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学设计概述千百年来,人说一直有着“上天”的梦想;而今,这一梦想已经成为现实,“上天”不再是什么新奇的事情了。但是,如果坐上宇宙飞船在广阔无垠的太空里遨游一番,那你就会觉得发生在“天上”的许多事情非常稀奇而且还有点“古怪”了。这不,睡觉得把自己绑在睡袋里;喝水时把杯子倒过来水却不会往下流,只能用吸管吸;走路轻飘飘的,必需穿带钩子的鞋子走在带网格的地板上;洗澡时喷头喷出的水总是飘浮在空中这一切都是因为远离了地球,脱离了地球引力失重了。本课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并且把造成“奇特”的原因巧妙地安插在第三段:“因为在宇宙飞船里,水失去了重量。”这就是失重,也
2、就是造成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很奇特的原因。这些有趣的事情对学生一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我们老师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把课文读好,使他们在了解一些航天知识的同时接受语言文字的训练。本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解决生字学习,以及初读课文,读通读顺,知道课文写了太空生活在睡觉、喝水、走路和洗澡四方面都很有趣。第二课时理解课文,抓住具体四方面是怎么有趣,为什么有趣这两大问题,读文感悟,理解。教学目标: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2、 初步了解有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识,激发了解新科技的兴趣。教学重点:1、 朗读课文,读出新奇、有趣的语气2、 了解太空常识。学情分析:1、学生
3、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阅读写作积累,表达能力较强。 2、部分学生聪明活跃,阅读面广,视野开阔,创新意识强,创新能力高。3、本班两极分化现象比较突出。教具准备:1生字、词语卡片,反映太空活的课件或图片。2学生查阅的太空生活资料,彩笔和画纸。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在太空中生活的画面。教师讲述:这两位叔叔是谁,你们认识他吗?(学生谈话)他从太空中返回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太空中的趣事,你们想了解这些事情吗?那就让他们给我们讲讲太空的趣事吧!(板题)(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发挥多媒体优势,激发学生好奇心,实现向文学的自然过渡。)二
4、、初步感知课文1先自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画下来,再向别人请教。2采取同桌互读、小组分段轮读、指名读等形式,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3点练读 2 至 4 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说太空中究竟有什么趣事?(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书活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扫除了字词障碍,培养自主阅读的能力。)三、识字1请小朋友拿出字卡,学生的字卡预先做成各种形状,如飞船等(根据学生的想象自己完成。)自由读字卡、同桌互相指认、小组内识字比赛、全班开火车读。2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交流识字方法,用字扩词。强调重点字的读音。3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如下训练:(1)确读出下列带有生字的词语:太空、宇航
5、员、杯子、失去、半空中、平稳、穿鞋、洗澡(2)去掉词语中熟字开火车读生字:空、员、失、半、平、穿、洗(3)找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小组讨论如何记住这些字。(4)教师念读字词,学生亮出卡片。用“空、平、洗、杯”等字扩词。(5)用“要想必须、要想得、为了都”各说一句话。(本课要求学生认读的生字较多,只有通过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复现生字,才能保证识字效果得以巩固,完成识字任务。)四、写字1整体指导,发现规律。左右结构的字有哪些?(杯、洗)教师范写。2学生仿写,师生评议。五、朗读自己喜欢哪段就读哪段。并向同桌同学说说自己喜欢这一段内容的原因。(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丰富对“趣事”
6、的感知。)第二课时一、导入拿出字卡小组抽查认读情况,给生字组词。二、精读课文1小组内朗读:每人读一段。看谁读的好,选拔一名同学参加全班的比赛,比赛要求是:一是要让人听了觉得新鲜有趣,二是让人觉得惊奇。2全班比赛。三、感悟1小组学习讨论,太空生活怎么有趣?与我们地面上生活有什么不同?2汇报交流,教师板书,加深学生对太空生活的认识。(绑在睡袋里、只能用吸管吸、穿带钩的鞋,走网格地板)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争取能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3谁能从课文中找到一句话来说明睡觉,喝水,走路,洗澡都这么奇特的原因?引导学生了解“失重”现象。(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太空中的趣事,并进一步弄清发生这些趣事的原因,丰富学生认知,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愿望。)四、扩展1你们还知道太空生活中别的趣事吗?是怎么知道的,谁来向大家介绍?(把课外搜集与课内学习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交流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了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热情。)2以“我要向宇航员叔叔学习”为题,想象在太空中会发生什么事?并说说自己将来想在太空中做点什么?3自由想象太空的奥秘,用彩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太空。(树立大语文观念和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体现语文学习综合性的特点,充分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对科学事业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