4279.8 亿元,全年收入合计 57445.1 亿元,全年支出(或费用)合计53979.8 亿元(详见表 16)。表 16 行政事业和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固定资产、收入和支出单位:亿元固定资产原价 本年收入合计 本年支出(或 费用)合计合 计 84279.8 57445.1 53979.8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278.9 148.2 137.2 金融业 223.6 95.5 313.6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584.9 935.8 821.1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2827.3 3126.0 2774.2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3414.3 1355.2 2500.1
3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257.3 163.3 144.7 教育 24040.5 13054.0 12578.8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9705.5 9448.1 8626.6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2457.6 1622.1 1467.0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39489.9 27496.9 24616.5 注释:1交通运输业:包括铁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城市公共交通业、水上运输业、航空运输业、管道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2其他第三产业: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3表中的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