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帮助小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doc

上传人:j35w19 文档编号:7912179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帮助小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帮助小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帮助小学生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个人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数学、提高数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之一。回顾、反思日常的课堂教学,我们有时忽视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学生学习的经验主要被解题经验所替代,学生数学活动经验单一和不足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探寻根源,可能有如下原因: 一是知识与技能的双重挤压。长期以来,以 “双基” 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理念深深扎根在教师心中。在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下,教学评价检测的都是显性的知识点,新的“双基”没法考或很少考,因此教师一般不关心什么是基本活动经验,怎样去实活动经验的教学。例如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往往是学生看着教师(或课件)演示剪拼圆,而忽略了让学生思考如何才能将圆转化成已

2、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忽略了得出结论后,通过大量的巩固、变式及提高练习,提高解题技能。 二是教师专业素养的缺失。教师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认识不足,理解不透,心有余而力不足,无法真正将其作为数学教学关注的目标,因此学生的“伪经历”、 “被经历 ”现象时有存在,浮华的形式主义做法屡见不鲜。学生模仿了“经历”的“ 形”,而未真正领略其“ 神”,没有真正的经历,自然无从积累有价值酌活动经验。 杜威认为, “一盎司经验胜过一吨理论”。积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是基于“动态的数学观”,把数学看成是人类的一种活动,是一种充满情感、富有思考的经历体验和探索活动。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可以这样理解:指在数学教学目标的指引下,通

3、过对具体事物进行实际的操作、考察和思考,形成和积累的过程知识。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有三个要素:第一,是数学的。所从事的活动要有明确的数学目标。第二,是经验的。按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经验”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实践得来的知识或技能;二是经历所以,经验是一种感性认识,包含双重意义,一是经验的事物,二是经验的过程。第三,是活动的。主要指对数学材料的具体操作和探究活动。 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有两个层面,从静态上看,它是一种从属于学生自己的“主观性知识”,是学生经过数学学习后对整个数学活动过程产生的认识,包括体验、感悟、经验等,虽然这只是学习个体主观上粗浅的、感性的认识,或者是不那么严格的隐性认识,但这种

4、经验是有意义和价值的。从动态上看,它是过程,是经历。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更关注过程的教学, “经历过程”不仅仅是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知识的呈现方式,而且更是指探究的过程、思考的过程、抽象的过程、预测的过程、推理的过程、反思的过程等等,从而积累观察、操作、猜想、归纳、推广等活动经验。 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真正的经历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成为当前数学教学中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问题。数学学习中的很多经验是不可传递的,只能靠亲身经历,所以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一、引导学生经历自主、多样化的体验过程,积累探究性经验 积累探究经验不是通过简单的活动和思考就可以完成,它更强调的是一种真实

5、的情境,对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和体验。因此,教师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组织适度开放的探究性活动,启发学生拓宽思路,多方位、多角度地获取多样化的信息,积累丰富的探究经验。 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 ,每桌学生准备两个信封,一个信封里装有 4 个不同的三角形(有等腰和不等腰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另一个信封里装有 2 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锐角、直角或钝角三角形) 。然后围绕“利用信封中的这些材料剪拼、加工成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的要求,自由操作,自主探究,开放的环节赢得了丰富的课堂回报有的学生把三角形沿着两边的中点剪开,然后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有的先找到三角形两边的中点,然后沿两个中点分

6、别作底边的垂线,再沿垂线剪下两个小的直角三角形,然后补在上面的三角形上成了一个长方形;有的把两个相同 的锐角、直角或钝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从这个单元的教材编排体系来看,这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承上”就是巩固将一个图形割补转化成另一个图形的方法, “启下”就是下一节课将要学习用两个图形拼成一个学过的图形的方法,从学生的思维角度来看,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丰富的材料使得学生的探究更具价值,学生经历了如何割、拼图形进行图形转化的活动经验,积累了从特殊情况出发获得一般性结论的探究经验。 探究经验的获得是一个不断猜想、验证和思辨的过程。为学生创设多

7、样化的、开放性的探究情境,引领学生在广阔的数学背景下自由驰骋,学生所积、累的探究经验将更科学、更丰富。 二、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对接生活的过程,把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经验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数学的原始、初步的经验。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时需要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背景,让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有效对接”,使得日常生活经验“数学化”。因此,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教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亲身经历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使学生充分积累“数学化”的活动经验。 学生学习 年、月、日时,掌握年、月、日的时长不像 “分、秒” 那样可以现场体验。教师在教

8、学时注意提取学生的生活经验,请学生用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情,描述一下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今年春节到明年春节是一年。 ”“今年 5 月 7 日是我的生日,再到明年的 5 月 7 日,我长大了一岁,也就是又过了一年。 ”“我爸爸这个月发工资到下个月再领工资的时间就是一个月。 ”“今天这时到明天这时就是一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年、月、日的经验构成了其进一步学习新知的数学现实, 数学教学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现实,把这些生活经验进行“数学化” 处理,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以生成新的数学活动经验。生活经验用于帮助经历、体验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简单明了,而且生动形象,有利

9、于学生的经验从一个水平上升到更高水平,实现经验的改造或重组。 三、引导学生经历操作与思考的过程,积累有效操作的活动经验 “智慧自动作发端”,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动手操作能把抽象的知识变成看得见、诽得清的现象,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使操作、思维、语言有机结合,获得的体验才会深刻、牢固,从而积累有效的操作经验。 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师课前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 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然后引导学生展开如下研究活动 师:在你们的桌上有一个长方形纸板,你们知道它的面积吗?怎样才能知道呢? 生:可以摆面积是 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师:在摆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看

10、看能发现什么? (学生操作。 ) 生:我们的摆法是,每行 4 个,可以摆 3 行,4 乘 3 是 12。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4 分米,宽是 3 分米,面积是 12 平方分米。 师:你是怎么知道长是 4 分米,宽是 3 分米的? 生:每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1 分米,横着摆了 4 个,所以长是 4 分米 然后,教师发给每个小组 4 个同学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用摆正方形的方法求出长方形的面积,并要求学生将数据记录在表中,看看有什么发现。 长(分米) 宽(分米) 面积(平方分米) (学生操作。 ) 生 1:我沿着长摆了 5 个正方形,沿着宽摆了 3 个正方形,所以长是5 分米,宽是 3 分米,面积是 1

11、5 平方分米。 生 2:我的摆法很快,只用了 7 个正方形,我沿着长摆 5 个,沿着宽再摆 2 个就行了,也能看出一共摆 5 乘 3 等于 15 个。面积兢是 15 平方分米。 (师生评价) 生 3:我这个长方形,长是 3 分米,宽是 2 分米,面积是 6 平方分米。 生 4:我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可能是用长乘宽,但不太确定。 师:我们通过动手摆,求出了这些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还有同学对面积的计算方法提出了猜想。 学生“摆” 长方形面积的过程,不仅丰富了感觉、知觉的经验,而且也为相互之间的思维碰撞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动手操作不仅仅是直观、形象的“手指运动”,更是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并在这一过程中

12、实现操作经验与思考经验、策略性经验的有机融合,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引导学生经历抽象概括的过程,积累抽象概括的经验 抽象概括是形成概念、得出规律的关键手段,也是建立数学模型最为重要的思维方法。学生学习数学,需要充分地经历观察、思考、比较的过程,获取丰富的感性经验,再从许多数学事实或数学现象中舍去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象出共同的本质属性。 教学“加法交换律” ,师生通过一系列教学环节得到了如下算式:28+17= 17+28,4+3=3+4,20+40=40+20,82+0=0+82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些算式中共同的规律。 生:把相加的两个数交换之后,它们的结果相等, 师:交换了什么

13、?在加法中的结果可以说成和。谁来再说一下? 生: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师:说得真好,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具有这样规律的等式你们还能写吗?能写出多少个? 生:能写,可以写无数个, 师:看来我们这辈子都无法写完,那怎么办?有更好的办法吗?想一想,也可以商量商量。 学生思考后讨论。 生:我用 a+b=b+a 表示。a 表示加数,b 也表示加数,位置交换之后结果还是相等。 师:如此好的办法,真不简单!掌声送给你。 许多数学问题在貌似不同的数学情景背后,往往具有相同的思维模型。因此,抽象概括可以加深学生对事物本质的把握,形成一般化的认识,积累了具体问题抽象化、形式化的经验

14、。 五、引导学生经历反思推广的过程,积累情感、思想性经验 数学活动经验是属于学生自己的,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就学习群体而言,数学活动经验又具有多样性,因此,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需要学生的自我反思,也需要与同伴展开积极的交流。 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在总结环节教师引导: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研究的,中间你有没有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学生纷纷发言:我一开始是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但太繁了,后来就觉得应该研究更简便的方法;我一眼就看出了从平行四边形中剪下一个三角形,平移到另一边,就转化成长方形,这样通过长方形面积得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就方便多了;只要沿着

15、高剪开就能转化为长方形,所以不一定是剪三角形,也可以剪梯形;我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彤后,误以为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两条边,后来在同桌的帮助下发现错了,看来以后学习中还是要细心观察。接着,教师用课件演示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提出问题:下节课我们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你准备怎么研究? 我们的教学目标不能仅限于一节课,应有长远的眼光,立足使学生终身受益。在平时的数学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检查自己的思维活动,反思自己是怎样发现、解决问题的,运用了哪些基本的思考方法和技能技巧,有什么好的经验使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实现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这种经历生成的思想经验才是最具价值的同时,越是复杂的数学活动越需要积极的情感意志相伴,这种体验性成分也是学生基本数学活动经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对于良好人格的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数学教学需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从而获得最具数学本质的、最具价值的数学活动经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作了这样一个比喻: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 ,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 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才能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有机体的一个部分,因此,要让学生在亲历中体验,在体验中累积,让经验的“根” 长得更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