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二行程发动机和四行程发动机?为了使燃料的化学能通过燃烧最后转变为机械能,发动机必须经过一系列的连续工作过程(进气,压缩,燃烧膨胀,排气) ,每完成一次这一系列的连续工作过程,称为一个工作循环。 对于往复活塞式发动机,活塞由一个止点运动到另一个止点的过程称为一个冲程。对应曲轴转角为 180 度。活塞往复四个冲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四冲程发动机。活塞往复两个冲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两冲程发动机。 四冲程发动机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两圈。进气,压缩,燃烧膨胀,排气四个冲程逐个进行。 两冲程发动机每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曲轴转一圈。进气,压缩,燃烧膨胀,排气的工作过程,重叠进行。曲轴箱参
2、与进气,压缩工作过程。两冲程循环(Two-stroke cycle)是内燃机基本運轉型式中的一種。两冲程循环与更常见的四冲程循环的区别只是冲程(活塞的直线运动)数量上的不同,雖然它们都有四个运动发生(进气,压缩,做功,排气) ,但两冲程循环以两个冲程完成上面四个運动,而四冲程循环以四个冲程完成一個循环。 運用與優缺點 由於運作特性之故,两冲程主要运用于偏大与偏小的发动机组,但不像四冲程引擎,两冲程引擎絕少用于中型发动机的範疇。 小型汽油机子通常都是两冲程的,常用在那些外置,高功率,低排量的摩托车、助力车、踏板车、卡丁车,以及一些园林用机器上,例如割草机、电锯等等。因为简单的设计成本較低,又擁有
3、很高的功率重量比(同样轉速的发动机两冲程的每秒做功次数是四冲程的两倍) ,因此在這些領域的应用很廣泛。至於在手持装置領域的應用上,两冲程循环的動力裝置由於不需倚靠重力低落原理運作的機油儲槽(oil reservoir,視需求有盤狀、壺狀等多種設計) ,因此在操作時不用考慮方向問題,而較適合需求。 二冲程循环的最大缺點,是由於进气跟排气要在同時進行,廢氣中有可能會含有未燃燒的燃料,造成浪費燃油及空氣污染。除此之外两冲程循环的動力系統是倚靠額外添加的噴合油或預混潤滑油(事實上就是已經混合好適當潤滑油後一起銷售的两冲程專用燃料)來進行发动机機件的潤滑,由於這類潤滑物質通常都比較難完全燃燒,因此也容易
4、產生較嚴重的廢氣污染。基於這些原因,今日的汽車发动机已絶少採用两冲程設計,部份發逹國家更開始限制摩托車與各類手持装置使用两冲程发动机。 雖然對於大部分人的認知來說,两冲程循环发动机通常都只是與汽油內燃機聯想在一起,但其實市面上仍然存在很少數的两冲程柴油发动机系統。在柴油发动机的領域中,通常只有很大排量的動力系統,例如大型海事用发动机或是卡車與重型工程機具動力系統,才會見到两冲程設計的版本,這些系統通常有兩個特點,第一就是運轉時的轉速很低,第二是通常都會搭配渦輪增壓器以提升功率表現。 运转的基本原理 两冲程发动机在结构上很简单,但是在运转过程中涉及到的力学很复杂。一个典型的简单的两冲程发动机有一
5、个活塞,进气孔与出气孔分别在气缸的左右两端。活塞向下运动首先将出气孔掀开,排出几乎全部的废气,然后打开进气孔,在曲柄轴箱中壓縮過的混合氣(燃料中通常混合着一些油以便潤滑曲柄轴)通过进气孔进入气缸,同時將缸內剩餘的廢棄掃出(通稱為掃氣 ) 。随后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混合物后用火花塞将其点燃,靠混合物燃烧所产生的巨大的能量推动活塞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運轉過程 活塞的升起使之在封闭的曲柄轴箱产生一个相对的真空。汽化器与曲柄轴箱之间的连接因为活塞的上升而打开,空气-燃料混合物被吸进曲柄轴箱。与此同时,空气-燃料混合物在气缸内被压缩。 膨胀冲程 活塞处在上死点(TDC) 。 曲轴在 0 度或者 360 度
6、。 实际中这个过程是在 0 到 150 度之间完成的,但是在模型中是在 0 到 120 度之间完成的。 进气/压缩冲程 活塞从下死点(BDC )移动到上死点。 四行程循環(Four-stroke cycle) 、现代汽车以及工业用途的(汽车、卡车、发电机)内燃机中大多都是四冲程循环的。此技術是由德國科學家尼古拉斯奥托于1876 年发明的,所以又叫奥托循环。汪克尔发动机有四个类似的周期,不过没有用到冲程。一个周期由四个冲程构成,亦即四個活塞在气缸中单方向的直线运动: 1-进气(吸气)冲程: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气体通过一个或者多个进气门注入气缸。 2-压缩冲程:混合气体被压缩。 3-做功(点火)冲程:混合气体在接近压缩冲程顶点时被火花塞点燃。 4-排气冲程:燃烧过的废气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排气门排出气缸。 四冲程发动机比两冲程的效率要高很多。不过需要相当多的可移动零件以及更高的制造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