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虚词的用法—两节课.ppt

上传人:fmgc7290 文档编号:7878959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3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虚词的用法—两节课.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虚词的用法—两节课.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虚词的用法—两节课.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虚词的用法—两节课.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虚词的用法—两节课.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义,“常见文言虚词”指文言文中常用的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和部分代词等。考纲划定了18个,其中“而、乃、为、因、以、于、则、之”等,是历年试卷中常考的。考查这些虚词,不是要求去死板记忆,而是考查考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并辨别其不同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虚词的“意义”主要指它们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词,或该词在句中是什么意思。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和大部分助词,在现代汉语中都有对应的词语,只有极少数助词在文言中起一些结构上的作用,现代汉语中不用,没有意义。虚词的“用法”主要指是什么词性、什么成分或在表情达意上起了什么作用。,存在的问题,考生在解答虚词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对课内句没有

2、把握,甚至连课内句来自何处都不知道,更谈不上准确分析了。因此,最重要的是要熟记课内古文名篇名句,认真归纳课内含有规定的虚词且意义和用法不会产生争议的句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其次是知道课内的,却不知道运用迁移法灵活解决试卷上的问题,这需要在平时做题时,运用有关语法知识和文言常识,不断强化这方面的能力。,方法技巧,一、牢记典型,辨析易混复习时要把虚词易混用法一一辨析清楚,这正是要考的出题点。如“而”字,作连词时,可表示转折、并列、承接、修饰、假设等关系,极易混淆,平时要有针对性地区分,把课本中最典型的例句深深刻在脑海中,作为对比的模本。下面我们举例说明:(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2)诸君而有意

3、,瞻予马首可也。【解析】这两个“而”字,连词,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假使”。复习时找找规律,就会发现,它们的位置很特别,都在主语和谓语之间。把这两个例句牢牢记住,考试时就不难辨别了。 ,二、同类异形,注重积累如表限定范围的副词有:只、止、特、但、徒、惟、仅、直、啻。它们可译为:只、只是、只有、仅仅。表示时间短暂的副词有:少时、少顷、少间、俄顷、俄而、未几、须臾、寻、旋、既而、斯须。它们可译为:不久、立刻、随即、一会儿、片刻。再如句首虚词,引起议论或表示感叹的有:夫、盖、嗟夫、呜呼、噫、若夫。句末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有:者、也、乎、哉、矣、焉、邪(耶)、耳、尔、与(欤)。一般根据文意可

4、将它们译为:吗、呢、了、啊、吧。,三、词性界定法之位置分析法有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因而理解虚词的作用和意义时,应从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关系、搭配习惯及其使用规律等方面入手。如“乎”:(1)作语气助词:表疑问或反问,常用在句末,可译为“吗”“呢”,如“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表感叹,一般位于句尾或句中,多为感叹号。可译为“啊”“呀”等,如“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难);位于形容词副词后,作词尾,如“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赤壁赋)。(2)作介词:它位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用于形容词后,表示比较,可译为

5、“比”,如“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四、标志识别法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或固定词组的标志词,如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等,表宾语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是”(如“惟利是图”)等。“是以以是”,译为“因为这”;“无以”译为“没有用来的”;“其之谓也(乎)”根据情况可译为“大概(恐怕、难道)说的是吧(吗)”。,五、连词“而”“以”表承接、修饰关系的辨别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屈原)投汨罗江以死(屈原列传)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解析】“夺”与“杀”,“投”与“死”在时间上、行动上有明显的先后,属承接关系。“终日”与“思”,

6、“欣欣”与“向荣”是同时发生的行为动作,前后有修饰关系。表修饰的“而”“以”可译为“地”“着”,也可不译。【解题指津】“而”用于两个动词的中间,表示动作行为的先后连接时,它为承接或顺承关系;如用于时间词、副词、形容词之后,前面的时间词、副词、形容词与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构成偏正关系时,它为修饰关系。,六、“者”作代词、助词的辨别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鸿门宴)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灭六国者,六国也(阿房宫赋)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鸿门宴) 【解析】的“者”不能去掉,是代词。例的“者”可以去掉,是助词。因为这种“者”在句中只起表示提顿,表示设问的作用,去掉它并不改变句子的意思

7、,所以翻译时也不必译出。【解题指津】“者”字能去掉的就作助词,“者”不能去掉的就作代词。,单音节范围副词,词尾,练 习,1对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表顺承,那么)B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表假设,如果)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并列,并且)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表转折,可是)【解析】 “而”主要可用作代词、连词,常常考查用作连词时的各个义项的理解。本题C项为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义为“并且、而且”。【答案】C,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A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B邻国之民

8、不加多,何也C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道口D今日之事何如【解析】“何”主要可用作副词、代词,常常考查用作副词、代词时的各个义项的理解。例句的“何”作副词,放在形容词之前,加强程度,“怎么、多么”,C项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A项是代词,“什么”;B项是疑问代词,“为什么”;D项是复音虚词,“怎么样”。【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幽独处乎山中A噫吁隵,危乎高哉 B浩浩乎如凭虚御风C相与枕藉乎舟中 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解析】“乎”主要可用作介词、助词,常常考查用作介词时各个义项的理解。例句的“乎”作介词,“于”,C项的“乎”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A项的“乎”是语

9、气助词,表感叹,“啊”;B项的“乎”是副词,用于形容词或副词之后,译为“的样子”;D项的“乎”是介词,“比”。【答案】C,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君乃亡赵走燕A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B乃使蒙恬北筑长成而守藩篱C臣乃敢上璧 D今其智乃反不能及【解析】“乃”常常考查用作副词时的各个义项的理解。例句的“乃”为表示转折关系的副词,“却、竟然、反而”,D项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A项是判断词,“就是、是”;B项是表示承接关系的副词,“于是、就”;C项是表限制性的副词,“才”。【答案】D,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

10、可怪也欤!A其皆出于此乎B此予之所得也。其孰能讥之乎C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D失其所与,不知,吾其还也【解析】 “其”主要可用作代词、副词、连词、助词,常常考查用作副词、连词时的各个义项的理解。例句的“其”为表示反问语气的副词,义为“难道”,B项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A项是表推测语气的副词,义为“大概”;C项为表示祈使语气的副词,义为“可要”;D项为表示婉商语气的副词,义为“还是”。 【答案】B,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例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若属皆且为所虏A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C北山寓公,年且九十D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解析】 “且”主要可用作副词、连词。例句的“且”作副词,“将要、将”,C项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A项是连词,“并且”;B项是副词,“尚且”;D项是连词,“那么”。 【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