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育沟通.doc

上传人:yjrm16270 文档编号:7892689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沟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育沟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育沟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育沟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育沟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给大家汇报的内容是“有效沟通”教育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的交流,教书就是信息的传递和接收过程、育人就是关于人生信息和情感的交流过程,所以,教育心理学提出这样一句话“好的关系就是好的教育、好的状态才有好的成绩” 。好的关系来自于什么呢?来自于相处,如果两个人没有相处的机会,建立良好的关系当然就无从谈起了。那么,相处中最重要的行为是什么呢?就是沟通,教育就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处完成的,要在教育活动中保持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的话,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注意呢?我认为,所有的一切沟通技巧,可以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沟通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技术。真正的沟通必须是从心开

2、始,也就是说我们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沟通了。这里请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手工,大家的桌上都放有一张白纸,现在请大家把这张白纸对折三次(请不要相互帮助、相互影响) ,好,都折好了,现在请撕掉左上角,好,请旋转 90 度,撕去右上角,好,都做完了,请您展开,您这个手工作品和别人的一样吗?大家看到了,绝大多数同志的作品是不相同的,为什么在相同的指令之下,会出现这样千差万别的结果呢?因为在刚才的活动中,所有的疑问都不许问,相互之间不允许交流对指令的理解,换句话说就是,这个过程对受众而言,用个形象的话就是“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 ,指令很简单,没有什么难的,谁都会做,而结2果大家看到了,几乎没有

3、相同的。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结果呢?可能大家说了,在做的过程中,我没有完全理解要求和指令,关键是没有完全按照指令去做,才出了问题,比如说,是横着折还是竖着折?旋转时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撕掉的角应该有多大范围?都会出现理解的偏差,如果我们把刚才的过程也叫做一个沟通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这是一种单向的沟通,单向沟通最容易带来的是什么呢?是信息的误差,也就是在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信息在不断发生变化,最终导致的结果就跟信息发布者想象中的不一样。在上一次杜主任的讲座中看到一幅很有意思的柱形图,我把它打出来让我们再次温习一下:我们采用率只有 5%的学生互教法为什么效果却那么好呢?同样的,在北京等大城市,一对一的辅

4、导现在的价格是每小时二三百元,家长为什么却趋之若鹜呢?我想,那就是互教法也好,一对一的辅导也好,信息的传递是交互式的,允许发问、允许对信息提供者的指令提出疑问和命令而不是单向的,而是交互的。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发生偏差的误差被及时得到修正,所以学生得到的信息很准确,理解的没有偏差。其实,很多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有这样的一句话重复率很高,那就是“听清楚了吗?,记住了吗?” ,为什么我们要不断地重复这句话呢?如果对它进行分析,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就是“我说的有不清楚的地方吗?”或者叫做“我还有什么地方说的不太明白,你们还有疑问吗?” ,为的是得到信息接受者的反馈,以调整信息的准确度。第二个就是在强调:

5、“我已经说的很明白了,你听了吗?” 。3其实,很多老师都有这种感受,大多数时候我们不是在强调第一点,而是站在第二个角度,认为“我说的很明白了,你之所以会出现问题,因为什么啊?因为你没有听,或者说你没有好好听!” 。我们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或者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时候,我们往往是先说了一大通道理,也可以叫“人生经验” ,然后紧跟就是一句“我讲的道理这么深刻、这么浅显易懂,你怎么就不明白呢?” ,和上述课堂的发问其实是一个道理。这样的沟通,也许每天都发生在我们和子女的交流之中,每天发生在我们的学校教育活动之中,这样的沟通,他给我们的教育带来的损害是什么呢?拿我们经常发生的一个场景再举个例子,让我们再看看另

6、一种沟通,这种沟通非常常见,就是我们在教育子女或者是教师在教育学生是的批评。说到批评,坦率的说,很多家长包括我们老师,批评这个基本功掌握的并不是特别好,从批评是个动词而言,批评是由两个动词构成的,那就是批和评,而我们在执行的过程中往往会忽略掉其中一个重要的动词,那就是评,更多的是批。批评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呢?叫做对事儿不对人,因为评是分析,批是指责,而我们在执行的时候,往往是把他颠倒过来,变成了对人不对事儿,总是在指责孩子的不好,而较少的说这个事为什么会出错。对于这个现象我深有体会,就是今年春期,我有一个非常要好的同学,小孩在 22 中上初一,他的小孩很淘气,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大事不犯、小错不断

7、、屡教不改” ,老师很头疼,又一次要约见我4这个同学,我这个同学在咱们市财局上班,也是个小领导,平常也是牛气哄哄的。接到老师的电话后,就跟我联系,说这一次你一定要帮帮我,跟我一起见老师,为什么呢?因为前两次的约见让我这位同学感到见老师是一件令他毛骨悚然的事情,每次都让他觉得很失败,在老师的面前无地自容,自己又没有办法管住小孩不惹老师生气,所以一听见老师约见,就感到头皮发麻,只怕下不来台!所以要求我跟他一起壮壮胆,我实在推脱不掉,就答应了,事先说好不要介绍我是老师,就说是孩子的叔叔。那天,同学孩子的班主任约见了三位家长,我们排在第三位,我们去了之后就坐在孩子班主任的办公室里等候。在等候的过程中,

8、就看到一位女教师,三十多岁的样子,领着一个学生怒气冲冲的进了办公室,把手中的书往桌子上一摔,回过头冲那个小男孩大喝一声“站好” ,小孩马上就按照我们一般要求的姿势站好了,这位老师跟着说了一句“看你那个样,连个站相都没有” ,小孩眼皮一耷拉,嘴动了动,没吭声。我看那个表情,小孩可能心里有什么话说,那位老师就开始了他和这个孩子的教育沟通。我后来把这个过程整理了一下,大体上把他分为四段,给大家做个详细的汇报。第一段是由 3 个问句构成的,第一个问句是什么呢?第一句是“你是不是不想在这上啦?” ,那小孩赶紧摇摇头,我当时在一边听的时候,感到很有意思,这句话我也经常用,而站在一边听,就觉得的这句话是特别

9、没用的话,为什么呢?以为第一,初一的孩子还在义务教育阶段,即使他5不想在这上啦,能把他撵走吗?没有太大的可能。在我们家里,孩子犯了错误,我们问他“你是不是不想学好,不想上在家里呆着行不行?”能实现吗?这样的问题,孩子会怎么回答呢?恐怕答案早就在我们的意料之中,这样的问题,孩子能回答吗?他敢回答是吗?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他不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一个无用的问话。紧接着这位老师又问了第二句 “那就是不想好好上了,想混,是吧?” ,这肯定是孩子坚决不能承认的,我想咱们各位肯定也都知道,果然,那个小男孩又摇了摇头,没有说话。第三句话就跟着来了,那位老师忽然把话锋一转,说: “那你为什么老是犯错误?” ,我在一

10、旁马上想到,这句话我太熟悉了,我不也是经常挂在嘴上吗?且看小孩的表现,只见那个孩子,眼睛一睁,很迅速的看了老师一眼,轻轻地皱了一下眉毛,很无奈的又低下了头。后来我就想,其实这句话和前两句问话没有什么递进关系,如果单独把这句话挑出来看,这句问话恐怕是一句难度系数较高的问话,第一和第二太简单了,答案在意料之中,第三句话一下子升到了奥赛的难度,很难回答,为什么呢?你为什么老犯错误,一个初一的孩子,他要是知道他为什么老犯错误的话,恐怕他就不会犯这么多错误了。假如我们也遇到这样的情景,校长把我们叫过去,仿照此种句型,我们模仿一段,那就是这样的,把你叫过去,第一句话说: “你是不是不想在这干了?那就是不想

11、好好干了?想混日子,对不对?既然不是,为什么老是教不好?”不知道大家的感受是怎样的?第一段就这样过去了,接下来是第二段,第二段是第一段的翻6版,只不过角度指向了别的方面,第二段的第一句话是 “我是第一次找你吗?”第二句话是 “你是第一次犯错误吗?”仔细想来,这两句话也等于是没有用的废话,为什呢?一般孩子要是第一次,我们肯定不会这么问,真要这样问,恐怕基本上都得 3 次以上,这句话的潜台词是“我都觉得不能容忍了” ,所以这两句话基本没有什么意义,他只是表达你情绪的发泄,也就是在警告孩子“我找了你多次了,你注意点,你不是第一次了,你的问题很严重了” 。第三句话又紧跟上来 “你为什么屡教不改呢?”

12、,冷静下来想,这不也是我们在教育孩子和学生中经常使用的一句话吗?他表达了什么意思呢?他表明了我们做家长和老师的困惑,那就是“这孩子怎么总是这样呢?他为什么总是记不住饭前洗手呢?他为什么总是和小朋友打架呢?他为什么老是不交作业呢?” ,当我们把我们的困惑暴露给孩子的时候,他怎么给你解决呢?这个时候,小男孩跟第一段一样,对前两个问题摇头,最后一个问题不回答。第三段开始了,整个第三段如果用语文的话叫概括大意,把它集中成一句话,那就是“痛说革命家史” ,什么意思呢?老师第一句话就说“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呢?” ,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你很淘气,你一点都不争气,老是犯错误,气得我到了无话可说的程度。后来仔细

13、想,发现这句话不能单从字面上理解,因为老师或者父母在说这句话以后,都不是无话可说,而都是滔滔不绝的大说一通,就是集中回忆孩子犯错误的历史,比如说你去年、你上个月怎么怎么啦,你上次学琴的时候、你上奶奶家的时候、你上次考试、你上7节课、你开学的时候怎么怎么啦,比如比如、等等等等,也就是说把他的案底、黑档案一页一页、一条一条清清楚楚重温一遍,这个时候很多家长和老师都表现的记忆力惊人,对孩子的错误记得清清楚楚,在这个过程中,仔细的观察那个孩子,是一种很惊奇的表情,我想,其惊奇可能是很多错误孩子可能已经忘记了,记不住事情经过了,而家长、老师在帮他记住这些事情,后来在实践中发现高中学生这个时候表现出的是一

14、种满不在乎的表情居多。随着述说,那个孩子的头越来越低,而老师是越来越气愤,这当然可以理解,为什么呢?因为人在回忆痛苦的事情中,负面情绪肯定是在不断积累的。述说总要有个尽头,第四段,终于有了结束语: “咱不说那么远的事儿了,咱就说说今天的事儿吧!” ,当时我就特别注意听,今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让这位老师这么气愤,这么大张旗鼓的把既往历史都翻了出来,可是听下去却很遗憾,没有听到到底这个孩子犯了什么事儿,因为这位老师还是在批人而没有评事儿。对照我自己,一个经常发生的现象就是,批人的时候,语言的重复率特别高,比如经常说“咱不说那么远了,今天究竟怎么回事儿,你到底怎么回事儿,我成天说你,你怎么就是记不

15、住”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依然不吭声,当然再长的话都有结束,就像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一样,放学也已经有一会儿了,终于出现了结束语,老师说: “你错了吗?”孩子表情木然的点点头: “错了、我错了” 。老师接着追了一句话: “回去写一份深刻的检查,明天上午预备前在教室念8给同学听,我看你还记不住,好好想想,你都犯了什么错误?” ,到这儿,这个事儿就算结束了。后来我一直在想这个事儿,我一直认为那个孩子临走时说的那句话不是我错了,听起来更像是另外一句话,就是 “我饿了” ,也就是说,如果他不说他错了,我们还要继续下去,还不让他回家吃饭,因而,他不得不委婉的以我错了,来表达他我饿了的需求。仔细想一想,这样

16、的教育沟通,在学校的教育活动中,是否每天都在发生呢?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是否经常发生呢?这样的沟通让我们徒然浪费了感情和力气(耽误吃饭、耽误休息) ,让我们的心情特别恶劣,感觉特别没有意思、特别累,但是,他对孩子有没有真正唤醒的教育意义呢?除了对学生是这样,我们对家长呢?我们约见家长,请家长来干什么呢?是为了进行沟通,相互配合,把孩子教育好。我也是个家长,是个小学生的家长,如果老师今天打电话说请我过去一趟,我会和所有家长那样,肯定觉得很恐慌,我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孩子怎么了?出了什么事儿?闯了什么祸了?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多数时候和家长的沟通好像多的是负面信息的沟通,而不是全面信息的沟通,也就是说

17、,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我们一般是不请家长的,只有当那个孩子捅了篓子,闯祸了的时候,我们才通知家长和我们沟通。那么在沟通的过程中,是真的的沟通吗?我见过很多次这样的场景,当着家长的面,我们义愤填膺的把孩子的罪状历数一遍,把孩子的表现告知家长,然后就问“您说怎么办?您看怎办吧!”给人的感觉是什么呢?不是沟通,更像是质9问,或者是一种问责,问责家长:“您们家长是怎做的,怎么弄出来这么一个孩子,这孩子怎么回事儿,我没办法,您看着办吧!” 。仔细想来,沟通是什么?沟通是通过沟这种行为来达到通,信息互通的目的,沟通不应该是简单的说“我告诉你、我命令你” ,真正有效的教育沟通一定是双向的,包括感情的交流,包

18、括信息的互换,更包括在这个过程中共同目标的达成,他才是有意义的教育沟通。教育过程中的师生沟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我们中学的教育,学生正处于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的重要发展期,主要活动都是在与人沟通的过程中进行与实现的,因而对沟通有着强烈的渴求和要求。回忆我们的青春期,在人的一生中恐怕再也没有像这个时期那样强烈的渴望被理解的时期了,没有那个别的时期会像青春期那样陷入孤独之中,渴望被人接近于理解。因为每个人都渴望被别人接纳、被别人喜欢、被别人爱、被别人坑定,被别人尊重,良好的沟通可以满足人这方面的需要,让他们心情愉悦。他们对自我的认识离不开和别人,尤其是和教师的沟通,无论他精力多么充沛

19、,直接经验总是有限的,要想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就要凭借沟通获得别人的经验,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沟通,特别是与教师的沟通,通过与他人比较、通过倾听、观察、分析和判断,进一步全面、客观的认识自己,调整和纠正自己,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可以让他们感到自己为他人所接受、所承认、自尊心得10到满足、自信心得到增强、自身价值得到体现。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可以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竞争、学会谈话和倾听、学会自我保护,有助于他们促进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很多学生进入高中之后,在高考的压力之下,孤独、抑郁、自卑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是因为与同宿舍的同学处理好关系而遭孤立所致;部分学生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

20、降,原因之一是因为令人烦恼的人际关系;有的学生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真实原因可能是因为他感到自己缺乏影响力,或者是社交经验贫乏,或者是对集体中毒而一些人不满;有的学生对他人不信任,认为周围的人都在议论他,说他的坏话,原因可能是因为与同学发生了矛盾,这都需要我们与他们进行有效地沟通来解决,以保证他们良好的心理健康。如果我们把沟通放在心理学上分析一下的话,以用贝克尔的沟通模型来说明一下,我们会发现需要这么几个要素,第一要素是信息源,什么叫信息源呢?他的意思就是有信息并且试图沟通的个体,比如“我有话要对你说” ,那么我就是信息源,我确定的沟通对象,即跟谁说,如果说,老师是信息源的话,老师拥有什么样的信

21、息,他打算跟谁说,选择沟通目的,目的是什么?是告知,是简单的告知,还是互换?还是交流?然后呢?发动沟通过程,什么意思呢?就是由我开始,发起沟通,然后开始沟通过程了。那么第二个要素是什么呢?就是信息,信息包括什么呢?简单11地说,信息就是沟通者试图传达给他人的观念和情感,请大家注意,在这里信息没有包括我们常说的知识这个词,为什么呢?因为沟通是一个很生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你说的和你语言、非语言所表达出来的,实际上被接受的,在信息接收者那里,反映出两种特征,就是你的理念和你的感受,尤其是情感,往往更鲜明,我们说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基本要素之一就是富有激情,也就是这个意思,富有激情在信息接收者那里得

22、到的感受就是情感丰富,而情感又直接影响了信息接收者对你的信息接受程度。个体的感受如果要被他人接受,就要把它们转化为什么呢?就要把他们转化为各种不同的,能被他人觉察的信号,那么观念和情感要转化,他需要的最重要的载体是什么呢?是词语、是词汇、是语言,语文学科在学生教育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其原因也就是要使受教育者掌握这些载体,也就是说呀,有的时候,你的语词符号选择不当就会影响沟通的效果,就会引起误解。有个故事,说有一个秀才,就是一个知识分子,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不是很通俗的,他要买柴火,就是做饭取暖用的木柴,走到街上后,就看到一个挑柴火的农夫在街上走,当然秀才不能叫他卖柴火的,那是普通人叫的,秀才就对

23、他招手。说:“荷薪者、荷薪者、来之” ,那个挑柴火的农民他并不知道自己是荷薪者,但是通过什么来接受这个信息呢?他通过这个秀才不断地向他招手,也就是说他不是借助于词语,而是借助于非语言的知识,身体的语言来接受的,于是他就过来了,问“啥事?” ,秀才指着柴火问“起价几何?12”,卖柴火的听不懂,但是听到了一个价字,估摸着是问价钱,于是就说“20 文” ,秀才就仔细的翻了翻柴火,说了两句话,换来卖柴火的一句话,挑着柴火走了,他说的什么呢?秀才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小,请损之,何如?” ,这回卖柴火的是一个字也听不懂了,不走干什么?这个沟通之所以失败,在于什么呢?在于信息源就是这个秀才使用信息的时候

24、,他选择的词语符号超出了信息接收者的理解范畴,造成沟通的障碍,所以信息能否被接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接受者的理解能力,我们教育过程中也存在这个现象,比如说刚刚走上讲台的教师,40 分钟的一堂课讲下来只用 10 来分钟,就无话可讲了,学生课后再问老师问题的时候,教师还很困惑,这么简单的问题,课堂上我都讲过了,怎么还不会呢?其实在你讲课的过程中,不自然的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储备预想,理解能力预想,造成沟通的难度,你所使用的很多语词符号学生是听不懂的。比如说我们高一化学课讲到电解质的判别方法时,我曾用了一个很科学的判断方法:“离子化合物都是电解质” ,可是在学生看来这句话一点用都没有,为什么?因为在我看来

25、是一个常识的“离子化合物”概念,学生从来都没有听说过,因为初中没学过。记得有一年,我刚接高一的一个班,给学生讲了一番话,谈到如何考取一本、二本的问题时说,只要你每科可考到 70%,你就可能上二本,要是考到 80%,你就能上好一本了,所以高考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怎么怎么样,很长一段时间过后,学生跟我比较熟悉了,就13问我“老师,什么一本、什么是二本?” ,让我很无语。再举一个我家孩子的例子,她 9 岁的时候跟他堂姐在一起玩,跟他堂姐说“我都不跟他们两个说事儿,他们都不理解我” ,小小年纪有啥不能跟爹妈交流的呢?我侄女跟我们说,其实我也有跟点点的感觉,跟你们交流,口才没有你们好,知识没有你们多、经验

26、没有你们丰富,有一种很强的自卑感。这个时候,孩子的妈妈觉得问题很严重,得赶紧改变现状,当然首先从改变自己开始,一段时间之后,又一次跟孩子一起聊天,她就问孩子:“妈妈们最近变了吗?”,她妈妈问这句话也是有目的的,他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妈妈最近变得好了,就是开始越来越温和了、越来越民主了,不再像以前那样老师跟他较劲,变得能理解他了。孩子看了看他,非常认真的看了看她妈妈,然后点头肯定的说:“妈妈您是变了,变了很多” ,当时他妈妈就微微一笑,还朝我瞄了一眼,很得意,就是说,你看,孩子认可我了,那叫心中窃喜。可是女儿接下来的话马上让我在心里笑翻了,让他妈妈哭笑不得,孩子说了什么呢?孩子说:“妈妈你以前一

27、直都是长头发,戴眼镜,现在头发短了,也不戴眼镜了,变化很大” ,从他出生他妈妈都是长发戴眼镜,后来戴隐形眼镜,头发也剪成短发了,孩子就看起来有点不像她原来的妈妈了。我就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他妈妈说的是内心和行为的变化,而孩子理解的是表象的变化,也就是说虽然我们使用了一个词语,但是对这个词语符号的含义却有很大的不同理解,也就是说,除了词语本身的信息外,还有沟通者14的心理状态的信息,这些信息可以使沟通双方产生情绪的互相感染。比如说前边谈到的批,是教师气愤情绪的外露,而学生自然而然的产生自我保护心理,从而使师生之间的沟通产生障碍。除此之外,沟通还有通道的建立、信息接收者与信息发布者两个主体经验的差异、沟通过程中的反馈与调整、可能的障碍产生、沟通的背景因素等方面都要对有效沟通产生很大的影响,同志们可以自己学习。时间关系,今天就给大家汇报到这里,我一直认为,沟通技巧的掌握可能因人而已,但教育本身就是沟通,离开了有效地沟通,我们教育可能事倍而功半,具备掌握有效沟通的技能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功。今天谈的很罗嗦,耽误了大家的时间,望大家见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