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南非啤酒集团2002 年 6 月,由南非啤酒和美国米勒啤酒合并而组成英国南非米勒酿酒公司,成为全球第二大啤酒厂。 总部设在英国约翰内斯堡的南非酿酒公司是世界著名酿酒厂商。上个世纪90 年代初期,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消除和苏联、东欧发生的巨变,并不只是政治上的分界线,它是一个销售更多啤酒的信号。随着西方国家对南非制裁的取消和新的市场的开放,SAB 很快进入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东欧、拉美甚至中国的市场。 1895 年,SAB 创立于约翰内斯堡,主要为爱喝酒的金矿工人服务。SAB销售收入的 47%是南非兰特(rand ),在过去的 12 年内,兰特兑美元贬值了80%。在过去的两年,由于兰特贬值,
2、SAB 的年收入减少了 20 亿美元。SAB并购米勒,除了取得市场份额,还可以得到美元这种“硬通货”。另外,SAB 还可以获得美国第二大啤酒销售网,为它在 1999 年购买的捷克啤酒品牌 Pilsner Urguell 提供增长空间。 编辑南非啤酒集团中国策略 在一家又一家国际知名啤酒企业逐渐淡出中国市场之际,借助其商业合作伙伴华润独特的前台运作,排名世界第二的南非啤酒集团(SAB)几乎彻底改变了中国啤酒市场的游戏规则,仅仅是借助二线市场和二线市场上的地方品牌,一个中国第二大啤酒酿造商的雏形已经显露。 早已染指中国市场 当售价 8 元的 500 毫升装金蓝剑啤酒在成都及四川许多地方出人意料地好
3、卖时,南非啤酒集团的投资专家们看到了在中国取得更大利润的曙光。 近日,一个惊人的消息半遮半掩地被透露出华润啤酒正在同国内一家巨型啤酒企业进行合资谈判。不论其结果如何,都足以令中国啤酒业格局乾坤翻转。负责这一谈判的正是持有华润啤酒 49股份的 SAB。 知情人士透露,华润收购国内啤酒企业所有的谈判均由 SAB 操作,从1993 年 12 月 31 日华润偶然地吃下东北雪花啤酒开始,华润负责经营管理,SAB 负责投资与收购谈判和技术支持的原则就从来没有改变过。八年来,华润啤酒共在中国啤酒市场砸下 40 亿元资金,到目前其旗下拥有 27 家生产单位。作为华润啤酒的控股股东,华润创业持有华润啤酒 51
4、的股权。 一直以来,华润啤酒在中国市场上都以一个不懂产业的外行资本方的面孔出现,可事实上,其背后有着国际啤酒巨头 SAB 在中国市场的动作。上个月,当 SAB 宣布,斥资 46 亿美元收购曾排名全球第三的米乐啤酒公司,并更名为南非米乐啤酒公司后,SAB 一跃而成为全球第二大啤酒公司,SAB 还会再甘于以隐身人的角色出现么? 境外资本市场分析说,SAB 从美国著名烟草与食品巨头 菲利普莫里斯公司手中接过米乐啤酒公司,意在美国市场,而不断追加在华润啤酒的投资,则是其控制中国市场的策略。美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大啤酒消费市场,而中国则有望在 12 个月内全面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啤酒生产与消费国。一手抓住
5、美国市场,一手捉牢中国市场,SAB 从策略上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了。 SAB 试探中国市场始于 1994 年。正是在那一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啤酒生产与消费国,并持续至今。如果说那时候 SAB 与华润一起收购雪花啤酒纯属偶然行为,那么今天它通过持股华润啤酒成为中国啤酒行业第二号巨头,显然是其坚定的长期投资策略的必然结果。 啤酒业唯一的外资赢家 SAB 在中国绝对不是知名度最高的洋啤酒,至今甚至没有几个消费者知道SAB 最知名的啤酒品牌是什么,但这丝毫不影响它在中国市场上的成功扩张。当其它国际啤酒巨头纷纷丢牌退场之际,它仍然在中国啤酒这个巨大的牌桌前坚持着。 “SAB 显然是中国最成功的外国啤酒企业,
6、”约翰内斯堡证券基金饮料行业分析师艾兰斯托姆说。在十多年前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众多外国啤酒企业蜂拥到中国销售自己的“国际品牌”,但不久它们发现自己只是迅速损失了大笔资金,于是纷纷卖掉啤酒厂或者在市场运作中败下阵来。英国的 Bass,澳大利亚的 Fosters,刚刚被 SAB 兼并的米乐,日本的朝日、麒麟等啤酒公司,上世纪九十年代都投资于中国,随后又卖出了企业。但是 SAB 持续扩张着,它的做法简单得仅仅是买进一些地方啤酒企业的股份。 买进地方强势品牌啤酒企业,这种独具一格的运作模式,正是 SAB 锐利的竞争优势之所在。买进当地酿酒厂,继而投资其生产设备技术并大力推广其原有优势品牌,而不是让他们
7、改产 SAB 原有的国际知名品牌如大城堡、捷克人和PilsnerUrqueli。SAB 的一位发言人在接受外电采访时说,SAB 宁可让这些地方市场远离国际品牌云集的国际市场,“我们全神贯注于当地品牌,并集中精力于一些二线市场,远离被一些国有啤酒酿造企事业搞得竞争过度的市常” SAB 的做法给人的感觉是,那些早期投资中国啤酒的国际大佬们犯的最大的错误是,让当时口袋里可自由支配的钱并不宽裕的中国人去买那些价格昂贵的国际名牌。 对华润增资 1 亿美元 SAB 的中国策略是继续扩大投资。 去年 12 月,华润啤酒抢先在两家中国二线市场的领导品牌身上插上它在中国第 26 家和第 27 家啤酒企业的标记。
8、它从法国达能 亚洲公司手中收购了湖北省东西湖啤酒 60的股份, SAB 没有透露收购价格,但是它说获得的全部资产价值 7600 万美元。同时它为拥有雪花啤酒 85的股权支付了 560 万美元。SAB 表示,它将从资本市场抽吸更多的资金投资中国。今年 4 月,它宣布一项向华润啤酒新增投资 1 亿美元的计划。SAB 非洲和亚洲经理安德鲁派克说,这些资金将用于这些在中国收购来的企业及其品牌建设。同时也在各地推一个叫雪片(snowflake)的显得很时尚的啤酒品牌。 SAB 指称,其在中国的生意是有利润的,并表示在中国的投资正处于管理升级、市场整合阶段,而获得更多的收益的机会就在其中。SAB 的管理策
9、略是坚决不参与收购来的企业的日常管理,它说,“在非洲的经验告诉我们,与一个强有力的当地合作伙伴一起进入一个新市场是非常有益的。由于巨大的语音与文化差异,强调将日常管理分派给中国管理者是非常有必要的。”事实上,管理工作由有着深厚的政府背景的华润方面派员承担。与 SAB 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英国 BASS 啤酒,由于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关系太僵,BASS 的管理者在去自己的生产基地视察时不得不带上保镖。 用中国市场平衡全球份额 中国大陆啤酒消费者人均每年的啤酒饮用量仅 18 升,而全球平均达 50 升。SAB 的分析师说,在中国要挣更多的钱,一个要素是将啤酒送到最大量的人群当中。 “改善啤酒质量和销售网络
10、是销售增长的关键,我们相信我们正在做到这一点。西部是一个未开发的潜在市场,东海岸和东北部地区是目前的主要供应和销售市常所以实际上,在每个省会城市,离我们预想的销量极限还有很高的空间。” 另一条生财之道是说服人们一年喝比 18 升更多的啤酒,而建立品牌正是通往此处之路,这也是为什么 SAB 现在开始要让雪片牌显得时尚的原因。不过,SAB 渴望的品牌忠诚度的建立,需要时间和市场智慧。 SAB 是在南非和伦敦两地的上市公司。南非本土的产量提供了 SAB2000年度 48的利润,但是南非的 货币在过去的 12 年中对美元的 汇率下降了74,已经严重伤害到它的根本的利益了。更有甚者,非洲的艾滋病患者大幅增长,许多 15 岁到 50 岁的啤酒饮用者的家庭健康开支大幅增加而不得不缩减啤酒消费。在印度,SAB 则陷于千变万化的规则的沼泽之中。伦敦的一位证券分析师说,这是 SAB 之所以如此不遗余力地投资中国的真正的原因,因为中国市场同 SAB 刚刚收购来的加盟者美国米乐公司一样,将帮助 SAB 去平衡在其它市场上失去的份额。 事实上,中国市场或许可以从根本上帮助 SAB 撑起在全球啤酒市场上豪赌的局面,SAB 握住了一只强有力的中国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