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06年度绩效评估自评报告.doc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786972 上传时间:2018-04-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6年度绩效评估自评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06年度绩效评估自评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06年度绩效评估自评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06年度绩效评估自评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06年度绩效评估自评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06 年度绩效评估自评报告三明市畜牧水产局一年来,我局根据省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关于开展2006 年度政府及其部门绩效评估的工作方案的通知(闽效综20064 号)和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 2006 年度三明市政府组成部门及县(市、区)政府绩效评估工作方案的通知(明政 办)200685 号精神,按照局制定的绩效评估工作方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绩效评估作为检验畜牧水产部门服务发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标尺,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认真实施,扎实推进,达到预期目的。一、基本情况1、组织领导。市畜牧水产局成立绩效评估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丁玉铭任组长,局党组成员、驻局纪检组

2、长徐东海任副组长,各科(站、所、中心)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徐东海兼任办公室主任,局办公室为具体承办科室,明确专人负责,以加强对绩效评估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2、评估内容。根据省、市机关效能建设领导小组的有关要求,我局绩效评估的主要内容,按照四个方面的内容来确定,即:贯彻落实省市委、省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情况、本年度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情况、局机关自身建设的情况。23、工作步骤(1)、准备工作。组织学习省、市有关绩效评估工作意见、工作方案,研究制定三明市畜牧水产局 2006 年度绩效评估方案,经局长办公会审定修改完善后报市绩效办审核批复。(2)、动

3、员部署。传达有关绩效评估文件和会议精神,开展对绩效评估工作的宣传,营造工作氛围。结合本局实际,制定下发评估方案。(3)、评估准备。局绩效办根据上级要求做好有关数据采集,建立工作台帐,落实工作汇报制度,及时汇总收集各项目标完成的动态情况,做好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查通报,加强对绩效评估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4)、开展绩效自评。由局绩效办对照局绩效评估方案,认真负责,客观公正地开展开展自评工作,写出自评报告。(5)、绩效督查。局绩效自评工作方案批复后,局绩效办对局贯彻落实市有关绩效评估的精神,组织开展有关工作的专项督查,确保评估工作顺利进行。4、具体措施(1)、加强领导,深化认识。局属各单位、

4、各位干部职工要深刻认识开展绩效评估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这项工作作为促进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落实,促进职责职能发挥和工作目标实现,促进行政效率和能力提高,促进和谐社会构建,推进我市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崛起的有力抓手,3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评估工作的顺利开展。(2)、明确责任,齐抓共管。绩效评估工作内容多,情况复杂,时间紧、任务重,局属各单位要通力合作,落实各自责任。局绩效评估工作领导小组要定期听取工作汇报,把握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局绩效办要精心组织实施,加强协调指导,做好各项绩效评估工作。(3)、求真务实,注重实效。要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实事求

5、是,客观公正,讲求实效来抓好绩效评估工作。要确保数据资料翔实可靠,评估方法科学规范,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不图形式,不走过场,坚决制止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的现象发生。二、工作绩效1、认真贯彻中央 1 号文件,落实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全面完成 2006 年畜牧水产发展任务。在洪涝自然灾害,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等不利因素影响下,全市养殖业仍然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2006 畜产品总量 22.2 万吨,牧业产值 2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5.71%和 15.12%。全市出栏生猪 189.3万头、牛 4.4 万头、羊 23.0 万只、禽 3289.2 万只、兔 324.1 万只,同比分别增长 5.59%、11

6、.90%、6.23%、4.06%、0.81%;存栏生猪 130.1 万头、羊 21.22 万只、禽 1344.7 万只、兔 144.9万只,同比分别增长 12.77%、1.43%、8.10%、1.26%,畜牧业4已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全市淡水养殖总面积 23.25 万亩(池塘 7.37 万亩,水库 15.89 万亩),稻莲田养殖 23.9 万亩;渔业总产量 8.57 万吨,比上年增加 3253 吨,增长 3.9%;渔业经济总产值按业务部门当年价计算为 18.83 亿元,比上年增加 2.96 亿元,增长 18.6 %。其中,渔业加工产值 3.35 亿元,比增高达 13

7、0%强化对燃油补贴、龙头企业贴息、种畜禽生产补助、科技推广项目经费等畜牧水产业发展扶持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不断提高资金的到位率和使用效率。2、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特色产业发展。着力做大做强肉牛、肉羊等重点特色产业, 肉牛、肉羊作为我市农业六大特色产业,市委市政府每年划拨农发资金 200 多万元,用于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和生产基地、牧草基地以及肉牛屠宰加工厂等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肉牛肉羊产业发展基础条件明显得到改善,2006 年末全市肉牛饲养数 16.66 万头,其中出栏 4.42 万头,同比分别增长 0.30%和 11.90%;可繁母牛存栏 4.77 万头,占牛总存栏数 38.94%。4 个

8、肉牛养殖重点县建成肉牛养殖场 299 个,育肥场和专业大户单批肉牛育肥出栏量 1.5 万头;建成冷配站( 点)105 个,配置流动冷配车 12 辆,年可冷配母牛约 1.1 万头;养牛人工种草面积达 4.8 万亩。明溪宏宇牧业有限公司肉牛屠宰厂年屠宰加工能力达 3 万头,其产品“宏悦排酸牛肉” 在省内 37 家链锁 店(含超市 17 家)销5售。全市山羊饲养量 44.25 万只,出栏 23.03 万只,同比分别增长 3.87%和 6.23%。5 个山羊生产重点县建成万只商品羊生产基地(乡镇)7 个,培育规模养羊户 970 户,其中户养百只以上 580 户;划定尤溪县 6 个乡镇为地方山羊品种保护

9、区,区内戴云山羊饲养量近万只。完善了戴云山羊保种场(2 个)基础设施建设,存栏种羊由上年 202 只增加到 280 只;全市建设种羊场 6 个,优良种羊存栏 0.2 万只。冷水鱼特色养殖已从单一的虹鳟品种向鲟鱼、香鱼等全面发展。全市最大的冷水鱼养殖场-清流嘉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养殖香鱼与虹鳟200 多万尾,产量 110 吨。鳗鱼养殖已成为我市重要农业产业之一,全市 87 家养鳗场,养殖面积 4440 亩,2006 年产量6600 多吨,1-12 月烤鳗出口 2980 吨,累计创汇 3300 万元,比上年增长 138.6%和 94.23%。3、切实做好动物防疫检疫工作。一是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得到较大

10、改善,市、县、乡、村四级冷链系统设备基本配置到位,市、县二级疫病诊断中心基本建成;动物防疫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全市已配备村级动物防疫员 1828 名,其中调整充实了不称职防疫员 148 名;为提高防疫员的业务素质,各级业务部门积极开展防疫基础知识培训,共举办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班 301 期,参加人次 3542 人。各级还认真解决了村级防疫员的器械配备,全市共配有冷藏箱或壶 1710 个,器械箱或包 754 个,连续注射器 1178 把,耳钳 1679 把,金属注射6器 3061 把以及针头,镊子、针盒等必需器械。二是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和强化督查扎实开展。通过春秋集中免疫,日常补免的方式扎实开

11、展免疫工作,充分利用县、乡、村三级动物防疫体系,实行防疫小组进村入户开展强制免疫。做到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栏、栏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真苗真打真有效,确保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的免疫密度全面达到动态 100,免疫抗体合格率达 70以上。为促进动物防疫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市、县政府还加大了督查力度,对各地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工作的宣传发动、防疫经费的落实、人员的组织、村级动物防疫员的招聘、免疫进度、免疫记录档案、应急物质储备等进行全面督查,并及时将督查情况进行通报。三是及时有效处置地重大动物疫情。2 月 21 日梅列区发生一起后备蛋鸡新城疫疫情,接到疫情报告后,市、区两级立即派出技术

12、人员到现场和周围养禽户采样检测,并指导扑疫工作,在当地政府和业务部门的努力下,共扑杀疫点内后备蛋鸡 12258 只,封锁疫点 21 天、对疫点内粪便、垫料及所有污染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对疫点和周围道路进行消毒达 1 万平方米,并紧急免疫家禽 9285 只,使疫情得到迅速控制和扑灭。4、强化行政执法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餐桌污染”治理 。一是大力宣传动物防疫法、 畜牧法、 渔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发放有关宣传材料 2.2 万份,张贴宣传标语 840 张,7开展法律法规培训 56 期。特别是畜牧法频布实施以来,各地举办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并由市、县人大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 13 场,市、县电视台滚动

13、播放宣传标语平均 25 天,在城市闹区悬挂高空气球标语 28 个、条幅标语 29 条,乡村集市张贴标语 2365 条。二是认真开展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产地检疫:生猪 77.5553 万头、肉牛 3.1755 万头、肉羊 4.0460 万只、禽类 367.42 万羽;屠宰检疫:生猪 58.45 万头、肉牛 2.9674 万头、肉羊 3.5191 万只、禽类 169.51 万羽;无害化处理病死动物:猪 277 头、禽类 757 只、动物产品 1.2117吨。各地还规范了禽类检疫标识的使用,对城区上市交场的禽类及其产品佩戴检疫挂标,共使用禽类检疫标识 106.6 万枚。三是严厉打击电炸毒鱼等违法

14、行为,共查处各类渔政违法案件 175 起,发放捕捞许可证 670 本,征收资源费 6.7 万元,发放养殖证 1674 本,面积 16.53 万亩,占应发证面积70。四是加大渔业安全生产监管。成立专门机构,一把手负总责,明确责任,下达责任考核指标,常抓不懈。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值班、考核和事故报告制度。加大渔船安全生产整治,严格执行渔船检验条例规定,强化安全设施配备。做好船员岗前培训和安全教育,督促船东签订安全责任制。严历打击渔船非法载客、载货行为,限制安全性能较差的竹排、轮胎、木盆等工具用于渔业生产,一年来全市没有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四是市委、市政府把市区畜禽养殖业污染整8治列入我市为民办实事项目

15、,我局作为承办单位认真抓好落实。2006 年我市有 51 家规模化养猪场列入整治范围,完成沙县畔溪、洛溪流域养猪场搬迁。截止 2006 年末,51 家规模化养殖场已完成治理 37 家(其中治理 28 家,停养 7 家,搬迁治理 2 家),完成率 73%,完成投资 2035 万元,占总投资的78%。通过整治,沙溪河水域水质明显改善。5、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继续做好畜牧水产重点项目建设。一是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 100 万元的招商引资任务;二是积极做好三明市动物疫病诊断与动物产品安全检测中心的各项建设任务,2006 年底开始动工建设;三是积极协助福建华洲集团筹建三明市华洲水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由一名

16、副局长负责,抽调其他科室三名人员成立了水产批发市场筹建处,专职负责此项工作。6、加强机关党建、廉政建设和效能建设、行风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一是加强平安单位建设,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构建“平安三明 ”为己任,加 强平安单位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超前防范、预防为主的原则,强化教育,标本兼治,认真履行综治职责,深化基层社区创安工作,全面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二是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从规范学习制度、创新学习载体入手,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把建立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反腐倡廉“六个机制” 作为9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载体。制订了党风廉政建

17、设责任制,明确局党组书记负总责,形成一级抓一级、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进一步健全政务公开制度,不断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办事效率,更好地服务“三农” 。三是加强计 生工作领导,按照计生责任目标,指导和督促畜牧水产部门在畜牧业、渔业投资方面,向计划生育工作好的地方给予倾斜,并在政策、项目、技术等方面给予优先优惠安排。三、未完成事项说明三明市动物疫病和动物产品安全检测中心建设项目。原计划在 2006 年底要完成地基的建设任务,至 2006 年 12 月28 日才动工,主要原因: 1、在建设规划红线当中,有 4 棵香樟树,属国家二级保护树种,严重影响整个建

18、筑方案设计,园林部门不允许砍伐。经市领导数次召集园林处领导协调,规划设计部门也多次调整方案。从 2005 年 7 月一直到 12 月才完成移植工作,延误了前期设计工作,至 2006 年 3 月底才完成拆迁户接受的设计方案。2、拆迁安置工作难度大,影响整个工程进度。要建设该“中心” 需要拆迁丁香新村 57 幢居民住宅楼和 58 幢临时出租房。有 14 户房改户和十几户临时出租户。我们先在一个月内搬迁了十几户临时出租户。然而在拆迁安置 14 户房改户时遇到了较大阻力,从 2005 年 4 月开始,经过我们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也在经济上做了10很大的让步,一直到 2006 年 9 月底最后一户拆迁户才同我局签订拆迁协议,10 月底才完成搬迁工作,这是进度滞后的主要原因。3、10 月份进入土地挂牌出让准备阶段,11 月份相关手续办毕,12 月份终于完成挂牌交易,前后花了近 3 个月时间。四、意见和建议1、评估指标尽可能量化,便于操作;2、注重评估结果的运用,把它作为评价工作实绩的一个重要依据,真正与干部使用、评先评优、物质奖励相挂钩。3、要有一支熟悉业务的队伍。各单位要有专人负责该项工作。五、自评分数:99.5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调研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