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三章 第三节 受力分析及其平衡.doc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7872149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第三节 受力分析及其平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三章 第三节 受力分析及其平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三章 第三节 受力分析及其平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三章 第三节 受力分析及其平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三章 第三节 受力分析及其平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节 曲柄连杆机构的受力分析及其平衡导入: 考研所需 新教学大纲要求 内燃机中唯一对外传力和动力输出部分 要想了解受力必须先掌握运动 要想了解运动必须先了解结构一、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规律1、机构运动简图图中, L-连杆长度2、活塞的位移:设曲柄以顺时针角速度 转动,且当转过 角时,连杆与活塞轨迹线夹角为 ,此时活塞从上止点下移 x, 则有:x=R+L-OA=R+L-(OC+AC) 又因为:OC=Rcos AC=Lcos 所以:x=R+L- Rcos- Lcos(1)在公式(1)中,、R、L 已知,故应将 也转化成已知量,为此令: R/L=(2) Sin =BC/R, Sin=BC/L R=B

2、C/ sin L=BC/ Sin = R/L= = SinBCi Sin Sin=Sin又 cos = cos=2si1sin12上式中、 已知 可求。但是, 是瞬时变化的,精确得到 cos 很麻烦而且,从工程实践角度出发,没必要非常精确,根据牛顿二项式将上式展开得:BxBOLCBAAAA 上止点线A 下止点线Rcos 8421sinsi21sin4而一般来讲,=1/3-1/4,且,Sin1 若从第三项忽略不计,则cos (3)21sin将(2) 、 (3)式代入(1)得:x=R+L-R cos-L(1- )2sin= R+L-R cos-L+ 又因为 L=1LRx=R- R cos+ 2si

3、= R( 1- cos+ )书中公式,该式还可进一步简化为n= R(1- cos)+ 2si41= R(1- cos)+ (1- cos2)=x1+x2 x1= R(1- cos) x2= R (1- cos2)413、活塞的运动速度导入:活塞的平均速度 Vm=2R/1000 =Sn 10-3/30;是对其在 0- 内的瞬时速度进行积分再除以 所得,Vm 的大小表明了该发动机的强化程度,而其在某一瞬时的速度可有下式导出:V= =r(sin+1/2sin2)=v 1+v2dxtdxt4、活塞的加速度a= Rcos+cos2)=a 1+a2vtvt其中:a 1 为第一简谐加速度,a 2 为第二加速

4、度5、活塞的运动规律线图由右式可得其运动线图如下(1) 、线图(2) 、分析、x 线图、v 线图(v 指向曲轴轴心为正,离开为负;)、a 线图(3) 、结论、尽管 大致可以认为是匀速,但活塞的运动速度基本成正弦曲线规律、由于速度的变化导致加速度也按一定的规律变化,从而产生惯性力,引起发动机的冲击和振动(活塞从上向下时,前半程 Fj 向上;后半程 Fj 向下。活塞由下向上运动时,前半程 Fj 向下,后半程 Fj 向上)二、曲柄连杆机构的受力分析导入:、内燃机中的主要运动构件,对外输出机构,曲轴的受力最复杂、曲柄连杆机构受到的作用力很多、由于机车速度变化较小,加速度很小,所以移动惯性力可以忽略不计

5、;摩擦力只可减小不能消除,这里不讨论;工作阻力是根据机器标定功率设计的,而且无时不刻都在变化,不加讨论、本章只讨论气体压力、往复运动的惯性力、旋转离心力1、气体压力 Fp(1) 、作功行程中的气体作用力:在作功行程中,气体作用力 Fp 作用在活塞顶上,传到活塞销上,分解为 Fp1 、 Fp2,分力 Fp1 沿连杆传到曲柄销上,并可分解为 FR 和FS,垂直于曲柄的分力 FS(sspeed) ; FS 形成转矩 Tq,推动曲轴旋转;分力 Fp2 则将活塞压向气缸的左侧(主压力面) 。(2) 、压缩行程:对在压缩行程中,作用在活塞顶上的气体压力 FP 也可以分解为两个分力 FP1 和 FP2,而F

6、P1 又可以分解为 Fs和 FR,分力 Fs对曲轴造成一个旋转阻力矩 Tq,企图阻止曲轴旋转,而 FP2 则将活塞压向气缸的另一侧(次压力面) 。总之,气体压力作用在活塞顶上,通过活塞销、连杆传力给曲轴,一部分最终由机体主轴承承受;另一部分通过曲轴终端产生输出扭矩。而倾倒力矩则使机体左右摇晃,因此,需通过螺栓使机体固定在车架上。2、构件相对运动的惯性力(1) 、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质量、活塞组质量 mp 、曲轴组质量 ms、连杆组质量 mc mc 简化为mc=mcp+mcsmcp=0.3 mc mcs= 0.7 mc因此,在实践工程中将该机构的运动质量简化为两个mj= mp+ mcpmr=ms+

7、 mcs(2) 、往复运动的惯性力Fj= mja=mj 2Rcos+ m j 2Rcos2 =Fj1 + Fj2(3) 、旋转运动的惯性力FC= mr R 2 = FCX+ FCY 而 FCx= mr R 2 cosFCy= mr R 2sin3、作用在曲柄连杆机构上的合力(1) 、作用在活塞销上的合力(F A) (只讨论做功冲程中的情况,注意与 1 中符号的区别)FA=Fp+Fj ; 而: FA FA1 +FA2 其中: FA1= FA /cos ,F A2 = FAtg且: FA1F t+FR Ft 为驱动力。为进一步深入探讨 FR 的作用,再在轴心处加上虚拟的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 F

8、t,上方的 Ft 与真 Ft形成驱动力偶矩,下方的 Ft 与 FR 又合成 FA1,F A1 又分解为 FA 和 FA2,上下的两个 FA2 形成倾翻力矩 MFA,该力矩由主轴承传至机座承受。FA FA1 1111fghh11FA2 1111fghh11FA1 1111fghh11FA2 1111fghh11FAFtFtFtFRFR向下运动时的前、后半程MFA= FA2(L cos +R cos)(2) 、作用在曲柄销上的离心力FC= mr R 2 = FCX+ FCY4、作用在曲柄连杆机构上未被平衡的力(1) 、F j(2) 、F C(3) 、M FA思考:曲柄连杆机构主要受哪些力的作用?未

9、平衡的力是什么?如何处理?第四节 曲柄连杆机构的平衡一、单缸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的平衡导入:、单缸机的缺点之一震动、举例1、半平衡法:只在曲柄对称位置加平衡重块,可完全平衡 FC 和部分平衡 Fj,但沿垂于直活塞运动方向的分力不能平衡,故称半平衡法2、单轴平衡法:在曲轴的一侧增设一平衡轴,轴上也带平衡重快,可在较大程度上平衡 Fj,沿垂直于活塞运动方向的分力相互抵消,但仍有非平衡力偶存在。单轴平衡法平衡一阶惯往复性力3、双轴平衡法:并可使部分力偶矩的到平衡,但结构复杂双轴平衡法平衡二阶级惯性力4、四轴平衡法(亦称兰彻斯特平衡法)二、多缸发动机的平衡1、对于汽车发动机常用的直列四缸机、六缸机,从整

10、体上看,旋转惯性力系和一阶往复惯性力系已得到完全平衡(由于曲拐均匀布置且相对于曲轴中央主轴颈成镜面对称,惯性力合力及其合力矩均为零) (六缸机二阶往复惯性力系也已得到完全平衡,但四缸机的二阶往复惯性力系惯性力合力不为零2、曲轴的局部(即内部)却受到较大的弯曲力矩,过大会使主轴承过载,振动加剧。因此,四缸机一般在曲柄的反方向上设置平衡重,通常采用四块平衡重,以免曲轴转动惯量过大,容易发生共振,降低发动机最高工作转速。六缸机通常采用六块或八块平衡重,方案较多。三、保证曲柄连杆机构平衡的工程技术措施1、各部分精准的公差与配合2、活塞质量差 ,如:5g3、曲柄及连杆大端质量差 , 如:8g4、不平衡质径积 ,如:15gcm5、采用坚实的地脚螺栓等第五节 曲柄连杆机构的使用和保养一、定期清除各部积碳二、定期检查连杆螺栓的松动和裂纹,并按规定技术拧紧三、定期检查或更换活塞环四、定期清理离心净化室五、正确拆装汽缸盖六、注意振动及其消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