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策略研究摘要:在最近几年的江苏省新高考方案中,明确把信息技术课纳入进来,方案要求学生的学业水平测试必须达到 C 级以上才具有填报普高志愿的资格,学业水平测试不合格的学生会被高校拒之门外。需要我们正确认识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制定好复习计划,编制相应的理论复习试卷合理安排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关键词: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复习策略 2009 年 12 月,信息技术课的学业水平测试的时间由与“小高考”同时进行改成同一学年的第一学期,也就是每年的 12 月底。考试时间的修改给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带来了希望,因为,如果我们的考试与其他几门功课同时进行的话,课时和学生
2、的认识都难以得到保证。现在,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单独进行既保证了学生对这门功课的重视也给信息技术老师足够的教学时间来安排教学任务。这样的改变,对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根据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进行导向性的复习,为广大学生的高考创造条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这需要我们正确认识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仔细研读教学大纲和学业水平测试说明,明确复习目标,认真研究近几年的考试真题,制定好复习计划,编制相应的理论复习试卷,做到有的放矢,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合理安排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以下,是本文作者以 2010 年我校高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策略进行研究的一些总结。首先进
3、行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安排的是一周一节的信息技术课,所以,高一一年下来,我们只讲完了信息技术基础这本书。在时间分配上,这种作法要比其他学校要紧张一些,相对安排两节课的学校,学生的操作熟练程度也会有所影响。但是,这种作法还是有科学依据的,网络技术这门课如果在第一学期上,中间隔了一个暑假,等到第二学期复习的时候,德国的心理医生艾宾浩斯的记忆曲线告诉我们等学生 9 月份上课的时候他们大脑里的知识量已经只有 20%,甚至更低。但是如果我们九月份,在讲完新授课网络技术应用并且进入复习阶段之后,学习的效果也是很好的。在正式复习中,我们建议进行两轮复习。第一轮复习,主要是全面复习,按主题进行复习,撒
4、网式的给出各个主题的知识点,每个主题的选择题使用本校老师制作的课堂练习系统,操作题以卓帆练习系统作为辅助软件。这个时间段的复习应该突出这两个特点:1、分主题,按模块提炼教材2、面面俱到,不遗漏任何知识点2在这一轮复习中,我们也要遵循记忆的规律,这轮复习也应该由 3 部分组成:理论:先看老师整理的知识点。操作:完成卓帆练习。理论:升华,强化记忆。看汇总的操作题。复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高复习效率。教师要做好每个章节、每个小节知识点的梳理工作,进行分类归纳,并配合相应的练习题进行巩固练习,加深映像。模块及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模块一:信息的获取 131-136 六套操作
5、题根据班级整体水平分配时间,相差 2 节课时间也是正常的。这时候知识点比较多,教师不要着急,让学生多操作,多熟练,适当时间可以放慢练习速度。模块二:信息的加工与表达word、excel 两个子模块不要让学生同时做几个模块的题目,这样学生很容易混淆。模块三:信息的管理 Acess模块四:信息技术与社会 Fontpage模块五:网络技术应用 Iis 以及 ip 的设置二、第二轮复习第二轮复习,在这一轮复习自由系数比较大。对于选择题的复习,不再是撒网式的全面复习,而是整理学生一轮复习中特别容易出错的选择题,进行强化练习。这个也是充分发挥了我们曹老师的课堂练习系统的作用。3这一轮中要学生熟练考试环境,
6、让学生在模拟考试环境中把握考试的时间,找到做题的技巧。并要结合前一轮环节摸清学生掌握情况,以便对较差的学生补查补缺。分层教学,自主学习,提高效率经过一个阶段的复习测试,总会有一部分学生脱颖而出,而有的学生相对比较薄弱一些。对于那些通过有困难的学生,我们必须进行重点辅导,可以把每个班的困难生集中在一起,另外安排时间进行集中训练。经过一段时间后,会有一些困难生逐渐转变为优等生。经过不停的筛选和转化,最后使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学生及目标分层 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与学习特性的不同可通过测试、考查及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把学生分层,再依据各层的学习水平,制定各层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练习。对于一些变化
7、特别快的学生,可以一经发现,立即调整,推动、鼓励学生由低层向高层递进。 辅导与评价分层 教师在巡回辅导时可根据各层学生的不同情况分层进行,对基础好的少数 A 层学生, “帮导”的目标是拔尖,对于学习困难的 C 层学生,目的是达标,重点为“抓基础、养习惯、带着走” ,鼓励他们敢实践、敢操作、敢提问。同时,评价也要根据各层不同的特点分层进行。例如,C 层学生往往有很强的自尊,对评价又非常敏感,教师可以放大其优点,一次大胆的提问,一次偶然的发现,一次主动的探索,在全班充分肯定,多加鼓励;对于一些不良的行为和做法可以在层内及时地加以纠正。总之,要强调评价对教学的激励和促进作用,弱化评价的选拔与甄别功能,使它真正起到评价学生、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以推动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做好差生辅导工作,力争人人过关查漏补缺,即时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