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doc

上传人:wspkg9802 文档编号:7869376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简单认识荷田中心学校 阳志飞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物理概念、物理规律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概括出来的,而物理实验对于建立物理基本概念和理论及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方法。特别是初中学生刚刚开始学习物理,学习方法及抽象思维能力都还没有形成。因而,从加强学生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而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分为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那么,如何使实验教学更好的服务于物理教学?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和学生分组实验教学应注意哪些方面呢?依笔者个人的教学经验,从以下几个方

2、面阐述:一、 演示实验:1、特点物理演示实验具有形象真实、生动有趣的特点,能为学生在形成物理概念、得出物理规律前营造出活生生的物理情景,有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验教学能让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 观,促进学生实现立体学习,不仅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使学生感受倍深。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动作 记忆效率比语言文字记忆效率要高好几倍。 “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成绩优秀的物理尖子对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具有很强的“悟性” ,这种“悟性”源于对日常生活丰富的感性认识

3、。对物理学习有障碍的人,其最大的障碍不在于智力因素,而在于缺少对日常生活的用心观察,头脑中缺乏感性经验,而这些感性经验恰恰是物理思维的基础。因此,作为一名物理教师,首要任务就是:尽一切可能,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现出丰富多采的物理现象和 活生生的物理情景。教师不仅要用好课程标准上规定的演示实验,甚至教材上的一段话、一幅插图、一道习题也可以将它搬上“讲台” ,进行演示。演示的形式不能 仅仅是“教师演,学生看” ,还可以是“教师导,学生演”. 即边学边实验。如:利用鸡蛋做实验。鸡蛋很容易找到,若引导学生利用鸡蛋做实验,既可说明物理道理,又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压强的实验 :鸡蛋握在手中,使劲握也难以

4、破碎,但手拿鸡蛋在碗边轻轻一敲即破。说明:鸡蛋紧握在手中时,受力面积大,参评论文2压强小;而在碗边轻敲时,受力面积小,压强大。可见,压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大小有关,还跟受力面积有关。 、做大气压实验 :将浸湿酒精的棉花放在广口瓶内,点燃棉花,并让它燃烧一会儿,然后将一只剥壳的熟鸡蛋(稍大于瓶口)置于瓶口上,熟鸡蛋在瓶内、外压强差作用下,被压入了瓶里。 、做物体的浮沉实验 :将一只鸡蛋放入浓盐水中,处于漂浮状态,然后缓缓倒入清水稀释、搅拌,随着盐水的不断稀释,鸡蛋排开液体的体积随着增大,由漂浮状态慢慢变成悬浮状态,最终沉入杯底。这说明:浸在液体中物体的上浮和下沉,决定于它所受浮力和重力的合力。

5、2、禁忌要上好演示实验课,还需注意以下几点:、忌课前准备不充分演示实验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备课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有的教师轻视课前演示实验的准备工作,结果造成演示失败或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以致在课堂上手忙脚乱, “强行”让学生接受结论,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思想认识存在问题,对实验教学不重视或持怀疑态度;有的是疏忽大意,以为实验内容简单,以前做过或曾看见别人做过;还有的是怕麻烦;这些都是演示实验教学的大忌。、忌操作不规范操作规范是指教师在使用仪器、连接和装配仪器及演示现象时动作要准确、标准。例如在使用 托盘天平时,取用砝码、移动游码必须用镊子

6、而不能用手;点燃酒精灯后火柴签不能随手扔在地上,要放在专门的废物杯中。教师的规范操作,不仅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而且会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良好实验习惯。、忌实验用语不准确教师在进 行演示实验时不注意语言的准确表达,对学生正确认识仪器、形成概念、掌握定律就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例如在称呼仪器名称时就有三种错误现象:一是随意更改仪器名称,如将滑动变阻器称为电阻器,将斜面小车称为木板小车等。二是将类似的仪器混为一谈,如将圆筒测力计、平板测力计称为弹簧秤。三是方言和普通话夹杂 使用,对仪器的读音不准。又如在叙述实验结论时将“同名磁极相互排斥”说成“相互推斥” ;将阿基米德原理中的“重力”说成“重量”等等。、忌

7、唱独角戏,不让学生参与配合演示实验不能先由教师做给学生看,再讲给学生听,使演示与讲解脱节。这种作法3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学生当作被动接收的“仓库” ,完全没有发挥出演示实验的作用,是不可取的。二、 分组实验实践证明:只有通过训练有素的实验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物理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同样,只有加强学生实验教学,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学生。而这种能力正是日后成为合格劳动者所必需的劳动 技能素质的基础。学生分组实验中有几点要注意: 组员的合理搭配,特别是组长(必要时可培训)要起到领军人物的作用(也就是其它组员的一个小老师);实验前,一定要预习实验内容,原理,步骤,

8、注意事项等,做到成竹在胸;组长带头,指导和督促组员完成实验;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异常情况或一些学生有独到见解的地方,对新的思路,要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同时,每一组要认真协作写好实验报告,并注意运用一些基本的实验方法,如控制变量法、对照法等。如何更好实施学生分组实验、提高教学效果以推进物理素质教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学生分组实验是物理教学中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具体与抽象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的重要实施方法。如我在讲光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时,就近带学生到湖边看倒影,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他们看到在平静的湖水边,只有一个方向能看到岸边景物的倒影,即光线平行射入湖面,反射光线也会平行射出,形成镜

9、面反射,这时让一个学生自己将一小石子投入湖中,激起一阵微波,湖面的平静被破坏了,倒影就乱了。但这时却发现在其它方向也看到了紊乱的倒影。因为条件发生了变化,平静的湖面变成了凹凸不平的湖面,镜面反射变成了漫反射。通过这个生动而且直观的学生现场实验,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飞跃。、学生实验能帮助学生总结和验证物理规律,更好地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我在讲阿基米德定律时,先给学生讲讲阿基米德和王冠的故事,然后每人发给一个盛水的烧杯,一块小方木,一枚大头针,让学生自己体会 F 浮V 排液p 液g 的实际意义。用大头针的尖端向下压木块,会感到用力越大

10、,木块浸没于水中的体积越大,直到全部浸没为止。也就是说,在木块没有完全浸没之前,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水对木块向上的托力也越大。、认真上好学生分组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 4分组实验多以测量性、验证性和实用性实验为主。要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使学生真正进入角色,手、眼、脑并用地进行有目的的探索活动。根据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课堂教学的目的不在于教师完成某种过程,而在于通过某种活动促使学生在行为上发生某些重要的变化。如果学生通过主动参与教学,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获得物理知识,则会印象更加深刻,并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如在新课串联和并联电路教学过程中,我是这样进行的:、启发学生思考

11、:如何利用桌上现有的器材连接成一个电路,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并提示连接的方法可能不止一种。学生利用器材自己探索进行连接电路的实验。 、从中选择几个相类似的电路,组织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进行讨论,找出相同之处进行归纳,由此得出电路的一种连接方法:串联。此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如果取走其中的一个小灯泡,其余小灯泡还能不能继续发光?学生会进行猜测,此时教师示意可通过自己所连接的电路加以实验,由此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串联电路的理解。、由于有极少数的学生有不同的连接方法,当取走其中的一个小灯泡时,另一个灯泡仍然发光,此时他们会提出异议,当投影他们连接的电路时,大多数同学会发现他们所连接的电路与前面所示的电路有

12、区别,教师由此组织他们进行简短的讨论,分析它的连接特点,并示意学生利用手里的器材进行实验,实验下来大家发现用这种方法也能使两个小灯泡同时发光,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比较、讨论,找出相同之处进行比较,得出电路的另一种连接方法:并联。此后进一步提问:如果取走其中的一个小灯泡,其余小灯泡还能不能继续发光?并示意用实验进行检验,学生由此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并联电路的理解。 、结束学生分组实验后,组织学生通过讨论,自己得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并利用电脑多煤体的手段进行一些电路的识别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到的知识。对于实验中学生初次接触的仪器、实验操作中的难点和关键之处,实验开始前教师必须给予适当的指点。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 实验习惯,如正确使用仪器,谨慎操作;尊重客观事实,不拼凑数据;实验完毕后自觉整理并爱护仪器等等。通过物理实验,不但要达到教材对每一个实验提出的实验目的,进行常规的验证性的实验教育;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素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分组实验、课堂演示实验、以及日常生活中物理现象的严密观察和勤于思考,培养学生主动研究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的1发现、思考和解决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