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解析唐代诗画中的家具演变之特征2010-04-01 08:22 来源:中国红木艺术家具网 我要评论唐代(公元 618907)是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盛世时期,唐文化源远流长。从唐代的诗画中,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大唐王朝蓬勃的气派和海纳百川的风姿,更能从其诗的意境、画的神韵中窥探到其富庶的物质生活和开放的人文精神。唐代诗画中的家具具有浑圆、丰满、宽大和厚重的特点,清新活泼、富丽丰满的装饰艺术风格跃然纸上,因而唐代家具在中国乃至世界家具史上独具一格。唐代家具以其极大的进步和突破性,值得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讨,感受并品味其艺术价值。一、 高型座具的广泛出现我国古代很早就出现“椅”和“倚”字,但都不是指供人坐用
2、的椅子。“椅”,本是一种树木的名称,又称“山桐子”或“水冬瓜”,木材可作家具。诗鄘风定之方中:“树之榛粟,椅桐紫漆。”文选高唐赋:“双椅垂房,纠枝还会。”就是描写的这种树。而“椅”,则是斜靠着、依靠、依仗的意思,如庄子德充符中的“倚树而吟”和唐李白扶风豪士歌中的“作人不倚将军势”等。故后来人们把带围栏可依靠的座具称为椅子,不带围栏的座具则称之为凳、墩等。唐代济渎庙北海坛祭器杂物铭碑阴:“绳床十,注:内四椅子。”(文见金石萃编卷 103),这是椅子名称早期出现的正式文献记载,由此可知在唐代贞元年间已有椅子的称法。这里所说的“绳床十,内四椅子”,其中可分为带靠背与不带靠背两种类型:带靠背的称为椅子
3、,不带靠背的则仍称为床。这时尽管有了椅子的名称,但并未广泛应用,把椅子称床的依然很多。唐代著名大诗人杜甫在少年行七绝中写道:“马上谁家白面郎,临阶下马坐人床。不通姓名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这首诗描写一个贵族子弟骑着马走在街上,随意走进素不相识的人家,坐在人家客厅的椅凳上,强索人家的酒喝。这里所说的床,虽没有反映出是否带靠背的椅子,但可以肯定不会是供睡觉用的卧具。在大诗人李白的吴王舞人半醉绝句中,也明确地把可倚靠的椅子称为床。“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宴吴王。西施醉舞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这里的“笑倚东窗白玉床”句,意西施酒后带着醉意跳了几回舞后,娇柔无力地微笑着倚坐在东窗下镶嵌着白色玉
4、石的椅子上。“白玉床”则明确表示此时的椅子已有了明显的装饰痕迹,镶嵌了白色玉石。初唐大画家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见图 1),描绘唐太宗李世民派遣监察御史到会稽(绍兴)骗取辩才和尚所藏王羲之兰亭序贴原迹的情景。画面中穿袈裟的辩才和尚所坐的是一把禅椅,用树根制成。草编的圆图 1萧翼赚兰亭图局部形靠背和质朴的树根框架,显示出佛门的淡泊。另据唐语林载,颜鲁公在 75 岁时,还能“立两藤子相背,以两手握其椅处,悬足点空,不时至地二三寸,数千百下”。可见,唐代早期椅子的选材除木材外,已经创新应用到树根和藤等非传统家具材料。唐代著名的仕女画家周昉在其传世名作挥扇仕女图(见图 2)中,描绘了一个贵族的妇人手拿团
5、扇,坐在一把雕饰华美的圈椅上,圈椅两腿之间饰以彩穗,圈式搭脑,从搭脑到扶手是一条流畅的曲线,浑然一体,端庄华美而不失清雅。这是我们看到的第一把圈椅,也是唐代的新型家具。我们在许多史料文献上经常可见“凭几而坐”、“隐几而坐”或者“凭班丝隐囊”(颜氏家训)、“后倚隐囊”(南史陈后主传)等描绘。这里所提到的隐囊,是指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种具有靠枕功能的器物。从执扇仕女图圈形扶手椅的形制来看,极有可能是吸取“囊”的形式演变而成的。唐代中期以后,垂足而坐的风气大盛,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宫女歌伎,都开始使用高型座具。唐代帝王像中就有十分精致的椅子,如唐太宗李世民像(见图 3)所绘的座椅,
6、为四直腿,带束腰,棱角处起线,上侧安托角牙,后背立四柱,中间两柱较高,上装弧形横梁,两端雕成龙头;扶手由后背中柱绕过后边柱又向前兜转,搭在前立柱上;扶手与座面边框之间的空档,镶圈口花牙,扶手椅尽头亦雕出龙头形状,座面上铺以软垫和衬背。整张椅子没有过多的雕饰,彰显帝王的庄重与威严。而唐明皇像(见图 4)中的椅子,呈圆椅形状,椅圈做成板沿状,上面似有珠宝之类镶嵌物。扶手尽头做出云纹式样,四条腿也做成云纹式样,椅设脚踏,四面镂出壶门,下附托泥,四角似有金属包角装饰。帝王座椅是其当属时代的经典代表,由此也不难看出,唐明皇时期的椅子是在唐太宗时期的简约风格上极尽装饰之能事,手法华丽丰满,综合运用镂雕,镶
7、嵌和雕漆等工艺,并融入吉祥纹样等,整体看来博大清新,雍容富贵。解析唐代诗画中的家具演变之特征(2)2010-04-01 08:22 来 源 : 中 国 红 木 艺 术 家 具 网 我 要 评 论随 社 会 的 发 展 , 椅 子 的 品 种 也 逐 日 增 多 , 有 直 背 靠 背 椅 ( 见 图 5) 、 扶 手 椅 ( 见图 6) 和 圈 椅 ( 见 图 7) 等 。 唐 代 凳 的 样 式 也 丰 富 繁 多 , 如 画 家 张 萱 捣 练 图 中 的腰 凳 、 顾 闳 中 韩 熙 载 夜 宴 图 中 的 长 凳 ( 见 图 8) , 以 及 各 式 粗 拙 小 凳 、 圆 凳 、 方
8、凳 和 木 墩 、 藤 墩 等 。 唐 宫 乐 图 中 的 月 牙 凳 ( 见 图 9) , 又 称 腰 凳 , 体 态 端 庄 浑 厚 、 造 型 别 致 、 装饰 精 美 、 华 贵 典 雅 , 是 大 唐 富 丽 国 风 的 代 表 。 其 座 面 不 方 不 圆 呈 月 牙 形 , 三 足 或 四 足 ,足 部 向 外 鼓 , 座 面 下 边 缘 与 腿 足 雕 有 精 美 纹 饰 , 并 以 大 漆 彩 绘 , 有 的 甚 至 包 金 贴 银 。 座墩 到 了 唐 代 中 期 又 有 了 新 的 发 展 , 出 现 了 鼓 墩 ( 见 图 10) 、 莲 花 座 墩 和 藤 编 鼓
9、墩 等 多种 形 式 。二 、 高 型 桌 案 的 应 运 而 生高 型 桌 案 的 出 现 是 这 一 时 期 家 具 的 特 点 之 一 。 由 于 垂 足 而 坐 的 习 惯 渐 渐 形 成 , 几 案由 床 上 移 至 地 上 , 高 度 也 相 应 的 有 所 增 加 。 桌 由 几 案 演 变 而 来 , 在 敦 煌 85 窟 的 唐 代壁 画 屠 房 图 ( 见 图 11) 中 , 有 屠 夫 在 高 型 方 桌 上 处 理 刚 宰 过 的 肉 渣 形 象 。 这 里 的方 桌 桌 面 正 达 到 屠 夫 的 腰 上 部 , 正 合 适 站 立 工 作 。 高 桌 形 式 简 洁
10、 , 桌 腿 粗 壮 , 桌 腿 之 间没 有 横 撑 , 没 有 任 何 的 装 饰 工 艺 。在 王 维 的 伏 生 授 经 图 ( 见 图 12) 中 , 细 致 地 描 绘 了 伏 生 在 讲 授 典 籍 的 情 景 :90 余 高 龄 的 伏 生 盘 坐 蒲 团 之 上 , 双 臂 搁 于 桌 案 上 , 手 拿 书 卷 讲 学 。 画 中 伏 生 所 用 的 桌 案形 式 即 是 典 型 的 曲 足 横 附 式 , 桌 案 两 端 起 斜 角 , 并 各 用 四 根 精 细 的 曲 足 撑 于 地 面 横 臂 上 。除 此 之 外 , 桌 案 形 式 还 有 直 足 横 附 式 (
11、 图 13) 和 另 一 种 曲 足 横 附 式 ( 图 14) 。周 的 内 人 双 陆 图 ( 见 图 15) 描 绘 了 一 幅 唐 装 贵 族 妇 女 以 棋 戏 消 遣 的 生 活 景 象 ,两 人 坐 于 双 六 局 两 侧 掷 骰 行 棋 。 谓 “双 陆 ”, 也 称 “双 六 ”, 是 古 代 的 博 戏 , 盛 于 隋唐 , 尤 为 贵 族 、 闲 雅 者 所 喜 好 。 画 中 的 双 六 局 , 整 体 呈 长 方 形 , 两 边 有 月 牙 形 的 门 , 左右 有 12 个 花 眼 。 可 见 盛 唐 时 期 , 专 为 娱 乐 用 的 家 具 已 经 开 始 流
12、行 。 同 是 娱 乐 型 家 具 的还 有 棋 局 , 用 木 画 装 饰 雉 、 雁 、 狮 、 象 、 鹿 及 胡 人 牵 驼 等 花 纹 。 棋 局 的 两 侧 各 有 金 环 抽屉 , 中 有 机 关 , 一 方 开 启 则 另 一 方 同 时 打 开 。 屉 内 有 龟 形 盒 , 可 装 棋 子 , 构 思 巧 妙 。唐 画 宫 乐 图 ( 见 图 16) 描 绘 数 十 名 丰 满 雍 容 的 宫 中 仕 女 围 坐 在 一 个 硕 大 的 壶门 大 案 四 周 , 吹 拉 弹 唱 , 欢 娱 饮 宴 。 案 足 四 面 平 列 壶 门 , 这 是 受 到 佛 教 文 化 的
13、影 响 。 同时 , 这 种 壶 门 造 型 在 床 榻 上 也 同 样 得 到 体 现 。三 、 床 和 榻 的 不 断 演 变床 在 唐 代 依 然 用 处 很 多 , 唐 沿 袭 了 汉 代 的 生 活 特 点 , 即 人 们 的 活 动 仍 以 床 为 中 心 。唐 代 的 床 是 由 低 向 高 变 化 的 , 装 饰 上 也 是 由 简 向 繁 而 发 展 。 床 的 形 成 也 在 不 断 地 翻 新 ,出 现 了 凹 形 床 ( 见 图 17) 。 唐 代 床 榻 下 部 仍 用 变 形 的 各 种 壶 门 作 装 饰 , 但 已 慢 慢 地 走向 框 撑 案 形 结 构 ,
14、即 有 案 形 结 构 ( 见 图 18) 和 壶 门 台 座 形 结 构 ( 见 图 19) 两 种 。 后者 有 大 小 , 大 的 有 供 日 间 工 作 , 读 书 以 及 晚 间 睡 眠 用 , 而 小 的 只 能 供 一 人 坐 用 。解析唐代诗画中的家具演变之特征(3)2010-04-01 08:22 来 源 : 中 国 红 木 艺 术 家 具 网 我 要 评 论唐 代 欧 阳 洵 艺 文 类 聚 曹 瞒 传 曰 : “操 与 马 超 战 , 将 过 河 , 前 队 适 渡 , 超 等 掩至 , 操 急 , 犹 坐 胡 床 不 起 。 张 郃 等 见 事 急 , 引 操 入 舡
15、, 得 渡 。 ”“胡 床 ”为 北 方 少 数民 族 所 创 , 古 代 多 称 北 方 少 数 民 族 为 胡 人 , 因 名 为 “胡 床 ”。 隋 朝 时 期 改 胡 床 为 交 床 ,唐 代 穆 宗 以 后 又 改 称 “绳 床 ”。 胡 床 原 来 并 无 靠 背 , 形 如 今 天 所 见 的 马 扎 。 四 、 屏 风 的 逐 渐 “长 高 ”随 高 足 家 具 的 兴 起 , 以 前 低 矮 的 小 屏 风 已 经 不 实 用 , 渐 向 高 大 型 发 展 。 形 态 上 以 插屏 和 多 曲 式 的 折 叠 屏 居 多 , 高 大 的 屏 风 可 围 合 成 一 个 私
16、密 的 空 间 , 与 唐 人 的 生 活 息 息 相关 。屏 风 的 体 积 大 , 更 容 易 装 饰 , 也 更 能 体 现 主 人 的 审 美 , 把 书 画 艺 术 留 在 自 己 的 屏 风上 更 是 一 种 时 尚 。 唐 代 大 诗 人 王 维 的 山 水 屏 中 琵 琶 女 背 后 的 山 水 屏 风 ( 见 图 8) 和 周昉 及 李 凑 的 仕 女 屏 风 , 以 及 草 书 名 家 怀 素 和 张 旭 都 自 己 的 书 法 作 品 留 在 屏 风 上 。 据 载 ,“吴 道 玄 屏 风 一 片 , 值 金 二 万 , 次 者 值 一 万 五 千 ; 阎 立 得 一 扇
17、 值 金 一 万 。 ”唐 太 宗 也曾 让 虞 世 南 书 列 女 传 于 屏 风 , 闲 暇 欣 赏 其 书 艺 。 这 时 屏 风 不 仅 仅 具 有 空 间 划 分 、 隔障 、 装 饰 的 功 能 , 更 的 成 为 唐 人 情 感 的 载 体 , 这 也 是 其 他 家 具 难 以 企 及 的 。据 唐 书 载 , 宪 宗 曾 将 “前 代 君 臣 事 迹 写 于 六 屏 ”, “宣 宗 书 贞 观 政 要 于 屏 风 ,每 正 色 拱 手 而 读 之 ”。 相 传 唐 太 宗 李 世 民 设 屏 风 于 内 宫 , 屏 上 记 载 着 为 创 建 唐 王 朝 立 下功 勋 的 忠
18、 臣 名 将 之 姓 名 , 以 及 群 臣 的 进 谏 之 言 。 所 以 这 些 屏 风 又 具 有 座 右 铭 的 功 效 。杜 甫 诗 曰 “屏 风 金 孔 雀 ”, 李 贺 诗 曰 “金 鹅 屏 风 蜀 山 梦 ”, 反 映 出 当 时 屏 风 之 制作 精 致 、 华 美 , 不 惜 工 本 。 故 白 居 易 有 诗 云 : “尔 不 见 当 今 甲 第 与 王 宫 , 织 成 步 障 银屏 风 。 缀 珠 陷 钿 怙 云 母 , 五 金 七 宝 玉 女 相 玲 珑 。 ”当 然 , 唐 屏 风 也 有 不 作 任 何 装 饰 以示 高 雅 古 朴 的 。 白 居 易 曾 大 赞
19、 素 屏 , 作 有 素 屏 谣 : “素 屏 素 屏 孰 为 乎 ? 不 文 不 饰 ,不 丹 不 青 素 屏 素 屏 , 物 各 有 所 官 , 用 各 有 所 施 ; 尔 今 木 为 骨 兮 纸 为 面 , 舍 我 草 堂 欲何 之 ? ”这 些 画 屏 、 试 屏 和 咏 屏 , 都 是 文 人 抒 发 情 感 的 天 地 。每 个 朝 代 的 家 具 与 社 会 及 社 会 主 体 都 是 紧 密 相 连 的 , 以 人 的 需 求 而 产 生 、 演 进 ,以 社 会 的 前 进 而 发 展 , 唐 代 亦 不 例 外 。 唐 代 的 社 会 物 质 生 活 比 较 富 足 , 女
20、 子 以 丰 硕 为 美的 独 特 审 美 观 是 唐 代 之 典 型 特 色 , 这 对 家 具 的 发 展 也 产 生 了 一 定 的 影 响 , 使 得 唐 代 家 具具 有 浑 圆 、 丰 满 、 宽 大 和 厚 重 等 特 点 , 有 博 大 的 气 势 和 坚 实 的 稳 定 感 。 而 城 市 独 立 手 工业 作 坊 的 日 益 兴 起 , 为 家 具 的 发 展 演 进 提 供 了 技 术 上 的 可 能 , 促 使 装 饰 艺 术 得 到 了 空 前繁 荣 , 螺 钿 、 雕 漆 、 木 画 、 镶 嵌 、 金 银 绘 、 密 陀 僧 绘 、 平 脱 、 夹 缬 和 蜡 缬
21、 等 工 艺 综 合 运用 在 家 具 上 ; 同 时 也 促 使 家 具 广 泛 选 材 , 有 桑 木 、 桐 木 、 柿 木 和 苏 枋 木 , 考 究 的 则 选用 紫 檀 、 楠 木 、 花 梨 、 胡 桃 、 樟 木 、 黄 杨 和 沉 香 木 等 , 甚 至 应 用 了 竹 藤 、 树 根 等 材 料 ,这 与 先 进 的 手 工 艺 密 不 可 分 , 晚 唐 至 五 代 , 重 足 而 坐 的 方 式 由 上 层 阶 级 开 始 逐 渐 遍 及 全国 , 生 活 方 式 的 改 变 导 致 了 高 低 型 家 具 并 存 的 局 面 。 另 外 , 家 具 的 变 化 , 使
22、 生 活 器 皿 的造 型 也 随 之 产 生 变 化 。 例 如 以 前 的 器 皿 , 原 是 放 在 地 上 或 较 矮 的 床 及 几 、 案 上 、 都 处 在人 们 的 视 线 以 下 的 地 位 , 桌 子 产 生 以 后 , 放 置 器 物 的 位 置 增 高 了 , 器 形 则 多 由 矮 而 圆 向高 长 发 展 , 有 的 细 长 的 器 皿 , 原 是 捧 着 用 的 , 因 为 可 以 放 在 桌 子 上 , 则 又 向 矮 而 平 稳 的要 求 变 化 。在 唐 代 家 具 的 造 型 特 点 上 , 一 方 面 吸 取 了 传 统 建 筑 中 大 木 梁 架 的
23、造 型 和 结 构 , 梁 架柱 多 用 圆 材 , 直 落 柱 础 , 下 舒 上 敛 , 内 向 倾 仄 ( 即 为 建 筑 有 较 好 的 稳 定 性 , 外 檐 柱 在 前 ,后 檐 向 内 倾 斜 ) 。 柱 顶 安 踏 头 , 以 横 材 额 枋 、 雀 替 等 连 接 , 成 为 无 束 腰 家 具 ; 另 一 方 面吸 取 建 筑 中 的 壶 门 形 式 和 须 弥 座 等 外 来 形 式 , 如 唐 敦 煌 壁 画 的 壶 门 床 、 壶 门 榻 , 都 是 须弥 座 , 皆 束 腰 , 后 唐 时 期 床 榻 装 饰 趋 简 , 壶 门 也 由 每 侧 面 平 列 二 、
24、四 个 壶 门 简 化 为 一 个壶 门 , 并 日 渐 形 成 有 束 腰 家 具 与 无 束 腰 家 具 并 行 发 展 的 势 态 。唐 代 是 我 国 历 史 上 的 封 建 盛 世 时 期 、 也 是 最 开 放 的 时 期 , 其 繁 华 、 富 庶 和 文 明 为 世界 各 国 人 民 向 往 。 通 过 唐 代 诗 画 我 们 不 仅 可 以 欣 赏 到 唐 文 化 的 博 大 精 深 , 更 让 我 们 感 受到 了 唐 代 家 具 的 非 凡 魅 力 。 唐 代 家 具 虽 然 只 是 古 代 家 具 发 展 史 中 的 一 个 过 渡 时 期 , 但 在历 史 长 河 中
25、 却 留 下 其 不 可 磨 灭 的 辉 煌 , 并 为 后 世 家 具 的 发 展 奠 定 了 基 础 。中 国 国 古 代 家 具 图 片 ( 三 ) 隋 、 唐 、 五 代http:/ 2009-10-06 【 大 中 小 】 【 打 印 】1、带托泥大榻隋山东嘉祥英山隋墓壁画中有一个大型坐榻,腿下有托泥,箱形榻体周边为壶门形装饰。2、屏风、靠背椅、条几五代山东嘉祥英山隋墓壁画中有一个大型坐榻,腿下有托泥,箱形榻体周边为壶门形装饰3、长桌和长凳五代此为敦煌 473 窟壁画,亦有认为它是唐代壁画的。这种供多人餐饮用的长桌凳,可能是当时某种公共场所的家具。4、宫凳唐朝这种出现在唐画挥扇仕女图
26、中的宫凳在其它绘画作品中也经常出现,说明在上层社会中比较流行。这种凳也被称为“腰圆凳”、“月牙凳”。5、圈椅唐朝这种圈椅也是唐代的新兴家具,极其罕见。见于唐画挥扇仕女图,椅腿雕花,与身着华贵服装的贵族妇女协调一致。6、屏风唐朝敦煌 217 窟唐代壁画。唐代屏风以立地屏风为多,木制骨架上以纸或锦裱糊。士大夫比较喜欢素面。而在屏风上绘以山水花草也是一种风格。7、燕尾翘头案唐朝这类案为书案,体型较矮,坐在地上或床上书写,“伏案疾书”就指这种案。 8、幔帐围屏床、围屏榻、条案五代韩熙载夜宴图的局部。图中的桌子都有牙头装饰,这是五代流行式样。幔帐围屏床三面封闭,形成一个较私密的空间。 9、方桌唐朝敦煌
27、85 窟唐代壁画,画中一屠夫正在桌上切肉。这种桌子四腿较粗,造型简单,是最普遍使用的粗用桌子1、带托泥大榻隋山东嘉祥英山隋墓壁画中有一个大型坐榻,腿下有托泥,箱形榻体周边为壶门形装饰。2、屏风、靠背椅、条几五代山东嘉祥英山隋墓壁画中有一个大型坐榻,腿下有托泥,箱形榻体周边为壶门形装饰3、长桌和长凳五代此为敦煌 473 窟壁画,亦有认为它是唐代壁画的。这种供多人餐饮用的长桌凳,可能是当时某种公共场所的家具。4、宫凳唐朝这种出现在唐画挥扇仕女图中的宫凳在其它绘画作品中也经常出现,说明在上层社会中比较流行。这种凳也被称为“腰圆凳”、“月牙凳”。5、圈椅唐朝这种圈椅也是唐代的新兴家具,极其罕见。见于唐
28、画挥扇仕女图,椅腿雕花,与身着华贵服装的贵族妇女协调一致。6、屏风唐朝敦煌 217 窟唐代壁画。唐代屏风以立地屏风为多,木制骨架上以纸或锦裱糊。士大夫比较喜欢素面。而在屏风上绘以山水花草也是一种风格。7、燕尾翘头案唐朝这类案为书案,体型较矮,坐在地上或床上书写,“伏案疾书”就指这种案。 8、幔帐围屏床、围屏榻、条案五代韩熙载夜宴图的局部。图中的桌子都有牙头装饰,这是五代流行式样。幔帐围屏床三面封闭,形成一个较私密的空间。 9、方桌唐朝敦煌 85 窟唐代壁画,画中一屠夫正在桌上切肉。这种桌子四腿较粗,造型简单,是最普遍使用的粗用桌子10、围屏榻、条几、靠背椅、鼓架五代韩熙载夜宴图的另一个局部,可
29、以看出此时的家具造型与装饰和唐代家具有明显不同,为宋代家具的简练质朴的风格的前奏。11、坐椅五代可视作早期“四出头扶手椅”的典型,搭脑为直线形,前后枨落地。见于南唐画家王其翰的勘书图。12、床、案、榻、棋桌、屏风五代五代画家周文矩重屏会棋图中所表现的五代时期家具。有趣的是画中的屏风上绘着的是另一幅重屏会棋图。13、隐囊和琴几唐朝见于唐代孙位的高逸图,图中出现的隐囊和琴几是当时常见的家具。大部分人仍有席地而坐的习惯。14、带幔帐床初唐箱形床架,前沿镂有壶门形装饰,帐幔富丽华贵,坠以彩穗装饰,精致的编制坐垫,既美观又舒适。而在屏风上绘以山水花草也是一种风格。15、壶门案、腰圆凳唐朝唐代大画家周昉的
30、宫乐图,图中表现出盛唐贵族妇女宴乐景象。食案体大浑厚,装饰华丽;腰圆凳也称月牙凳,符合人体功能。16、长条桌和长条凳唐朝唐代家具在造型上别具一格,这种大型桌、凳在唐代壁画中多有表现。盛唐时期社会繁荣,餐饮娱乐业盛兴,配套家具需求量很大。17、腰鼓形圆墩唐朝三彩坐俑出土于西安王家坟。这种坐墩与南北朝时北魏菩萨像坐墩极为相似。沈从文先生认为这种圆墩是由战国以来妇女为熏香取暖专用的坐具发展而来。宫凳唐朝(图) 这种出现在唐画挥扇仕女图中的宫凳在其它绘画作品中也经常出现,说明在上层社会中比较流行。这种凳也被称为“腰圆凳”、“月牙凳”。 圈椅唐朝(图) 这种圈椅也是唐代的新兴家具,极其罕见。见于唐画挥扇
31、仕女图,椅腿雕花,与身着华贵服装的贵族妇女协调一致。 屏风唐朝(图) 敦煌 217 窟唐代壁画。唐代屏风以立地屏风为多,木制骨架上以纸或锦裱糊。士大夫比较喜欢素面。而在屏风上绘以山水花草也是一种风格。燕尾翘头案唐朝这类案为书案,体型较矮,坐在地上或床上书写,“伏案疾书”就指这种案。幔帐围屏床、围屏榻、条案五代康熙载夜宴图的局部。图中的桌子都有牙头装饰,这是五代流行式样。幔帐围屏床三面封闭,形成一个较私密的空间。方桌唐朝 敦煌 85 窟唐代壁画,画中一屠夫正在桌上切肉。这种桌子四腿较粗,造型简单,是最普遍使用的粗用桌子。围屏榻、条几、靠背椅、鼓架五代(图) 康韩熙载夜宴图的另一个局部,可以看出此
32、时的家具造型与装饰和唐代家具有明显不同,为宋代家具的简练质朴的风格的前奏。坐椅五代(图) 可视作早期“四出头扶手椅”的典型,搭脑为直线形,前后枨落地。见于南唐画家王其翰的勘书图。 床、案、榻、棋桌、屏风五代 五代画家周文矩重屏会棋图中所表现的五代时期家具。有趣的是画中的屏风上绘着的是另一幅重屏会棋图。 隐囊和琴几唐朝(图) 见于唐代孙位的高逸图,图中出现的隐囊和琴几是当时常见的家具。大部分人仍有席地而坐的习惯。带幔帐床初唐(图) 箱形床架,前沿镂有壶门形装饰,帐幔富丽华贵,坠以彩穗装饰,精致的编制坐垫,既美观又舒适。而在屏风上绘以山水花草也是一种风格。 壶门案、腰圆凳唐朝唐代大画家周昉的宫乐图,图中表现出盛唐贵族妇女宴乐景象。食案体大浑厚,装饰华丽;腰圆凳也称月牙凳,符合人体功能。长条桌和长条凳唐朝唐代家具在造型上别具一格,这种大型桌、凳在唐代壁画中多有表现。盛唐时期社会繁荣,餐饮娱乐业盛兴,配套家具需求量很大。腰鼓形圆墩唐朝(图) 三彩坐俑出土于西安王家坟。这种坐墩与南北朝时北魏菩萨像坐墩极为相似。沈从文先生认为这种圆墩是由战国以来妇女为熏香取暖专用的坐具发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