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wspkg9802 文档编号:7868694 上传时间:2019-05-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营养:有机体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的全部过程。2,营养物质(营养素,养分):食物中的能够被有机体用以维持生命或生产产品的一切化学物质。3,饲料:4,消化:食物(饲料)在消化道内被分解的过程。分类:a,机械性消化 b,化学性消化(最重要的环节)c ,微生物消化(生物学消化) 。5,吸收:消化道内的营养成分透过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循环的过程。 (以胞吞,胞吐,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为机制)6,消化力:动物消化饲料中营养物质的能力。7, (饲料中某养分的)消化率:(饲料中某养分粪中养分)/饲料中的养

2、分8,瘤胃肝脏氮素循环:瘤胃中产生的氨,除部分被用于合成微生物蛋白质外,其余的经过瘤胃壁吸收入血,到肝脏合成尿素,合成的一部分尿素经过唾液或直接通过瘤胃壁返回瘤胃而被微生物再利用,另一部分则随尿液排出体外。这种氨和尿素的循环叫作瘤胃肝脏氮素循环。 (意义:利于反刍动物提高 N 的利用率)9,必需氨基酸(EAA):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量不能满足动物需要的氨基酸。9.1,半必需氨基酸:一定条件下,可以代替和节约必需氨基酸的氨基酸。 (胱氨酸,酪氨酸,丝氨酸)9.2,条件性必须氨基酸:在特定条件下,必须由饲粮供给的氨基酸9.3,氨基酸中毒:某种氨基酸过量造成的不良作用不能被补充另外一种氨基酸

3、消除的现象。9.4,氨基酸平衡:饲粮中各种氨基酸的数量和比例与动物维持生长,繁殖,泌乳等的需要相符合。10,必需脂肪酸(EFA):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粮供给,或能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 (亚油酸,亚麻油酸,花生四烯酸)10.1: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1)表观 BV=(食入氮粪氮尿氮)/(食入氮粪氮)100%(2)真BV=(食入氮粪氮+MFN尿氮 +MFN)/(食入氮粪氮+MFN)100%11,常量元素:在动物体内含量大于体重万分之一的元素,或含量大于 70mg/kg 的元素。 (ca,p,k,na ,cl ,s ,mg7 种)12,微量元素:在

4、动物体内含量小于其体重百万分之一的元素,或含量小于 70mg/kg 的元素。 (铁,铜,锌,锰,硒,碘,铬,钴,钼,氟,镍,钒,锡,硅,砷,镉,铅,锂,硼,溴)13,必需矿物质元素:对动物具有明显的营养作用与生理作用,对维持机体的生长发育,生命活动和繁殖活动等必不可少的矿物元素。14,维生素:动物维持正常生理机能必不可少,可以控制新陈代谢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分为脂溶性维生素(A,D,E,K)和水溶性维生素(VC 和 B 族维生素)15,能量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 18%,粗蛋白含量低于 20%,消化能含量大于 10.46MJ/kg 的饲料。16,单细胞蛋白饲料(微生物蛋白饲料):单

5、细胞或具有简单结构的多细胞生物的菌体蛋白的统称。17,饲料添加剂:为了达到某些特殊目的,而添加到饲料中去的各种微量活性物质。18,载体:能够承载活性成分,改善其分散性,并具有良好化学稳定性和吸附性的可饲物质。19,稀释剂:参入到一种或多种微量活性组分中,起稀释作用的物质。20,预混料(添加剂预混饲料):由一种或多种添加剂(活性成分)与载体(非活性成分)或稀释剂组成的均匀混合物。21,浓缩料:由蛋白质原料,矿物质原料和添加剂预混料按一定比例配置成的均匀混合物(不能直接饲喂动物)22,配合饲料:根据动物营养需要,将多种饲料原料按照饲料配方经过工业化生产得到的产品。23,全价配合饲料(全日配合饲料,

6、完全配合饲料):根据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生产水平的畜禽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和消化生理特点,把各种饲料原料和添加成分按规定的加工工艺配合成均匀一致的营养价值完全的饲料产品24,精料补充料:为补充以青,粗饲料为基础的草食动物的营养,而用多种饲料原料(能量饲料,矿物质饲料,蛋白质饲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饲料。 (与青,粗饲料一起构成营养均衡饲料)25,维持:动物营养中,健康动物生存过程中的一种基本状态,处于该状态的动物,体重不变,不进行生产,体内各种养分处于收支动态平衡。26,维持需要:动物在维持状态下,对各种养分的需要,亦简称维持。27,育肥:(一般对肉用动物而言)肉用畜禽生长后期,经强化

7、饲料而使蛋白质和脂肪在体内快速沉积的过程。28,蛋白能量比:饲料中蛋白质与能量的比值,即蛋白能量比=蛋白质(g)/代谢能(MJ/kg) 。29,日粮:一头动物为满足营养需要,在一昼夜内采食的各种饲料的总量。30,饲粮:根据日粮的组成,大量生产的产品。31,饲料配方:(一般)以书面形式和百分比表示的配合饲料的原料组成及其比例。32,饲料配方设计:确定配合饲料原料及其适宜比例的过程。 (科学性,技术性,知识性的统一)33,短期优饲(催情补饲):生产上为配种前(约 1014 天)的母猪提供较高能量水平(提高 30%-100%)的饲料以促进排卵的方法。34,孕期合成代谢:同等营养条件下,妊娠母猪比空怀

8、母猪具有跟强的营养物质沉积能力的现象。35,脂类的氢化作用:脂类在动物体内水解释放出的不饱和脂肪酸在瘤胃细菌产生的酶的催化作用下变成饱和脂肪酸,而使必需脂肪酸减少的作用。36,消化能(DE):饲料中可消化养分所含的能量,它等于总能减去以粪的形式排出的饲料能量,即DE(表观消化能)=GEFE。 DE(真消化能)=GE(FE FmE(代谢粪能) )37,代谢能(ME):饲料的总能减去粪能,尿能(UE) ,和消化道可燃性气体能(Eg)后的剩余能量。即 ME=GE(FE+UE+Eg)=DE(UE+Eg )38,净能(NE):饲料中用于维持生命和生产产品的能量,即 NE=GE(FE+UE+Eg+HI)=

9、MEHI(热增耗)39,标准乳:乳脂含量为 4%的乳。 1kg 标准奶含有脂肪 40g,蛋白质 34g,碳水化合物 47g,热值为3138KJ(3.138MJ ) ,这叫做 1 个奶牛能量单位。净能的分类:维持净能,生产净能。二,重要知识点:1,概略养分指标:(1)水分和干物质(DM) (2)粗蛋白质( CP) (3)粗脂肪(EE) (4)粗纤维CF (5)粗灰分( ash) (6)五氮浸出物(NFE)2,养分含量的表示方法:(1)以百分比(%)表示(2)以 g/kg,mg/kg,k/t 表示(3)以十的负六(ppm)或负九次方(ppb)表示。3,计算养分时的物质基础:(1)新鲜基础(原样基础

10、) (2)绝干基础(全干基础) (3)风干基础(半干基础,通常含水 10%15%)4,瘤胃消化的优缺点:(1)优点:可以进行复杂的消化,产生挥发性脂肪酸,乳酸,氨,氮,二氧化碳,甲烷等代谢产物以合成菌体蛋白,糖原,B 族维生素,维生素 K,维生素 C 供动物利用(2)缺点:可能将优质蛋白分解,用来合成微生物蛋白,这样降低了 蛋白质的利用率和价值。5,水的营养:(1)性质:结构不对称,具有偶极离子的极性分子,表面张力大,比热容大,蒸发热高,结合水不能自由移动。 (2)生理作用:机体的主要组成成分,理想的溶剂,化学反应的介质,调节体温,润滑等。 (3)缺水的危害:失水 10%,代谢紊乱。失水 20

11、%就会死亡。限制动物饮水,后果:采食量下降,心率和呼吸频率加快,体温升高,脱水,体重下降,肾脏排出的氮和电解质量增加,血液浓稠,最后死亡。 (3)动物体内水的来源:饮水,饲料中获得的水,代谢产生的水(4)动物体内水的去路:肾脏排尿,皮肤排汗,肺脏和皮肤的蒸发,消化道排粪,动物产品带走水。 (5)水的品质评定指标:TDS(反映水中溶解的无机盐) ,PH,微生物含量等6,蛋白质:(1)蛋白质主要含碳,氢,氧,氮等元素,有的还含有铁,铜,碘,锌,硒,钼等。其平均含氮量为 16%。 (2)蛋白质是氨基酸的聚合物, ,自然界存在的氨基酸有 200 种以上,常见的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 20 种,且除甘氨酸

12、外,都为 L 型。 (3)蛋白质分类:A,简单蛋白质(3.1)纤维状蛋白:类似细棒或纤维,主要包括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和角蛋白。 (3.2)球状蛋白:分子对称性好,外形似球状或椭球状,溶解性好,可结晶,大多数蛋白属于球状蛋白,分为清蛋白(乳清蛋白,血清蛋白,卵清蛋白,豆清蛋白) ,球蛋白(血清球蛋白,肌球蛋白,植物种子球蛋白) ,谷蛋白(米谷蛋白,麦谷蛋白等) ,醇溶谷蛋白(玉米醇溶蛋白,麦醇溶蛋白等) ,组蛋白,鱼精蛋白。 B, 结合蛋白:糖蛋白(辅基为半乳糖,甘露糖等) ,脂蛋白(辅基为磷脂,固醇和中性脂等) ,磷蛋白(辅基为磷酸类物质) ,色蛋白(辅基为色素,有的辅基还含有金属) ,金属蛋

13、白(辅基为金属元素) ,核蛋白(辅基为核酸) 。 (4)蛋白质的营养作用:(4.1)蛋白质是构建机体组织细胞的主要原料(4.2)蛋白质是机体内功能物质的主要成分(4.3)蛋白质是组织更新,修补的主要原料(4.4)蛋白质可供能,转变为糖和脂肪。 (5)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主要在小肠进行。 (5.1)单胃动物:胃酸作用蛋白质三维结构被分解肽键暴露(胃蛋白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等内切酶作用)多肽(小肠羧基肽酶,氨基肽酶)氨基酸小肽肠粘膜吸收或(小肽酶)水解再吸收(6)影响蛋白质吸收的因素(6.1):动物因素:种类,年龄等(6.2)饲粮因素:蛋白质水平,粗纤维水平,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饲料加工处理方式等

14、(6.3)饲养管理措施:环境,饲喂技术,管理技术等。6.5,饲料加工对蛋白质吸收的影响:(1)对饲料进行适当的热处理,可以消除康营养因子,还可以使之初步变性,利于消化 (2)但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容易产生 Maillard 反应,从而不利于其吸收利用 (3)强烈加热时,赖氨酸的 氨基易与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反应,生成的酰胺键影响后两者的吸收,并干扰相邻肽键上的氨基酸利用,且新的酰胺键还可能有毒性。7,一般情况下,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鸡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甲硫氨酸)8,微生物蛋白的生物学价值:原生动物蛋白质和细菌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平均为 70%-80%,前者的消化率为 88%-91

15、%,后者为 66%-74%。由于有研究表明优质蛋白质饲料的瘤胃不降解蛋白(过瘤胃蛋白)在小肠的消化率比微生物蛋白质高,所以,对于应该对优质的蛋白质饲料进行保护,使其通过瘤胃直接到真胃和小肠进行消化。9,非蛋白氮及其利用:(1)常见的非蛋白含氮物:尿素及其衍生物类,氨态氮类(如氨水等) ,铵盐类,肽类及其衍生物,动物粪便及其他废弃物等。其中尿素的利用历史最长,使用范围最广,理论上讲,1kg的尿素含氮量相当于 2.622.81kg 的蛋白质。(2)非蛋白氮可以替代部分动物蛋白质饲料的原因:反刍动物瘤胃存在特殊的微生物群落,他们能利用尿素等含氮化合物为唯一氮源,用糖类分解后产生的能量供自身繁殖并合成

16、单细胞菌体蛋白供动物利用。(3)非蛋白氮的利用:a,用量不超过 N 总量的 20%-30% b,有 24 周的适用期,以培养相应微生物 c,延缓其分解的速度 d,正确的使用技术(制成舔砖等) e,增加微生物合成蛋白质的能力等(4)非蛋白氮利用的意义:用非蛋白氮代替蛋白质氮,降低养殖成本等。10,生长猪的 10 种必需氨基酸:色,赖,亮,苏,缬,苯丙,甲硫,异亮,组,精。成年猪的 8 种必需氨基酸:色,赖,亮,苏,缬,苯丙,甲硫,异亮。禽类的 13 种必需氨基酸:色,赖,亮,苏,缬,苯丙,甲硫,异亮,组,精,酪,胱氨酸,半胱氨酸。11,理想氨基酸模式的优点:(1)确定氨基酸需要量时,只要知道赖氨

17、酸的需要量,就可以根据它与其他氨基酸的比例关系,算出它们的需要量。 (2)进行饲粮配制时,设法使个氨基酸的比例接近理想氨基酸模式,可保证饲粮的氨基酸平衡和高利用率。12, (1)单胃动物对非淀粉多糖的消化:主要依赖于盲肠和结肠的微生物发酵。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经水解产生挥发性脂肪酸被肠壁吸收,二氧化碳和甲烷则排出体外。(2)反刍动物对非淀粉多糖的消化:主要在前胃消化,第一步:非淀粉多糖被微生物分泌的酶水解为短链的低聚糖(如纤维二糖,麦芽糖,木二糖等) ,部分糖继续水解为单糖。第二步,二糖和单糖被瘤胃微生物摄取,在细胞内酶的作用下,迅速降解为乙酸,丙酸,丁酸等。13,非淀粉多糖的抗营养作用:(1)非

18、淀粉多糖在细胞壁中与木质素结合存在,使它难以被消化,随着植物的成熟,细胞被木质化程度加大,饲料质地变得坚硬,适口性差,动物减小其采食量 (2)NSP 作为细胞壁的成分一定程度上影响细胞内容物中其他营养物质与消化酶的接触而降低动物对他们的消化作用。14,脂类的额外能量效应:给畜禽饲料添加一定量的油脂替代等能值的糖类和蛋白质,能提高饲粮代谢能,使消化过程中能量减少,热增耗降低,结果使饲粮的净能增加。15,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方法:化学分析法(最基本的方法) ,消化实验,平衡试验,生长实验,比较屠宰实验,同位素示踪技术,外科造瘘技术。16,饲料的分类:(1)习惯分类法:a,按营养价值分:粗,精,特殊。b

19、,按饲料主要成分分:蛋白质,淀粉,脂肪,纤维,多汁,矿物质,维生素,氨基酸及非蛋白氮类。c,按饲料来源分:植物性,动物性,微生物,天然矿物质,人工合成和半合成。d,其他分类:如按动物种类,品种,年龄分:猪饲料,鸡饲料,生长料,育肥料等,按饲料形态分:固态饲料,液态饲料,按获得的手段分:自配饲料,商品饲料(全价配合料,浓缩料,预混合饲料)(2)国际分类法:青干草和粗饲料,青绿饲料,青贮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添加剂。 (3)中国分类法:青绿多汁类,树叶类,青贮,块根块茎瓜果类,干草类农副产品类,谷实类,糠麸类,豆类,饼粕类,糟渣类,草籽树果实类,动物性饲料,矿物质饲料,

20、维生素类,饲料添加剂,油脂类及其他。 (记得在分类的名字后加上“饲料”二字!)17,粗饲料的加工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碱处理等) ,微生物加工。18,普通青贮的原理及成功条件:(1)原理:在厌氧环境中,让乳酸菌大量繁殖,使淀粉和可溶性糖转化为乳酸,当乳酸积累到一定程度后,PH 降到 4.0 左右,便抑制腐败菌生长,这样就可以把青贮饲料的养分长时间保存下来。 (2)普通青贮成功条件:添加适当的可溶性糖,作为乳酸菌发酵的底物,厌氧条件的控制,适当含水量 (“六随”:随割,随运,随切,随装随,随踩,随封。 “三要”:原料要切短,装填要踩实,窖顶要密封。 )19,玉米(饲料之王):(1)营养价值:

21、籽实含生理有效能量高(禾谷类最高, ) ,对鸡的代谢能高达13.56MJ/kg,粗纤维含量低( 2%左右) ,易消化,适口性好,对畜禽而言,高于其他禾谷类籽实,在配合饲料中的用量达 50%左右,黄玉木中含 -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较高,利于禽的蛋黄着色,但缺乏 VD 和VK,VB1 含量较为丰富。 但缺乏 VB2 和烟酸;蛋白质含量低,品质差,缺乏赖氨酸,色氨酸,钙和有效磷含量非常低,且比例不均衡。(2)饲用价值:适口性后好,能值高,是猪禽的主要饲料原料,用量最高可达 70%,黄玉米有利于鸡的皮肤和脚颈着色。 (3)使用时注意事项:a,防止黄曲霉素中毒和赤霉烯酮等。b,育肥后,大量使用,会导致酮体

22、变软,背膘变厚,影响加工。20,豆粕:(1)营养价值:它是以大豆为原料取油后的副产物,是使用最广泛,用量最多的植物性蛋白质原料。它粗蛋白含量高,在 40%-50%之间,必需氨基酸含量高,且结构合理,赖氨酸含量在饼粕类中最高,为 2.4%-2.8%,赖氨酸与精氨酸的比例较为适当,约为 100:130,。配合大量玉米和少量鱼粉,很适合家畜的氨基酸营养需求,异亮氨酸是含量也是饼粕类最高的,约 1.8%,它的异亮氨酸与缬氨酸的比例是最好的,色氨酸,苏氨酸含量较高,与谷实类饲料配合,可以起到互补作用。烟酸,泛酸和胆碱的含量较丰富,脂肪残存和储存不久的大豆饼粕中 VE 的含量较高。但是,蛋氨酸和粗纤维含量

23、较低,五氮浸出物中,淀粉含量较低。胡萝卜素,核黄素,硫胺素都比较缺乏,矿物质中钙少磷多,磷多为植酸磷,硒含量低。(2)饲用价值:它适当加热后添加蛋氨酸,是猪和禽最好的蛋白质来源,适用于任何阶段的家畜,幼畜效果更好。它也是奶牛和肉牛的优质蛋白质饲料,各阶段均可以使用,适口性好,难于产生厌食现象。羊,马亦可以使用,且效果好于大豆。草食鱼及杂食鱼对其蛋白质的利用率可达 90%,可取代部分鱼粉作为蛋白来源(3)使用时注意事项:a,加热不足的大豆饼粕会引起家畜胰脏肿大,发育受阻,添加蛋氨酸也无法改善,对雏鸡影响严重 b,在人工代乳料中,应对其用量加以限制,以小于 10%为宜,否则容易引起下痢。c,乳猪宜

24、喂热化的脱皮大豆粕。d,以豆粕为唯一蛋白质来源的饲料中,应注意添加蛋氨酸,赖氨酸,苏氨酸,以提高猪的生产性能。21,麦类的非淀粉多糖:小麦中含有阿拉伯木聚糖,葡聚糖等抗营养因子限制了小麦在猪和家禽等动物身上的大量应用。阿拉伯木聚糖,葡聚糖主要是增加了畜禽消化道的黏度,降低饲料利用率,使非特异性结肠炎的发病率增加,是动物生产性能降低。对策:在饲料中添加酶,抗生素,或增加燕麦壳等粗纤维含量高的原料。22,高粱糠中含有较多的单宁故适口性差,应限制在猪等饲料上的用量。23,糠麸类饲料的营养价值:(1)粗蛋白含量(9.3%15.7% )比其原料籽实有所提高,且蛋白质品质有所改善。赖氨酸含量比其籽实大幅升

25、高(2)粗纤维含量(3.9%9.1% )比其籽实有所提高, ,但有效能值较低。 (3)粗脂肪含量(3.4%16.5% )高,最高可达 22.4%,多为不饱和脂肪酸。 (4)粗灰分含量(2.6%-8.7%)较高,但钙少磷多,且以植酸磷为主,钙磷比例极为不平衡。锰和铁含量高。 (5)B 族维生素含量丰富,未脱脂时,VE 含量亦高。24, (1)菜籽饼粕中的抗营养因子:硫葡萄糖苷,芥子碱,植酸,单宁等。另外还含有有毒物质! 双低油菜:低芥酸,低硫葡萄糖苷。(2)棉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棉酚,环丙烯脂肪酸(致“桃红蛋”和“海绵蛋” ) ,单宁,植酸等(3)花生饼粕中含有少量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极易感染黄曲霉

26、,引起黄曲霉素中毒。有效能值在饼粕类饲料中最高。精氨酸含量在植物性饲料中最高。(4)芝麻饼粕中蛋氨酸含量(0.8%)为饼粕类最高。雏鸡禁用!25,鱼粉的营养特点及其分类:(1)营养特点:蛋白质含量高,粗蛋白含量高达 60%以上。氨基酸组成齐全,平衡,与猪和鸡体组织的氨基酸组成基本一致。钙磷含量高,比例适宜,硒,碘含量高。富含VB12,VA,VD,VE 和生长因子( 2)分类:a ,根据来源分:国产鱼粉和进口鱼粉。b,按原料性质和色泽分:普通鱼粉,白鱼粉,褐鱼粉,混合鱼粉,鲸鱼粉,鱼粕。c,按原料部位及组成分:全鱼粉,强化鱼粉,粗鱼粉,调整鱼粉,混合鱼粉,鱼精粉。D 按是否脱脂分:全脂鱼粉,脱脂

27、鱼粉。26,动物营养需要量的研究方法:(1)综合法(2)析因法 析因法更科学,合理。综合法比析因法干扰因素少,测量难度更小,操作更简单,且经常借用后者的原则和参数。 析因法所确定的营养需要量一般低于综合法。析因法原则上适用于推算任何体重和任一生产内容时畜禽对各种营养的需要。妊娠母畜的营养需要,维生素,矿物元素的需要量多用综合法测定。26.5,维持的蛋白质,氨基酸需要:(1)内源尿氮:动物在维持生存过程中,必要的最低限度净分解代谢从尿中排出的氮。 (2)代谢粪氮:动物采食无氮饲粮时,经粪中排出的氮。 (3)体表损失氮:动物在基础氮代谢条件下,经皮肤表面损失的氮。27,非标准乳的校正:FCM(%)

28、=O.4M+15F ( FCM:乳脂校正乳, M:非标准奶的重量(kg) F:非标准奶的含脂量(kg) 。 )当乳脂率低于 2.5%时:SCM(kg)=12.3F 6.56SNF0.0752M (SCM:固形物校正奶 F :乳脂含量(%) SNF:非脂固形物(%) M:非标准奶的重量(kg) )28,配合饲料的分类:(1)添加剂预混料 (2)浓缩饲料(平衡用混合饲料) (3)精料混合料(精料补充料) (4)全价配合饲料(全日粮配合饲料或完全配合饲料)29,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营养性,安全性,经济性。30,饲料配方设计的基本步骤:(1)明确设计目标(2)确定营养水平(3)选择饲料原料(4)计算配方(5)评定配方设计质量注: 上面的概念和知识点基本涵盖了上次曾有权老师划的所谓重点,但由于时间仓促和本人水平的限制,还是有部分未能找到, (如饲料的概念,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对粗纤维的消化等) ,希望童鞋们自己补充上去,另外,禽类的十三种必需氨基酸不知道是不是上面写的那十三种,请大家自己百度或 google 一下!内容比较多,请同学们看准重点中的重点来记忆,希望我们大家都不挂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