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语文:25《海上英魂》教案(语文S版五年级下).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7891165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25《海上英魂》教案(语文S版五年级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25《海上英魂》教案(语文S版五年级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25《海上英魂》教案(语文S版五年级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语文:25《海上英魂》教案(语文S版五年级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语文:25《海上英魂》教案(语文S版五年级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5、海上英魂一、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在中日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率领将士顽强作战的动人事迹,体会昨日的英雄们舍身报国的崇高精神。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帮助学生认识“霎、锚、霄、频、屡、舵”;积累“霎时、频频、毫不示弱、响彻云霄、乘风破浪、置之度外、同归于尽”等词语。二、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教学课时:2 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霎、锚、霄、频、屡、舵”;积累“霎时、频频、毫不示弱、响彻云霄、乘风破浪、置之度外、同归于尽”等词语。2学习课文

2、一、三段。(一)导入:同学们,在学习了几位英雄的事迹后,今天我们再学习一篇介绍的是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板书:海上英魂(二)新课:1检查自学:出示:霎时、起锚出海、响彻云霄、频频发炮、屡中敌舰、毫不示弱、乘风破浪读准字音。这些字哪个字易错,你能提醒同学们吗?,可引导学生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记住本课的一些生字的字形,如把“苗”与“锚”、“它”与“舵”、“肖”与“霄”、“步”与“频”进行比较。哪个词语你不懂,可以提出来。学生可能问:管带:清末新军制,统辖一营的长官称为管带。海军的舰长亦用此称。频频:屡次,连续几次。连续不断。屡:一次又一次。毫不示弱:丝毫不表示自己很弱。常形容在强者面前不畏惧。乘风破

3、浪:乘,利用。船趁着风势,冲开浪头。常比喻不畏艰险奋勇向前,也形容事业迅猛发展。又作“长风破浪”。霄:云;天空。云霄这个词语有什么特点?置之度外:不把生死放在心上。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不懂?2学习课文,理解内容初读,默读思考全文记叙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并想想:文章分别用哪些段落写了这场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可先标出各自然段序号,并作相应的文字批注:起因经过结果)交流:课文记叙了在中日甲午海战中,虽然我北洋水师与日军顽强作战,最终失败,但他们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全国人民。起因:1 自然段经过:26 自然段结果:7 自然段学习一、三段第一段写什么?(日本侵略我国,甲午战争爆发。)板书:侵略我国,战争

4、爆发第三段写什么?(甲午海战我方失败,但邓世昌等爱国将士的精神永存。)我们用什么方法概括出本段的段意?(把两个意思合并) 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出:为什么我方会失败?为什么邓世昌要与舰船共存亡等。作业:读书。第二课时一、 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在中日甲午战争中邓世昌率领将士顽强作战的动人事迹,体会昨日的英雄们舍身报国的崇高精神。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的深刻含义,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词语的深刻含义。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二十五课。(二)新课:在甲午海战中,中国的北洋海师是怎样与

5、日军作战的呢?今天我们深入学习课文。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来读读课文。自学思考:我军官兵是怎样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战斗的?请你画出最感动的重点语句体会。小组交流。汇报:1学习 23 自然段。北洋舰队面对强敌,毫不示弱。各舰官兵同仇敌忾,奋勇杀敌。一时间黄海海面战火熊熊,硝烟弥漫,喊杀声、炮轰声响彻云霄。抓住:同仇敌忾、响彻云霄等词语体会战斗的激烈。此时,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放短片,出现甲午海战战场。特别是让学生亲眼看到敌舰先进的设施,体会我北洋水师的处境。再读这句话。这部分,是作者描写海战的整体。2学习第四六自然段还哪是最感动你的地方?,抓“置之度外”邓世昌怒视“吉野”舰,对大副说:“敌军全仗

6、吉野横行,如果撞沉吉野,我军一定能取得胜利。“他慷慨激昂地向全舰官兵宣布:“我们为国作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现在致远舰伤弹尽,无力再战。我决定以我伤残之舰撞沉吉野,与吉野同归于尽。”全舰官兵齐声高呼:“撞沉吉野!撞沉吉野!”邓世昌登上驾驶台,双手紧握舵轮,开足马力向“吉野”舰撞去。课文中有一个词语:置之度外。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此时,我们再联系上下文,体会邓世昌他们在什么情况下把生死置之度外?怎么把生死置之度外?引导学生分析出:北洋水师官兵怀着对侵略者刻骨的仇恨(怒视)对祖国的爱(慷慨激昂、置之度外等)用生命保卫祖国的领海,捍卫祖国的尊严。在炮弹打尽、舰身倾斜,即将沉没时,

7、决定以伤残之舰撞沉“吉野”,与“吉野”同归于尽。朗读:读出邓世昌与全舰官兵用生命保卫祖国的决心与勇气。你是怎么读懂“置之度外”的?(联系上文。抓邓世昌、全舰官兵的语言、动作、神态等体会。他们是典型人物。)邓世昌等爱国将士还怎么把生死置之度外?敌军舰队发现“致远”舰向“吉野”舰猛冲,立即集中火力轰击“致远”舰。“致远”舰的甲板上起火了,但它并没有停止前进,而是像一条火龙乘风破浪,继续冲向“吉野”舰。“吉野”舰上的敌军见此情景惊恐万状,纷纷跳水逃命。敌军舰长也吓得目瞪口呆,魂飞魄散。抓敌人的神态、动作体会出面队比自己强大的敌人,邓世昌等人在弹尽、在船即将沉没的时刻,用“致远”舰做武器,誓死保卫国家

8、。通过写敌人的神态、动作、表情,来突出邓世昌等人的品质,这叫什么描写?(侧面描写)这样描写的好处是什么?(衬托人物高大的品质。)想象画面,你看到了什么?朗读。你还从哪读懂“置之度外”?邓世昌落水以后,仍不停地大喊杀敌。他平日饲养的爱犬游到他的身边,用嘴衔他的手臂和辫子,想救起主人;有个随从还把一只救生圈扔给邓世昌,但是他都拒绝了。邓世昌决心实践自己的誓言:“与军舰共存亡!”他沉没在汹涌的波涛之中,壮烈牺牲了。全舰二百多名将士,除十六人获救以外,其余全部壮烈牺牲。引导学生体会邓世昌等人的铮铮铁骨。为了祖国宁死不屈。朗读,读出邓世昌视死如归的精神。我们怎样读懂“置之度外”?(联系下文)小结学法:通

9、过这部分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习词语在这部分中,我们看到描写战争,既要有战争场面的描写,又要有典型的人物,既有正面描写又有侧面衬托。 读 26 自然段。让我们再回到甲午海战的战场,感受英雄们的伟大精神!指名读 46 自然段。3学习第 7 自然段这场战争的结局是怎样的?它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由于双方军力的悬殊和当时政府的无能,我们战败了(板书:我方战败)。但是,在这场战争中,以邓世昌为代表的爱国将士的崇高精神却永远留在全国人民心中。齐读课文。4回归整体:讨论:本文以中日甲午战争的始末为线索来叙事写人,为什么题目不用中日甲午战争,而命为海上英魂?(本文是通过叙事来歌颂赤子情怀,表达对邓世昌这样的民族英雄的怀念和哀悼,希望这些永远长眠在大海中的英魂能够安息。他们的精神永远活在中华儿女的心中!)(三)拓展活动查找有关中日甲午战争的影视、书籍、图片、资料进行观看或阅读。板书设计:侵略中国爆发战争海上英魂英勇抵抗生死置之度外我方失败精神永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