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费加罗的婚礼》赏析.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7853832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费加罗的婚礼》赏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费加罗的婚礼》赏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费加罗的婚礼》赏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费加罗的婚礼》赏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费加罗的婚礼》赏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费加罗的婚礼一作品背景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最先接触的散步歌剧中的一部喜歌剧,完成于 1789 年,意大利语脚本由洛 伦 佐 达 彭 特 根 据 法 国 戏剧 家 博 马 舍 的 同 名 喜 剧 改 编 而 成 。 博 马 舍 的 话 剧 以 幽 默 讽 刺 的 笔法 反 映 了 当 时 社 会 上 “第 三 等 级 ”地 位 的 上 升 , 歌 颂 人 民 反 封 建 斗争 的 胜 利 。 创 作 歌 剧 费 加 罗 的 婚 礼 时 的 莫 扎 特 也 已 从 萨 尔 兹堡 大 主 教 的 樊 笼 中 解 脱 了 出 来 , 正 焕 发 出 前 所 未 有 的 创 作 激 情 。莫 扎 特 的

2、 歌 剧 保 留 了 原 作 的 戏 剧 宗 旨 , 在 作 品 中 对 伯 爵 妄 图 恢 复农 奴 制 的 作 法 加 以 挞 伐 , 表 达 了 对 自 由 思 想 的 歌 颂 。博 马 舍 是 18 世 纪 后 半 叶 法 国 最 重 要 的 剧 作 家 。 博 马 舍 喜 剧的 出 现 意 味 着 古 典 主 义 喜 剧 向 资 产 阶 级 喜 剧 的 过 渡 完 成 。 1789年 ,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爆 发 。 资 产 阶 级 意 识 到 戏 剧 作 为 宣 传 手 段 在 革命 中 的 作 用 , 提 出 “戏 剧 应 该 教 育 民 众 ”的 口 号 。 革 命 派

3、还 有 意 建立 人 民 剧 院 。 1791 年 1 月 31 日 , 立 宪 议 会 公 布 取 消 王 室 的 戏 剧审 查 制 度 , 答 应 演 出 自 由 。 本 年 内 有 数 十 家 剧 院 呈 请 开 业 , 其 中的 共 和 国 剧 院 以 专 门 演 出 支 持 革 命 的 新 剧 目 而 闻 名 。 这 时 期 创 作了 大 批 配 合 或 直 接 宣 传 革 命 和 革 命 战 争 的 悲 剧 和 时 事 剧 。 资 产 阶级 革 命 使 演 员 终 于 获 得 了 公 民 权 , 彻 底 结 束 了 过 去 受 歧 视 被 欺 侮的 悲 惨 处 境 ; 成 立 了

4、保 护 剧 作 者 合 法 权 益 的 剧 作 家 协 会 。 博 马 舍的 费 加 罗 的 婚 礼 是 他 在 十 八 世 纪 三 十 年 代 创 作 了 总 称 为 “费加 罗 三 部 曲 “中 的 第 二 部 , 于 1784 年 4 月 27 日 在 巴 黎 法 兰 西 剧院 首 演 , 其 时 法 国 正 处 于 大 革 命 的 前 夕 , 这 部 喜 剧 对 揭 露 和 讽 刺封 建 贵 族 起 了 很 大 的 作 用 。 虽 然 这 部 喜 剧 在 整 个 欧 洲 都 获 得 好 评 ,但 奥 地 利 皇 帝 约 瑟 夫 二 世 却 禁 止 在 维 也 纳 上 演 这 一 剧 目

5、 。莫 扎 特 所 请 的 脚 本 作 家 洛 伦 佐 达 彭 特 是 当 时 的 宫 廷 诗 人 , 由于 他 多 次 出 面 争 取 , 最 终 皇 帝 于 第 二 年 为 了 缓 和 国 内 的 一 些 冲 击而 口 头 批 准 改 编 后 的 歌 剧 可 以 上 演 。 莫 扎 特 用 了 一 年 时 间 谱 曲 ,他 在 创 作 这 部 歌 剧 时 保 留 了 原 作 的 基 本 思 想 , 那 愚 蠢 而 又 放 荡 的贵 族 老 爷 同 获 得 胜 利 的 聪 明 仆 人 之 间 的 鲜 明 对 照 即 为 整 个 剧 情 发展 和 音 乐 描 写 的 基 础 。1786 年 ,

6、 费 加 罗 的 婚 礼 于 维 也 纳 奥 地 利 国 家 剧 院 首 演 。 费 加 罗 的 婚 礼 是 莫 扎 特 众 多 歌 剧 作 品 中 最 为 著 名 的 一 部 , 是莫 扎 特 歌 剧 中 的 颠 峰 之 作 , 也 是 我 国 乐 迷 最 为 熟 悉 的 一 部 , 创 作于 1786 年 的 这 部 歌 剧 , 是 欣 赏 莫 扎 特 歌 剧 的 入 门 之 作 。同时,在他的整个西方音乐长河中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及影响。它是欧洲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也从侧面反映了莫扎特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他生活的写照。首先从其原著来看,这部由博马舍所些的戏剧虽然是以西班牙为故事背景,但它

7、确讽刺了当时的法国封建阶层,法国国王在观看完这部戏剧之后说“戏剧上演产生的影响将会导致拆除巴士底狱”。戏剧曾遭到禁演。而莫扎特所在的国家奥地利当时正处于国王约瑟夫二世的统治之下,虽然政治比较开明,但是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并且不可调和。当时的启蒙主义对资产阶级产生了深刻影响,他们的意识觉醒了,要求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期望社会能够达到启蒙思想家宣扬的“平等、自由”。莫扎特在当时刚刚离开萨尔斯堡脱离大主教的钳制,摆脱屈辱的生活获得了作为一个作曲家的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作为一个第三等级的公民和之前类似的生活经历,他必然会对这样一部下层人民战胜上层贵族的,充满政治讽刺意味的作品感兴趣。在

8、这部歌剧中他发挥了自己的艺术个性,倾注了自己对歌剧这种艺术体裁的热爱,运用意大利喜歌剧的形式,并且大力发展了重唱的艺术形式,达到音乐与戏剧的高度融合,铸就了这部不朽的作品,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费加罗的婚礼至今仍是各大歌剧院上演次数最为频繁的歌剧之一,有如天籁的歌声和错综复杂的男女人物关系,宛如角力般、层出不穷的小计谋和角色错乱的对白,至今仍是许多观众念念不忘的经典。让人眼花缭乱的进行速度,带出男女之间你来我往的情境、种种约定承诺造成的混乱情形、还有谁对谁唱情歌、谁看谁却不是谁的有趣故事。随着近代舞台的技术进步,每一次观赏此剧时都有全新的体会。二,作品音乐分析:歌剧主要是描写伯爵的男仆理发师费加

9、罗与伯爵夫人的女仆苏珊娜的纯洁爱情,作者通过喜剧性的爱情故事,深刻、尖锐地提出了反对封建制度的社会问题。在剧中,普通平民以机智、勇敢和胜利的姿态出现在舞台上,而对封建贵族的虚伪、堕落则进行了无情的讽刺、揭露,这部歌剧当时受到了非常热烈的欢迎,也遭到宫廷贵族的不满和禁演。莫扎特在创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广泛吸收了意大利谐歌剧、德奥歌唱剧、法国喜歌剧和英国民谣歌剧等诸多因素,注重宣叙调与咏叹调的组合与布局,并把重唱作为喜歌剧中戏剧冲突曲重头戏,推动剧情发展,揭示矛盾冲突。莫扎特在这部歌剧中赋予人物以深刻的思想。在淳朴与自然中寻求情感的表现。1,序曲费加罗的婚礼序曲采用交响乐的手法,言简意赅地体现了

10、这部喜剧所特有的轻松而无节制的欢乐,以及进展神速的节奏,这段充满生活动力而且效果辉煌的音乐本身具有相当完整而独立的特点,因此它可以脱离歌剧而单独演奏,成为音乐会上深受欢迎的传统曲目之一。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序曲的主题音乐与歌剧中的音乐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在风格上和情绪上与歌剧的内容是一脉相承的。这首序曲是一首妙趣横生的作品,它概括了普通平民的性格特征,烘托了喜剧中胜利的欢乐气氛。从中不难看出费加罗机警、幽默的形象和苏珊娜聪慧、美丽的倩影。 序曲采用省略展开部的奏鸣曲式结构。呈示部的主部由两个主题构成: 第一个主题是稍快急速、性格爽朗的音流。第二个主题为急板,像是明快、雄健的号声,体现出抒情喜剧的风

11、格。连接部出现活泼跳跃的节奏和弦,将热烈的情绪推进了一步。副部也有两个主题,用属调写成。第一主题富有朝气,有一反复出现的音型,象征费加罗不屈不挠争取爱情的性格。第二主题使费加罗勇于斗争的性格表现得更加突出。结束部旋律优美、细腻,富于歌唱性,刻画了少女苏珊娜的形象。经过一个短小的连接句,音乐进入再现部,副部的主题在主调上出现,全曲充满了热烈气氛,表现了费加罗战胜封建势力,获得婚姻自由的欢乐情绪。2、G 大调弦乐小夜曲(op.525)莫扎特一生共写了十三首小夜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 1787 年 8月创作的G 大调弦乐小夜曲。这是一部轻快的乐曲,充满了淳朴、真挚的感情。由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

12、提琴、大提琴及倍大提琴演奏。由于它是莫扎特全部小夜曲中唯一用弦乐演奏的,所以被称作弦乐小夜曲或G 大调弦乐小夜曲。它堪称 18 世纪器乐小夜曲的典范。这部作品共有四个乐章,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结构,具有进行曲风格。开始四小节的前奏为号角特征的引子乐句。音调明朗有力,充满信心。呈示部的主部主题清新、流畅,情绪饱满,颤音的出现更显得生机勃勃。副部主题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主题节奏鲜明,连奏、断奏音型交替出现。第二部分是连续反复的颤音和断奏,幽默而轻巧,蕴含一种自得其乐的情绪。展开部非常短小,主要以引子乐句和副部主题的第二部分音型展开。再现部按奏鸣曲式原则,副部主题的调性由属调转为主调,其它基本

13、是呈示部的再现,最后是短小精悍的尾声。整个乐章节奏明快,旋律生动、简洁利落和富有推动力。第二乐章:行板,是一首抒情的浪漫曲,具有回旋曲式的特征。主题淳朴、抒情、典雅、宽广。第一插部旋律富于流动性,轻歌曼舞。第二插部跳音与连奏形成鲜明的对比。第三插部是全曲中唯一小调性的主题,它运用一个回音音型,连续不断地出现于小提琴与大提琴对答之中,形成高音部与低音部的对比,增加了乐曲的戏剧性。最后,整个乐章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第三乐章:短小、精致的小步舞曲,复三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主题由明快、有力和抒情、流畅两种富于对比性的旋律构成,带有舞曲风格。第二部分旋律甜美柔和,具有歌唱性。也由两种对比性旋律构成。第三

14、部分反复第一部分的主题后,结束全乐章第四乐章:快板,回旋奏鸣曲式结构。呈示部含有两个主题,第一个主题是一首威尼斯流行歌曲,旋律活泼轻快,充满着青春的活力和生命的光辉,这一主题在本乐章中重复五次,但调性每次有变化。第二主题优美、纤巧、生动,与第一乐章副部主题的第二部分近似,具有舞曲的风格。展开部是以主部主题为基础的调性变化与发展。再现部以副部主题在前、主部主题在后,倒置出现,从而加强了回旋曲特有的热烈情绪。G 大调弦乐小夜曲在欢快、明朗、兴高采烈的气氛中结束。3、A 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op.219)莫扎特的小提琴协奏曲共有六首。他的前五首小提琴协奏曲都是在1775 年的几个月时间内写成。第五

15、小提琴协奏曲完成于 1775年 12 月。当时,年方十九的莫扎特在萨尔茨堡任宫廷乐师,但无论是创作速度还是艺术上的成熟都令人赞叹不已。这五首小提琴协奏曲风格典雅,旋律优美,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莫扎特在确立古典协奏曲的体裁方面有较大贡献,他的协奏曲采用三个乐章快-慢-快的对比形式;并确定了第一乐章奏鸣曲式的主题对比原则:即第一乐章一般都有两个呈示部,第一个由乐队陈述基本主题,第二个则由独奏乐器展示,并强调独奏乐器的作用,充分发挥其技巧性。第五小提琴协奏曲以其结构之独特为人们所熟悉。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乐队在乐章开始时全奏出一个强有力的和弦,给音乐以推动。接着,在第二小提琴和中提琴的颤音背景上,

16、第一小提琴以明亮的音响奏出引子的主题,它是这个乐章第一主题的雏形。经过一段连接,流畅地进入第二主题,这个主题典雅、轻巧。接着,独奏小提琴奏出一段缓慢、富于表情的咏唱,这是第二呈示部的引子,紧接着是主部主题的出现,这时由独奏小提琴奏出的一段坚定有力、生气勃勃的旋律,给人们的感觉是这一乐章的音乐这时才真正开始。连接部和副部都显示出了独奏小提琴与乐队之间的对比,富于装饰性。简短的展开部形象柔和抒情,再现部把前面的主题一一再现。乐章结束之前,出现了独奏小提琴辉煌的华彩乐段,它既快速明亮又柔和细腻。第二乐章:慢板,三部曲式在这个乐章里,莫扎特表达了细腻而多样的内心体验,反映了这个时代的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

17、渴望,第一部分主题是抒情、委婉的。副部的旋律在力度上与主部产生对比。展开部和再现部中,几个主题加以展开和再现,最后出现简短的华彩乐段,安静地结束第二乐章。第三乐章:回旋曲,小步舞曲速度乐章开始由独奏小提琴奏出主题,这是一个典雅而柔和的旋律,典型的小步舞曲节奏,构成了一幅宫廷舞蹈的场面。这个主题时而由乐队,时而由小提琴奏出,但每一次出现都有新的装饰,丰富了主题的发展。中间的插部是 18 世纪流行的所谓“土耳其音乐”的段落,二拍子,快板速度,是莫扎特采用的那种异国情调的范例之一。由五支节奏活泼、情绪欢快的旋律构成的间奏乐段的主题,是匈牙利的舞蹈音乐,刻画了民间生活。乐章结尾经过小提琴的华彩乐段和小

18、步舞曲的主题再现,把“罗可可”风格装饰的、轻盈美妙的旋律,又展示在听众面前。三:作品风格:费加罗的婚礼是莫扎特歌剧中的一部杰作,也是他后期创作的几部经典剧作之一。在这部歌剧中,音乐语言具有了新的通俗性与个性化的特点,以音乐对人物进行了惟妙惟肖的刻画,剧中每个主要人物都有他自己的咏叹调或抒情小曲,重唱也是该作品中的一个闪光点。本文对该作品中的音乐特点及突破进行了综合的分析,从音乐欣赏,音乐美学方面出发,将该剧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全方位的阐述,使艺术爱好者能够深刻的认识歌剧的美。1,剧中音乐语言的新特征 音乐的语言是用来传达和体现以情感为主的信息,它可以通过高低、大小、粗细、刚柔等音调变化表达

19、出来。在费加罗的婚礼中,莫扎特积极的调动各种音乐创作手法,使音乐形象描绘更加真实而且贴近生活。莫扎特这部歌剧的音乐语言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这种新的特征主要表现在通俗性与个性化,音乐表达常有明显的世俗化,既纤细又流畅,他没有使用像意大利正歌剧式的手法,而更加广泛的使用了通俗的手法,使音乐更加贴近生活。剧中人物凯鲁比诺是一个情窦初开的小伙子,他不是主角,但是他的音乐分量却很重。遵循西方传统歌剧的写作手法,该角色的唱段一般由女高音或者女中音演唱,其中著名的咏叹调你们可知道音乐旋律非常优美,温柔动人;伯爵夫人罗西娜是一个心事重重的贵妇人,因此她的音乐既优雅又忧伤。比如在第二幕中伯爵夫人的摇唱曲求爱伸给

20、我安慰音乐旋律极为抒情,歌词只有四句,但是音乐婉转哀伤,完全符合当时她伤心难过的心理;第三幕中伯爵夫人和苏珊娜之间的二重唱西风颂也是完全通俗化的音乐,能够再现出两人在写信时的情景。该曲不仅曲调、歌词优美,音乐旋律也极为抒剧中人物的音乐刻画 2,剧中人物的音乐刻画该部歌剧的成功之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用音乐对人物进行精心刻画,从而透视人物的心路历程。剧中的主要角色费加罗、苏珊娜、伯爵夫人、凯鲁比诺都有自己的咏叹调和抒情小曲,用以表现他们的性格特点、思想感情和心理状态。费加罗是歌剧的中心人物,莫扎特为他安排的几个唱段都遵循传统喜歌剧的写法,按男中音喜剧角色的格式处理,每段都有急口令式的歌唱,同时又赋

21、予人物特有的品格。如第一幕中结束时他的著名唱段不要再做情郎。采用进行曲的节奏,号角吹奏般的音调,刻画出费加罗乐观自信的形象。而苏珊娜聪明活泼,对费加罗感情真挚,第四幕中的唱段美妙的时刻将来临前段采用的宣叙调表达了她的纯洁天真,后一部分是咏叹调用以表达她对费加罗真诚的爱。正是因为她天真的个性,所以她的唱段中也有不少急口令的设计。伯爵夫人罗西娜不再是该角色在塞维利亚理发师中的花腔女高音,改为优雅而矜持的抒情女高音,这与她的经历相符合,而她在剧中的唱段也因为她矛盾复杂的心里而较难把握,例如在第二幕开始的小咏叹调求爱神给我安慰以及第三幕中的咏叹调何处寻觅美妙的时光。伯爵、玛西娜等人的唱段也完全符合他们

22、在剧中的角色性格,音乐把握准确。莫扎特对音乐的精确使用,使剧中人物丰满多姿,形象生动完美,更加贴近生活。 3、重唱在剧中的突破性使用 重唱与独唱不同,独唱能够表现出歌剧的戏剧性和抒情性,而重唱在歌剧中则能够表现出立体感。重唱的艺术表现范围很广,有的各声部相互配合,共同抒发统一的思想感情,有的声部则各个曲调个性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同,甚至互相对立。重唱根据情节需要和演唱人数的多少可分为二重唱、三重唱乃至七八重唱等。重唱在费加罗婚礼中起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不仅用于刻画人物心理,还参与情节发展表达不同人物之间相近的感情,或者形成对立感情状态的并列交织,多处重唱对于剧情的展开及人物性格的刻画都起

23、着重要的作用。 1)、刻画人物的心理 用于刻画人物心理的重唱有几种不同的表现,其一,表现不同人物对某事物的共同感受,如在第一幕中苏珊娜与费加罗的小二重唱可以表现出他们为即将成婚而感到喜悦,具有温柔的音调,充满光辉的乐观愉悦的情调和不摧毁的毅力。还有第二幕中费加罗与父母相认后,连苏珊娜一起一家四口的四重唱,温馨而幸福。其二,表现人物对某事物从不同角度的不同看法与心理活动。如第一幕中,当伯爵在苏珊娜房间里发现凯鲁比诺的时候,伯爵、音乐教师巴西里欧、苏珊娜之间的三重唱,伯爵是一种气愤的音调。苏珊娜则是一种担心、着急的语气,而巴西里欧则是一种看热闹的心态,将三人身处不同角度,对于这件事表现出的不同看法

24、形象的表现出来。还有第三幕中伯爵夫人与苏珊娜之间的写信二重唱。这段二重唱的曲调歌词都非常的优美,做着同一件事的两个人所怀着的不同感情在重唱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伯爵夫人让苏珊娜写信给伯爵,信的内容由她口述,苏珊娜记录,两人一呼一应,乐队留有间奏给苏珊娜记录的时间,女高音音色甜美温柔,沁人心脾。从而生动的刻画出了不同人物不同的心理活动。 2)、推动剧情的展开 在这部歌剧中,最能推动剧情发展的重唱在第二幕,从一开始伯爵与伯爵夫人的二重唱,到苏珊娜从化妆间走出来形成的三重唱,再到后来费加罗进入,形成四重唱,后来园丁闯入成为五重唱,层层深入推动剧情不停发展,后来园丁退场,而玛西林娜,医生巴托洛与巴里西欧

25、进入形成庞大的七重唱使戏剧冲突达到高潮,而因为剧情需要,这七人分成两组不同的阵营,这两组在音乐表现上是相互对立的。一组是计谋得逞后的得意,而另一组是焦急无奈。除此之外,第三幕中的六重唱也是推动剧情发展的一个重要场面。在费加罗向玛西林娜借债一事的审判过程中,偶然发现了费加罗的身世:原来女管家玛西林娜是他的亲生母亲,而医生巴托洛是他的父亲。此时,三人形成三重唱,一家相认的喜悦体现其间。而伯爵不甘心加入唱段形成四重唱,法官库尔乔附和形成五重唱,后来苏珊娜凑足银币进来还债时,误会费加罗与玛西林娜的关系而形成六重唱,剧情高潮迭起,后来经过解释,一家四口皆大欢喜,形成幸福的四重唱。而另一边,伯爵与库尔乔也形成了一组阵营,两组人又形成两种势力,揭示出了戏剧冲突,推动了剧情发展,加强了戏剧的表现。 总之,此部歌剧成功地用音乐和歌唱刻画了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及心理变化,塑造了人物的性格,强化了观众对剧中人物的情感体验,令观众深入地进入到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费加罗的婚礼通过它幽默诙谐的音乐形象、鲜艳夺目的画面、动人心弦的音乐,成功的把这部歌剧推向了辉煌,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 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