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以班级为载体 培养高中学生健康人格摘要:健康人格是人终身发展的基石。澧县一中以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普通高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构建的实践与研究为指向,积极探索高中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本文力求寓人格教育于班级精神之中,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班级交流和学生心理素质发展途径,探索培养高中学生健康人格的科学策略,实践了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促进了学生生动、活泼、自主的发展。关键词:班级载体;人格培养;高中学生;自主发展;人格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动力之一,高尚的人格是人性最高形式的体现,它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人的价值。一、高中学生人格现状调查与分析我们对中学生的人格现状进行了科学调查,摸清了中学生
2、的人格现状。在被调查的中学生当中,有 70.2的父母较注重子女的人格教育,而且在平时能够作到言传身教,自身具有示范性作用,这对子女的教育是非常有利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有 29.8的父母不是注重人格培养。由调查的数据来看,有 4.7的中学生选择了“听父亲的”其较之“听母亲的”所选比例 4.3稍高,由此看出家庭中母亲的地位较之古代“父严母慈”的地位已有很大提升,虽然这样,还是可以看出现代中学生对父母教导的依赖性已下降到足以引起重视的地步,因为也有 11.9的学生选择“听老师的” ,在学生人格影响的施行者中,老师无疑是更具有道德典范和说服力的人物,其言行会给中学生带来巨大的塑造性影响。当代的中学生,
3、由于独生子女占较大比例(本次调查结果中,独生子女占66) ,致使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得到强化。而这种性格特征会导致少数学生倾向过度的“自尊感” ,对于他们未来人际关系的发展无疑是一种潜在的障碍。中学生渴望宽松的人际关系,要求在”有同情心与爱心“的环境中生活,渴求理解性的“善良、宽容”的人格,这对我们的家长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培养人、塑造人的“园丁工程”中,更加充分地认识人、研究人是我们的核心内容之一,维护青少年的”自尊“,消除畸形的”自尊“,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创设广阔的空间。二、丰富班会活动,助推中学生健康人格发展(一)主题班会针对某一主题而开展的班队活动课。它的形式有演讲
4、式、讨论式、辩论式、休闲式等1.主题演讲:我们曾以“我的班因我而精彩”为主题开展了一次班会,其中唐芳同学在演讲中这样讲道:我们不图自己做出轰轰烈烈的大事,只求自己能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成功是从一点一滴中聚集起来的。在今后的日子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温暖”之风吹遍大地,让我的班因我们而更加精彩。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中精神将因我发扬光大,一中的明天将更加辉煌。在激昂的演讲过程中,学生们便能真正体会到“一中我们温馨的家园”的感觉。2.主题讨论:开学时,由于想家及对新环境的不适应产生心理压力,学生出现了浮躁心理,这种心理影响了他们的人格发展。3.主题辩论:围绕“环境污染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影响”展开
5、的一场辩论赛中,正反双方围绕这一话题,结合现实中的一些现象分析辩驳,让学生从摆事实讲道理的话语中体会到环境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并倡导全体同学做“重视环保,人人有责”的先行者。(二)读报课每天 15 分钟的读报课时间,若能作些适当的安排,也能起到很好的学习和教育的作用周一,国内外时事展评;周二,行为、语言自我对话;周三,英语沙龙;周四,艺术欣赏;周五,星级学生评选。通过固定的栏目,让班干部或其它有能力的同学各自负责相应的版块,既锻炼学生的班级管理能力,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又培养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三)体锻课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让学生在比赛中团结互助,共同进取,树立同他人合作的意识及为可持续学习
6、做好准备每个班级成立了长跑队、篮球队、排球队等,在体锻课或课余时间组织训练比赛,在比赛中,同学们表现出顽强斗志和合作精神。通过体锻,同学们身体素质明显增强,同时,同学们的意志力、抗挫能力大大增强,遇到困难挫折能坦然面对,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解决面对的问题,不被困难所吓倒。三、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在班风的建设中,我们把“爱心”和“交流”作为主线。一是注重班级同学间的融合,通过班会课的自由发言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文体活动,重要节庆日的集体活动增进交往和友谊;二是要关心到人,班上学生出现困难时多关注,用关心和爱心来感动他们。如父母在身边的同学与留守学生结对,通过日记、
7、书信等形式交流,让成绩优秀的同学帮助困难学生补习功课,这样的关怀不仅令同学感动,从自我封闭走到同学之中,更可以让班级充满温暖,使更多的困难学生融入班级大集体中,突破自我封闭心理,重新认知自己,增强了与人交往的自信心。三是班风建设中尤其注重良好宿舍文化的形成,选好一个舍长,由宿舍共同推举有责任心又有说服力的同学担任宿舍长,形成宿舍亲情,彼此间相敬互让,构建舍友亲情,使宿舍成为留守学生又一情感家园。四、开展心理辅导,构建学生积极心理“解压阀”在班级心理关怀制度的建设中,把弱势学生群体纳入其中,在制度设计中充分考虑到这些学生的需求。第一,充分发挥好班级心理宣传员的作用,通过心理主题班会、团体心理辅导
8、等活动使包括留守学生在内的所有同学正视心理健康教育,接受心理健康理论,及时的对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咨询,对不良的情绪进行合理的宣泄;第二,建立积极心理互助制度,选择乐观向上、有责任心的骨干学生,以一人联系 23 个人的方式与弱势学生结对子,交朋友,及时的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形成有效的信息反馈渠道;第三,发挥好弱势学生管理能力,调动留守学生中自立自强的典型,在班级内部成立互助小组,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其他人,以类似的经历感染其他人,在心灵上彼此以支持。参考文献:1郑雪主编:人格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作者简介:刘坤望:中学特级教师,主要从事中学生人格培养研究,现为湖南省澧县第一中学主管德育副校长。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普通高中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构建的始建于研究主要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