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9第八章词类活用.ppt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7854722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8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9第八章词类活用.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9第八章词类活用.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9第八章词类活用.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9第八章词类活用.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9第八章词类活用.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八章 语法(一) 词类活用,一、古汉语词类的划分(了解) 二、词类活用的概念(掌握) 三、词类活用的类别(重难点) 名词用如动词 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 名词作状语 为动用法,第八章 词类活用,一、古代汉语的词类划分 1、词类是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而划分出来的类别。 划分词类的目的就是为了讲语言的组织规则,即讲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讲语言的句法结构。 、文言文词类的划分情况: 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进行加工过的文言文的词类划分基本上与现代汉语是一致的,可以分为在文言文中,量词还没有从名词中分化出来,这是先秦古汉语同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的主要不同之处。,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类活用

2、) 虚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2、词类活用主要是有关实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的问题 下面一起回顾一下这三类词的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 名词指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经常地用作:主语、宾语、定语、谓语 动词指表示动作、行为和发展变化的词,经常作谓语。 形容词指表示事物的性质和状态的词,经常作定语、状语和谓语。,二、词类活用的内涵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原来的语法功能,具备另一词类的语法功能和词汇意义, 这种现象我们称之 为“词类活用”。具体情况如下:,不同词类的活用情况,(一)名词 1、用如一般动词 2、使动用法 3、意动用法 4、

3、名词作状语,(二)形容词 1、用如动词 2、使动用法 3、意动用法 (三)动词 使动用法,三、词类活用的类别(见教材P343),(一)、名词用如一般动词 (二)、使动用法(名词、动词、形容词) (三)、意动用法(名、形),(四)、名词作状语 1、表示处所 2、表示工具和依据 3、表示对人的态度 4、表示比喻,四、名词用作一般动词例子见教材P343,定义:指名词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用作动词谓语,这时它并不起使动或意动的作用,但词义一般产生一些变化。,小结:活用条件 总的来说,如果一个名词具备了动词的语法功能,在句子中充当了谓语,那么它就活用为动词了。标志有六:,句子中,若n.后有明显的宾语或补语,

4、则 n. v. (说明:宾语是动词谓语涉及的对象,补语是谓语后的补充说明部分,所以宾语或补语前的名词一定会用如动词作谓语。) 策蹇驴,囊图书,夙行失道 (马中锡中山狼传)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史记项羽本纪)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 遂王天下。(韩非子五蠹) 后妃率九嫔蚕于郊。(吕氏春秋上农 ),若句子中n.前有能愿动词或副词修饰,则名作动。 (说明:能愿动词和副词不单独作谓语(带宾语),它往往与动词结合成谓语,所以它们后面的N.一定用如V.)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晋灵公不君。 距关,无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寡人欲相甘茂,可乎? 子谓公

5、冶长:“可妻也。”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二月草已芽。,句子中若n.的前后用“而”字与其他词或词组连接,则这个n.用如V. (说明:“而”的主要作用是连接前后两个V.或V.词组,或连接状语与动词谓语,不能连接n.的。所以,一旦N.前后出现了连词“而”,则一定活用为V.) 舟之侨曰:“无德而禄,殃也。”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缇骑按剑而前。 去今之墓而葬焉。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君:统治。隆:高,指推祟。王:称王。,名词前有助词“所”,名词活用为动词。 因为助词“所”的语法特点是只能与动词结合为名词性的“所”字结构,因此,凡

6、与“所”结合的名词便活用为动词。 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罾:用网捕) 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 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赤壁之战) 不为奸邪所利(论贵粟疏利:贪图),名词用在助词“者”之前,活用作动词。 因为助词“者”和动词等结合为名词性的“者”字结构而不同名词、代词结合。因此,凡与“者”结合的名词用作动词。 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触龙说赵太后) 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采草药) 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醉翁亭记) 基市井小人者与敬亭尔汝者(书博鸡者事) 童复取刃杀市者(童区寄传),名词用在代词前面,与代词构成支配与被支配关系,名词

7、活用作动词。就语法性质来说,名词不能带宾语,它一旦带了代词宾语,就应被视为活用作及物动词。例如: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游褒禅山记) 吾上书太夫人,谱汝诸孙中。(梅花岭记) 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今日之中国(与妻书) 吾业是有年矣(刘基卖工柑者言业:从事) 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吕氏春秋察今),五、使动用法 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可用作使动用法的词类有动词、名词、形容词。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 1.不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不及物动词后面不能跟宾语,古汉语中有宾语的不及物动词多用作使动。例如: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史记项羽本纪) 焉用亡郑以陪邻 ?(左传僖公三十年) 小子鸣鼓而

8、攻之可也。(论语先进)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 操军首尾相连,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 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鸣:使发出声音,2.及物动词的使动用法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及物动词形式上和使动无区别,区别只在词义上。使动的宾语不是动作的接受者,而是主语所代表的人、物使它具有这种动作。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左传宣公二年)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论语子路从而后) 天汉四年春正月,朝诸侯王于甘泉宫。(汉书武帝传) 辨别的关键是认真分析语言环境,依据上下文来确定。,(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表示“使宾语具有形容词所描写的性质、状态、特点”。例: (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9、。(贾谊过秦论)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 (3)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臣请完璧归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表示“使宾语成为或者拥有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例: (1)齐威王欲将孙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2)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史记项羽本纪 (3)吾见申叔,夫子所谓生死而肉骨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补充:(四)数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数词的使动用法”,就是用于谓语的数词,使它的宾语在数量上发生相应的变化。例如: 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卫风氓 “贰”同“二”,表示“使变成两

10、样”。“贰其行”即“使他的行为变成两样”,也就是他的行为前后不一致。“二三”在此表示“使不专一”,“二三其德”即使他的心意多次发生变化。 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孙子军争 “一”即“使一致”,“一人之耳目”就是使人的视听统一。这是个并提句。分开就是“夫金鼓,所以一人之耳也;夫旌旗,所以一人之目也。” 霸主将德是以,而二三之,其何以长有诸侯乎? 霸主应该用德,却使德前后不一,他怎么能长久的得到诸侯的拥护呢? “二三之”即“使之(德)多次发生变化,前后不一。”,六、意动用法(谓语“认为宾语怎么样”, “把当作来看待”)(一)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认为宾语具有形容词所描写的性质状态特点”。 (

11、1)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2)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齐策) (3)时充国年七十余,上老之。汉书赵充国传 (4)农夫渔父过而陋之。钴鉧潭西小丘记(二) 名词的意动用法 表示“把宾语看成、当作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是人们的主观想法,事实不一定如此。,(1)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 (战国策齐策) (2)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3)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4)侣鱼虾而友麋鹿。(苏轼前赤壁赋) (5)(林逋)梅妻鹤子。 (6)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7)粪土当年万户侯 (8)吾从而师之 韩

12、愈师说) (9)且庸人尚羞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10)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韩愈师说) (11)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七、名词作状语 (普通名词、方位名词、时间名词) 状语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起修饰、限制作用的。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能作状语,而是常用副词充当,如果要充当状语,必须靠介词的帮助,即与介词组成介词词组再作状语。,例: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黔之驴 古代汉语名词直接作状语,译成现代汉语应加一介词构成介词短语作状语。“用船载”。,(一) 普通名词作状语的四种情况:普通名词作状语指古代汉语常有的普通名词直接用于动词前作状语的现象。 1、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表

13、达行为动作在什么地方发生,或者行为动作向着什么方向发生。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山海经夸父逐日) 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 公奈何众辱我?(史记冯唐列传) 大月氏复西走。(汉书张骞传),2、表示工具或依据。 (1)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柳宗元黔之驴) (2)失期,法皆斩。(史记陈涉世家) (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4)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苏轼石钟山记) 3、表示对人的态度。 (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2)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膑)4、表示比喻。可以形容行为动作的状态,表达比喻内容。(译“象一样”)子产治郑二十六年

14、而死,丁壮号哭,老人儿啼。(史记循吏列传) 嫂蛇行匍匐。战国策秦策一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聊斋志异狼,(二)方位名词用作状语 表示趋向或方位,译为(往、到、在),二十年,始皇东游。史记始皇本纪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过秦论 操军破,必北还。赤壁之战 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孟子梁惠王上,(三)时间名词作状语(P351) 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古今用法一致。 例:我今天休息、朝辞白帝彩云间。但古代汉语中“日、月、岁”作状语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 (1)时间名词用作状语,用“而”或“以”连起来,这种格式现代汉语里没有; 长驱至齐,晨而求见。战国策冯客孟尝君,(2)岁、

15、月、日作状语行动性动词 ,在具体行动前表示频数、经常,翻译成“岁岁”、“月月”、“日日”或“每年”、“每月”、“每日”; 如: 吾日三省(x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人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庖丁解牛) 日与弟子角,无不胜。(聊斋促织),(3)日字放在V.或adj.前作状语,表示情况逐渐发展,译成“一天天地、一天比一天的、一月月地”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c)。柳宗元捕蛇者说 事日急。 贺卿日贵胜。(孔雀东南飞) (4)用在句首,表示对往事的回溯,日主语 可译成“往日”或“从前”;日君以骊姬为夫人,民之疾心固皆至矣。 (往日君王

16、把骊姬作为夫人,废了原太子申生而欲立骊姬之子奚齐百姓的憎恨之心本来就都产生出来了。) 国语晋语 日者,秦楚战于蓝田。(战国策赵策),(5)时用在主语前,表示及时、按时、当时: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庄子秋水谨食之,时而献焉。捕蛇者说,现代汉语中名词作状语的现象 残存于一些成语、熟语或部分合成词中。 车载斗量 烟消云散 星罗棋布 土崩瓦解 礼贤下士 口诛笔伐 风餐露宿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手写体 漆包线,八、为动用法,所谓“为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是为了宾语而发出的,即“为宾语而动”的意思。如 夫人将启之。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启之”是动宾结构,表达的意思是“为他打开城门”,是

17、一种状谓结构。宾语不是谓语动词所支配的对象,而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产生的目的或原因。 动词的为动用法最常见,其次是名词、形容词的为动用法。,1、动词的为动用法 动词的为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是为宾语而产生的。宾语不再是动词的支配对象,而是谓语动词所表示 的动作、行为所产生的目的或原因。 用为“为动用法”的动词,以不及物动词为最多。不及物动词一般不带宾语,如果一个不及物动词带上了宾语,而且又不是使动用法,那么一般就是为动用法。例如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诸葛亮出师表) “死节”即“为节操、节义而死。” 邴夏御齐侯。左传成公二年 御齐侯:

18、为齐侯驾车。,动词的为动用法,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A、表示 目的或原因,译为:主语+为了(因为)+宾语+动词 吾非悲刖也,韩非子和氏 “悲刖”即因为受了刖刑而悲伤。 今举大计亦死,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死国”即“为国家而死”。死:为了而死。 B、宾语是主语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的受益对象。其翻译格式为:主语+给(替/为)+宾语+动词。 文嬴请三帅。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请”是“替请求”的意思。“请三帅”是“替(秦孟明等)三个元帅请求。” 提弥明死之。晋灵公不君 “死之”即“为之(赵盾)而死”,替赵盾而死。,C、宾语是主语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时直接面对着的对方。

19、其翻译格式:主语+向(对)+宾语+动词。 例如 君三泣臣矣,敢问谁之罪也?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泣”是“对哭泣”的意思。“泣臣”是对着我哭泣。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三国志诸葛亮传 “解”是“向解释”的意思。“解之”是向他们解释 (3)既泣之三日,乃誓疗之。泣,为哭泣。病梅馆记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哀,为而哀。 阿房宫赋 ,2、名词的为动用法 名词的为动用法,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时,它所表示的相关的动作行为是为宾语而产生的。其翻译格式为:为+宾语+名词+相关动作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屈原离骚 名:为取名;字:为取字。“名余”即“为我起了名

20、字”,“字余”即“为我取了字”。 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留侯世家 “履”是“为着履”的意思。“履我”即“为(给)我穿鞋。”“履之”即“为之穿鞋。” 佗脉之。三国志魏书华佗传“为(给)他把脉”。 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序”是“为作序”的意思。“序其诗”是“为自己的诗作序”。 臣有子三人,家贫,无以妻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妻之”即“给他们娶妻子。”,3、形容词的为动用法 形容词的为动用法,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时,它所表示的性质和状态是为宾语而产生的。其翻译的格式为: 为了(因为)+宾语+形容词+相关动作 天下苦秦久矣。史记陈涉世家 “苦”是“因为而苦”的意思

21、,“苦秦”即“为秦而苦(苦于秦的统治)。 稷勤百谷而山死。国语鲁语 “勤”是“为了而勤(辛苦)”的意思。“勤百谷”是“为了百谷丰登而辛劳”。,九、形容词作一般动词、名词形容词的基本语法功能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在句中充当谓语(不带宾语)和定语。 (一) 当它转而表示与其意义相关的动作行为或发展变化、具有动词的性质和语法功能的时候,它就活用为一般动词了。,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太子欲善,善人将至。(国语楚语上) 生于乱世,贵而能贫,民无求焉。(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 亲贤臣,远小人(出师表) 火尚足以明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二)原本词

22、性为形容词,当其担任主语或宾语时,它已不再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这时就用作名词。如:“将军身披坚执锐”中的“坚”“锐”,指的是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兵器。 1、越国以鄙远 (烛之武退秦师) 2、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西汉贾谊新书过秦论) 3、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4、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5、此皆良实(出师表) 6、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7、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岳阳楼记),晓看红湿处 红:红花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红:绿叶、红花。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近”:平坦的、距离近的地方 小学而大遗 小、大:小的方面、大的方面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远近”:远近的人,即天下的人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高:高处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乏困:缺少的东西,十、动词活用为名词 原本为动词,由于语言环境的改变,动词跑到了主语和宾语的位置上(动词跑到定语位置不是活用,切记)临时充当名词使用,词性发生变化。例如 (1)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愚公移山) (2)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 (3)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触龙说赵太后) (4)追亡逐北 (西汉贾谊新书过秦论) (5)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寡人之于国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