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香樟黄化病的成因及防治.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7886234 上传时间:2019-05-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香樟黄化病的成因及防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香樟黄化病的成因及防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香樟黄化病的成因及防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香樟黄化病的成因及防治香樟为樟科樟属植物为常绿乔木,它树形优雅,叶色翠绿,四季常青,是城市行道树和绿地的骨干树种。属阳性树种,喜光,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适生于平均气温 16以上,1 月平均气温 5以上、绝对最低温度-7以上的地区。对土壤要求不严,以深厚、肥沃、湿润的微酸性 pH 值 7 以下的粘质土最好。较耐水湿,不耐干旱,瘠薄和盐碱土。有一定的抗风、耐烟尘和有毒气体能力,并能吸收多种有害气体,能较快的适应城市环境。 香樟黄化病发生原因和发展规律一 症状香樟树黄化病表现在叶片由绿变黄、变薄,新叶比老叶严重,树势衰弱,开始多发生在树冠顶端或外层,严重者叶片黄白色、质薄,叶片尖端部

2、分坏死,容易受冻害,秋、冬季比春、夏季严重。随病害进一步发展,新叶生长比正常树推迟 1020 天以上,并且叶片逐渐变小、数量逐步减少,部分枝条枯死。二 病害发展演变过程香樟树黄化病从开始发病到最后枯死,其病症发展及演变过程一般表现为:发病初期表现为叶片大小正常,叶色黄绿色;初期后新叶叶片黄色,新叶变小,叶片尖端部分枯焦;发病中期新叶抽出比正常迟,叶片黄白色,叶片进一步萎缩,叶片数量减少;发病后期部分枝条枯死;最后,新叶不能抽出,整株枯死。由于立地条件的不同,病症发展也不尽相同,一般病株从发病到最后枯死约 3年左右;有少部分病株表现为急性发病,在 2 年内发病死亡;也有少部分病株症状表现比较缓慢

3、,发黄到表现严重症状需要 4-5 年时间。三 发病原因1.香樟树黄化病是典型的生理性病害,土壤中缺少有效铁(二价铁)是造成香樟黄化病的直接因素,根际土壤碱性等条件影响土壤中铁的有效性,是造成香樟黄化病的间接因素。2.通过对不同失绿黄化香樟根际和根丛土壤的营养分析,不同黄化程度根际土中 N、P、K 三种主要元素随失绿加重而增加。正常树根际中 N、P、K 含量比黄化株少,可能是由于黄化使香樟树势变弱,影响根系的生长,使根系的吸收能力下降。重度失绿树根际土中 P 明显出现富集,比正常树要高。一般认为高 P 使土壤中 Fe 发生沉淀包蔽于根表面,影响植物铁的吸收增加植物失绿程度。失绿黄化树根丛土中磷也

4、明显高于土壤 P 的高值,可见,根际土壤的高 P 是诱导失绿黄化一个重要原因。3.调查研究香樟根部土壤的 pH 值和 HC03-浓度表明:土壤 pH 值过高、HC03-浓度过大是引起黄化的最直接原因。土壤中的铁元素不能正常地被植物吸收利用,使植物叶片处于缺铁状态而呈现黄化症状。四 主要防治措施碱性土壤是香樟黄化病的罪魁祸首,土壤改良是预防的有效方式。1.种植前种植前对土壤进行分析,如发现种植土质量太差,应采取改良、施肥和客土等措施,使土壤 pH 值保持在 5.5 至 6.0。行道树道板砖空置的树穴必须放大,至少 8080 厘米以上,尽量使用透气路面砖或透水混凝土。2.发病前对已种植的香樟,可采

5、取以下措施防止黄化病的发生。1.根际施肥,调节土壤。对已黄化香樟的根际土壤进行酸化处理,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是根际周围打孔或开沟施黄化专用肥(用量:香樟黄化专用肥6001000 克/株)、硫酸亚铁和复合肥混施(用量:硫酸亚铁 150 克/株、复合肥 300 克/株),此种方式适用于树下是土壤或易开挖的情况;另一种是将酸性浓缩液或高美施活性水溶肥溶于水(用量:200 倍稀释,每样株施 60100 斤液肥),选择晴天土壤比较干的时候进行根部灌溉,适用于树下铺彩色道板砖的情形。应采取低浓度多次施用的原则,每年施用酸性肥料 3-5 次,分别在 3月上旬、45 月、67 月、89 月、10 月上旬进行

6、。黄化轻微的每年施用 3次,黄化严重的每年施用 45 次. 上述两种方式一般交替使用,能有效缓解和控制香樟黄化现象,防治效果较好,且恢复后持续时间较长。2.施用香樟黄化专用肥,新叶萌发前一周施用。可以采用 100 至 200 倍液灌施,如有降雨也可穴施。夏秋季必须抗旱,加入 3%的磷酸二氢钾和 3%硫酸亚铁。每年施肥 3 至 4 次,施用时间为 3 月下、6 月中、8 月下、9 月下,连续施用 1 年。少数病株因土壤碱性太强,施后叶片会暂时变绿,但半年后又会返黄,需结合根际土壤的其他措施或换土重栽。3.叶面喷肥。在早春新叶抽出后,当叶片完全展开时,注意观察叶片的颜色。对于叶片发黄的香樟树,立即

7、对叶面进行喷肥。另外,在第二轮新叶展开和夏末秋初时再各喷一次。具体操作:一种是高美施活性水溶肥,稀释 400 倍液进行树冠喷雾;另一种是硫酸亚铁水溶液,2%硫酸亚铁3%磷酸二氢钾0.02赤霉酸水溶混合液进行树冠喷雾,选择晴天无风的时候进行。上述两种方式一般配合根施交替使用,对叶片的返绿及树冠的扩大都有一定的效果,能有效缓解和控制香樟黄化现象,方法简便易操作。4.树干注射法。在离树干基部 1 米左右的范围内用打孔机给树干打成 45 度斜孔,深度 3 厘米左右,打孔的多少根据树木胸径的大小来定,一般 15 厘米以下的打一个孔,15 厘米以上打 24 个孔,孔要在树干的四周错开,然后用树干注射机注射

8、速效黄化转绿肥(用量:1.0 克/厘米胸径),对叶片返绿见效较快;另外还可以用挂盐水的方法给香樟补充铁元素及其它微量元素。4 月上旬开始实施,6 月、9 月再次进行实施。5.冬季做好防寒防冻工作。在 11 月份寒潮来临前,对香樟树冠喷洒防冻液抗冻 1 号,根部浇足防冻水,同时还要做好防寒防冻保护工作,对于新栽植或一二年生香樟主干和一级分支用草绳和塑料袋包扎,树穴覆盖草苫子和塑料布,这样可增强香樟抗逆能力,抵抗冻害侵袭,从而降低黄化病的发生率。6.修剪部分枝条,缓解营养供给不足。如同大树移栽需要修剪掉部分枝条一样,黄化香樟因为根系活力下降、根系萎缩,也必须修剪掉部分枝条,这样可以集中营养供应剩余的枝条,缓解营养供给不足的局面。一般病情严重的多剪,叶片多的少剪,叶片少的多剪。修剪的时间也要注意,最佳时间在香樟休眠期,一般结合冬季修整进行,特殊情况需要在夏秋季修剪的,要尽量保留功能叶片。冬剪时发现几乎没有叶片的病株,只要树枝尚有生命迹象,可以采取重修剪,保留几大主干枝,等来年萌生新芽。7.换土重栽。对于病情严重或急性发病的,在上述多种措施下稍有好转,时间不长又继续返黄,而且连续治理 2 年时间仍没有完全恢复的,则说明根际土壤的碱性太强,用这些方法不能解决问题,必须换土重栽。清除种植坑内垃圾土,并参照种植前预防措施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