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初中生物教学反思新课程理念下,要求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的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它要求教师必须用“ 心”去施教,而不是作传声筒。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来完成的。以对学情和教材的分析,通 过教学方法、手段、课堂结构、效果的优化整合实验,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也发现一些问题,引发我不断思考。下面就我个人观点与同行们探讨:一、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角度出发,创设情境、融入经验、注重时事。现行的中学生物新教材有许多优点:鲜明亮丽的色彩,新颖活泼的版面、图 文并茂、趣味性强,教材本身就 对 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吸引作用,教师 必须把握好这
2、一时机,带领学生欣赏教材,使学生在教师激昂的语言,精心准备的实验和挂图所营造的动人情境中获得强烈的感官刺激,产生“ 怦然心动”、 “浮想联翩”的感 觉,并进而感悟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每课的课前提示以谈话的方式引生入学,其目的综合便是要研究的现象和规律,只要细细品味新教材就会发现,它的内涵在于培养学生自学的习惯和能力,教师加以点拨。在教学中我常想:学生能看懂理解的知识,教师有必要重复缀述吗?以前,我们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的一言堂教学模式,习惯于“ 热热闹闹”总问答式教学方式,习惯 死记硬背上大学的考试制度,习惯于分数高为优等生的评估方法,导 致我们的学生养成“靠”、 “等”、 “懒” 的不良习
3、惯。学完生物课,有的学生教科书还是崭新的。只靠课堂上教师讲的内容记忆到头脑部分,便形成了他们的生物知识:教师每提到一个问题时,学生便等教师的讲解做出答案,养成了不动脑思考、惰性思维的不良品质,教师便成为生物知识面的搬运工。如此下去,社会将停滞不前,人类社会也不会进步。二、从培养学生创新的角度出发,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平等师生关系。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要给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讨论、训练、有表现自己才华的机会;另一方面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吸纳学生的观点,不强求一致的标准答案,而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通过穿针引线、启发、点拨、激 发
4、学生的创新精神, 让学生自己来推导结论过程,领 悟发现,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三、从培养学生的集体思维出发,促进合作交流。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为中心,以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合作与交流是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通过师生间、学生 间动态的信息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 进。在 课堂教学中首先通 过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的构建起问题结论,共同享受“集体思维的成果” ,然后通过学生分组, “小 组合作” 、“组组合作 ”、“师生合作”等方式解决有关问题。合作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它有利于生物学知识,在小组内的共享,也有利于将“集体智慧 ”、“让别的小组共享”,同时还有利于培养集体主义思想和团队精神。随着生物科学技术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生物课堂教学的内容将越来越来丰富,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将越来越科学,将更有利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使他们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实验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健的体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