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8周 题型天天练 第一周 周(三)实用类文本阅读.doc

上传人:HR专家 文档编号:7890033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8周 题型天天练 第一周 周(三)实用类文本阅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8周 题型天天练 第一周 周(三)实用类文本阅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考前8周 题型天天练 第一周 周(三)实用类文本阅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实用类文本阅读 实 用 类 文 本 阅 读 限 时 : 14分 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2 分)材料一:“什么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 ”近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一句话一下子又成了网络热点话题。话说得有些极端,但放在演讲的语境里,也并无不可,无非是劝说年轻人在创新创业过程中要有胆量,不必唯学历是举。但舆论纷纷中,难免有人对这番话进行歪解,有的甚至从中推演出了一个极端的结论:读书无用。的确,这些年来,大学教育的日益普及让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 。如果把“有用”等同于物质上的成功,老实说,想通过读书上大学来实现“挣大钱”的梦想,的确没那么简单。同时,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也给普通人创

2、造了很多机会,即使没有大学学历,只要敢闯敢干,一路坚持下来也能有不小的斩获。但这是否说明,我们就不需要读书了?读大学,不仅在于学习知识,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储备“资本” ,还有其更高的价值:养成终生读书的习惯,培养训练自我学习的能力。与其说大学教育教给学生的是具体专业的学科知识,不如说是一种可以受益终生的技能。读书的“有用” ,就在于丰富个人素质。大学教育能使人视野宏阔、见识丰盈,并塑造人的价值观,其“回报”未必能用量化的金钱体现。当然, “读书无用论”的回潮也值得社会反思:我们的社会,通过知识获得的上升通道是不是变得更狭窄了?但在这个越来越需要通过知识来创新发展的时代,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对读书丧

3、失信心。(选自人民日报)材料二:在 1 月 3 日晚上的直播中,两个 90 后网红姑娘原本只是在盘点近日收到的生日礼物,最后却演变成为撕书直播。她们对礼物中的书本不屑一顾,并表示读书没用,自己从来不读书,照样做老板开跑车,给自己打工的都是大学生。如今, “读书无用论”渐渐流传,一是因为不少辛辛苦苦读书的年轻人,进入社会后取得的经济效益还不如不怎么读书的人多;二是因为读书多年,一朝进入社会,大部分知识内容都会忘记。读书有何用?对于这个问题,有个外国网友的回答很有意思:“当我年轻的时候,我吃下了许多的食物,它们中的大多数对我来说已经消失并忘记了,但我确定其中有一部分2变成了我的骨血。我想,阅读也是

4、一样的事情。 ”读书学知识,或许不能直接赚到钱,但是之所以要学,不仅我们学,下一代也要学,是因为这些知识是正确的。所以,网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 “你”读不读书才重要。(选自“红网”)材料三:“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大有市场。让人惊诧的是,有极个别的农村走出了成百上千名大学生,成为远近闻名的“高考名村” 。那么这就引出了一系列问题:“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到底有多大的市场?一些村子为何能够如此重视教育?有何经验可供其他地区借鉴?这些“高考名村”的村民并非毫无缘由地对教育“情有独钟” 。有两点需要引起注意:一是,这些“高考名村”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就出过大学生,他们成为“知识改变命

5、运”的鲜活案例,促使后人争相效仿;二是,尽管生活贫穷,但这些地区的村民并没有外出打工,而是过着简单的生活,全力供应孩子读书,并时常向他们灌输“教育改变命运”的思想。要想彻底铲除“读书无用论”的土壤,需要教育部门在制度层面上,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诸如高校自主招生、校长推荐、名校联合招生等教育改革举措,应该向农村考生重点倾斜,从而疏通贫寒子弟向上层流动的通道。这些“高考名村”所取得的经验,也在警示我们,要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既要树立和宣传正面典型人物,也要重点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选自中国青年报)7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某位名人认为读书无用,因为在他看来

6、,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胆量是很重要的,学历不如胆量。B外国网友对“读书有何用”这一问题的回答十分巧妙,运用类比的方法说明读过的一些书会变成我们的一部分。C网红们读不读书不重要,因为他们不需要读书就可以成功;我们读不读书很重要,因为我们如果不读书,就没有出路。D “读书无用论”在不少农村贫困地区很有市场,但有些农村却成为“高考名村” ,因为这些地方 20 世纪 80 年代曾出过大学生。解析:选 B A 项, “某位名人认为读书无用”错误,从材料一来看,这位名人只是想表明“不必唯学历是举” ;C 项, “因为我们如果不读书,就没有出路”错误,从材料二来看,之所以要读书学知识,是因为

7、这些知识是正确的;D 项,从材料三来看, “这些地方 20 世纪 80 年代曾出过大学生”只是原因之一。38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材料一以某位名人在演讲中的话作为引子,引出话题“读书无用论” ,论述后指出,在这个时代需要读书。B材料二用两个 90 后网红姑娘在直播中撕书并表示读书没用的事件引出话题,对她们的行为进行了强烈批判。C材料三以农村地区出现“高考名村”这一事件引出讨论,认为这些地区对教育“情有独钟” ,有丰富的经验可供借鉴。D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读书无用论”问题,都分析了“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并强调了读书的有用性。E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专业报纸

8、,有门户网站,但都针对当前“读书无用论”流行的现实进行报道,议论性较强。解析:选 BD B 项, “对她们的行为进行了强烈批判”错误,材料二开头对这件事进行的是客观叙述,只是结尾的“网红们读不读书真的不重要”有轻微的否定色彩;D 项, “都分析了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并强调了读书的有用性”错误,材料三并没有分析“读书无用论”出现的原因,也没有强调读书的有用性。9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应该如何解决“读书无用论”的问题。(4 分)答: 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这是一个针对三则材料提出的问题,综合性较强,需要从三则材料中筛选信息;同时,还需明确,这是一个探究性题目,不能将从材料中筛选出的信息直接作为答案,需要有个人的理解归纳。参考答案:宣传“读书有用论” ,使人们正确认识读书的价值,明确读书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提升个人能力等;拓宽通过知识获得的上升通道,使有知识者有施展才华、获得收益的舞台;均衡城乡教育资源的分配,重塑贫困阶层对教育的信仰。(答出一点给2 分,答出两点给 3 分,答全给满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