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准扶贫应准确把握贫困人口结构摘要:人口结构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摸清扶贫人口结构现状,是精准扶贫的基本要义,也对扶贫工作的开展具有帮助作用。本文主要论述在实施精准扶贫工作中,遇到的贫困人口户籍问题、人口结构老龄化问题、行政区域下农村老龄人口医疗问题。 关键词:人口 精准 扶贫 自 2015 年,全国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各地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扶贫活动,笔者有幸作为第一书记参加了四川偏远山区精准扶贫工作。虽然实际工作中,一批批贫困人口在脱贫,一个个惠农项目在上马,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实际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基本梳理下来,又反映到扶贫人口
2、结构上,若不能够迅速理清这些关系,精准扶贫工作将会陷入一个扶不到尽头的泥潭里面。 一、贫困人口户籍带给扶贫对象管理的难题 有在贫困农村基层工作经验的人都知道,现在依然贫困的农村地区,常住人口少,耕地荒芜情况严重。行走在乡间小道,那种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现象不复存在,往往走上 1 个多小时才遇到那么 3、4 户人家,而且基本上是大门紧闭,房屋无人居住常年闲置。因为地理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限制,贫困地区人口只有走出去才可以脱贫。所以,在贫困的农村地区,但凡有点条件、有点能力的农民都会选择离开农村,外出务工。现在这些外出务工的人群以 60 后、70 后、80 后乃至 90 后为主,多项调查显示,这些人群一
3、旦在城市取得工作,站稳脚跟,便不在会有回农村的意愿。而且这些人群中,尤其 80 后、90 后基本上不会种地务农,他们大多数从小随着父母在城市居住,过惯了城市生活,融入城市生活的意愿相当强烈,一旦离开城市回到农村,他们将会无所适从;而 60 后、70 后为了让后代能够享受更好的教育、卫生等公共基础资源,也会选择在城市买房定居。即使在大城市买房困难,但是小城市房价却在他们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可以说,外出务工流动性强,这些农民会辗转流连于各级城市,但唯独不会留在出生的农村。除了户籍和老宅在农村,他们的生活重心和大部分财产都在工作的城市里。这样势必会给农村具体扶贫工作带来很多棘手问题。这些人他们虽然是农
4、村人口,但已过上城镇生活,不应该享受扶贫帮助,也不应该属于扶贫对象。但遗憾的是,对这类人的分辨却受到地域、信息乃至技术层面的制约。一方面是技术条件的限制,很多地方房屋、车辆等信息查询并没有形成一个全国统一体系的信息网,贫困人口经济核实工作很困难。一方面基层村社乃至乡镇并没有查询公民财产信息的权力,对贫困人口的经济核实最多上升到县市一级,但这种查询费事费力,还增加工作成本。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就发现这样的例子。享受贫困户的相关优惠政策,自己的车辆上户在异地,房屋登记在子女名下,堂而皇之的钻政策查询漏洞的空子。 二、贫困人口老龄化对扶贫工作力度的冲击 伴随着全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这一情况更为特殊
5、。留守在农村的人口,基本上是没有技术和文化的大龄老人,他们在城市他们没有立足之处,又不愿意跟子女同住,只好留在农村老宅。虽然政策上,这些老人子女若买了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到了法定退休年龄他们就可以获得一个月不到 100 元的生活费,但是跟高昂的物价比起来,这点钱只能够算杯水车薪。他们物质上贫穷,没有资本、没有技术、没有劳力、没有文化,对外在好的经验技术学习也没有浓厚兴趣,只栽种着包产田,没有其他任何收入,生活过得清贫。他们在精神上空虚,子女常年在外务工,一年难见一面,有的甚至有各类老年慢性病,子女要是自身经济状况不好,尽孝、养老问题都堪忧。一旦有重大疾病来袭,农村贫困家庭根本无力承受。而在贫困农
6、村,这些留守的老人才是真正的扶贫对象。可惜的是,对他们采用产业扶持的方式显然难以见成效,而大量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在人烟稀少的农村,又会形成投入过多,利用率不高等问题。比如,农村房屋改造以后,实际居住人口稀少,以老年人守门为主;进行道路硬化、塘库堰整修以后,修一条 1000 米的村道只有四五户农家,而真正居住的人就那么一两个老人,投入跟利用严重失衡。这是农村老龄化带给扶贫工作最尴尬的难题,可以说解决好农村老人的贫困难题,扶贫工作就完成了大半。如何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妥善提高这些贫困老人的生活居住水平,又能够很好兼顾扶贫资金效益,不让扶贫成效久而不现,这对当前的精准扶贫工作来说是一项巨大挑战。 三、贫困
7、人口健康问题需要更坚挺的医疗政策 在精准扶贫对象的调查走访中发现,影响农村贫困家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因病致贫。很多家庭因病致贫,很多家庭因病返贫。一个农村家庭中只要一位成员出现难以医治的重大疾病,这个家庭将会陷入生活困境。虽然近年以来新农合的报销比例越来越高,农村老百姓看病价格比起以往要低得多,但在重大疾病面前,新农合也显得微不足道。一旦家庭成员有出现重大疾病,首先患病本人会直接丧失劳动能力,继而家庭会花费更多的时间、金钱、精力在照顾病人身上,那么家庭本该有的收入也会因此大打折扣。虽然农村也有重大疾病医疗保险,但是险种不多,在复杂多变的疑难杂症面前,显得较为单一;而且属于保险范畴内的疾病,很多在报销程序上都更为严苛。建立在这类贫困人口的帮扶除了保险,便只有民政救济,但是救济政策资金等远不能够解决昂贵的医疗费用。而在农村贫困人口中,老年人比例偏高,这类人群因年岁增长,各类慢性疾病就逐渐出现,很多农村老年人都没有加以重视,直到出现问题才进行救治,也直接导致医疗费用的增加。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对这类贫困人群只有更坚挺的医疗政策才足以见效。 总之,在精准扶贫过程中,除了从产业、资金、政策方面进行扶贫,还要从扶贫地区人口结构出发,考虑和制定相关对策。毕竟,扶贫的对象是人,充满复杂和多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