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题 代料栽培黑木耳防螨技术教学重点螨虫俗称“菌虱”,是黑木耳生产的头号虫害,防治不当,会造成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如何能有效防治,确保了黑木耳的安全生产。教学内容教学过程1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1.1 保持培养场所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杜绝虫源。培养场所应远离禽舍和粮仓,饲料堆放处等污染源,保持培养室及周围环境的整洁卫生。培养室在堆放菌棒之前 3d 就要在四壁、地面喷洒 800 倍液敌敌畏,并用硫磺多点熏蒸(5g/立方米),密闭 2d,才可堆放。在发菌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看管,定期检查,发现污染的菌棒应立即处理,不可随处乱丢。 1.2 科学地安排生产季节,利用适宜的温度,创造对黑木耳生长发育
2、有利,对螨虫发生蔓延不利的环境条件。25是最适应螨虫生长繁殖的温度,秋冬时节当气温降至 20以下便可排场出耳。为避免菌丝老化而降低生命力,在菌丝发满后一个星期之内都要将菌棒排场出田。在出耳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地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螨害,就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防止扩散蔓延。 1.3 出耳场地应选择水稻田,勿用山地,耳场均要与水稻轮作。选定的耳场在水稻收割之后应清除周边杂草,浅水浸泡2d,然后在水面及周边喷洒 600 倍液敌敌畏加 500 倍液的克螨特2d 之后放掉田水,沥干备用。 1.4 选择新鲜辅料。麸皮、米糠很容易滋生螨虫,拌料时又很容易污染环境,因此要把好辅料质量,杜绝辅料的螨源。使用时应选
3、择新鲜、无虫害的麸皮、米糠,随买随用,堆放固定场所,在周边喷洒 800 倍液敌敌畏或 400 倍液的洗衣粉。 1.5 严把菌种质量关。选择菌种除抗逆性强,无杂菌污染,菌丝健壮外,更重要的还要检查是否有螨虫污染,不可到螨虫污染严重的地区引种,严防菌种带螨。 1.6 接种箱、接种室、工具都要定期用肥皂水清洗。 2 药剂防治 黑木耳出耳期对菌棒不能直接使用农药,因为农药极易残留在黑木耳子实体内,若发生螨害,只能在采摘结束后喷施,药剂可用 0.6%海正灭虫灵或 1.8%阿维菌素 3000 倍液克螨特 500 倍液或金螨利 1000 倍液喷雾杀螨。用洗衣粉 400 倍液连续喷雾 23次,能有效地杀死螨虫。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