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块一 浮力比较同一个物体比较浮力大小看浮沉条件其他情况用阿基米德原理原理【例1】 如图7所示:在研究浮力的大小时,将浮于水面的盆子慢慢向下按,用力越大,盆子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根据以上事实,下列猜想最符合研究目的的是A.用力越大,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B.液体密度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C.物体的体积越大,所受浮力越大D.物体排开水越多,所受浮力越大【解析】D【解析】解析:用力越大,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但是不符合研究浮力的大小的目的。根据将浮于水面的盆子慢慢向下按,用力越大,盆子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不能得出液体密度越大,物体所受浮力越大,不能得出物体的体积越大,所受浮力越大。将浮于水面的盆子慢
2、慢向下按,用力越大,盆子浸入水中的部分越多,说明物体排开水越多。而用力大,说明所受浮力越大。选项D正确。模块二 露排比漂浮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和重力平衡液gV排=物gV物【例2】 (2011华亭县模拟)如图甲所 示,金属块A在木块B上,木块恰好浸没在水中将金属块放入水中,容器底对金属块A的支持力是2N,木块静止时,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如图乙所示已知木块的体积是金属块体积的5倍,求:金属的密度和木块的重力五、浮力变化量解析模块三 变化量解析 1F G gV 浮 物 液 排(图甲)2F G F gV 浮 物 液 物(图乙)2 1F F F gV 浮 浮 浮 露液 =G 石(图丙)【例3】 如图所示
3、,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方连有正方体木块A,容器侧面的底部有一个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当容器中水深为20cm时,木块A有3/5的体积浸在水中,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状态,即没有发生形变(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不计弹簧所受的浮力,g取10N/kg)(1)求此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2)求木块A的密度;(3)先向容器内缓慢加水,直至木块A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此时弹簧对木块的作用力为F1,再打开阀门B缓慢放水,直至木块A完全离开水面时,再关闭阀门B,此时弹簧对木块A的作用力为F2,求F1与F2之比模块四 船球模型漂浮法测质量模型 悬挂法测体积模型 排水法测体积模型液体压强变
4、化量模型 液体压强变化量模型【例4】 (2009上海初中物理知识竞赛复赛题).如图所示容器内放有一长方体木块M, 上面压有一铁块m,木块浮出水面的高 度为h1(图a);用细绳将该铁块系在木 块的下面,术块浮出水面的高度为h2(图 b);将细绳剪断后(图c),则木块浮出水面的高度h3为:( )(A)h1 +铁(h2-h1)/水(B)h2 +铁(h2-h1)/水(c)h1 +木(h2-h1)/水(D)h2 +铁(h2-h1)/木【解析】答案:A【解析】解析:设木块底面积为S,高h,由题述可知铁块体积为(h2- h1)S。由图a,利用平衡条件可得水gS(h-h1)=(m+M)g,,由图c,利用平衡条
5、件可得水gS(h-h3)= Mg,,m=铁(h2- h1)S,联立解得:h3= h1 +铁(h2- h1)/水,选项A正确。大视野: 环形体积【例5】 如图甲所示,在一个圆柱形的玻璃筒内放入一个圆柱体铝块,铝块的横截面积为10cm2,现以恒定的速度向筒内注水直到玻璃筒注满,筒内水的高度与注水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铝=2.7103kg/m3)求:(1)当水刚好浸没铝块时水对筒底的压强;(2)注水1min时铝块受到的浮力;(3)注满水时筒内水的质量【练习1】如图左所示,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A通过细线与圆柱形容器底部相连,容器中液面与A上表面齐平从打开容器底部的抽液机匀速向外排液开始计时
6、,细线中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右所示木块密度=0.5103kg/m3,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g=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液体的排出,木块受到的浮力不断减小B容器中的液体是酒精C抽液机每秒钟排出液体的质量是10gD第30s时,木块露出液面的高度是2cm【练习2】如图所示,不计外壁厚度且足够高的 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150cm2现将一边长为0.1m、质地均匀的正方体物块放在容器底部,当缓慢持续地向容器中注入400cm3的水时,物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恰好为零求:(1)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少?(2)物块受到水的浮力是多少?(3)再次向容器中缓慢注水,当容器中水的深度达到12cm时停止注水,第二次注入水的质量是多少【练习3】(2011来宾) 如图所示,一边长为10cm的立方体木块,在水中静止时, 刚好有四分之一露出水面,已知容器的底面积为250cm2(g 取10N/kg)求:(1)木块受到的浮力;(2)木块的密度;(3)若用手将木块缓慢压入水中,当木块刚好没入水中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大了多少?精品试题回顾【详解】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