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贵州省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会战科技支撑实施方案为加快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省委、省政府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高速公路建设三年会战”、“水运建设三年会战”、“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攻坚”和“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小康路行动计划,到 2015 年,实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 5100 公里以上,全省二级及以上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成和在建规模达到 6500 公里;到 2016 年,全省高等级航道达到 700 公里以上,水运能力达 2000 万吨以上。为充分发挥科技的作用,支撑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会战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习贯彻党的
2、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动力,以贵州省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会战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加快攻克制约贵州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为贵州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会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建设经济、高效、安全、绿色、畅通的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提供科技保障,促进贵州省交通运输行业安全、高效、协调和创新发展。二、工作目标1.取得一批科研成果针对我省公路水路三年会战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科2技攻关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解决一批关键技术问题,取得一批科研成果,编制一批标准、规范、指南,提升工程建设效率,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三年期间申请立项不少于 6050 项,其中
3、申请部科研项目不少于 5 项,省科技厅科研项目不少于 7 项,厅立项目不少于 5040 项,到 2015 年底完成科研项目不少于 50 项,纳入推广科技成果计划不少于 50 项。2.出版一批科技专著总结凝练三年会战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建设技术和管理经验,按照路基、桥梁、隧道、交通工程及水运建设等不同内容,分别编写一批科技专著出版,三年编写专著 1420 部。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办出版论文集。3.举办一批科技活动举办一批学术和经验交流会以及讲座,普及和传播先进技术、经验和理念,服务好三年会战。拟举办全国性学术交流会 2 次,举办专题交流会、现场交流会、学术讲座和标准宣贯等学术活动不少于 20 次
4、。4.培养一批科技人才依托三年会战工程建设和科技活动,培养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和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领军人才。力争培养核心专家、省管专家 46 名。以及一大批青年专家。5.建设一批创新平台以服务三年会战为契机,建设一批部省和厅的行业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厅行业研发中心 23 个,部行业研发中心 1 个,省重点实验室312 个。三、具体任务1.科技攻关争取 57 项交通运输部科研项目。其中公路项目 34 个,水运项目 24 个。争取 711 项省科技厅科研项目。其中公路项目 34 个,其中相关产品开发项目 12 个,水运项目 1 个。厅立项 4050 项。其中路基、路面工程 1012 项,桥梁工程
5、1012 项,隧道工程 68 项,水运工程 68 项,综合类 810 项。2015 年完成科研项目 5070 项。路基、路面工程 1520 项,桥梁工程 1012 项,隧道工程 610 项,水运工程 58 项,综合类 1420项。2.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根据三年会战的实际需求,重点遴选出一批先进、成熟、适用的关键技术,推广应用到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和水运三年会战建设工程。2013 年底发布涉及勘察设计技术、桥梁建设技术、隧道建设技术、边坡加固技术、交通安全技术、自密实混凝土技术等成熟技术 2024 项。2014年2015 年发布推广目录不少于 30 项。3.制定标准、规范与指南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
6、,让科技成果标准化、规范化、指南化,直接服务工程建设。三年会战期间,编制发布标准和指南不少于 1015 部。44.编写出版专著总结“十二五”和三年会战交通科技成果,在大跨径桥梁、瓦斯隧道、边坡、机制砂材料、交通安全、环境保护、水运等等方面出版 1420 部交通科技专著。此外,各高速公路项目办在项目交工验收前,组织编写出版论文集,有条件的出版专著。5.加大科技交流活动。三年会战期间,将组织开展一系列交通科技交流活动,主要采用以下三种形式开展科技活动:一是举办学术交流会,二是举办学术讲座,三是开展标准指南宣贯。学术交流会对于影响贵州公路水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具有普遍性的技术问题,根据工程实际
7、需要和问题影响大小,分别举办全国性的学术交流会、专题交流会和现场交流会。举办全国性学术交流会 12 次。根据毕都科技示范工程的需要,举办全国性高速公路建设技术交流会 1 次;依托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分会,举办全国性桥梁建设技术交流会 1 次。举办专题交流会和现场交流会 58 次。针对我省高速公路建设中普遍存在的影响工程质量、造价和工期的具体问题,以及建设过程中采用的一些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举办专题交流会或现场交流会,邀请有关专家、各业主、设计、施工、监理、研究等单位参加。学术讲座5对于交通建管养运中的新理念以及普遍关注的新技术、新工艺,邀请国内外的专家,举办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理念学术讲座。拟举办桥梁
8、隧道设计施工新技术与新工艺、公路工程安全保障、建设质量安全监督、建设施工质量监理、企业廉政建设、投融资和风险控制、企业文化建设等等方面的学术交流讲座 812 次。标准指南宣贯对于我省发布的地方性标准、指南、技术手册等标准化文件,邀请编制专家进行标准指南宣贯,一般在发布之日起 2 个月内进行。计划宣贯 610部。6.创新能力建设继续加大对交通科技经费的投入,改善科研基础条件,加快建设现代科研机构,促进交通科技的可持续发展。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交通运输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贵州省重大专项等重大科研项目,充分利用“三年会战”对科技的需求,在现有科研基础条件和区域优势的基础上,积极申请或建成 12 个
9、部行业研发中心、12 个省重点实验室和 23 个厅行业研发中心。7.人才队伍建设依托重大建设工程、重大科研项目和重点科研基地,加强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力争培养一批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省核心专家、省管专家 46 名等科研领军人才。以培养优秀青年科技骨干为目标,支持鼓励优秀青年人才敢于创新、勇6攀高峰,支持开展应用研究。四、保障措施为充分、合理发挥实施方案的指导作用,协调好我省交通部门及有关参建单位的相关工作,积极调动行业内外科技资源为行业建设发展服务,通过政府引导、上下联动、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的有效模式,开展联合攻关,完成上述目标任务。(一)加强各单位对科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注重组织和
10、协调,切实把科技工作抓实、抓牢。(二)加强与部省沟通协调,争取部省科技项目的支持。积极与交通运输部、省科技厅沟通协调,争取交通科技项目向贵州省交通科技创新倾斜。(三) 加强合作与交流。支持交通科研单位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交通企业联合,形成专业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加强交通建设单位科技交流,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及时总结施工、管理经验,举行施工、管理经验交流会。(四)加强科技总结和提练提炼。各单位在三年会战期间要加强科技工作的总结和提炼练,高速公路项目办在工程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科技成果的收集、总结,厅在项目建设期间组织专家检查科技工作开展的情况,总结和提炼练科技成果。(五)加大科技资金支持。加大对交通科技经费的投入力度,逐年增加。鼓励企业结合生产建设工程加大科技投入,进一步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7(六)进一步完善科技项目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科技管理制度,把握科技发展方向,规范和优化科技管理流程;完善科技成果评估、监督制度,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质量与科技创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