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第一章李商隐20180415143.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7890428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第一章李商隐2018041514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第一章李商隐2018041514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第一章李商隐2018041514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全国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选提分专练第七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第一章李商隐2018041514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李商隐一、简介李商隐(约 813约 858),字义山,号玉溪(谿)生,又号樊南生,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二、作品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 宴作李商隐露如微霰下前池,风过回塘万竹悲。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 何事亦离披?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 生涯独酒知。岂到白头长知尔,嵩

2、 阳松雪有心期。注 崇让宅:洛阳崇让坊王茂元宅。此时诗人在朝廷受到排挤,暂住岳父王茂元家,妻子仍在京城长安。红蕖:红莲。濩落:空虚冷落。嵩:即河南嵩山,古代学道隐居之地。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一、二句的意思是露凝如细小的冰粒,说明露重天寒。风摇翠竹,飒飒作响,也像在悲泣一般。B第三句“聚散”重点是在“散”上;第四句叹惜池中红莲不解诗人情怀,犹在风中盛开。2C第五句“悠扬”形容“归梦”的悠长。 “惟灯见”使人仿佛看到一盏孤灯伴着诗人朦胧入梦的景象。D第八句“松雪”喻高洁的品性和节操,指的是诗人的高远志向。E亲朋会饮本为乐事,但此诗所写却不是宴饮之乐,而是由此引发的诗人的幽怨

3、悲情。2钱良择评论此诗“情深于言” 。请你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本诗“情深”的具体表现。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潭 州李商隐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 注 破庙风。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注 承尘:唐代以前,没有天花板,房梁横木之上用遮布挡灰,名曰“承尘”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写诗人傍晚看到潭州官舍里人去楼空,不禁陷入伤今吊古的情怀之中。第一句由眼前景起,第二句由古今情承,由今及古,情由景生。B “湘泪浅深滋竹色” ,传说舜帝南巡,淹死在湘水,

4、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在湘水边啼哭,泪洒在竹子上,让竹子润出或浅或深的颜色。诗人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C “楚歌重叠怨兰丛” , “楚歌”是古代的楚地民歌,这里专指楚国大诗人屈原写的离骚九歌 九章等骚体诗;“兰丛”即兰蕙等香草,当属离骚中常见的意象。D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 ,是说东晋太守陶侃当年用战舰来作战,呼风唤雨,所向无敌;西汉贾谊贾太傅祠庙如今很破烂,只回荡着一些风吹着天花板发出的声音。E李商隐写诗善于用典,喜欢用典说事。本诗连用湘妃、屈原、陶侃、贾谊四个历史人物,含蓄深致地表达了情感。典故的运用使诗歌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4本诗思想情感极为丰富,请结合全诗加以赏

5、析。答: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代 赠李商隐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3A首句“楼上黄昏”点明时间是薄暮时分,地点是在高楼之上。主人公在黄昏时分登上高楼,想凭栏远眺,最终却凄然作罢。B “玉梯横绝”是说玉梯横断,无由得上,喻指心上人被阻,不能来此相会。C “月如钩”不仅烘托了环境的寂寞与凄清,还有象征意义:月儿的缺而不圆,就像是一对有情人的不得相会。D芭蕉的绿叶展不开丁香的花蕾,指丁香花尚未绽放,暗示主人公欲语还休的羞涩心绪。E芭蕉和丁香共同对着黄昏时清冷的春风,哀愁无边,各有各的哀愁,各有各的诉求。

6、6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女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答: 4答案精析1BD B 项第四句的意思是:池中的红莲,为什么也被风吹得零落缤纷呢?对红莲的痛惜,正是对人生难得团聚的痛惜。故“叹惜池中红莲不解诗人情怀,犹在风中盛开”不当。D 项“高远志向”不当,指的应是“诗人出世归隐之心” 。2(1)诗人用像冰粒一样的露水、悲泣的竹子,加深了心境的凄凉。(2)红莲的离披,也象征着诗人颠沛流离、与妻子分离的悲凉。(3)客中苦酒,寒夜孤灯,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失意之悲。(4)嵩山的松雪,好像也在召唤着,表现出诗人的归隐之心,但这也是诗人无可奈何、壮志未遂的幽愤。(5)总之,没有一物不解人意,不含深情。因情见景,

7、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融为一体,读之撼动人心。3BD B 项“诗人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错,诗人借湘妃之“象”隐晦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幽怨哀伤之情。D 项“东晋太守陶侃当年用战舰来作战,呼风唤雨,所向无敌”错,颈联的“空滩雨”不是“呼风唤雨” ,而是说“现在陶公的战舰已经没有了,在空荡荡的沙滩上,只见雨水在飞” 。4(1)羁旅愁思之痛:借此地的空寂、缺乏生机以及舜帝殁于湘水,湘妃泪洒斑竹,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寄居他乡的幽怨哀伤之情。(2)世事沧桑之感:昔日大将陶侃的战船已经不在,当年的古战场如今细雨飘飞,一代才子贾谊的祠庙呈现出破败荒凉的景象,昔盛今衰,世事变迁,无可奈何。(3)怀才不遇之悲:才华

8、出众的诗人屈原被贬后投江而死,贾谊因怀王堕马抑郁而终,诗人借此表达了怀才不遇之悲。(4)知音难觅之伤:诗人孤独寂寞, “人不至”“与谁同” ,无人可诉,难以释怀。5DE D 项“暗示主人公欲语还休的羞涩心绪”错, “芭蕉不展丁香结” , “丁香结”指丁香之花蕾,丛生如结,此处用以象征固结不解之愁绪。丁香未开本是客观的自然现象,无所谓愁,但在主人公眼里却是满目哀愁,这是因为心中有愁,所以蕉叶难以舒展;满腹是恨,故而花瓣怨结难开。人之愁极,故而触目伤情,而触目之悲更添离人之恨。移情入景,借景写情。E 项“各有各的哀愁,各有各的诉求”错, “同向春风” ,芭蕉和丁香一同对着黄昏清冷的春风。这两句是说,芭蕉的蕉心尚未展开,丁香的花蕾丛生如结;同是春风吹拂,而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这既是思妇眼前实景的真实描绘,同时又是借物写人,以芭蕉喻情人,以丁香喻女子自己。6(1)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渴望见到(思念、想念)心上人(丈夫、夫君)但又不得见、失望孤寂的女子形象。(2)她举步走到楼头,想去眺望心上人(丈夫、夫君),但又蓦然想到他必定来不了,只得止步不前,自尝落寞与孤寂。天上的残月和丛生如结的丁香花,烘托了女子的相思之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