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遗产管理复习第一章 第一章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 概述 概述 第二章 第二章遗产 遗产 旅游 旅游 概述 概述 第三章 第三章文化遗产管理 文化遗产管理第一章 第一章文化遗产概述 文化遗产概述 第一节 、遗产,文化遗产, 自然遗产的含义 第二节、 遗产的价值与功能 第三节 、世界遗产的保护和申报 第二章 第二章世界遗产旅游概述 世界遗产旅游概述 第一节 遗产旅游及其相关概念 一 遗产与遗产旅游 二 世界遗产与世界遗产旅游 三 世界文化遗产旅游第二节 遗产旅游的历史演进 一 古代遗产旅游 二 近代遗产旅游 三 现代遗产旅游 第三节 遗产旅游对遗产地的影响 一、几个关键概念的区分 二 遗产旅游对遗
2、产地的影响第三章 第三章文化遗产管理 文化遗产管理 第一节 文化遗产管理概述 一 核心概念的理解 二 文化遗产管理的主要原则 三 文化遗产管理与旅游的关系 四 文化遗产管理的主要发展阶段 第二节 文化遗产的两大类型 一 物质文化遗产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节 遗产的原真性 一 原真性概念的起源 二 原真性概念在文化遗产保护法规中的演变 三 原真性在旅游研究中的发展 四 文化遗产旅游的原真性遗产是自然演进与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历史积淀的精华。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类” 与 “非物质”类,或者 称 “可触摸”类与“不可触摸” 类,“有形”类与 “无形”类 。 - “物质”类文化遗产包括我国文物概念下的
3、全部内容 (,2002),即“可移动文物” 与“不可 移动文物” 。前者包含器物,文书,典籍,服饰,艺术品等。后 者包含古迹,古建,遗址等。 - “非物质”类文化遗产包括民间艺术,口头文学,语言, 工艺,习俗,节庆礼仪等。 物质遗产是指自然界在演替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地质地貌,生态景 观,生物群落与物种。遗产的价值是指遗产的历史,科学,美学意义。世界遗产着眼于突 出的普世价值(oustanding and universal value, UNESCO)。其他遗 产会因品味差距而在价值等级上有所差异。 文化遗产的价值: 代表着人类的创造性才能,某种价值观, 一种已消失或仍存在的文化传统或文明的见
4、证,一种人类传统生活 方式或土地利用方式,人类历史上的设计技术艺术文学等方面的成 就,与某一重要历史事件习俗思想信仰有着可感知的直接联系。 自然遗产的价值: 代表着地球演变的地质地貌特征,地球生 态系统动植物群落种群物种的功能和行为特征,具有审美价值的自 然现象与自然景观区,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濒危物种生存具有重要 价值的自然栖息地。遗产的功能包括: 教育功能:知识层面与精神层面,是社会,实体和综合教育。 政治功能: 由于遗产凝聚着与其所在地区,社会和族群的历史, 自然环境,精神联系,因此,它既可以代表一种社会规范的传 承,又可以表征一种政治与意识形态延续的合法性。 经济功能: 说法始于20世纪
5、80年代,利用遗产向全球社会提供 各种文化消费服务的功能。1972年的世界遗产公约,将世界遗产划分为三大类型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自然遗产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 1992年又修改加入了 世界文化景观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世界遗产公约确定世界文化遗产其定义为: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 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分或结构、铭文、 窟洞以及联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 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 的或连接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 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
6、考古地址等 地方”。世界遗产的申报和认定 一个标记 两个机构 六个程序 世界遗产的标志由代表大自然的圆形与人类创造的形状方形相 系相连的图案及“世界遗产”的英法西字样构成,象征着文化 遗产和自然遗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央的正方形是人类创 造的象征,圆圈代表大自然,两者密切相连。呈圆形,既表示 全世界,也表示着它需要人类给予保护。 ICOMOS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成立于1965年,总部在巴黎,是国际上唯一从事文化遗产保护 理论,方法,科学技术的运用于推广的非政府国际机构,有80 多个国家会员和4500多名个人会员。 两个关键机构 IUCN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成立于1948年,总部设在日内瓦,宗
7、旨是促进和鼓励人类 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永久利用。成员包括分布在120个国家的福 方机构,民间团体,科研和保护机构。六个基本程序申报国 1, 签字承认世界遗产条约 2, 成为条约 成员国成员国 1, 制定普通和特殊价值的 遗产明细表 2, 提出将文物列入表中 的建议 3, 向UNESCO世界遗产 中心提出申报文件UNESCO世界遗产中心 1, 审核申报文件 2, 将申报文件提交给 ICOMOS和IUCNICOMOS/IUCN 1, 向申报单位派遣专家 - 对文物进行评估工作 - 准备申请报告 2, 根据世界遗产条约对所 所申报的文物进行审核 3, 将评估报告附以推荐材 料呈递世界遗产办公署世界遗
8、产办公署 1, 审核文件 2, 向成员国索要有可能的 补充材料 3, 向世界遗产委员会进行 推荐世界遗产委员会 1,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之前 向成员国索要补充材料 2, 拒绝将所申报的遗产列 入名录 3, 接受申报,列入世界遗 产名录世界文化遗产旅游是以被列入的历史文物,建筑 物和历史遗迹作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形式。 按照其使用性质来划分: 类型1:历史文化名城游,包括名城历史中心,古城等 类型2: 城堡与要塞游 类型3: 宫殿与园林游 类型4: 宗教建筑游 类型5: 陵墓与墓地游 类型6: 遗址与岩画游 类型7: 特殊建筑,工矿等交通遗产设施与巨型雕塑游 类型8: 乡村田园与环境游文化遗产管理(
9、CHM)是为保持文化遗产资产的文化价值以满 足当代和未来人类的享受需要而进行的系统化保护。 文化遗产的管理原则 1、文化遗产代表性样本的保护 某些人造物件和遗迹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中创造出来 的。而这样的环境是不可能被真正复制的。因此,遗产管理是不可 能顾及所有资产的,只有那些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才能得到保护。 2、内在价值的保护 文化遗产管理的一条潜在原则就是从遗产保护中获得的“社会效 益” 。 文化遗产管理需要向社会传达的信息是遗产对社会的价 值。3、文化资产需要向公众展示并加以解释 文化资产的恰当展示,要求管理者以一种让所有类型的参观者都 能理解的方式来对资产的文化价值作出充分地解
10、释 传递文化遗 产价值的信息。 在资产的展示中,管理者应该在教育与娱乐之间达成平衡。文化遗产管理与旅游之间的区别 文化遗产管理 旅游 主导部门 目标 对文化资产的经济 态度 主要使用群体 文化资产的价值 国际政治机构/非政府组织 公共部门 (非盈利性) 私营部门 (盈利性) 更广泛的社会目标 商业目标为主 存在价值 保护其固有价值 使用价值 消费其固有和外在的价值 当地居民 非当地居民 作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 展示而对社区的价值 ICOMOS / UNESCO WTO / WTTC 主要利益相关者 作为能为目的地创立品牌的 产品或活动而对旅游者的价值文化遗产管理 旅游 主要利益 相关者 少数民
11、族,原住民 群体 当地居民 遗产专业人士,当 地历史界群体 商业群体 非当地居民 旅游业协会 其他行业组织旅游是一种商业活动 地区发展旅游是因为能为当地带来新的经济来源,国家发展 旅游是因为它是非常重要的外汇来源。然而,旅游的独特之 处在于,它的收入的大部分是由体验的促成者所创造的,而 不是体验的提供者所创造的。 旅游包含体验的消费 旅游者通过愉快体验的消费来满足其个人需要。因此,旅游 活动有可能是入侵式的,目的地的人们有可能感知到旅游活 动是强加于东道主社区。游客为寻求体验而旅行,目的地社 区则希望从游客那里获得经济利益。旅游是娱乐 旅游产品为了获得成功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商业可行性,必须 经过
12、巧妙处理和包装,以便公众轻松的消费.这种消费有可 能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形的,如游客吸取当地的文化。游 客把娱乐或商品化的体验作为一种现代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 体现来接受的。因此,旅游本身即成了目的,而不是某种更 高目的的手段。 旅游是一种由需求驱动的活动 从根本上说,旅游乃是一种由需求所驱动的活动,它更多地 受到市场力量 (游客以及力图满足旅游者需求的旅游业)的影 响。文化遗产管理的发展阶段 初始的及持续 的资产清查阶 段 保护性法规的 最初颁布阶段 专业化水平提 高阶段 利益相关者的 咨询和参与阶 段 专业和国家责 任的回顾总结 阶段一 物质文化遗产 包括所有具有文化价值的某种物质化体现的资
13、产,如 历史城镇,建筑,考古遗址,文化风景和文化物件,或 者可移动的文化财产。 可移动的文化财产: 指作为人类创造或自然进化的表现和明证 , 并具有考古 历史 艺术 科学或技术价值和意义的一切可移动物 品. 包括: (I) 于陆地和水下所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的收获 (II)古物 (如工具,陶器,铭文,钱币,印章,武器等) (III)历史纪念物肢解的块片 (IV)具有人类学和人种学意义的资料 (V) 具有特殊意义的手稿和古版本书,古籍抄本 文化遗产的两大类型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 指某一文化社区在历史基础上所创造的,由群体或个 人表达的,被承认为体现了该社区的期望,并因此而体 现了它的文化和社会身份的
14、民俗 (或传统的和流行的文 化)的总体内容。 物质文化遗产资产 代表某一社区的硬件文化,它的地方 和事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产 代表它的软件文化,人民,他们的 传统以及他们的所知1 威尼斯宪章与原真性概念 (1964) 不仅要保护最早的状态,而且要保护“所有时期的正当贡 献 ”,“不 能改变布局和装饰”, “要保护估计周围环境” 。 从 方法学上将原真性概念分为“设计,材料,工艺,环境” 几个组成部 分。 积极意义: 将遗产保护由艺术变成了科学,其学科基础是考古学, 并 以原真性为核心构建了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框架。 局限性: 以欧洲文化为背景,从考古学角度强调石质遗产客体本身 的价值,强调维护和
15、修复,完全排斥重建. 强调遗产的科研价值,忽略 遗产的展示功能与使命。 对原真性的理解2 奈良文献与原真性概念 (1994) 原真性的信息应该包括:形态与设计,材料与材质,使用与功能,传 统 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精神与情感,以及其他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 积极意义:强调文化遗产的多样性,评价原真性标准的灵活性. 3 巴拉宪章与原真性概念 (1999) 对文化价值要素进行了扩展,并具体界定为: place, fabric,setting,use, meanings, records, association, related places, relatedobjects. 将保护的内容扩展为: m
16、aintenance, preservation, restoration,reconstruction, use, compatible use, adaptation, interpretation. 从关注旅游者动机与旅游者体验开始,基本上站在旅游者的角度来 分析“真” 与“假” 。 1 客观主义原真性 原真性作为旅游客体内固有的一种特性可以用一个绝对的标准来 衡量。 (Boorstin 1964 和 MacCannell 1973) Boorstin 认为: 肤浅的现代游客只追求消遣,很容易被那些现代 旅游业的不真实的“伪事件” (pseudo events)所满足。 MacCanne
17、ll 也认为旅游业确实不可避免的创造一些不真实的或 “舞台化真实” (staged authenticity)的体验给游客,而且游客乐此 不 疲。但他不赞同Boorstin对游客的判断,认为游客也希望追求真实 的体验,但是他们无法识别那些非真实的伪事件。 原真性在旅游研究中的发展 “前台” 和“后台” 理论 (Goffman, 1959): 前台 (The front) 旅游者与服务人员接触交往的开放性空 间。在现代旅游活动中,东道主将他们的文化(包括他们 自己)当作商品来展示给旅游者,并导致东道主社会生活 真实性的舞台化。 后台 (The back) 旅游者通常难以接触到的东道主社会生 活的
18、真实场所。2 建构主义原真性 Constructive Authenticity 真实的体验是多元的,而非单一的。真实或不真实是一种人们看 待,解释事物的主观结果。对于旅游目的地的不同文化和民族来说 , 原真性是旅游客源输出地的游客基于其期望甚至刻板印象对旅游目 的地旅游产品所贴上的一种标签。在效果上,旅游者确实在寻找原 真性,但他们寻找的不是客观的原真性,而是社会建构的原真性。 旅游目的地或其他事物作为原真性被体验不是因为它们的原物是 真实的,而是因为它们作为标志或原真性的象征被认识到。建构主 义者寻求的原真性不再是Boorstin和MacCannell 所指的客观原真 性,而是一种符号的,
19、象征意义的原真性,是社会建构的结果。3 后现代主义原真性 Postmodernism Authenticity “真” “假”其实没有严格边界,真真假假往往可以相互替代。 局限性: 完全否定了原真性的概念。 4 存在主义原真性 Existential Authenticity 将游客的原真性体验分为个体内部的原真性与个体之间的原 真性。即使旅游客体是假的,但游客会在旅游活动的激发下放松自 己,找到个体内部的原真或个体之间的原真体验。当处于存在的原 真状态时,人们往往感觉自己比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更加真实,自由。 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发现旅游客体是原真的,而是因为他们 摆脱了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约束。5
20、定制化的原真性 Customized Authenticity 定制化的原真性强调的是一种客体(东道主社会)和主体(旅游者) 共同构建的原真性。 A. 事先对“他者” 的想像 这种原真性主要是与客体相关的,而且受大众传媒,旅游文献,旅游 指 南等媒介的影响。 B. 旅游者本能的对家的感觉的追寻,在陌生中寻找熟悉,在异乡中寻 找故乡。 C. 东道主根据旅游者的需要创造和提供符合旅游者需要的原真性的 旅游产品。文化遗产旅游原真性包括遗产的原真性与原真的遗产旅游体验。 专家学者对遗产物原真性的认知结果是一个客观,可评价的标准,它 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标准,但并非是获得原真性旅游体验的必要前 提。 遗产旅游者追求的原真性旅游体验是存在一个连续的心理过程, 是旅游者基于旅游经历自我构建的产物.虽然旅游者的对遗产原真 性的认知程度,渴求程度不同,但他们最终体验的是旅游经营者和目 的地居民共同构建的“真性效果” 。文化遗产旅游原真性包括: -文化遗产旅游地文化的客观真实 -文化遗产旅游地“文化符号” 的“真实” -文化遗产活动的“过程真实” 文化遗产旅游的原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