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五 实用类文本阅读高考语文 (课标 专用 )(2016课标全国 ,12,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4 题。一代通儒顾炎武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后 ,便一改旧习 ,自誓 “能文不为文人 ,能讲不为讲师 ”,力倡 “君子之为学 ,以明道也 ,以救世也 ”。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 ,也为了摆脱纠缠 ,躲避豪绅叶方恒的陷害 ,他以游为隐 ,将家事稍作安排 ,便只身出游。最初往来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之间 ,自康熙元年起 ,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 ,南北往返 ,风尘仆仆 ,行万里路 ,读万卷书 ,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著述事业。顾炎武每
2、到一处 ,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 ,如与平日所闻不符 ,便打开书卷验证。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 ,偶有遗忘 ,就翻书温习。据他在书 后回忆 ,自己曾临泰山 ,谒十三陵 ,登恒山 ,抵太原 ,“往来曲折二三万里 ,所览书又得万余卷 ”。他把A组 统一命题 课标卷题组题组一 课标 题组五年高考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 ,将有关水利、贡赋、经济、军事部分 ,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 ;有关地理沿革、建制、山川、名胜部分 ,则编为肇域志。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一部读书札记 ,最能代表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 ,也反映了他一贯不愿 “速于成书 ,躁于求名 ”的治学品格。全书共三十二卷 ,以 “明学术
3、,正人心 ,拨乱世 ,以兴太平之事 ”为宗旨 ,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想。康熙九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 ,他又不断增改 ,至康熙十五年 ,已得手稿二十余卷。顾炎武在该书的题记中说 ,他从小读书 ,“每有所得 ,辄记之。其有不合 ,时复改定 ”。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 ,一律删去。积三十余年 ,编成此书。取论语子夏之言 ,命名为日知录 ,供后人研讨。顾炎武把论语中的 “博学于文 ”“行己有耻 ”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 ,虚怀若谷 ,严于律己 ,注重友情。在他看来 ,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交友是益学进道的重要途径 ,古人学有所得 ,未尝不求同志之人 ,所以 ,寻友交友构
4、成他为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学交友过程中 ,他始终推友之长 ,虚己待人 ,以友为师 ,其高尚品格足为后世楷模。他晚年所撰广师 ,从学术视野、学术贡献、博闻强记、文风雅正、治学态度等方面 ,对同时代的十位 “同学之士 ”加以称许。其弟子潘耒在日知录序中 ,盛赞其师足迹半天下 ,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 ,皆知先生为通儒。顾炎武一生 ,始终关注 “国家治乱之源 ,生民根本之计 ”,早年奔走国事 ,中年谋求匡复 ,即使暮年独居北方 ,依旧念念不忘 “东土饥荒 ”“江南水旱 ”。直到逝世前 ,病魔缠身 ,他仍然以 “救民水火 ”为己任。他主张 ,天生豪杰必有所任 ,“拯斯人于涂炭 ,为万
5、世开太平 ”,正是自己的责任。顾炎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 ,有其特定的原因 ,今天看来固然有一定的局限性 ,但是对于一个旧时代的思想家和学者来说 ,却是难能可贵的。面对明清交替的现实 ,顾炎武从历史反思中得出结论 :“保天下者 ,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后世学者将他的这一思想归纳为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颇有道理的。(摘编自陈祖武顾炎武评传 )相关链接 顾炎武 (16131682), 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 ,字宁人 ,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 遍游华北 ,所至访问风俗 ,搜集材料 ,学问广博 ,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
6、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 ,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 ,开清代朴学风气。反对空谈 “心、理、性、命 ”,提倡 “经世致用 ”的实际学问。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顾亭林诗文集等。(摘自辞海第六版 ) 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 深信他不但是经师 ,而且是人师。(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A.顾炎武之所以不顾家庭 ,离家出游 ,固然有躲避豪绅陷害、以游为隐的因素 ,但更重要的还是为了实现他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的理想。B.顾炎武以二马二骡载书自随 ,沿途考察人文地理 ,验证文献记载 ,搜集
7、著述材料 ,把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结合在一起 ,大大开阔了他的学术视野。C.顾炎武南北往返 ,在二三万里的旅途中 ,览书万余卷 ,写成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等著作 ,终成一代大家。D.顾炎武足迹半天下 ,广交贤豪长者 ,又在广师中对十位 “同学之士 ”推崇备至。他的弟子潘耒称赞他 ,天下无贤不肖 ,无不知道顾炎武为通儒。E.顾炎武一生奔走 ,始终以豪杰自视 ,虽没有完全实现他 “救民水火 ”“兴太平之事 ”的雄心壮志 ,但唯其如此 ,才成就了他的著述事业。2.从日知录的成书过程来看 ,顾炎武治学有什么特点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 )3.梁启超生平最敬慕顾炎武的为人 ,认为他不
8、但是经学大师 ,而且是世人楷模。这是为什么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4.后人将顾炎武 “保天下者 ,匹夫之贱与有责焉 ”归纳为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请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 ,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8分 )1.答案 答 B给 3分 ,答 D给 2分 ,答 A给 1分 ,答 C、 E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 ,不给分。解析 A.“顾炎武不顾家庭 ”的说法不准确 ,原文是 “他 将家事稍作安排 ”。 C. 日知录 音学五书 是否在 “二三万里的旅途中 ”写就 ,文中并无表述。 E.认为顾炎武 “始终以豪杰自视 ”与顾炎武 “虚己待人 ”的真正品格不符 ,且把 “始终以豪杰自视
9、 ”当作 “成就了他的著述事业 ”的原因也不对。答题技巧 解答此类题要注意 :一是从对应的角度出发 ,将人物与行为、人物性格与呈现方式、人物精神与阶段时期、人物生平与时代背景等进行连线对应 ;二是划定区域 ,明辨细节 ,搞清楚选项表述与文本表述的差异 ;三是明晰常见误区 ,如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强加因果、主观臆断等。2.答案 坚持独立思考 ,注重学术创新 ,从不蹈袭前人 ; 积少成多 ,不断增改 ,务本求真 ; 严谨笃实 ,勤勉治学 ,持论公允 ,留待后人检验。 (每点 2分 )解析 有关日知录的成书过程的叙述 ,集中在文本第 2段。此段一开头便总写日知录能代表他的 “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 ”;
10、文段中 “不断增改 ”及六年间 “已得手稿二十余卷 ”说明他 “积少成多 ,不断增改 ”;“其有不合 ,时复改定 ”体现他 “务本求真 ”;“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 ,一律删去 ”体现他 “坚持独立思考 ,注重学术创新 ,从不蹈袭前人 ”;“供后人研讨 ”体现他 “持论公允 ,留待后人检验 ”的实事求是。将这些信息整合即可。失分警示 一是没有概括 ,照抄原文。如 :“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 ,一律删去。 ”此答案没有将内容概括为 “注重学术创新 ,从不蹈袭前人 ”这样的形式。二是没有根据 “治学特点 ”来概括。如 :“在自己的事业上永远遵循自己的原则 ,坚持自己的独立作风。 ”
11、这样的答案在原文中找不到根据。3.答案 推重 “博学于文 ”“行己有耻 ”的古训 ,谦虚谨慎 ,严于律己 ; 经世致用 ,学问广博 ,开一代学术风气 ; 善于推人之长 ,以友为师 ,虚怀若谷 ,博采众长。 (每点 2分 )解析 根据题意 ,作答方向有二 :一为经师 ,二为人师。信息基本上集中在第 3段及相关链接 中。论语为四书五经之一 ,那么 “把论语中的 博学于文 行己有耻 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 ”便是他成为经学大师的原因。段落中间 “其高尚品格足为后世楷模 ”是个重要提示 ,其前面的 “始终推友之长 ,虚己待人 ,以友为师 ”即为具体阐述。相关链接 中可筛选概括出 “经世致用 ,学问广博 ,
12、开一代学术风气 ”。答题关键 一是要准确理解题中要求的两个方面 :“经学大师 ”是指顾炎武的治学方面 ,包括态度、方法和成就 ;“世人楷模 ”是指其德行方面 ,即为人处世的态度。二是要注意联系全文以及相关链接材料 ,从中找到依据并作简要分析概括 ,要答全 “治学 ”“德行 ”两个方面。4.答案 顾炎武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忧国忧民意识 ; 在顾炎武看来 ,普通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是对我国爱国主义传统的自然引申与合理发展 ; 这一观点具有积极意义 ,教育后人要勇于担当、爱国奉献。 (每答出一点给 2分。如有其他答案 ,可根据观点明确、理由充分、
13、论述合理的程度 ,酌情给分 )解析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这一观点首先让我们认识到 “匹夫 ”应该关心国事 ,具有爱国主义情怀 ;也让我们认识到 “天下 ”和 “匹夫 ”的关系 ,即二者紧密相连 ,不可分割 ;还让我们认识到 ,虽是 “匹夫 ”(即国家中的一员 ),但在国家危难时要勇于担当。思路分析 本题谈对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这一观点的看法 ,是一道探究题。题中强调要“结合材料 ”,即要有根据 ,从文本出发 ;联系 “相关知识 ”,即要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 ,谈自己对这一观点的认识。一、 (2016课标全国 ,12,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4 题。吴文俊的数学世界吴文俊
14、小学时成绩平平 ,也没有显示出独特的数学才华 ,初中时数学甚至得过零分 ,高中时最喜欢的是物理而非数学 ,但他从小就对读书有浓厚兴趣 ,初中时国文成绩一直不错。尽管高三时物理得了满分 ,但教物理的赵贻经老师却看出了他的数学潜力 ,力荐他入数学系。正始中学决定 ,吴文俊必须报考数学系 ,才能得到每年一百块大洋的奖学金 ,加之他父母又不放心独子离开上海 ,吴文俊就进了上海交大数学系。所谓 “知之不如好之 ,好之不如乐之 ”,吴文俊向来是以兴趣为先导来读书的。因为他对物理有兴趣 ,甚至一度想要转系。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 ,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1940年 ,吴文俊从
15、交大毕业 ,先后在育英中学、培真中学担任数学教员 ,直到 1946年见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陈省身 ,他才由一个普通的中学数学老师成为数学研究所的专业研究员。对于吴文俊的数学研究 ,他的学生高小山总结说 :“吴先生做拓扑研究 ,一下子就能抓住核心问题 ,题组二 其他课标区题组为代数拓扑学的兴起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他从事机器定理证明也是这样 ,极其敏锐地看出了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 ,他的研究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 ,汲取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养分。使用吴先生的方法 ,几乎所有数学定理的证明 ,都可以由计算机来完成 ,从而让人类把精力放到更加宏观的层面上去思考问题。 ”对吴文俊来说 ,虽然最初选择数学
16、是被动的 ,但综观其一生 ,数学已逐渐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从事数学研究 ,吴文俊特别强调数学思维。他说 :“要创新 ,就要独立思考 ,就不能总是跟着人家亦步亦趋 ,当然开始的时候参考借鉴也是必要的。牛顿就说过 ,他之所以获得成功 ,因为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才能看得远。所以不能忽略学习 ,可是除了学习之外 ,还要能够独立思考 ,这是创新的必要条件。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 ,数学就要靠下一代、下下代在创新方面取得巨大成功 ,中华民族才可以得到复兴。 ”吴文俊自己的经历就是很好的例子。他在数学上的一系列成就 ,特别是他运用机械化思想来考察数学 ,发现了数学的不同侧面 ,并建立了新的模式 ,这全得益于
17、他的独辟蹊径。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 ,吴文俊也颇有心得。我国中学生多次在国际奥数竞赛中获奖 ,被当作我国数学教育成功的证明 ,但吴文俊更赞同丘成桐的观点 :“奥数应该是一种建立在兴趣之上的研究性、高层次学习 ,中国的奥数学习过分关注海量题目 ,直接与考试、竞赛挂钩 ,对系统学习数学不利。作为基础学科 ,应着重引导学习的兴趣 ,不应当过分追求功利。 ”吴文俊同样清醒地认识到 :“竞赛获奖固然可贵 ,但也不能看得过重。因为它不能代表学生对数学的深度理解 ,也不能有效地训练数学思维。 ”他认为 ,数学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数学的思维方式。有人曾揶揄数学家迂腐 ,吴文俊不但不迂腐 ,而且兴趣广泛 ,内心充
18、满童趣。他说 :“我是个想怎样就怎样的人 ,想玩就玩 ,想工作了就会安安静静地工作 ,从不多想。 ”他喜欢看电影、读历史小说 ,也喜欢看围棋比赛。老伴说他 “贪玩 ”,他却说 :“读历史书籍、看历史影片 ,帮助了我的学术研究 ;看围棋比赛 ,更培养了我的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 ”吴文俊 37岁时就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四十多年后 ,他再次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如此长的学术生命 ,在数学界是非常罕见的。当记者提出疑问时 ,吴文俊反问道 :“我为什么不能保持这么长的学术生命 ?”在他看来 ,学术生命是能够终生保持的 ,很多人做不到 ,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 ,应该自我反省。他特别强调研究数学要下扎实
19、的功夫。他说 :“外国许多数学家 ,尽管有的我非常佩服 ,可是我并不认同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应该根据客观实际具体分析 ,一切以事实为主。这是我主要的想法。 ”(摘编自柯琳娟吴文俊传 )相关链接 1974年 ,吴文俊转向中国数学史研究 ,从中得到启发 ,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点的数学机械化之路。他提出的 “吴方法 ”,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数学基于 “计算 ”的传统 ,与通常基于逻辑的方法根本不同 ,首次实现了高效的几何定理自动证明。国际机器证明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 S.穆尔说 :“在吴文俊之前 ,机械化的几何定理证明处于黑暗时期 ,而吴的工作给整个领域带来光明。 ”(黄婷、邱德胜数
20、学大师 :华罗庚、陈省身、吴文俊 ) 一般说来 ,吴教授的工作 ,都是独辟蹊径 ,不袭前人 ,富有创造性的。(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发杰出科学家奖时的评语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A.在上海交大读书期间 ,吴文俊因为对数学不感兴趣 ,曾一度想转到物理系 ,后来遇见一位高明的数学老师武崇林 ,他才打消了转系念头。B.吴文俊清楚地看到信息时代数学的发展趋势 ,受到中国古代数学的启发 ,提出了用计算机实现数学定理证明的方法 ,做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C.吴文俊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数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期待着未来的中国数学家开拓创新 ,取得巨大成就 ,
21、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D.外国不少数学家只靠巧思妙想研究数学 ,尽管名气很大 ,吴文俊却并不认同他们的研究成果 ,而是坚持用自己以客观为主的方法研究数学。E.吴文俊在拓扑学、机器定理证明、数学机械化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多独创性成果 ,获得了国际数学界同行的高度认可与评价。2.吴文俊的数学研究为什么能够取得创造性成果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3.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 ,吴文俊有哪些心得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 )4.作为一位杰出的数学家 ,吴文俊对物理学、文学艺术等也有广泛的兴趣。请结合材料 ,就兴趣广泛与专业研究的关系进行分析。 (8分 )一、1.答案 BE A.“他才打消了转
22、系念头 ”过于绝对 ,文中表述的是 “是大三时教数学的武崇林老师帮助他摆脱了专业上的困惑 ,使他认识到数学的巨大魅力 ”。 C.拔高了人物形象。 D.不认同的是 “他们靠所谓巧思妙想研究数学的方法 ”,而不是 “他们的研究成果 ”。答题技巧 解答此类题注意三点 : 明确分析与概括的核心信息 ,如人物生平的节点 ,尤其是这些节点对人物的影响 ; 必须有清晰的代入验证意识、比照对位意识 ; 辨析选项与文本内容在时间、空间、程度、范围上的细微差别。2.答案 不蹈袭前人 ,不盲从权威 ,能够独辟蹊径 ; 具有扎实功底、全局观念和战略眼光 ,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 ; 学术视野广阔 ,注重人文修养。解析 可
23、以从吴文俊扎实的数学功底、创新的品质和深厚的人文素养三个角度思考。3.答案 基础教育应着重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探究的兴趣 ; 数学教育要有利于系统学习和深入理解数学 ,而不是海量题目训练和追求竞赛获奖 ; 现行奥数教学方法太功利 ,且无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训练数学思维。解析 首先 ,要找到答题区域 ,文本第四段开头 “对我国的数学基础教育 ,吴文俊也颇有心得 ”,说明答案就在这一段。其次 ,认真审读本段内容 ,划分层次 ,筛选关键词句 ,组织答案。4.答案 吴文俊广泛的阅读面 ,为日后的专业研究奠定了基础 ,也有助于科学与人文交融理念的形成 ; 物理与数学本来就关系密切 ,吴文俊对物理的兴趣 ,
24、为他的数学研究提供了便利条件 ; 吴文俊兴趣广泛 ,视野开阔 ,使他的思维活跃 ,能够融会贯通 ,富有创造性 ; 吴文俊富有生活情趣 ,心胸开阔 ,能够保持罕见长久的学术生命。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探究能力。探究时 ,要到文中找到吴文俊兴趣广泛的事例 ,然后分析这些事例与专业研究之间的关系。关键信息散布全文 ,应认真筛选。二、 (2016课标全国 ,12,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4 题。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1942年夏 ,陈忠实出生在陕西农村。上中学时 ,陈忠实读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 ,得到滋养 ,萌发了文学梦。也许是好事多磨 ,1962年高中毕业后 ,他未能如愿上大学读中文
25、系。这个 20岁的青年 ,常常一个人坐在家乡的灞河边 ,想着文学 ,想着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三年之后 ,陈忠实的散文夜过流沙沟在 1965年 3月 8日的西安晚报文艺副刊上发表 ,他的文学生涯由此正式开始。但直到 1979年小说信任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他才确立了文学上的自信。他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和业余作者了。是年 9月 25日 ,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又一个三年之后 ,陈忠实 40岁 ,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出版 ,赢得 “小柳青 ”的名声 ,工作单位也换成陕西省作家协会。他终于是一名专业作家了。随着年岁的增长和时代的变化 ,陈忠实越来越觉得要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他
26、将这个愿望写进了小说蓝袍先生中。小说写于 1985年 ,一个认知作者的标志性年份。这年的最后 10天 ,他随中国作家代表团出访泰国。第一次走出国门的陈忠实特意置办了一套质地不错的西装。当他第一次穿上西装打上领带站在穿衣镜前的时候 ,脑海里浮现出刚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蓝袍先生。蓝袍先生多年以来一直穿着蓝色长袍 ,受到同学讥笑以后才脱下蓝袍 ,换上 “列宁装 ”。陈忠实认为那是摆脱封建残余桎梏、获得精神解放的象征。脱下穿了几十年的中山装、换上西装的那一刻 ,他切实意识到自己就是蓝袍先生。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 ,他联想起家乡人自嘲的称呼。相比那些见多识广的城市人 ,他们把自己称作 “乡
27、棒 ”。游逛在曼谷的超市大楼 ,看着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服装 ,作家觉得眼花缭乱。那一刻 ,他觉得不仅自己是 “乡棒 ”,教他观察服装的北京作家郑万隆也是“乡棒 ”。面对世界 ,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 “乡棒 ”。他痛感自己需要从什么地方剥离出来 ,将自己彻底打开 ,不仅要在生活上打开自己 ,更重要的是要在思想上打开自己。在剥离的愿望中 ,陈忠实认识到必须写一部史诗般的长篇小说 ,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这时 ,各种新近阅读过的长篇小说萦绕心头 ,作家备感困惑 ,又备受启发。马尔克斯百年孤独的结构像网一样迷幻 ,王蒙活动变人形的结构自然随意 ,却俨然大手笔 ,张炜古船的结构完全不同 ,有一种精
28、心设计的刻意 而结构背后似乎还有更深的东西。陈忠实最终发现 ,不是作家先别出心裁弄出一个新颖骇俗的结构来 ,而是先要有对人物的深刻体验。寻找到能够充分描写人物独特的生活和生命体验的恰当途径 ,结构方式自然就出现了。恰巧此时兴起的“文化心理结构 ”学说给了他决定性的影响。他相信 ,人的心理结构主要是由理念支撑的 ,而结构一旦形成 ,就会决定一个人的思想、道德和行为 ,决定一个人性格的内核。如果心理结构受到社会冲击 ,人就将遭遇深层的痛苦 ,乃至毁灭。陈忠实感到自己终于从信奉多年的 “典型性格 ”说中剥离出来 ,仿佛悟得天机 ,茅塞顿开。多年以后 ,作家回忆往事 ,认为自己就是在 1985年开始重
29、建自我 ,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立表述的。陈忠实后来寻找到了什么是人所共知的 ,1992年开始在当代杂志连载的长篇小说白鹿原已经成为我们的文学经典 ,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位置也随之奠定。此后 ,功成名就的作家继续在文学的园地里辛勤耕耘 ,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2016年春天 ,陈忠实走了 ,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摘编自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李清霞陈忠实年表等 )相关链接 陈忠实的 白鹿原 是上世纪 90年代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重要收获之一 ,能够反映那一时期小说艺术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 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 ,无论就其思想容量还是就其审美境界而言 ,都有其独
30、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即使与当代世界小说创作中的那些著名作品比 ,白鹿原也应该说是独树一帜的。(何西来关于 及其评论 ) 陈忠实常讲 ,创作到了一定阶段 ,不一定是拼生活 ,拼艺术 ,而是拼人格。好一个拼人格 !这正是作家自身博大的人格魅力的反映。这就不难理解他最终被公认为描摹巨大民族悲剧的圣手 ,成为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之一。(李满星陈忠实 :回首六十五载风雨人生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A.赵树理 三里湾 和柳青 创业史 是陈忠实最初的文学营养 ,使他萌发了文学梦 ,后来则成为他创作上必须突破的对象。B.小说 信任 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
31、使陈忠实在文学上确立了自信心。这是他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C.陈忠实认为 “面对世界 ,1985年的中国人大都是 乡棒 ”,这与其说是他的一种觉悟 ,不如说是他受刺激后的错误判断。D.陈忠实善于学习前人并感知时代 ,不仅拼生活、拼艺术 ,而且拼人格 ,不断地提升思想境界 ,获得对人和生命的独特理解。E.从发表第一篇作品到被人称为 “小柳青 ”,再到被人称为 “当代中国文学的大家 ”,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2.为什么说 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6分 )3.文中认为 “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为什么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32、 )4.陈忠实的 “剥离 ”和 “寻找 ”是什么关系 ?有哪些表现 ?请结合材料详细说明。 (8分 )二、1.答案 答 D给 3分 ,答 A给 2分 ,答 B给 1分 ;答 C、 E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 ,不给分。解析 B.张冠李戴 ,由原文可知 ,陈忠实从业余作者走向专业作家的重要转折应是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乡村的出版。 C.于文无据 ,相关信息在原文第四段 ,文中只是说 “1985年的泰国之行让陈忠实深受刺激 ”,并没有说他作出了 “错误判断 ”;结合文意可知 ,那应该是他受刺激后的一种觉悟。 E.“陈忠实的整个文学生涯可谓一帆风顺 ”推断错误 ,陈忠实在创作生涯中也有困惑的时候 ,
33、不能绝对地说是 “一帆风顺 ”。举一反三 该类题五个选项的设置 ,既注重体现对材料的总体分析和概括 ,又注重材料中的一些细节 ,因此对于实用类文本 ,必须泛读和细读相结合。实用类文本所包含的信息虽然大体上是客观的 ,但也有其主观性 ,不能毫不分辨地接受。2.答案 他意识到要像自己笔下的蓝袍先生一样接受时代的变化 ,在生活和思想上打开自己 ; 他认识到必须写出史诗般的长篇小说 ,才能在文学上确立自己的位置 ; 他认为自己是在1985年开始重建自我 ,产生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表述。解析 首先在原文中找到 “1985年是认知陈忠实的标志性年份 ”这一信息所在之处 ;然后找到相应的答案所在范围 (第三、
34、四、五段 );最后筛选出相关信息 ,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其整合起来。3.答案 他的小说艺术达到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 他的文学作品的思想容量和审美境界在 20世纪中国是无可取代的 ; 他的作品是当代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的文学经典。解析 认真审题 ,理解句子。应将 “属于陈忠实的句子永留人间 ”拆开来理解 :“属于陈忠实的句子 ”是什么句子 ?“属于陈忠实的句子 ”为什么能 “永留人间 ”?结合材料 ,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即可。4.答案 关系 :“剥离 ”和 “寻找 ”是辩证关系。剥离的结果带来寻找的可能 ,而寻找的冲动激发剥离的愿望。表现 : 从赵树理和柳青的文学中剥离 ,寻找到马尔克斯、王蒙等
35、新的文学营养 ; 从中山装所代表的时代精神中剥离 ,寻找到西装所代表的面对世界的契机 ; 从 “典型性格 ”说中剥离 ,寻找到 “文化心理结构 ”学说 ; 从自身已有的文学成就中剥离 ,寻找到新的文学高度 ,写出了文学巨著。解析 第一问要求阐述 “剥离 ”和 “寻找 ”的关系 ,首先要通读全文 ,弄清陈忠实要 “剥离 ”什么 ,即要 “从赵树理、柳青的文学中剥离出来 ”“摆脱封建残余桎梏 ”“从信奉多年的典型性格 说中剥离出来 ”;进而弄清他要通过 “寻找 ”获得什么 ,即 “获得精神解放 ”“在思想上打开自己 ”“重建自我 ”。然后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即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回答第二问 “有
36、哪些表现 ”,则要纵观全文 ,从重点段落中筛选出相关内容并加以概括 ,如第三段的开头句 ,第四、五段的结尾句。要言之有理有据。三、 (2015课标全国 ,12,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4 题。将军赋采薇戴安澜任第 73旅旅长后 ,回顾多年对日作战的经验教训 ,认定要取得胜利必须依靠部属努力 ,而部属的旺盛士气来自他们的爱国热情。他特意抄录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过零丁洋 ,印发给各级官兵背诵吟唱 ,激发大家精忠报国的爱国热忱。为了抗战大业 ,戴安澜摒弃党派成见 ,团结爱国人士。自由报记者宗祺仁前来采访 ,与他彻夜讨论时局 ,探讨国共合作抗日的未来 ,两人很快成为莫逆之交。这时有人提醒
37、戴安澜 ,说宗是共产党 ,须多加提防。他坦然答道 :“现在是国共合作抗战 ,何防之有 ?宗是否共产党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他是新闻记者 ,写过许多真实感人的报道 ,有卓越的见解。我们正缺少这样的爱国志士。 ”几天后 ,他还把自己的军事著作交给宗祺仁修改并题词。太平洋战争爆发后 ,中国决定派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当命令到达时 ,已升任第 200师师长的戴安澜高唱满江红 ,并向官兵宣讲诸葛亮远征的事迹 ,以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的精神激励官兵。赴缅途中 ,他激情满怀 ,赋远征二首以明志。其一云 :“万里旌旗耀眼开 ,王师出境岛夷摧。扬鞭遥指花如许 ,诸葛前身今又来。 ”其二云 :“策马奔车走八
38、荒 ,远征功业迈秦皇。澄清宇宙安黎庶 ,先挽长弓射夕阳。 ”入缅不久 ,日军主力迫近东瓜 ,军长杜聿明决定集中主力击溃日军。戴安澜立下誓言 :“此次远征 ,系唐明以来扬国威之盛举 ,虽战至一兵一卒 ,也必死守东瓜。 ”这时 ,英军突然撤走 ,我方援军未至 ,形势危急 ,戴安澜决心以身报国。他宣布 :“本师长立遗嘱在先 :如果师长战死 ,以副师长代之 ;副师长战死 ,参谋长代之 以此类推 ,各级皆然。 ”他给夫人王荷馨写了绝命家书 :“余此次奉命固守东瓜 ,因上面大计未定 ,与后方联络过远 ,敌人行动又快 ,现在孤军奋斗 ,决以全部牺牲报国家养育。为国家战死 ,事极光荣。所念者 ,你们母子今后生
39、活 ,当更痛苦。望你珍重 ,并爱护诸儿 ,侍奉老母。老父在皖 ,可不必呈闻。 ”面对日军发动步兵、炮兵和空军联合进攻 ,狂轰滥炸 ,施放毒气 ,戴安澜率部同仇敌忾 ,顽强战斗 ,抗击四倍于己的日军长达十余日。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统帅部参谋长史迪威表示 :“近代立功异域 ,扬中华声威者 ,以戴将军为第一人。 ”日本人战后回忆时也承认 :“该部队自始至终战斗意志旺盛 虽是敌军 ,但令人佩服 !自司令官饭田中将以下各将官无不赞叹其勇气。 ”东瓜保卫战虽然给予日军沉重打击 ,但因盟军失利 ,缅北战局急转直下 ,腹背受敌的远征军被迫突围。这时 ,英国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 ,以便英国军队收容。戴
40、安澜发誓 :“我戴某人宁愿与日寇战死 ,绝不苟且偷生。 ”于是率部进入缅北野人山 ,向祖国方向艰难跋涉。就在部队到达离祖国最近的一条公路时 ,突遭日军伏击 ,他立即命令分散突围。激战中 ,戴安澜胸腹中弹。时值缅甸雨季 ,大雨滂沱 ,部队既要突破日军堵击 ,还需忍饥挨饿 ,穿越荒山密林。 1942年 5月 26日 ,他们行至缅北茅邦村 ,戴安澜伤势恶化 ,以身殉国 ,年仅 38岁。弥留之际 ,参谋长问他下一步的行动路线 ,这时他已不能说话 ,手指地图 ,示意部队从莫洛过瑞丽江向北回国 ,又让人扶着他面向祖国注视许久 ,安然而逝。戴安澜牺牲后 ,遗体由官兵抬回国内。渡过瑞丽江后 ,乃将遗体火化 ,
41、骨灰装入小木箱 ,以马驮载。这一情景感动了沿途民众 ,一位老华侨痛心地说 :“寿材这么小 ,怎能配得上将军的英名与地位 ?”随即捐出自备的楠木寿材。腾冲县长率全县父老乡亲 20万人 ,沿街跪迎将军灵车。随后 ,国民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 ,美国总统罗斯福追授戴安澜懋绩勋章。国民政府在广西全州举行安葬仪式 ,中共领袖毛泽东派人送来挽诗 :“外侮需人御 ,将军赋采薇。师称机械化 ,勇夺虎罴威。浴血东瓜守 ,驱倭棠吉归。沙场竟殒命 ,壮志也无违。 ”周恩来、朱德等也敬献挽词、挽联。新中国成立后 ,中央人民政府追认戴安澜为革命烈士 ,并以毛泽东主席的名义向遗属颁发 “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
42、(摘编自茅海建主编国民党抗战殉国将领等 )相关链接 人我之际要看得平 ,平则不忮 ;功名之际要看得淡 ,淡则不求 ;生死之际要看得破 ,破则不惧。人能不忮不求不惧 ,则无往而非乐境 ,而生气盎然矣。(戴安澜赠部属各官长题词 ) 军人一般以彪悍为荣 ,但是戴安澜与众不同 ,他多才多艺 ,熟读文史 ,精通琴棋书画。如果不是因为战乱和外敌入侵 ,他很有可能成为一位儒雅名士 ,但国家危难却把他的命运引上另外一条路。(戴复东等我们的父亲戴安澜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A.戴安澜自幼对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诗篇熟读成诵 ,常常手自笔录并吟唱 ,以
43、此激发自己和官兵的爱国热忱。B.在给夫人王荷馨的家书中 ,戴安澜表明了为国战死的决心 ,认为这是军人的极大光荣 ,唯一放心不下的 ,就是妻子儿女日后的生活。C.面对形势急转直下、腹背受敌的困境 ,戴安澜坚决不同意要他申请难民身份以便英国军队收容的提议 ,奋而率部突围 ,与日寇死战。D.戴安澜从缅甸 “马革裹尸还 ”的情景 ,感动了沿途无数民众 ,有人献出楠木寿材抚慰英灵 ,也曾出现万人空巷跪迎灵车的盛况。E.戴安澜临危受命 ,率第 200师官兵驰援缅甸 ,固守东瓜 ,收复棠吉 ,以浴血沙场、为国捐躯的壮举 ,谱写了抗日救国的新采薇。2.有人说自由报记者宗祺仁是共产党 ,提醒戴安澜多加提防 ,他
44、却回答 “何防之有 ”,这是为什么 ?请结合材料 ,分析戴安澜这样回答的理由。 (6分 )3.戴安澜率第 200师赴缅途中 ,曾赋远征二首以明志。诗中涉及哪些历史人物的事迹 ,又表达了什么志向 ?请结合材料 ,谈谈你的理解。 (6分 )4.作为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 ,戴安澜不仅深受国人爱戴 ,甚至连敌人也不得不佩服 ,其中必有内在原因。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8分 )三、1.答案 答 E给 3分 ,答 D给 2分 ,答 B给 1分 ;答 A、 C不给分。回答三项或三项以上 ,不给分。解析 A.于文无据 ,原文并没有说戴安澜对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熟读成诵。 B.略有错误 ,放心不下的还有父母。 C.曲
45、解文意 ,“提议 ”有误 ,原文第 5段第 2句说 “英国要求远征军申请难民身份 ,以便英国军队收容 ”。2.答案 国难当头 ,应以民族大义为重 ,勠力同心 ,共赴国难 ; 宗的见解卓越 ,报道真实感人 ,是少有的爱国志士 ; 作为莫逆之交 ,只应相互敬重 ,不能彼此防备。 (每答出一点给 2分 )解析 回答此题需找到信息所在区间 (第 2段 ),重点词句在戴安澜的语言描写中有体现 ,如国共合作、写过真实感人的报道、卓越的见解、爱国志士等。3.答案 第一首借诸葛亮远征平定蛮夷的事迹 ,说明自己率领的是正义之师、威武之师 ,表达了荡平敌寇、解民于倒悬的信念 ; 第二首借秦始皇开拓疆土的事迹 ,表达超越秦皇、弘扬国威的壮志 ,抒发了澄清宇宙、安抚黎庶的气概。 (每答出一点给 3分 )解析 涉及的历史人物为诸葛亮、秦始皇 ,结合历史人物的故事和当时的情状 ,阐述戴安澜的志向。需注意写出自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