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基地下排水施工工艺路基地下排水能迅速的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渗水,避免地下水长期浸泡路基,造成行车荷载使路基翻浆冒泥,保证路基质量。1 工艺特点1) 地下排水施工工艺简单、技术含量较低,易于组织。2)大型设备投入小,劳动力需求量较大。2 适用范围适用于路基两侧边沟下设置渗沟、暗管的排水施工。3 工艺原理及设计要求3.1 排水原理1) 通过地下排水,使挖方路基两侧的山体的地下水通过渗沟、暗管排除,有力地保证施工质量。2) 当地下水位较高、潜水层不深时,可采用渗沟或暗管截留地下水及降低地下水位。3.2 工艺设计要求3.2.1 沟底纵坡设计要求沟底纵坡不宜小于1%,条件困难时亦不得小于0.5%,出水口应
2、加大纵坡,并应低于地表排水沟常水位0.2m以上。3.2.2 渗沟设置深度设置深度按地下水位的高程、地下水位需下降的深度以及含水层介质的渗透系数等因素考虑确定,同时也要满足渗水材料顶部不得低于原有地下水位的要求。3.2.3 渗沟采用材料底部可采用细石混凝土铺底,然后沿沟壁四周铺一层渗水土工布,在土工布上沟中间放一根10cm左右的渗水软管,管周填以碎石或卵石(35cm),在其上部按一定比例分层(层厚约15cm)回填细颗粒粒料(中砂、粗砂、小砾石)作为反滤层。4 工艺流程见图1路基地下排水施工工艺流程图5 操作要点5.1 施工前准备工作1) 对排水系统位置进行地质调查,与地表排水相协施 工 准 备施
3、工准备沟 槽 开 挖施工准备安 管施工准备回 填 碎 石施工准备沟顶填细颗粒料施工准备竣 工 验 收施工准备图1 路基地下排水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准备沟 底 铺 砌施工准备混 凝 土 拌 和施工准备调。2) 原材料的试验检验,确定配合比。3) 编制排水系统施工方案,人员、机械设备进场,对相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4) 必须切断原有的沟管时,应做好临时排水沟,保证排水。5) 应有可靠的防护措施,确保施工期间地表水、地下水不得侵入路基而造成路基松软及坡面坍塌。5.2 施工工艺5.2.1 测量放线路基地下排水系统测量放线应定出中心桩和边桩,一般每隔35m设一个中心控制桩,计算确定边桩位置,确保圆顺连接。5
4、.2.2 沟槽开挖1) 沟槽开挖应安排在适宜时间施工,以保护路基和防止水土流失。2) 开挖前做好地面排水,防止在施工期间造成基坑边坡失稳或坍塌。3) 应挂线放坡开挖,防止超挖欠挖,施工过程中应随时修整边坡,保持边坡的稳定性和平整性。4) 基坑检底时,按照坑底高程拉线清底找平,不得破坏沟底原状土,检底时应满足坑底尺寸,高程、坡率符合施工图要求。5.2.3 沟底混凝土施工1) 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拌制,其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2) 混凝土运输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3) 混凝土灌注前,沟槽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浮土、垃圾等杂物。4) 沟底混凝土灌注应按伸缩缝分段连续进行,各分段内混凝土应一次灌完,若
5、因故中断,应按规范要求留施工缝。5) 应在混凝土灌注地点随机抽样制作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 3 组,每组 3 块。5.2.4 安装渗水软管1) 渗水软管安装前,应精确计算好管节接头位置,在接口处挖设工作坑,深度不低于20,以便于操作接口。2) 接口安装时应使管节承口迎向流水方向,软管就位后,应将管节中心、高程逐渐调整到设计位置,并在管节两侧适当加土石垫块或砂石固定。3) 按施工图要求铺砂浆或混凝土或砂土包裹管节。5.2.5 沟槽回填1) 渗水软管安装就位后,立即对管身两侧对称回填碎石以稳定管身,并分层夯实。2) 在沟槽顶回填细石料时,应按基底排水方向
6、由高至低向管身两侧同时分层填筑夯实,每层回填厚度不超过 20。6 主要机具设备配备一台小型挖掘机,数辆四轮翻斗车,一台250型滚筒式搅拌机,两台打夯机。7 劳动力组织1)在机械挖好基槽后,主要是人工清理浮土,浇灌混凝土,安管等工作,每道工序安排要紧凑,进行流水化作业。根据工程量大小和作业场地情况组织作业班组,每班 1020 人,技工不少于50%。2) 现场管理人员配置:配备施工员一名,负责测量放线和砌筑过程中的作业指导,进行安全质量管理。配备试验人员一名,负责水泥、砂、石等原材料抽样和砂浆强度试件取样及送检。8 质量要求及质量控制要点8.1 施工质量要求1) 地下排水工程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
7、2) 严格控制沟底标高。3) 混凝土采用拌合机拌合,做到捣固密实。4) 回填碎石时不能夹有泥土。5) 顶部一定要回填细粒料。8.2 质量控制要点1) 工程所用的砂、石、水泥等的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进场时进行验收。2) 排水设施、垫层、滤层的结构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排水通畅。3) 地下排水设施应与地表排水系统相配套,保证水路畅通无隐患。4) 渗沟的出水口应设置端墙,端墙下部留出与渗沟排水通道大小一致的排水沟,端墙排水孔底面距排水沟沟底的高度不宜小于20cm;端墙出口的排水沟应进行加固,防止冲刷。5) 雨天不宜进行接口施工。9 施工安全及环保措施1) 对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加
8、强岗前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2) 施工前应编制专项安全技术方案,并进行专项安全技术交底。3) 编制拌和机和安全用电规程,安排专人从事该项工作,必须持证上岗;搅拌机发生故障时,应及时切断电源,再行检修;现场配电箱必须上锁,配电系统及机具按规定接零或接地保护。4) 人工挖基,堆土高度不宜超过 1.5m,且距离边坡顶缘口不宜小于 1.0m;两人横向距离不应小于 2.0m,纵向间距不应小于 3.0m。5) 在开挖沟槽时,挖掘机的摆动范围内切勿站人,所有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6) 沟里流出的水不能直接排入农田,以免冲毁农田。7) 基坑土应及时处理,防止被冲刷形成水土流失和毁坏植被。8) 建筑垃圾应及时清理,现场搅拌站应设排水沟和废水沉淀池。10 工程实例信阳至南阳高速公路,在挖方地段路基两侧的边沟下均设置了排水渗沟,起到排除两侧山体的地下渗水。通过渗沟的设置,在雨季的时候验收路床的弯沉值,都能满足设计要求。如不设渗沟则路床在地下水作用下会软化,弯沉值达不到设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