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5 受弯构件设计.ppt

上传人:ysd1539 文档编号:7915971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2.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5 受弯构件设计.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5 受弯构件设计.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5 受弯构件设计.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5 受弯构件设计.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5 受弯构件设计.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了解梁的种类和截面形式; 掌握组合截面梁的强度计算(含弯曲应力、剪应力、局部压应力、折算应力); 掌握梁的刚度计算; 掌握工字型梁的整体稳定性计算; 了解梁的局部稳定性计算; 了解加劲肋的作用及计算; 了解实腹式梁的构造; 掌握型钢截面梁的设计方法。,梁(beam,girder):承受横向荷载作用的直线或曲线形构件。梁主要内力为弯矩、剪力,有时也承受扭矩,其主要变形为弯曲变形,有时为弯扭变形。梁:是钢结构中的常用构件,如铁路桥梁中的钢板梁、箱形梁,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吊车梁、屋盖梁、工作平台梁以及檩条、墙架梁等。,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第一节 梁的应用和形式,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

2、,一、 梁的类型1.按弯曲变形状况分: 单向弯曲构件构件在一个主轴平面内受弯 双向弯曲构件构件在两个主轴平面内受弯2.按支撑条件分: 简支梁;连续梁;悬臂梁,第一节 梁的应用和形式,3.按截面构成方式分:(1)型钢梁(跨度较小、内力相对不大)热轧型钢梁:小跨度梁,如屋盖梁、框架中的次梁等。冷弯薄壁型钢梁:墙檩、屋檩等。(2)焊接组合截面梁(跨度或内力较大)工字梁:制作、安装、养护方便,横向及扭转刚度小。箱形梁:横向及扭转刚度大,节约钢材,制作安装、困难。,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第一节 梁的应用和形式,(3)钢-混凝土组合梁 原理:简支梁的上翼缘受压,混凝土抗压能力强且刚度大, 用混凝土做上翼缘,

3、钢做腹板和下翼缘,形成结合梁。 主要优点:充分利用材料性能,节约钢材,梁的横向刚度大。 缺点:混凝土和钢梁的接触面需要特殊处理,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第一节 梁的应用和形式,图51 受弯构件截面形式,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第一节 梁的应用和形式,二、梁格布置和梁的搭接1.梁格布置 (1)简单梁格:只有主梁,适用于 主梁跨度较小或面板规格较大的情况,梁格简单布置图,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第一节 梁的应用和形式,(2)普通梁格:在主梁间设次梁, 适用于大多数的梁格尺寸和情况, 应用最广。,梁格普通布置图,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第一节 梁的应用和形式,(3)复式梁格:在主梁间设纵向次梁, 在纵向次梁间设横向

4、次梁。荷载传递 层次多,梁格构造复杂,只适用于荷 载大和主梁跨度大的情况.,梁格复式布置图,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第一节 梁的应用和形式,2.梁格中主次梁的搭接方式(1)叠接:次梁叠放在主梁之上,制造安装最方便。 结构高度大,净空减少;梁格刚度差。,主次梁的叠接连接,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第一节 梁的应用和形式,(2)升高连接:次梁从侧面与主梁连接,次梁上翼缘高度高于主梁上翼缘高度。次梁端部有削弱,切割费工,但是结构高度较小,主次梁的等高连接 (升高连接),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第一节 梁的应用和形式,(3)等高连接:次梁从侧面与主梁连接,次梁上翼缘高度等于主梁上翼缘高度。切割高度小,连接牢固,梁格

5、的刚度和整体稳定性好。,主次梁等高连接 (升高连接),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第一节 梁的应用和形式,(4)降低连接:次梁在主梁高度内与主梁腹板连接,在复式梁格中,常使横向次梁叠接于纵向次梁而纵向次梁与主梁采用降低连接。,主次梁降低连接,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第一节 梁的应用和形式,三、梁的设计内容钢结构梁设计的内容大致包括: 强度计算 整体稳定 (承载力极限状态) 局部稳定刚度计算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第一节 梁的应用和形式,1.强度计算(1)抗弯强度:验算翼缘的弯曲正应力与钢材的屈服强度fy之间的关系。 (2)抗剪强度:验算腹板的剪应力与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fv之间的关系

6、(3)局部压应力:梁在固定集中荷载作用处无加劲肋,或承受移动集中荷载时,应比较局部压力c与钢材抗压强度f (4)折算应力:梁局部应力状态复杂时,应比较折算应力eq与钢材的抗压强度f,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第一节 梁的应用和形式,2.整体稳定(1)整体失稳的现象:某些受弯构件在荷载作用下,虽然其正应力还低于钢材的强度,但其变形会突然偏离原来的弯曲变形曲面,同时发生侧向弯曲和扭转。 (2)产生整体失稳的原因:侧向刚度、抗扭刚度太小,侧向支撑点间距太大。,第一节 梁的应用和形式,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3.局部稳定(1)局部失稳的现象:某些受弯构件在荷载作用下,其受压翼缘和腹板受压区出现波状屈曲。 (2)

7、产生局部失稳的原因:梁截面主要由平板构成,受压区板的宽厚比过大时,容易产生局部屈曲。,第一节 梁的应用和形式,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4.刚度构件在使用过程中,如果产生过大的变形,会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所以受弯构件还要进行刚度的验算。,第一节 梁的应用和形式,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一、抗弯强度1、正截面应力分布 最大弯曲正应力,Mx截面绕x轴的弯矩 Wnx对x轴的净截面模量,第二节 梁的强度和刚度,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梁在弯曲的不同阶段的弯曲应力和剪应力,梁的弯曲分下面三个阶段,第二节 梁的强度和刚度,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弹性阶段: 弹性极限:塑性阶段:fy 钢材标号所指的屈服点 Mx 截面绕x轴的

8、弯矩 Wnx 对x轴的净截面模量弹塑性阶段:,第二节 梁的强度和刚度,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2、验算公式,x 、 y 截面的塑性发展系数f 钢材的抗弯设计强度,第二节 梁的强度和刚度,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当梁受压翼缘的自由外伸宽度与其厚度之比满足下式时,塑性发展系数应该取x1.0。对于需要计算疲劳的梁,宜取x y1.0。,第二节 梁的强度和刚度,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二、抗剪强度,梁的剪应力分布,第二节 梁的强度和刚度,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1、梁的剪应力分布,2、验算公式,V 计算截面沿腹板平面的作用剪力 S 计算剪应力处毛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 I 毛截面惯性矩 tw 腹板厚度 fv 钢材的抗剪强

9、度设计值,第二节 梁的强度和刚度,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三、局部压应力,局部压应力(a),第二节 梁的强度和刚度,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局部压应力(b),(1) 受支座反力R、集中力F处 (2) 局部压应力,45角扩散 (3) 腹板边缘压应力较大 (4) 假定边缘压应力均匀分布,计算平均压应力,局部压应力(c),第二节 梁的强度和刚度,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5) 吊车梁移动轮压 (6) 局部压应力分布不均匀,分布长度 跨中集中荷载lz=a+5hy +2hR 梁端支反力lz=a+2.5hy +a1,计算压应力,y集中荷载增大系数, 重级工作制吊车y =1.35,局部压应力(d),第二节 梁的强度和刚

10、度,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7) 腹板薄较时,有集中力和支座处设支承加劲肋,sc=0 (8) 计算支承加劲肋稳定性,第二节 梁的强度和刚度,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四、折算应力(1) 腹板边缘同时受正应力s1 、剪应力t1和压应力sc作用 (2) 计算折算应力,如s1与sc同号或sc =0,b1=1.1;如s1与sc异号,b1=1.2,第二节 梁的强度和刚度,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五、构件挠度1、梁的弯曲变形 (1)荷载标准值组合,计算弹性变形w,图乘法 (2)准确计算:简支梁,固端梁,悬臂梁,第二节 梁的强度和刚度,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2、变形限制值,(1)主梁w/l=1/400,次梁w/l=1/2

11、50 (2)吊车梁w/l=1/5001/1200 (3)墙梁、檩条w/l=1/1501/200,w/l w/l,第二节 梁的强度和刚度,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一、受弯失稳概念(1) 高而窄的梁,弯矩作用平面外刚度弱; (2) 梁跨度大,弯矩作用平面外约束少; (3) 开口截面,扭转刚度弱; (4) 平面外弯曲变形和扭转变形过大; (5) 侧向弯扭失稳;,第三节 梁的整体稳定,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二、梁的扭转 1、剪切中心梁在横向荷载作用下使截面 受剪时,剪应力合力的作用点s 为剪切中心,当横向荷载通过剪 切中心时,不出现扭转变形;截 面受扭时,绕剪切中心扭转。,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第三节 梁的整

12、体稳定,2. 自由扭转梁受扭矩作用时,非圆截面可以自由产生翘曲,不受约束自由扭转,截面上只有剪应力和剪应变,没有正应力,没有弯矩。,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第三节 梁的整体稳定,非圆截面自由扭矩Mk与自由扭转角变形j之间的关系,J为扭转常数,K与截面形状有关,焊接截面K=1.0,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第三节 梁的整体稳定,3、约束扭转 非圆截面杆件受扭矩作用时,截面不能自由翘曲,纵向变形受到约束约束扭转,截面上有剪切变形和弯曲变形。,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第三节 梁的整体稳定,4、扭转平衡方程非圆截面杆件受外扭矩Mz作用,由自由扭矩Mk和翘曲扭矩Mw共同抵抗,内外扭矩平衡,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第三节

13、梁的整体稳定,三、纯弯工形简支梁的弯扭失稳1、失稳过程(1)梁在弯矩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v,并使上翼缘受压,下翼缘受拉 (2)绕动使梁产生侧向弯曲变形u,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第三节 梁的整体稳定,(3)上翼缘压力与变形相互作用,变形增加 (4)下翼缘拉力与变形相互作用,变形减小 (5)上翼缘变形增大,下翼缘变形减小,截面扭转j,(6)弯矩较小时,变形可以恢复,稳定状态 (7)弯矩较大时,变形不能恢复,失稳状态 (8)弯扭变形平衡,临界状态,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第三节 梁的整体稳定,2、临界状态方程 (1)纯弯构件梁弯扭失稳平衡方程,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第三节 梁的整体稳定,(2)解平衡方程的临界

14、弯矩,(3)影响临界弯矩的参数: 平面外弯曲刚度EIy,扭转刚度GJ,梁跨l,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第三节 梁的整体稳定,四、实际工形简支梁的弯扭失稳1、非均匀受弯(1)有梁端弯矩作用 (2)有横向荷载作用:上翼缘,下翼缘,轴线,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第三节 梁的整体稳定,2、非双轴对称工形截面 (1)单轴对称 (2)加强受压翼缘,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第三节 梁的整体稳定,3、弹塑性失稳 (1)弹塑性变形 (2)初始缺陷、残余应力,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第三节 梁的整体稳定,4、稳定系数,由,得,l1为侧向支承点的间距,不完全等同梁的跨度l b1, t1为受压翼缘宽度和厚度,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第三

15、节 梁的整体稳定,定义弹性临界应力:,弹性稳定系数:,Wx1为对应于受压翼缘的抵抗矩,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第三节 梁的整体稳定,五、现行规范稳定系数1、焊接工形截面简支梁,一般焊接工形截面简支梁弹性稳定系数jb,bb为等效弯矩系数,考虑横向荷载分布,支座约束条件,荷载作用点的位置。,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第三节 梁的整体稳定,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加强受压翼缘,加强受拉翼缘,双轴对称工形截面,I1, I2为受压和受拉翼缘对y轴的惯性矩,hb考虑截面不对称性,第三节 梁的整体稳定,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对于每一个型钢截面,根据不同侧向支撑间距,不同荷载作用点位置,分别计算弹性稳定系数编成表格。,2、热

16、轧工字钢截面,第三节 梁的整体稳定,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3、热轧槽钢截面,弹性稳定系数,第三节 梁的整体稳定,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4、弹塑性稳定系数,时,非弹性失稳,弹性稳定系数jb换算成非弹性稳定系数jb :,第三节 梁的整体稳定,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5、稳定计算,临界弯矩:,设计要求:,或,jb为弹性或非弹性稳定系数,第三节 梁的整体稳定,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六、不需要计算稳定性的受弯构件,失稳:构件侧向刚度弱,扭转刚度弱侧向变形和扭转变形大 稳定:提高刚度,约束变形,第三节 梁的整体稳定,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1)梁受压翼缘与混凝土板连续连接,可不计算整体稳定性,楼板刚度大,约束梁平面外

17、变形,但在施工阶段可能刚度不足。 (2)设上下翼缘侧向支撑(悬臂梁),(3)加密次梁或支撑间距,第三节 梁的整体稳定,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工形截面简支梁满足下列要求可不计算整体稳定性,跨中无侧向支承点,荷载作用在上翼缘,跨中无侧向支承点,荷载作用在下翼缘,跨中有侧向支承点,第三节 梁的整体稳定,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一、梁的局部稳定概念(1)截面受弯上翼缘受压,腹板有受压区 (2)腹板受剪主压应力方向 (3)集中荷载局部压应力,第四节 梁的局部稳定,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二、各种受力状态下的局部稳定性,薄板弹性失稳,临界应力,屈曲系数,k与应力分布和边界条件有关,第四节 梁的局部稳定,第五章 受弯

18、构件梁,1、翼缘局部稳定,(1)三边支承板 (2)弹性极限状态边缘应力fy,近似均匀受压 (3)弹性设计时,保证弹性极限状态不发生局部失稳,第四节 梁的局部稳定,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4)考虑截面塑性发展,翼缘均匀受压,应力fy (5)按截面部分塑性设计时(gx1),保证极限状态不发生局部失稳,第四节 梁的局部稳定,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2、腹板局部稳定,(1)四边支承板,复杂应力状态 (2)边缘压应力,剪应力,局部压应力 (3)保证单一应力下不发生局部失稳 (4)保证多应力下不发生局部失稳,第四节 梁的局部稳定,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1)纯弯,第四节 梁的局部稳定,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不发生弯

19、曲失稳的条件scr fy,第四节 梁的局部稳定,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2) 纯剪 主压应力方向失稳,第四节 梁的局部稳定,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第四节 梁的局部稳定,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第四节 梁的局部稳定,保证腹板受剪屈服前不失稳的条件tcr ty =0.6fy,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3)局部压力 受集中力作用,类似于受压薄板,第四节 梁的局部稳定,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4)多种应力共同作用,相关方程,第四节 梁的局部稳定,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三、提高腹板稳定性的方法,控制宽厚比提高临界应力fy 布置加劲肋提高刚度,减小变形 纵向加劲肋避免弯曲压应力失稳,受压区 横向加劲肋避免剪切应力失稳,剪

20、力大区域 支承加劲肋避免局部压应力失稳,集中力处,第四节 梁的局部稳定,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四、腹板加劲肋布置和计算,局部布置横向加劲肋 支座、端部,有固 定集中荷载处,主次 梁连接处,1、,第四节 梁的局部稳定,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2、,布置横向加劲肋,间距a=0.52ho ,均匀布置,第四节 梁的局部稳定,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4、,同时布置横向加劲肋和纵向加劲肋,(1)纵向加劲肋布置在压应力区 (2)纵向加劲肋布置在横向加劲肋之间,第四节 梁的局部稳定,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五、加劲肋尺寸,横向加劲肋 宽度:bsho/30 + 40 厚度:ts bs/15 构造双面角焊缝连接 切角避免焊缝集中,第四节 梁的局部稳定,第五章 受弯构件梁,六、支承加劲肋,验算15tw范围内: (1)端部承压T形或十字截面 (2)短柱稳定计算长度ho (3)加劲肋连接角焊缝,第四节 梁的局部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