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2018 高考高三语文 12 月月考试题 10一、基础知识 (12 分,每小题 3 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词语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绮丽倚仗 纤细纤维 切磋切实B口讷蚊蚋 伫立贮存 绯闻菲薄C框架眼眶 缄默箴言 塑料上溯D横幅横祸 着陆着急 剔除警惕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各级政府机关要按照国务院的决策 ,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工作,进一步传播节约理念,促进全社会转变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美国罔顾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历史事实, 抛出“日美安保条约适用于钓鱼岛”的言论,这一言论彻底暴露了其霸权主义的本质。南沙区地理位置独特,享有粤港澳合作先行先试的
2、政策,可以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种发展优势令其它新建的经济区 。A部署 公然 望尘莫及 B部署 竟然 望其项背C布置 竟然 望其项背 D布置 公然 望尘莫及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塑造出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B中国古老的智慧、经典的知识,尽管难以具有实际的功效,但它有着益人心智、怡人性情、改变气质、滋养人生的价值同样不可小视。 C旨在遏制全球气候变暖的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意味着人类进入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达成高度的共识,面对现实迎接挑战以造福子孙后代。D从学术打假到今天的打架,从抄论文到今天的抄起家
3、伙,学术不端的问题,已经完全演变成为一个社会问题。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衔接的最好的一句是( )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现在大概不会有人公开赞成掠夺性的强盗行径了, 。生态不仅是科学问题,而且是伦理问题,正是伦理为科学规定了界限。但是,同为主张善待自然,出发点仍有很大分歧我的看法是,两派都有道理,但说的是不同层次上的道理,而低层次的道理要服从高层次的道 理。一派反对人类中心论,认为从根本上说,自然是一个应该敬畏的对象一派强调以人类为中心,从人类长远利益出发,合理利用自然合理利用自然是科学,不管合理的程度多么高,仍然是科学,而科学必有其界限A B C D二、古诗文阅读(35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4、完成 59 题。 (22 分)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日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视之,目面寒俭,悬鹑结焉,然意态温雅,有文士风。公礼之,乃坐。亦殊撝谦。公指棋谓曰:“先生当必善此,何勿与客对垒?”其人逊谢 移- 2 -时,始即局。局终而负,神情懊热 ,若不自已。又着又负,益愤惭。酌之以酒,亦不饮,惟曳客弈。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方以一子争路,两互喋聒,忽书生离席悚立,神色惨沮。少间,屈膝向公座,败颡乞救。公骇疑,起扶之曰:“戏耳,何至是?”书生曰:“乞付嘱圉人,勿缚小生颈。 ”公又异之,问:“圉人谁?”曰:“马成。 ”先是,公圉役马成者,走
5、无常,十数日一入幽冥,摄牒作勾役。公以书生言异,遂使人往视成,则僵卧已二日矣。公乃叱成不得无礼,瞥然间,书生即地而灭,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越日,马成寤,公召诘之。成曰:“书生湖襄人,癖嗜弈,产荡尽。父忧之,闭置斋中。辄逾垣出,窃引空处,与弈者狎。父闻诟詈 ,终不可制止,父愤悒赍恨而死。阎罗王以书1生不德,促 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会东岳凤楼成,下牒诸府,征文人作碑记。12王出之狱中,使应召自赎。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岳帝使直曹问罪于王,王怒,使小人辈罗搜之。前承主人命,故未敢以缧绁 系之。 ”公问:“今日作何状?”曰:“仍付狱吏,13永无生期矣。 ”公叹曰:“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6、”异 史 氏 曰 见 弈 遂 忘 其 死 及 其 死 也 见 弈 又 忘 其 生 非 其 所 欲 有 甚 于 生 者 哉 然 癖 嗜 如 此尚 未 获 一 高 着 徒 令 九 泉 下 有 长 死 不 生 之 弈 鬼 也 可 哀 也 哉(聊斋志异棋鬼 )注释:解组:组,印绶。解下印绶,谓辞去官职。耽玩:沉醉。悬鹑:形容衣服破破烂烂。撝谦:谦 逊 。 逊谢:谦 让 推 辞 。 懊热:懊 丧 。 不遑溲溺:遑,闲暇。溲溺,撒尿。败颡:指额头叩出血。圉人:指养马的人。无常:指迷信中的勾 魂 之 鬼 。 诟1詈:责骂。 促:缩减。 缧绁:捆绑犯人的绳索。12 13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解释, 不正确
7、的一项是(3 分)A会九日登高,与客弈 会:相约B神情懊热,若不自已 已:停止C父愤悒赍恨而死 赍:怀着D故未敢以缧绁系之 系:捆绑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 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3 分)A公礼之,乃坐 癖之误人也,如是夫B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 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C酌之以酒,亦不饮 故未敢以缧绁系之D自晨至于日昃 于今七年矣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 能够表现 “癖之误人”的一组是(3 分)日携棋酒,游林丘间 局终而负,神情懊热,若不自已父愤悒赍恨而死 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 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A B C D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
8、确 的一项是(3 分)A书生爱棋成癖,家产荡尽,父亲气死,他也不知悔改,最后被阎王减了寿数,罚进饿- 3 -鬼狱。B书生虽然酷爱下棋,但棋艺不精,与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的客人下棋时,屡战屡败,最后只好跪地求饶。C梁公对书生以礼相待,起初以为他只是个爱好下棋的穷书生,直到他“即地而灭”后,梁公才渐渐明白他原来是鬼。D书生在阴间时本来有个赎罪转生的机会,可他沉迷弈棋,误了给东岳泰山凤楼写碑记的期限,最后落得个永世不得超生的下场。9翻译和断句(10 分)(1)用“”线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4 分)异 史 氏 曰 见 弈 遂 忘 其 死 及 其 死 也 见 弈 又 忘 其 生 非 其 所 欲 有
9、甚 于 生 者 哉 然 癖嗜 如 此 尚 未 获 一 高 着 徒 令 九 泉 下 有 长 死 不 生 之 弈 鬼 也 可 哀 也 哉(2)翻译上面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6 分)公骇疑,起扶之曰:“戏耳,何至是?” (3 分)公以书生言异,遂使人往视成,则僵卧已二日矣。 (3 分)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 3 题,多选则前 3 题计分) (6 分)(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映带左右, ,列坐其次。 (王羲之兰亭集序 )(2) , , 道 之 所 存 , 师 之 所 存 也 。 ( 韩 愈 师 说 )(3)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 ,难赋深情。 (姜夔扬州慢 )
10、(4)寄蜉蝣于天地, 。哀吾生之须臾, 。 (苏试前赤壁赋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7 分)夏日西斋书事司马光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注此诗是司马光被迫辞官退居洛阳时所作。(1)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传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3 分)(2)本诗第三句有“地偏”二字。晋陶渊明在辞官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其中亦有“地自偏” ,但表达的情感迥异。试简要分析两者情感的不同。 (4 分)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16 分)“和”之内涵与定位- 4 -李中华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
11、动时期。随着该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和”的理念也逐渐趋于成熟。其成熟的重要标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和”与“同”两个范畴的对举;二是“和实生物”与“和而不同”这两个重要命题的提出。“和”与“同”两个概念的对举,是由西周末年郑国的史官史伯提出的。据国语郑语 ,郑桓公问史伯:“周其弊乎?”史伯回答说:“恐怕要必然走向衰败” 。衰败的主要原因,是周的统治者“去和而取同” ,即没有处理好“和”与“同”的关系,一味地追求“同”而抛弃“和” 。在史伯看, “和”与“同”是内涵不同的两个概念。 “和”是“以它平它” ,即不同的东西相加所形成的共同体;而“同”则是“以同裨同” ,即相同的东西
12、再加上相同的东西,无论加多少,最后还是绝对的单一体。因此,“和”体现的是由不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多样性的统一,而“同”则是由相同因素构成的事物单一性的简单同一。多样性的统一,能够使这个共同体“丰长而物归之” ,即丰富、发展并生成新东西。而单一性的简单同一,则只能是“同则不继” 。 说文:“继者,续也。 ”因此, “不继”则为“绝” ,即不能产生任何新东西,从而使单一的同一体走向衰亡和灭绝。史伯认为,这样的道理随处可见:如“声一无听,色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无讲” 。一种声音构不成动听的音乐,一种颜色构不成美丽的图画,一种味道构不成美味佳肴,一种事物则无从比较。可见, “和”与“同”是既有联系又有区
13、别的一对范畴,只有在两者对举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理解“和”的内涵,这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和谐理念所包含的辩证思维逻辑。 “和”是万物生成发展的根据,也是事物存在发展的内在动力,这也就是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这一命题的确切涵义。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晏婴,发挥了史伯提出的“和实生物”的思想,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了“和同之辨”的内容。据左昭二十年载:晏婴在回答齐景公“和与同异乎”的问题时,明确指出“和与同异” 。他认为, “和”好比做羹汤或弹奏音乐,只有“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方能成为美味佳羹或动听的乐曲。如果一味地“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搏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晏婴以五味相济、五音相和的例子
14、说明“和同之异” “济其不及,以泄其过” ,即后儒家所谓的“中庸” 。意谓如果一道羹汤味道太淡,就增加调料,如果太浓,就加水冲淡。这样才能使汤的味道平正适中而增加食欲。如果用清水去调剂清水,谁还能去喝它呢?也如同琴瑟,如果老是弹一种音调,谁还能听它呢?由此晏婴得出一个结论:“同之不可也如是。 ”春秋末期,处于社会急剧分化、急剧变动中的孔子,继史伯、晏婴等思想家的“和同之辨” ,更明确地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即后所称的“和而不同”的哲学命题,把殷周以蕴涵在六经之中丰富的“和”的思想资源,引进到儒家的思想体系之中,从而进一步启发了先秦诸子对“和”的深入讨论,遂使“和”或和谐理念成为
15、中华文化的公共话语,并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新华文摘第 1 期)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5 分)A史伯提出“和”与“同”两个概念,标志着“和”的理念趋于成熟。- 5 -B史伯认为周必然走向衰败的主要原因是周的统治者“去和而取同” 。C “和同之辨”体现了中国哲学和谐理念所包含的辩证思维逻辑。D晏婴说“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的意思是“如果一道羹汤味道太淡,就增加调料,如果太浓,就加水冲淡” 。E孔子提出的“和而不同”的哲学命题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13下列行为,符合“和谐理念”的一项是(3 分)A 与 他 称兄道弟, 经 常 投 其 所 好 , 尽 量 不 给 他
16、提 意 见 , 彼 此 相 安 无 事 , 一 团 和 气 。B 从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 束 到 1990 年 代 苏 联 解 体 , 以 美 国 为 主 的 资 本 主 义 阵 营 和 以 苏 联为 主 的 社 会 主 义 阵 营 进 行 了 长 达 半 个 世 纪 的 冷 战 。C伊朗落选的总统候选人穆萨维及其支持者,号召民众继续不顾政府禁令,参加原订于6 月 17 日 13 时 30 分在德黑兰举行的“没有口号的沉默”新游行。D1917 年,蔡元培任北大校长后,聘请左派和激进派人士李大钊、陈独秀当教授,也请身穿马褂、拖着一条长辫的复辟派人物辜鸿铭教英国文。14 “和”与“同”两个概念的内涵
17、有什么不同?(4 分)15 “和”的理念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4 分)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 3 小题,共 15 分。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一)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8 题。寒夜生花迟子建 今冬大兴安岭奇寒,春节前后,气温都在零下三十七八度之间徘徊。世界看似冻僵了,但白雪茫茫的山林中,依然有飞鸟的踪迹;冰封的河流下,鱼儿也在静静地潜游。北风呼啸的街头,人们
18、也依然忙着年。有生命的不止这些,还有花儿。是霜花!每天早晨,我从床上爬起,拉开窗帘,便可望见玻璃窗上的霜花。户外寒风凛冽,室内温度只有十七八度,所以令冬我见的霜花,不像往年只蔓延在窗子底部,而是满窗盛开!霜花姿态万千,真是要看什么有什么。挺直的冷杉,摇曳的白桦,风情万种的柳树,初绽的水仙,半开的芍药,怒放的菊花,你在霜花的世界中,都能寻到。当然,除了常见的树木和花朵,霜花也隐现动物的形影,比如呼呼大睡的肥猪,飞翔的仙鹤,低头喝水的鹿,奔跑的狗,游走的蛇等。你要问霜花中有没有人?答案是肯定的。亭亭玉立的少女,蹒跚学步- 6 -的儿童,弯腰弓背的老人,霜花也不吝惜它的笔,勾勒他们的形影,并为之配上
19、人间的烟火气房屋、水井、田地、牛车、犁铧、米缸、灶台、饭桌、碗筷甚至肥皂。仅有这些还不够,没有光,世界是彻头彻尾僵死的。于是霜花中就有了日月星辰,有了来自天庭的照耀!不要以为霜花总是烟花般灿烂,它也有孤独的脚印;它也不总是祥云缭绕,那里也有离人的眼泪!在这里,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刻,也是最黑暗的时刻。太阳三点多就落山了,好像它答应了要去照耀另一个更黑暗的世界,而把人间过早地推入暮色之中。白昼中被阳光鞭挞的寒流,在太阳消失后,竟做起了浪漫的事情。它们中的一部分,潜入千家万户的窗缝,在人们熟睡时,用月光星光做笔,蘸着清芬的霜花,在明净的玻璃窗上,点染出一幅幅图画。有千万扇窗户,就有千万个霜花的世界,因
20、为霜花的世界没有相同的。今天你看到的芭蕉树形态的霜花,明天演变为一片葳蕤的野花了;今天你看到的少女,明天就可能变成老妪;今天你看到的光秃秃的树,明天挂上了几盏灯笼。还有那饭桌和房屋,可能一夜之间会缺了桌脚,或是两层的房屋变成了三层四层,让你慨叹它们造房的神速。太阳走得早,并没有想着第二天要早来。它晚来也好,霜花会存留长久些。七点多钟,晨曦初现,霜花被映照成柠檬色,远看像张金箔纸;等八点多太阳完全冒出头来,霜花就是橘红的了,如果此时恰好有酒杯形态的霜花闪烁其中,我就是喝到浓郁的葡萄酒了;而等太阳升得高了,阳光照耀着雪地,天地间跃动着白炽的光芒,霜花就回到本色,一片银白,玻璃窗就成了银库了!不过,
21、太阳每前进一步,霜雪图就损毁一些:花瓣凋零了,树木枯萎了,河流干溜了,房屋坍塌了,动物少了四蹄或是尾巴,犁铧残破了,玻璃窗像是。疼什么人似的,漫溢着霜花的泪滴。阳光把这样的泪滴照耀得晶莹别透,如果说冬天也有露珠的话,该是它们吧。霜花在正午时消失了玻璃窗干干净净的了!不要以为它们的故事就此结束了,夕阳尽了,霜花又会在玻璃窗上重谱新篇。于是像我这种爱做梦的人,又有了新的幢憬。霜花似乎很懂得主人的。思,有的时候,我能从霜花中看到已故亲人用过的东西,比如茶壶、眼镜,比如砚台、笔管。让人怀疑他们夜间悄悄匍匐在窗棂上,听我梦中的呓语。在冷酷的现实世界中失去的,那个世界又温柔地回馈了我,让我直想亲吻那片霜花
22、,让我所爱的,再度与我的呼吸共融。没有一个早晨,我不是与霜花共度的。我站在它面前看它,它也在静静地看我。能与心灵共通的世界。谁敢说是虚幻的!霜花是彼岸世界送给此岸世界的哈迭,你的目光与它交汇时,就是领受了福气。2012 龙年到来的那一刻,我凑近霜花,仔细地闻。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我身后说, ,你还能闻出香味来?是啊,霜花不是尘世的花朵,没有凡俗的香味。可它那股逼人的清新之气,涤荡肺腑,这难道不是上天赐予人间最好的香味吗?我把这话说与身后发问的人,回首处,却看不见人影,只有门楣处的红灯笼,在寒夜里一闪一闪的,像是在跟我搭话。 (选自 2012 年 2 月 23 日羊城晚报)注迟子建:生于黑龙江漠河
23、。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曾荣获“鲁迅文学奖” 、 “冰心散文奖” 、 “茅盾文学奖”等文学大奖。丈夫因车祸去世。16作者笔下的霜花有哪些特点?请分点概述。(4 分)17简要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语言艺术效果。(5 分)- 7 -18有评论家说,散文家善于将主观“内情”与客观“外物”相融合,在“物” “我”交融中抒发情感,营造意境。请从文中举例,简要阐述这一观点。(6 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1 题。侯晶晶:轮椅上“走”出精彩人生侯冠宇她是中国第一位“坐在轮椅上的女博士” , “中国十大女杰”之一。不久前,她又登上了第十七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的领奖台。面对
24、诸多荣誉,侯晶晶更习惯将自己定位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一名普通教师。 “我只是个普通人,做了分内的事,荣誉是很偶然的。 ”侯晶晶,1975 年出生于安徽省当涂县。因为从小迷恋读书写字,4 岁时就被父母送进小学。让大家惊讶的是,在第一次单元测验中,她就得了双百分。很快,侯晶晶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11 岁那年,这个活泼的小女孩因为一次误诊,从此失去了行动能力,瘫痪在床,不得不告别校园。侯晶晶坦言自己当时也曾很低落、绝望,但家人的爱给了她极大的支持。父母从不在她面前叹息流泪,总是乐观地告诉她不要放弃希望。远方的姑父姑妈长年与她通信,鼓励她自学成才。病床上的侯晶晶拿起书本开始在家自学。在长达
25、 10 年的自学历程里,每一步她都要付出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坐在专用沙发上看书,时间久了下肢会因血流不畅而浮肿,每隔一两个小时侯晶晶就必须把腿放直,让母亲按摩一会儿。最难熬的还是冬季,由于下肢没有知觉,晚上睡觉时,她的腿经常被放在被褥里的热水袋烫得血肉模糊,几乎每次都要到第二年春天才能蜕痂。1994 年,侯晶晶第一次坐在轮椅上进入自学考试的考场,这几乎也是她 8 年来第一次出门,当时的情景让她至今难忘。虽然既激动又紧张,但基础英语 3 个小时的考试她只用了 1个多小时就自信地交卷了,大学语文也考得非常顺利。最终,侯晶晶的基础英语获得了马鞍山市第一名的好成绩。认识侯晶晶的人都评价她“意志如钢”
26、,她则淡淡地说:“认准一个正确的价值方向,化为点滴行动,坚持不懈,我只是在努力这样做。 ”在侯晶晶的人生道路上,她就是以这样的态度一直坚持着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的。1998 年,侯晶晶以外语专业总分第一的成绩被录取为南京师大外国语学院的硕士研究生。结束了 10 年的自学生涯,她开始了最大限度地挑战体能与耐力的学校生活。由于控制不了上厕所的时间,又无法用一般的公共设施,每次离开宿舍去听课,她都提前几小时禁水。即便如此,她也总是背着一个大书包,里面装着用来方便的器具。毕业的那一年,侯晶晶又以专业方向第一名的成绩跨专业考上了南京师大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专业的博士。为了完成关于内尔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的博士
27、论文,她硬是啃下了 13本诺丁斯的英文原版著作,其中有 12 本著作在国内还没有中文版。侯晶晶还设计了两种调查问卷,坐着轮椅深入各师范院校、中小学、幼儿园,观察调研关怀教育在中国学校的开展- 8 -状况。博导朱小蔓教授评价说,侯晶晶的调查发现和结论对关怀教育在中国教育界的运用有着积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如今,侯晶晶终于圆了小时候的“教师梦” ,成为南京师大的一名教师。尽管“走”上讲台的时间并不长,但她很快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已经连续两个学期被评为该校“最受欢迎的老师” 。现在侯晶晶的生活,仍然是以教学和科研工作为主。她一直以一种从容冷静的态度对待种种荣誉:“人生似波浪起伏,有波峰波谷。无论处
28、于何种境遇,都应该尽量沉下心来做点事情,不要迷失方向。 ”(选自中国青年报)19. 你认为这篇新闻的题目拟得怎样?请加以赏析。 (4 分)答: 20.结合文章内容回答:侯晶晶的成功经验主要有哪些?(5 分)答: 21.侯晶晶身残志坚、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对你的人生有什么启迪?试联系实际谈谈你自己的感想。 (6 分)答: 五、语言运用(12 分)22.根据诗歌第一节的内容,补写好第二节内容,要求句式对应。 (6 分)感谢让我怎样感谢你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概括“推动油价猛涨”的三个原因。(6 分)国际市场
29、原油价格上周一涨再涨,屡创新高。分析人士认为,土耳其可能越境打击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工人党武装是这几天油价猛涨的直接原因。由于伊拉克的许多大型油田都在北部地区,土耳其的军事打击将影响伊拉克的石油产量和外输。从长远看,对全球能供应的担忧是高油价的深层原因。国导能机构发布报告说,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上个月的原油商业库存已降到 5 年的平均值以下。同时北半球尤其是美国进入冬季,对取暖用燃料的需求将大幅度增加。美元持续走软也导致按美元标价的油价不断上升。最近一段时间,美元兑许多国家的货币比值都已创下多年的最低,而自从美联储 9 月 18 日降息以,美元的下跌趋势越来越快。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政府是在有意放任“
30、弱势美元”,以此刺激出口的增长。答_- 9 -六、作文(60 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据新浪体育的报道,易思玲夺金后,家乡条幅满挂,由桂阳县政府组织集会,领导讲话祝贺,并在桂阳最大的欧阳海广场燃放烟花烟火,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夺得女子 400 米混合泳铜牌的李李玄旭今天凌晨抵京,接机的 只有妈妈和阿姨,小李下机后和妈妈幸福地拥抱。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不少于 800 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0 -参考答案1D(A 项分别为 q/y, xin,qi/qi;B 项 n/ru,zh,fi/fi;C 项 k
31、ung,jin /zhn,s;D 项 hng/hng,zhu/zho,t/t)2A.(部署”指安排、布置人力、任务等,一般指大规模地、全面地、原则性地安排配置;“布置”指在一些活动中做出安排,多指具体的安排、配置等;根据上下文应为大规模地部署。“公然”指公开地,毫无顾忌地;“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美国的行为是公开的、长期以来的,并非出乎意料之外,故用“公然”。“望尘莫及”指只望见走在前面的人带起的尘土而追赶不上,比喻远远落后;“望其项背”指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根据文意,应为“望尘莫及”)3D(A 塑造理念动宾不搭配;B 句式杂糅,删去“有着”或“同样不可小视” ;C
32、 缺宾语中心语,应在句末加上“的阶段” 。 )4 【句子连贯】 (3 分)B(与前文中的“掠夺性”相对应可确定排首位,这段话的观点是最后一句,强调了伦理是科学的界限,根据语意连贯可确定排序)5A【文言实词】 【会,适逢】6A【文言虚词】 【A 前者代词,他;后者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B 均为人称代词,他。C均为介词,用,拿。D 均为介词,到】7D【信息筛选】 【害死父亲,缩减寿数,永不超生) 】8B【分析概括】 【书生跪在梁公面前是乞求梁公叫勾魂使马夫不要用绳索捆他的脖子,而非因为输棋“跪地求饶” 】9(1) 异史氏曰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然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着徒
33、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可哀也哉!【4 分,每错断、少断、多断 2 处扣 1 分】- 11 -(2)梁公惊恐疑惧,起身扶他起来说:“游戏罢了,何至于这样?” (或部分意译:梁公非常惊讶,将他扶起来说:“不过是游戏嘛,何至于如此?” ) 【得分点: “戏” 、 “是”各1 分,大意 1 分】梁公因为书生说得很奇怪,就叫人去探看马成,而马成已卧床不起两天了。 【得分点:“以” 、 “僵卧”各 1 分,大意 1 分】【参考译文】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罢任后在乡间闲居,每日带着围棋和美酒,在郊野游玩。适逢九月九日登高,与朋友对奕。忽然有个人走了过来,在棋局边徘徊,观看两人下棋,不忍离去。只见他样子贫寒俭
34、朴,穿着一身缝满补丁的旧衣裳。然而气度温文尔雅,有文士之风。梁公对他表示敬意,他才坐下,也很谦逊。梁公指着棋盘对他说:“先生一定精于此道,何不跟客人对一局呢?”他推辞了半天,才开始对局。一局下完他输了,神情懊丧,象是仍然不愿停手。又下了一局,又输了,越发羞惭懊恼。请他喝酒,他也不喝,只是拉住客人下棋。从清晨直到太阳偏西,连小便也没有时间。正在因为一着棋谁该先下谁该后下争竞不休的时候,忽然这位书生离开座位,惊恐地站了起来,神色十分凄惨沮丧。不一会儿,在梁公座前跪了下来,头叩出血乞求救他。梁公非常惊讶,将他扶起来说:“不过是游戏嘛,何至于如此?”书生说:“请你嘱咐马夫,不要捆我的脖子。 ”梁公又很
35、诧异,问:“是哪个马夫?”书生答:“马成。 ”原来,梁公有个马夫叫马成,常去阴司充任鬼吏,经常是每隔十来天去一次,携带冥府文书作勾魂使。梁公因为书生说得很奇怪,就叫人去探看马成,而马成已僵卧在床两天了。梁公于是申斥马成不得无礼,一眨眼之间,书生立即不见了。梁公叹息了很久,才明白他是鬼。过了一天,马成苏醒之后,梁公把他喊来盘问。马成说;“这个书生是洞庭湖和襄江一带人士,爱棋成癖,家产荡尽。他父亲很担心,把他关在书房里。他却跳墙出来,偷偷地跑到空地方,找人下棋。父亲知道后臭骂了他一顿,他仍旧不知悔改。父亲抑郁苦闷含恨而死。阎王因为书生品行不端,减了他的寿数,罚他进饿鬼狱,到今天已经七年了。适逢东岳
36、泰山- 12 -凤楼建成,东岳大帝发下文书到各地府,征集文人写一篇碑记。阎王把他从狱中放出来,让他应召作文,以便赎罪。不料他在路上拖延,大大地误了期限。东岳大帝派当值的功曹向阎王问罪,阎王大怒,派我去搜捕他。前次听从您的命令,所以没敢用绳子捆绑。 ”梁公问:“他现在怎么样?”马成说:“还是交给了狱吏,永远没有转生的机会了。 ”梁公感叹说:“不良嗜好误人,竟到了这种地步!”异史氏说:“看见下棋就忘记自己已经死了;等他死了以后,看见下棋又忘记了自己还有机会转生阳世。这不是说他所嗜好的比生命还重要吗?然而嗜好到这种程度,还没有学得一手高棋,只能让九泉之下多个不愿再转生阳世的棋鬼罢了。实在是可悲得很啊
37、!”10 (6 分)(1)又有清流激湍 引以为流觞曲水(2)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 (3)纵豆蔻词工 青楼梦好(4)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每空 1 分。错、漏、增字,该空均不得分)11. (1) 夏日大雨将至,榴花未全开,槐影沉沉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志不得伸、压抑苦闷的心情。 (景象 1 分,情感 2 分,共 3 分)(2)司马诗“地偏”两字,明写住地偏远,实则含蓄地表现了不为朝廷所用的孤寂(或:辞官后朋友同僚尽散的冷落) ;陶诗“地自偏” ,说明居地虽处闹市,可心情却因摆脱了官场束缚而愉快和超脱。 (两诗表达的感情各 2 分,共 4 分)12A、E(5 分) (选对两项给 5 分,选对一
38、项给 2 分,多选不给分)(A 项,整合第一段“春秋战国和的理念也逐渐趋于成熟。其成熟的重要标志,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和与同两个范畴的对举;二是和实生物与和而不同这两个重要命题的提出”和第二段开头“和与同两个概念的对举,是由西周末年郑国的史官史伯提出的”的信息可知是错误的。B 项,由第二段中“据国语郑语 ,郑桓公问史伯:周其弊乎?史伯回答说:恐怕要必然走向衰败。 衰败的主要原因,是周- 13 -的统治者去和而取同 ”可知是正确的。C 项,整合第四段“和与同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对范畴,只有在两者对举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理解和的内涵,这体现了中国哲的和谐理念所包含的辩证思维逻辑”及最后一段
39、的“和同之辨”可知是正确的。D 项,由第 6 段对晏婴语意的解说可知是正确的。E 项,由最后一段的相关信息可知, “和而不同”的哲命题并不是孔子提出的,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也是后在长期的历史中发展形成的,所以本项说法是错误的。 )13D(3 分)(和谐理念的核心是“和实生物”和“和而不同”两个命题。A 项只有“和”而无“不同” ,不符合和谐理念。B 项两个阵营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C 项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的冲突,都不是和谐共处。只有 D 项蔡元培坚持“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请不同思想的者任教,使北大生机勃勃,符合“和谐理念” 。 )14(4 分)(1) “和”是不同的东西相加所形成的共同体,体现
40、事物多样性的统一,能够使这个共同体即丰富、发展并生成新东西;(2) “同”是相同的东西再加上相同的东西的单一体,是事物单一性的简单同一,不能产生任何新东西,从而使单一的同一体走向衰亡和灭绝。 (每点 2 分)15 (4 分)(1)殷周时期积累了丰富的“和”的思想资;(2)西周末年史伯提出“和”与“同”对举和“和实生物”命题。 (3)春秋时晏婴扩展和深化了“和同之辨”体现“中庸”思想;春秋末期,孔子明确提出“和而不同” ,将“和”的思想引进到儒家的思想体系中。 (4)先秦诸子对“和”进行了深入讨论,使“和”成为中华文化的公共话语。(每点 1 分)16 【内容概括】 (4 分) 具有生命力;姿态万
41、千;变化无常;通人心(解人意) ;脱俗(清纯) 。- 14 -4 分。答出一点 1 分,四点 4 分。意思对即可。17 【品味语言】 (5 分)示例:寒流在静谧的夜晚悄然“潜入”窗户,以明净的玻璃窗为画板,用“月光”和“星光”作画笔,画出种种霜花图。作者通过奇特的想象,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晚上霜花形成的自然过程写得“浪漫”温馨,纯美自然。5 分。句意 1 分,手法 2 分,效果 2 分。意思对即可。如果不答手法而从“炼字”或语言风格(特色)的角度回答也可。句意:晚上霜花形成的过程。手法:想象,拟人,比喻,以虚写实,联想等,答出一点 1 分,两点 2 分。语言:形象生动、细腻典雅等,答出一点 1
42、分,两点 2 分。效果:通过某种写作手法(技巧)等,使句意表现得更为丰富生动。18 【审美评价】 (6 分)示例:本文将“内情”与“外物”相融,营造了温馨、伤怀的审美意境。例如,作者以北方寻常的景物“霜花”作为情感抒发的触发点,从不断变化的霜花中联想到“已故亲人用过的东西” ,她觉得亲人没有远离,还“悄悄匍匐在窗棂上,听我梦中的呓语” ,表达了对亲人悠长的思念。6 分。观点 2 分;举例分析 4 分,其中外物 2 分,内情 2 分。意思对即可。19、 (4 分)19、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标题的理解和掌握能力。回答此题可以从两大方面进行赏析:一是标题对新闻事实的概括方面,二是抓住“轮椅上走 ”这
43、一看似矛盾的说法,从表达效果上点出这样写的作用。答案要点(意思对即可):- 15 -这篇新闻的题目拟得很好。原因有:(1)这篇新闻主要是要向人们介绍侯晶晶的精彩人生路,而标题恰好能对新闻事实进行高度的概括,符合新闻标题凝练、概括力强的要求。 (2)坐在轮椅上却能“走” ,将看似不合理的内容放在一起,含意深远,耐人寻味,也更吸引读者。20、 (5 分)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立足全文,明确文中讲了人物哪些事件,然后注意题干中所说的“成功经验” ,以此为出发点筛选信息。答案:认准人生的方向。侯晶晶虽然遭遇了这么大的挫折,但仍坚持自学,渴望成为一名教师。坚持不懈
44、的努力。多年来,侯晶晶最大限度地挑战体能与耐力,持之以恒地学习,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战胜自我,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侯晶晶也曾低落过、绝望过,但在家人的鼓励下,她终于找回了自我,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最终事业有成。 (每答对一点给 2 分,答三点给 5 分。 )21、(6 分)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没有固定答案。在对全文内容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深入思考,联系实际谈自己的真实感想,切忌空洞。答案: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勇于面对人生的挫折,找准生活的目标,不断进取,终将会有所收获。(意思对即可)22.例 1、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例 2、我原想撷取一枚红叶,你却给了我整个枫林。23土伊危机;供需矛盾;美元贬值(答对一个要点,给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