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漩涡泵原理介绍漩涡泵、涡流泵是旋涡泵的别称,按照现行的中国机械工业标准 GB/T32161992 和 JB/T7743-1995应该称旋涡泵。旋涡泵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 20年代。我国于五十年代开始制造旋涡泵,但是,型号和 产量均较少。为了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旋涡泵需求,原国家一机部下达文件“关于组织屏蔽泵、热水循环泵、旋涡泵联合设计工作的通知”。要求国内有关泵厂进行旋涡泵联合设计、攻关。为加强国产旋涡泵的研究开发工作,成立了国家旋涡泵技术归口所河北保定旋涡泵研究所,于 73年至 78年先后三次,组织国内的旋涡泵专家,在河北省保定市、广西桂林市、辽宁省朝阳市进行了旋涡泵鉴定试验。经过对几家泵厂生产
2、的旋涡泵进行了鉴定试验后,完成了旋涡泵行业图纸的整理工作,正式推出了 W型旋涡泵(10 个型号)、WZ 型自吸旋涡泵(16 个型号)、WX 型离心旋涡泵(3 个型号)。替代了在这以前国内生产的老式旋涡泵,现在市场上见到的旋涡泵产品,大多数是那个时期定型的旋涡泵。旋涡泵是一种具有放射状叶片的圆盘叶轮,泵进出口均径向布置的液体泵。属于小流量高扬程泵。旋涡泵是一种叶片泵,主要由叶轮、泵体和泵盖组成。叶轮是一个圆盘,圆周上的叶片呈放射状均匀排列。泵体和叶轮间形成环形流道,吸入口和排出口均在叶轮的外圆周处。吸入口与排出口之间有隔板,由此将吸入口和排出口隔离开。旋涡泵叶轮旋转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叶轮内液
3、体的圆周速度大于流道内液体的圆周速度,形成“环形流动”。又由于自吸入口至排出口液体跟着叶轮前进,这两种运动的合成结果,就使液体产生与叶轮转向相同的“纵向旋涡”。因而得到旋涡泵(漩涡泵)之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液体质点在泵体流道内的圆周速度小于叶轮的圆周速度。在纵向旋涡过程中,液体质点多次进入叶轮叶片间,通过叶轮叶片把能量传递给流道内的液体质点。液体质点每经过一次叶片,就获得一次能量。这也是相同叶轮外径情况下,旋涡泵比其它叶片泵扬程高的原因。旋涡泵的特点有:比转数较低,比转数一般小于 40;结构简单、体积小;具有自吸能力或借助于简单装置实现自吸;具有陡降的流量扬程、流量功率曲线;工作时无流量(压力)脉动;效率较低,一般为 2545;不适于输送粘度大于 5oE的较稠液体和含有固体颗粒的不洁净液体,但适于输送高挥发性和含有气体的液体。旋涡泵通常是按照叶轮的形状分类的,旋涡泵叶轮分为两种:闭式旋涡泵叶轮(图 1)、开式旋涡泵叶轮(图 2)。装有闭式叶轮的多为单级旋涡泵,无自吸能力(借助简单装置可实现自吸)。装有开式叶轮的多为多级旋涡泵,有自吸能力。另外,还有第一级是离心叶轮,第二级是旋涡叶轮的离心旋涡泵。按照旋涡泵的结构分类,有卧式旋涡泵、直联旋涡泵、立式旋涡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