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空调管路设计六步骤.ppt

上传人:jinchen 文档编号:7901426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9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空调管路设计六步骤.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空调管路设计六步骤.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空调管路设计六步骤.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空调管路设计六步骤.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空调管路设计六步骤.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Super MMS,管路设计,管路设计的6个步骤,从室内机的位置和容量开始,1. 决定 配管方案 (分配器 Y 分歧管 组合) 2. 确定是否在限定内 (长度 & 高度差) 3. 决定冷媒管的尺寸决定冷媒管的尺寸和选择管路的连接方式 决定冷媒追加量 6. 确认冷媒的安全性,管路设计的6个步骤,1. 决定 配管方案 (分配器 Y 分歧管 组合) 2. 确定是否在限定内 (长度 & 高度差) 3. 决定冷媒管的尺寸决定冷媒管的尺寸和选择管路的连接方式 决定冷媒追加量 6. 确认冷媒的安全性,从室内机的位置和容量开始,First some terms that we will be using,1.

2、 Y分歧管,2. 分配器,3. Y分歧管 + 分配器,4.分配器 + Y分歧管,5.分配器 + 分配器,决定最好的管路方案取决于室内机 的应用和规划和各种管路分配的优点,= 更灵活,Super MMS,优点 使用更少的管道,缺点 焊接点变多 接头相对较贵,典型应用 当室内机呈线形排列且相距较远。 焊接不成问题。,下接 Y分歧管,优点 焊接部位少 总体比Y分歧管要花费少,缺点 管道长度增加 可能使追加氟利昂量增加,典型应用 当室内机成群且相应间距相等。 焊接部位比Y分歧管少。,下接 分配器,优点 使用更少的管道 是较好的折衷案,缺点 有更多的焊接点 接头相对较贵,典型应用 当一群4到8台的室内机

3、离其他机器较远时。 其他的室内机的间距不一。,下接 Y分歧管+ 分配器,优点 较少的焊接点 比全部用Y分歧管有较小的接头费用,缺点 可能导致管长增加 可能导致追加氟利昂量增加,典型应用 当室内机普遍在一群内,但数字大于4小于。1或2台室内机远离群体。,下接 分配器 + Y分歧管,优点 较少的焊接点 比全部用Y分歧管有较小的接头费用,缺点 可能导致管长增加 可能导致追加氟利昂量增加,下接 分配器 + 分配器,典型应用 当室内机普遍位于多个小容量的群体中。,管路设计的6个步骤,1. 决定 配管方案 (分配器 Y 分歧管 组合) 2. 确定是否在限定内 (长度 & 高度差) 3. 决定冷媒管的尺寸决

4、定冷媒管的尺寸和选择管路的连接方式 决定冷媒追加量 6. 确认冷媒的安全性,从室内机的位置和容量开始,允许限定,总长 = 300m,( MMS 250m ),最远等量长度 = 175m,( MMS 125m ),从第一分支器的最远等量长度 = 65m,大金和他社 只有 40 米,( MMS 50m ),室外机之间的等量长度 = 25m,( MMS 20m ),主管等量长度 = 85m,NOTE For 46, 48HP,= 70m,( MMS 50m ),室外机最大管长 = 10m,( MMS 10m ),室内机最大管长 = 30m,( MMS 30m ),高差,室内外机的高差 : H1,室外

5、机高差 : H3,室内机高差 : H2,什么是 “高差”,最大室内外高差 = 50m,室外机上置,( MMS 50m ),Lift between outdoor unit and indoor unit : H1,最大室内外高差 = 40m,室外机下置,注意 如果室内机高差 H2 超过 3m, 设定 H1 小于 30m.,H2,( MMS 30m ),最大室内机高差 = 30m,最大室外机高差 = 5m,( MMS 4m ),供参考,管长和高差,Header unit,Follower Unit 1,Follower Unit 2,Follower Unit 3,Branching head

6、er,Indoor units,Indoor units,(a),(b),(c),(d),Ld,Lc,Lb,La,LB,LA,L1,Branching piping: L2,L3,a,b,c,d,e,Lift between outdoor unit and indoor unit : H1,Y- joint,L4,L5,L6,L7,f,g,h,i,j,T- joint,Main piping,Lift between indoor units : H2,Connecting piping of indoor unit,Farthest piping length : L,Farthest p

7、iping length from 1st branch : Li,Farthest piping length between outdoor units : Lo,Connecting piping of indoor unit,Main connecting piping between outdoor units,1st branch Y- joint,Lift between outdoor units : H3,概要,确保在应用时在限制范围内.,管路设计的6个步骤,1. 决定 配管方案 (分配器 Y 分歧管 组合) 2. 确定是否在限定内 (长度 & 高度差) 3. 决定冷媒管的尺

8、寸决定冷媒管的尺寸和选择管路的连接方式 决定冷媒追加量 6. 确认冷媒的安全性,从室内机的位置和容量开始,术语的定义 可参考设计手册的第20页,管径,1. 室外机连接管,2. 室外机间连接管,3. 主管,4. 分支管,5. 室内机接管,室外机连接管,主机,副机1,副机2,副机3,管径,1. 室外机连接管,2. 室外机间连接管,3. 主管,4. 分支管,5. 室内机接管,术语的定义 可参考设计手册的第20页,术语的定义 可参考设计手册的第20页,室外机间连接管,平衡管,Header unit,Follower Unit 1,Follower Unit 2,Follower Unit 3,管径,1

9、. 室外机连接管,2. 室外机间连接管,3. 主管,4. 分支管,5. 室内机接管,术语的定义 可参考设计手册的第20页,主管,从最后一个T接头到第一个分支器之间的为主管,Header unit,Follower Unit 1,Follower Unit 2,Follower Unit 3,管径,1. 室外机连接管,2. 室外机间连接管,3. 主管,4. 分支管,5. 室内机接管,术语的定义 可参考设计手册的第20页,分配给2台或以上的室内机的铜管,管径,1. 室外机连接管,2. 室外机间连接管,3. 主管,4. 分支管,5. 室内机接管,Definition of Terms We will

10、 be referring to page 20 of the Design Guide,分配给1台室内机的铜管,管径,1. 室外机连接管,2. 室外机间连接管,3. 主管,4. 分支管,5. 室内机接管,容量代码 = HP 容量等级 = 以 名义值 Btu/h定的型号名 表 1 到 5 表明了不同部分的选管,术语的定义 可参考设计手册的第20页,Header unit,Follower Unit 1,(1) Outdoor unit connecting piping,(1),(1),(1),(2),(6) T- joint,(2) Connecting piping between out

11、door units,(2),(3) Main piping,1st branch (6) Y- joint,(4) Branching piping,(4),(5) Indoor unit connecting piping,(5),(5),(5),(5),(5),(5),(5),(5),(5),(4),(4),(4),(6),(6),(6),(6),(6) Branching header,Indoor units,Indoor units,Follower Unit 2,Follower Unit 3,管路设计,1.室外机连接管,(1) Outdoor unit connecting p

12、iping,(1),(1),(1),Indoor units,Indoor units,(Table 1),Header unit,Follower Unit 1,Follower Unit 2,Follower Unit 3,管路设计,2.室外机间连接管,Indoor units,(Table 2),Indoor units,(2),(2) Connecting piping between outdoor units,(2),Header unit,Follower Unit 1,Follower Unit 2,Follower Unit 3,管路设计,3.主管,(Table 3),Ind

13、oor units,Indoor units,(3) Main piping,Header unit,Follower Unit 1,Follower Unit 2,Follower Unit 3,管路设计,4.分支管,(Table 4),Indoor units,Indoor units,(4) Branching piping,(4),(4),(4),(4),(4),如果室内机的总容量代码超过室外机,用室外机的容量代码.,Header unit,Follower Unit 1,Follower Unit 2,Follower Unit 3,Piping design,5.室内机接管,Ind

14、oor units,Indoor units,(5) Indoor unit connecting piping,(5),(5),(5),(5),(5),(5),(5),(5),(5),(Table 5),007 to 012 type的气管尺寸随管长变化.,Header unit,Follower Unit 1,Follower Unit 2,Follower Unit 3,管路设计的6个步骤,1. 决定 配管方案 (分配器 Y 分歧管 组合) 2. 确定是否在限定内 (长度 & 高度差) 3. 决定冷媒管的尺寸决定冷媒管的尺寸和选择管路的连接方式 决定冷媒追加量 6. 确认冷媒的安全性,从

15、室内机的位置和容量开始,接头形式,Y-分歧管,分配器,用于室外机的T接头,分支器的选择,Indoor units,Indoor units,(6) Y- joint,(6),(6),(6),(6),(6) Branching header,(6) T- joint,Header unit,Follower Unit 1,Follower Unit 2,Follower Unit 3,管路设计,3.用于室外机的T接头,RBM-BT13E 3pcs,T接头数量 = ( 室外机数量 ) - 1,概要,接头选择按照下表.,管路设计的6个步骤,1. 决定 配管方案 (分配器 Y 分歧管 组合) 2. 确

16、定是否在限定内 (长度 & 高度差) 3. 决定冷媒管的尺寸决定冷媒管的尺寸和选择管路的连接方式 决定冷媒追加量 6. 确认冷媒的安全性,从室内机的位置和容量开始,决定冷媒追加量,冷媒追加量,出厂时的冷媒加入量不包含现场管道所需冷媒量. 现场管道要追加的冷媒量 ,计算后加入系统.,冷媒追加量,如何计算,追加冷媒量,实际液管长度,X,每米液管所需要追加的冷媒量,系统组合 HP修正,+,=,Super MMS 独有的要点,追加冷媒量,每米液管所需追加冷媒量,追加冷媒量,系统组合 HP修正,3. 追加冷媒量,参考: 室外机加入冷媒量,管路设计的6个步骤,1. 决定 配管方案 (分配器 Y 分歧管 组

17、合) 2. 确定是否在限定内 (长度 & 高度差) 3. 决定冷媒管的尺寸决定冷媒管的尺寸和选择管路的连接方式 决定冷媒追加量 6. 确认冷媒的安全性,从室内机的位置和容量开始,确认冷媒的安全性,泄漏的安全性,当在小房间里安装SMMS的室内机时 , 确保所泄漏的全部冷媒浓度 小于浓度限定 ,当冷媒从室内机泄漏到房间内时.,标准,总冷媒量 (kg),室内机所处房间的总体积 (m3),= 浓度限定 = 0.3 kg/m3,For R410A,确认冷媒的安全性,如果有2个或以上的冷媒循环在同一系统中时,Refrigerant equipment (Outdoor unit),Refrigerant

18、equipment (Indoor unit),Room A,Room B,Room C,Room D,Room E,Room F,Ex. 加入量 ( 10 kg ),Ex. 加入量 ( 15 kg ),选择各循环中的最小体积的房间,确认冷媒的安全性,Refrigerant equipment (Outdoor unit),Refrigerant equipment (Indoor unit),Room A,Room B,Room C,Room D,Room E,Room F,Ex. 加入量 ( 10 kg ),Ex. 加入量 ( 15 kg ),有可能泄漏的冷媒量是 10 kg,如果有2个或

19、以上的冷媒循环在同一系统中时,确认冷媒的安全性,Refrigerant equipment (Outdoor unit),Refrigerant equipment (Indoor unit),Room A,Room B,Room C,Room D,Room E,Room F,Ex. 加入量 ( 10 kg ),Ex. 加入量 ( 15 kg ),有可能泄漏的冷媒量是 10 kg,如果有2个或以上的冷媒循环在同一系统中时,确认冷媒的安全性,Refrigerant equipment (Outdoor unit),Refrigerant equipment (Indoor unit),Room

20、A,Room B,Room C,Room D,Room E,Room F,Ex. 加入量 ( 10 kg ),Ex. 加入量 ( 15 kg ),有可能泄漏的冷媒量是 10 kg,如果有2个或以上的冷媒循环在同一系统中时,确认冷媒的安全性,Refrigerant equipment (Outdoor unit),Refrigerant equipment (Indoor unit),Room A,Room B,Room C,Room D,Room E,Room F,Ex. 加入量 ( 10 kg ),Ex. 加入量 ( 15 kg ),有可能泄漏的冷媒量是 15 kg,如果有2个或以上的冷媒循

21、环在同一系统中时,确认冷媒的安全性,Refrigerant equipment (Outdoor unit),Refrigerant equipment (Indoor unit),Room A,Room B,Room C,Room D,Room E,Room F,Ex. 加入量 ( 10 kg ),Ex. 加入量 ( 15 kg ),有可能泄漏的冷媒量是 15 kg,如果有2个或以上的冷媒循环在同一系统中时,Refrigerant charge and Safety consideration,Refrigerant equipment (Outdoor unit),Refrigerant

22、equipment (Indoor unit),Room A,Room B,Room C,Room D,Room E,Room F,Ex. 加入量 ( 10 kg ),Ex. 加入量 ( 15 kg ),有可能泄漏的冷媒量是 15 kg,如果有2个或以上的冷媒循环在同一系统中时,冷媒加注和安全考虑,如果没有分隔,Refrigerant equipment (Outdoor unit),Refrigerant pipe,Refrigerant equipment (Indoor unit),冷媒加注和安全考虑,如果没有分隔,Refrigerant equipment (Outdoor unit)

23、,Refrigerant pipe,Refrigerant equipment (Indoor unit),冷媒加注和安全考虑,如果和冷媒泄房间所相邻的房间有互通.,Refrigerant equipment (Outdoor unit),Refrigerant pipe,Refrigerant equipment (Indoor unit),冷媒加注和安全考虑,如果和冷媒泄房间所相邻的房间有互通.,Refrigerant equipment (Outdoor unit),Refrigerant pipe,Refrigerant equipment (Indoor unit),冷媒加注和安全考

24、虑,最小房间面积 (m2),冷媒量含现场管道 (kg),5,10,15,20,25,30,35,5,10,15,20,25,30,35,(吊顶高度 : as 2.7m),冷媒加注和安全考虑,最小房间面积(m2),冷媒量含现场管道(kg),5,10,15,20,25,30,35,5,10,15,20,25,30,35,(吊顶高度 : as 2.7m),安全区域,危险区域,冷媒加注和安全考虑,在属于危险区域内的小房间内, 请安装有效的测量仪器.,Very small room,Small room,Medium room,Large room,Refrigerant pipe,Refrigerant equipment (Outdoor unit),Refrigerant equipment (Indoor unit),这包括自然通风 或强制通风加 检漏装置,管路设计的6个步骤,1. 决定 配管方案 (分配器 Y 分歧管 组合) 2. 确定是否在限定内 (长度 & 高度差) 3. 决定冷媒管的尺寸决定冷媒管的尺寸和选择管路的连接方式 决定冷媒追加量 6. 确认冷媒的安全性,从室内机的位置和容量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