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一、选择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内地联系的主要铁路是()A、京广线、京九线 B、京广线、京沪线 C、京沪线、京九线 D、京九线、广九线2、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特点是()A、以重工业为主 B、属于外向型经济 C、以旅游业为主 D、 ”进口加工出口 “型为主3、珠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生产的耕地制度是()A、一年三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一熟4、珠江三角洲的农业生产特色是()A、灌溉农业 B、基塘农业 C、园艺比重大 D、乳肉畜牧业比重大5、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A、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B、优惠的对外开放政策
2、C、侨乡的背景 D、良好的区位条件6、在“前店后厂“发展模式中,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的主要优势是()(1)技术优势 (2)资金优势 (3)海外贸易窗口优势 (4)土地优势 (5)劳动力优势A、 (3) (4) B、 (1) (5) C、 (4) (5) D、 (1) (4) (5)7、下列工业区,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的是()A、辽中南 B、京津唐 C、珠江三角洲 D、沪宁杭8、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糖料作物和粮食作物分别是()A、甜菜、水稻 B、甘蔗、水稻 C、甘蔗、小麦 D、甜菜、小麦9、珠江三角洲地区在改革开放后吸引大量民工到来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条件优越、农作物一年三熟B、交通发达、
3、海陆空运便利C、就业机会多、劳动报酬相对较高D、靠近港澳和东南亚、便于出国闯荡10、下列各民族文化与傣族密切相关的有()A、孔雀舞 B、火把节 C、端午节 D、手鼓舞11、我国建立经济特区最多的省是()A、福建省 B、浙江省 C、江苏省 D、广东省12、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的迅速发展,关键是因为()A、人口的迅速增长B、加工制造业的繁荣C、土地利用方式的显著变化D、城市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13、珠江三角洲的主要工业部门有()A、能源工业、化工工业B、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C、以轻工业为主的加工工业和制造业D、轻纺、食品工业14、在自然资源方面,与辽中南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不占优势的是()A、平
4、原广阔 B、煤炭丰富C、河网稠密 D、沿海靠江15、位于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特区是()A、香港、澳门 B、深圳、珠海C、广州、深圳 D、北京、南京16、下列著名河流流经西双版纳的是()A、怒江 B、澜沧江 C、沅江 D、珠江17、西双版纳的主要植被类型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热带稀树草原18、西双版纳有“热带动物王国”之称,这里有亚洲象、率孔雀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这里动物繁多的原因是()A、水源充足B、人们环境意识强,不滥杀野生动物C、人工喂养D、热带雨林19、发展旅游业的好处是()A、降低就业机会和人均收入B、降低人均收入,但就业机会增加C、增加就业机会
5、和人均收入D、增加人均收入,但就业机会减少20、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前,西双版纳的支柱产业是()A、种植业 B、旅游业 C、重工业 D、石油加工业二、读图题1、读书 51 页图 7.2 回答下列问题:(1)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珠江三角洲地区吸引的外资呈逐年;珠江三角洲吸引的外资中,最主要来自 。(2)珠江三角洲吸引的外资向来居全国前列,这里吸引外资的有力条件是:(3)我国的经济开放区,除珠江三角洲外,还有、 、 、 等,目前,全国有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个。(4)建立经济特区、沿海开放港口既便于利用,引进,发展工业,又可以利用当地资源的优势,发展。(5)珠江三角洲
6、经济利用外资发展经济,该地区已形成了以、三个城市为中心的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该地区的外向型农业也十分发达,外向型农业的生产多种植、 、 ,饲养和等,农产品以为目标。(6)珠江三角洲吸引的外资中,有相当一部分资金进入第三产业领域,该地区第三产业发达的原因是由于当地 、而促进的;第三产业的发达又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促进了经济繁荣。2、读书 62 面的图 7.16 回答下列问题;(1)20 世纪 80 年代以前,西双版纳地区的经济以为主,80 年代中后期,旅游业迅速发展,比重不断增大,90 年代末高达,从而成为本地的产业。(2)旅游业的发展为西双版纳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是。(3)2000 年以来,西双版纳旅游业收入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有所。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