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附件:浙江省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管理考核办法(试行)一、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管理,规范我省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管理考核工作,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根据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关于加强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的意见(浙委办2009 131 号)、 浙江省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 设实施方案(浙防指 200939 号)和浙江省基层 防汛防台体系管理暂行办法(浙防指2010 43 号)等有关法规 、文件规定,特制订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管理考核。第三条 考核工作由县(市、区)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以下简称防指)在对乡(镇、街道)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进行考核的基础上,以县(市、区)
2、为单位进行自评;设区市防指负责对所辖县(市、区)考核复评;省防指组织评定。第四条 考核工作遵循实事求是、公平公正、规范有序的原则。2二、考核内容、标准与程序第五条 县(市、区)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管理考核计分实行百分制,考核内容如下:(一)动态管理(45分)。主要考核基层防汛防台组织机构、责任制、应急预案、监测预警、安全避险(包括危险区、警戒区、避灾设施)和应急救援(包括抢险物资、队伍)等体系的动态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与落实等情况。(二)运行保障(35分)。主要考核应急值守、监测预警、预案启动、人员转移、抢险救灾的运行情况,以及领导重视程度、有关部门支持服务力度和资金保障等情况。(三)宣传培训(10
3、分)。主要考核开展宣传培训等情况。(四)督查指导(10分)。主要考核县级防指及有关部门对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运行管理的检查、监督与指导等情况。(五)成功案例与创新点(加分10分)。主要考核避免人员伤亡的成功案例与管理中的创新举措。具体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见附表1。第六条 对乡(镇、街道)考核的具体办法由各县(市、区)防指结合当地实际制定,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可参照省级抽查乡级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见附表2)。第七条 考核程序(一)县级自评。县(市、区)防指在对乡(镇、街道)考核和本3级防指有关成员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对照考核标准(县级)进行自评,并于每年11月15日前将自评报告报设区市防指。(二)市级复评
4、。设区市防指根据所辖县(市、区)防指上报的自评报告,组织对县(市、区)进行实地核查与复评,并于每年12月5日前将复评报告上报省防指。(三)省级评定。省防指根据各市防指上报的复评报告,于每年12月中旬开始组织对各设区市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进行考核评定。省考核组对各市抽查12个县(市、区)及部分防指成员单位、乡(镇、街道)。如某县(市、区)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省级抽查考核得分低于市复评得分15%及以上的,则适当增加抽查数量。三、考核等级与奖惩第八条 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管理考核等级分为优秀、合格与不合格。第九条 县(市、区)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管理考核等级标准如下:1、优秀。县(市、区)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管理考核优
5、秀比例控制在20% 以内,考核得分85分及以上的县(市、区)方可参评,由设区市防指复评后向省防指推荐。2、不合格。考核得分70分以下;或者由于管理不到位,造成4人员伤亡或责任事故的;或者虚报、瞒报、弄虚作假的,则该县(市、区)考核为不合格。3、合格。其余考核为合格。第十条 所辖县(市、区)考核全部合格及以上的设区市,方可参加全省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管理优秀单位评选。第十一条 省防指在每年年底对本年度考核结果进行通报。第十二条 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管理考核结果纳入省政府“大禹杯” 评比考核内容,凡是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管理考核不合格的,不得参加“ 大禹杯” 评 比。同时,将考核 结果将作为各地申报省级防汛防
6、台抗旱有关项目的立项依据。四、附则第十三条 各地可结合本地实际,制订考核实施细则。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防指办负责解释。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5附表 1:浙江省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管理县级考核标准类别 项目 考核内容 标准分 考核内容分项 应附材料 单项标准分 自评赋分 复评赋分 抽查赋分*(1)依法设立县级防汛指挥机构及办事机构,县级防指办有编制和专职人员; 机构批文 3(2)根据行政区划等变化及时调整组织体系; 文件材料 2(3)报市防指备案; 备案情况 1组织健全:设立防汛指挥机构及办事机构,及时合理地调整基层防汛防台组织体系,并报市防指备案。6(4)经复核后组织体系不需要作出调整
7、的,将(2)、(3)作为合理缺项。 / / / / /(1)根据各类责任人变化及时更新责任人数据库; 数据库 1(2)与所有乡(镇、街道)均签订防汛防台责任书; 责任书 2(3)所有乡(镇、街道)均落实各类岗位责任制,且设置责任人 A、B 岗;岗位责任落实情况 3(4)实行岗位责任告知制度; 告知方式 1(5)按规定公布防汛防台责任人; 公布情况 1(6)落实山洪灾害预警员、水库巡查员、地质灾害监测员、气象协理员、渔船安全管理员等人员报酬; 落实情况 21、组织责任体系责任落实:及时调整责任人数据库,与乡(镇、街道)签订防汛防台责任书,明确各类责任人岗位职责。12(7)经访谈或电话抽查(不少于
8、 3 人),责任人能正确表述其主要工作职责。 抽查情况 2(1)各类防汛防台预案按规定编制,并经审批; 预案目录 2(2)组织开展防汛防台预案演练; 演练情况 2(3)根据规定及情况变化及时修编有关预案,并经批准后,报市防指备案;修编与备案情况 32、应急预案体系完善防汛防台预案体系,组织防汛防台预案演练,修订完善预案,并经报批后及时备案。7(4)预案暂不需要修编的,将(3)作为合理缺项; / / / / /(1)建立防汛防台预警信息发布共享机制与平台; 建设情况 2(2)建立监测预警和信息接受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制度 2一、动态管理(45 分)3、监测预警体系建立预警信息发布共享机制与平
9、台,制定监测预警设施运行管理制度,开展监测预警设施维护。7(3)监测预警设施和信息接收设施运行维护正常,设施完好率 100%的,得 3 分;运行正常,完好率 90%以上的,得维护记录及完好率 36类别 项目 考核内容 标准分 考核内容分项 应附材料 单项标准分 自评赋分 复评赋分 抽查赋分2 分;运行基本正常,完好率 85%以上的,得 1 分;完好率低于 85%的不得分。(1)避灾场所按规定建设和设置; 场所情况 2(2)已完成避灾场所鉴定; 完成情况 2(3)根据情况变化和当年灾害情况,确定(复核)灾害危险区和警戒区; 复核情况 1(4)根据危险区和警戒区复核情况,对转移路线、标识标牌进行必
10、要的调整和补充完善;调整补充情况 24、安全避险体系按规定建设和设置避灾场所,并完成鉴定;开展危险区和警戒区区划复核,同时调整转移路线,补充完善标识标牌等。7(5)根据复核情况,危险区和警戒区划分合理且无变化的,将(4)作为合理缺项。 / / / / /(1)已建立县、乡两级防汛防台抢险队伍; 队伍清单 2(2)县、乡两级防指按要求储备防汛、救灾恢复生产的物资,并及时补充和更新; 物资清单 1(3)建立抢险队伍和防汛物资台帐,且帐物相符; 台帐 1(4)县级建立大型防汛抢险设备和物资调用机制; 调用机制5、应急救援体系建立县、乡两级防汛防台抢险队伍,及时补充防汛物资,建立台帐制度;建立大型防汛
11、抢险设备和物资调用机制。6(5)县、乡级防指按要求配备卫星电话等应急通信设备,并定期进行拨打测试和检查。 清单 1*(1)县、乡两级防指办在汛期实行 24 小时值班; 值班制度 与抽查 2(2)各类责任人汛期按规定及时进岗到位,履行职责; 抽查 21、应急值守建立汛期 24 小时值班制度,各类责任人及时进岗到位,并保持24 小时通讯畅通。6(3)各类责任人汛期保持 24 小时通讯畅通。 抽查 22、监测预警 及时发布各类监测预警信息。 2*县、乡两级防指及有关成员单位掌握天气、水雨情、地质灾害等监测预警信息,及时向基层有关责任人通报。 发布记录 2(1)根据情况,及时启动县级防汛防台相关预案;
12、 预案启动 情况 2二、运行保障(35 分)3、预案启动 及时启动防汛防台相关预案。 2 (2)根据实际情况,不需要启动预案的,将(1)作为合理缺项。 / / / / /7类别 项目 考核内容 标准分 考核内容分项 应附材料 单项标准分 自评赋分 复评赋分 抽查赋分(1)根据预案和实际情况,及时发布危险区人员转移命令; 转移命令 2(2)及时组织危险区内人员转移; 转移情况 24、人员 转移 及时发布人员转移命令,组织转移危险区内人员。 4(3)根据预案和实际情况,不需要转移危险区人员的,将(1)、(2)作为合理缺项。 / / / / /(1)根据灾害情况,及时开展抢险救灾; 抢险救灾情况说明
13、 25、抢险救灾 及时开展抢险救灾。 2 (2)未出现灾害,不需开展抢险救灾的,将(1)作为合理缺项。 / / / / /6、会商系统 及时维护防汛会商系统。 2 及时维护防汛会商系统,系统运行正常。运行及维护情况 2(1)水利部门(防指办)正常开展防汛防台日常工作; 情况说明 2(2)气象部门及时向本级防指报告灾害性天气预报,并逐级向基层组织发布预警信息; 文件材料 1(3)国土资源部门及时发布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督促指导基层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范巡查工作的,得 1 分;不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此项作为合理缺项;文件材料 1(4)海洋与渔业部门及时向本级防指报告风暴潮和灾害性海浪预报,做好
14、渔船防台,做好避风渔港安全监管的,得1 分;不涉及海洋与渔业相关防御工作的,此项作为合理缺项;文件材料 1(5)民政部门及时做好灾情核查、自然灾害救助等工作,督促指导基层组织加强避灾安置场所建设和管理。 文件材料 17、部门协作县级防指有关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做好相关工作。 7(6)其他有关部门按职责分工,为基层组织防汛防台工作提供相关技术服务。 情况说明 1(1)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 文件材料 28、组织保障领导重视,将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3 (2)将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文件材料 19、制度保障制定基层防汛防台体系长效管理办法,并报省、
15、市防指备案。3 (1)制定基层防汛防台体系长效管理的具体办法; 文件材料 28类别 项目 考核内容 标准分 考核内容分项 应附材料 单项标准分 自评赋分 复评赋分 抽查赋分(2)报省、市防指备案。 备案说明 1(1)将基层防汛防台体系长效管理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 文件材料 210、资金保障将基层防汛防台体系长效管理经费列入县、乡两级财政预算。 4 (2)所有乡(镇、街道)均将长效管理经费列入乡级财政预算。 文件材料 21、宣传 开展形式多样的防汛防台减灾知识宣传。 3 发放宣传册、张贴宣传标语、播放宣传片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普及防汛防台减灾知识。 证明材料 3(1)制订各类责任人岗位培训制度
16、; 培训制度 2(2)对各类责任人进行岗位培训,培训率达到 80%以上; 培训率 3三、宣传培训(10 分) 2、培训 开展各类责任人和巡查员、监测预警员培训。 7(3)所有巡查员、预警员都经培训合格后上岗。 文件材料 21、汛前检查 开展汛前检查。 3汛前组织开展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检查,并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检查及整改材料 32、汛期督查 对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进行督查。 2汛期县级防指对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运行维护管理情况进行督查。 督查情况 23、汛后总结 开展基层防汛防台工作总结。 3汛后组织开展基层防汛防台工作总结,并汇总编写县级总结报告; 总结报告 3四、督查指导(10 分)4、考核 将
17、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纳入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 2 将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运行及成效纳入政府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 文件材料 2成功案例 避免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成功案例。 7 发挥基层防汛防台体系作用,有避免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成功案例,根据具体情况加分,最高加 7 分。 经设区市防指认定 7五、加 分项(10 分) 创新点 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管理工作创新情况。 3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管理工作中,创新性地开展工作,根据具体情况加分,最高加 3 分。经设区市防指认定 3总分(110 分) 110注:1、表中打*项为基本考核项目,有一项及以上不合格的,则该县(市、区)考核不合格;92、合理缺项不打
18、分, 总分计算按照实际得分除以打分项目标准分,再乘以 100。如:某县实际得分为 80 分,打分项目标准分累计为 90 分(即合理缺项分累计 10 分),则该县总分为(80/90)100=88.9 分。10附表 2:浙江省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管理考核省级抽查乡级考核内容及评分标准类别 项目 考核内容 标准分 考核内容分项 应附材料 单项标准分 自评赋分 考核赋分(1)依法设立乡级防汛指挥机构及办事机构; 文件材料 3 3(2)根据行政区划变化及时调整组织设置; 1 1(3)根据上年度暴露出来的网格设置不合理情况,及时调整组织设置;组织设置调整文件 1 1(4)报县级防指备案的得 1 分; 备案情况
19、 1 1(1)组织健全:设立防汛指挥机构及办事机构,及时合理地调整防汛防台组织体系,并报县级防指备案。6(5)经复核后组织体系不需要作出调整的,将(2)、(3)、(4)作为合理缺项。 / / / /(1)乡镇与所有村均签订责任书或下达任务书; 责任书 2 2(2)乡镇与所有责任人均签订责任书或进行责任告知; 责任书 2 2(3)落实各类岗位责任制,且设置责任人A、B 岗的,得 3 分,未明确监测预警、人员转移、工程保安等关键岗位责任制的,不得分,其他岗位责任制落实不到位的,酌情减分;岗位责任制材料 3 2(4)在当地张榜公布或在其他公共平台进行公示; 公布情况 2 21、组织责任体系(2)责任
20、落实:与村和各类责任人签订责任书,明确各类责任人岗位职责。12(5)经访谈或电话抽查(不少于 3 人),责任人能正确表述其主要工作职责。 抽查情况 3 3(1)乡级各类防汛防台预案按规定编制,并经审批; 预案目录 2 2(2)乡(镇、街道)自己组织预案演练或县级防指在该乡(镇、街道)开展预案演练的,得2 分,若未开展演练,但观摩其他乡(镇、街道)预案演练的,得 1 分,否则不得分;演练或观摩情况 2 2一、动态管理(50 分)2、应急预案体系完善乡级防汛防台预案体系,组织或观摩预案演练,及时修订完善预案,并经报批后及时备案。7(3)根据规定及情况变化及时修编有关预案,并经批准后,报县级防指备案
21、; 修编与备案情况 311类别 项目 考核内容 标准分 考核内容分项 应附材料 单项标准分 自评赋分 考核赋分(4)预案暂不需要修编的,将(3)作为合理缺项; / / / /(1)制定监测预警设施(简易或人工设施)和信息接收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制度文本 2 2(2)落实专人对简易(人工)的监测预警设施和信息接收设施进行管护; 文件材料 2 23、监测预警体系制定相应管理制度,对监测预警设施进行有效管护。 7 (3)监测预警设施和信息接收设施运行维护正常,设施完好率 100%的,得 3 分;运行正常,完好率 90%以上的,得 2 分;运行基本正常,完好率 85%以上的,得 1 分;完好率低于
22、 85%的不得分。维护记录及完好率 3 3(1)根据情况变化和当年灾害情况及时对危险区和警戒区划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向县级防指提出修改意见的(认为不需要调整的也需要向县级防指说明);文件材料 2 2(2)根据县级防指对危险区和警戒区复核情况,对转移路线、标识标牌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完善;调整补充情况 2(3)将调整后的危险区和警戒区在村里显著位置进行重新公告; 公告照片 24、安全避险体系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对危险区和警戒区区划进行分析总结,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转移路线,补充完善标识标牌等。6(4)根据县级防指复核情况,危险区和警戒区划分合理且无变化的,将(2)、(3)作为合理缺项。/ / / /
23、(1)乡级防汛防台抢险队伍整齐、素质优良、战斗力强; 队伍名单 3 3(2)村级防汛抢险小分队人员齐整,人员以青壮年为主;人员名单与年龄 2 25、应急救援体系有效整合乡级防汛防台抢险队伍,不断加强村级防汛抢险小分队建设;及时补充防汛物资,建立台帐制度。12(3)对消耗或超过保管期限的防汛物资及时补充; 补充说明 2 212类别 项目 考核内容 标准分 考核内容分项 应附材料 单项标准分 自评赋分 考核赋分(4)防汛物资未消耗且均在保管期限内的,将(3)作为合理缺项; / / / /(5)建立防汛物资台帐; 台帐 2 2(6)对可调用的抢险队伍和物资进行登记造册; 登记表 1 1(7)村级防汛
24、防台抢险物资均落实专人保管; 保管人员 名单 2 2(1)乡级防指办汛期实行 24 小时值班; 值班制度 2 2(2)各类责任人汛期按规定及时进岗到位,履行职责; 抽查 3 21、应急值守建立汛期 24 小时值班制度,各类责任人及时进岗到位,并保持 24 小时通讯畅通。7(3)各类责任人汛期保持 24 小时通讯畅通。 抽查 2 22、监测预警及时传达各类监测预警信息。 4及时传达各类监测预警信息,经电话抽查(不少于 3 人),被抽查的责任人均证实收到有关信息,并能复述信息主要内容。抽查情况 4 3(1)根据情况,及时启动乡级防汛防台相关预案;预案启动情况 3 33、预案启动及时启动防汛防台相关
25、预案。 3 (2)根据实际情况,不需要启动预案的,将(1)作为合理缺项。 / / / /(1)根据实际情况和预案,及时转移危险区内人员;人员转移情况 3 34、人员转移及时组织危险区内人员转移。 3 (2)根据预案和实际情况,不需要转移人员的,将(1)作为合理缺项。 / / / /(1)根据灾害情况,及时开展抢险救灾; 抢险救灾情况说明 3 35、抢险救灾 及时开展抢险救灾。 3 (2)未出现灾害,不需开展抢险救灾的,将(1)作为合理缺项。 / / / /6、会商系统及时维护乡、村两级防汛会商系统。 2对乡、村两级防汛会商系统及时维护,系统运行正常。运行及维护情况 2 2二、运行保障(30 分
26、)7、组织保障 领导重视程度。 4建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组织保障体系。 文件材料 4 413类别 项目 考核内容 标准分 考核内容分项 应附材料 单项标准分 自评赋分 考核赋分8、资金保障将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管理经费列入乡级财政预算。 4将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管理经费列入乡级财政预算。 文件材料 4 41、宣传 开展形式多样的防汛防台减灾知识宣传。 4通过张贴宣传图、宣传标语、发放宣传册、播放宣传片等多种方式,在公众中普及防汛防台减灾知识,一种方式(方式不限)得 1 分,最多 4 分。证明材料 4 4(1)汛前组织所有新参加防汛防台工作的责任人参加岗位培训; 情况说明 2 2(2)乡级
27、和村级责任人岗位年培训率达到 50%及以上; 年培训率 2 2三、宣传培训(10 分)2、培训组织各类责任人和巡查员、监测预警员参加岗位培训。 6(3)所有巡查员、预警员都经培训合格后上岗。 文件材料 2 11、汛前检查 开展汛前检查。 2汛前组织开展防汛防台体系检查,并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整改。检查及整改材料 2 22、汛期督查对防汛防台体系运行情况进行督查。 2汛期乡级防指对防汛防台体系运行维护管理情况进行督查。 督查情况 2 23、汛后总结 开展防汛防台工作总结。 3汛后及时总结防汛防台工作,并编写总结报告。 总结报告 3 3四、督查指导(10 分)4、考核将防汛防台体系管理纳入政府目标责
28、任制考核内容。 3 将防汛防台体系运行及成效纳入到乡(镇、街道)党委、政府的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 有关文件 3 31、成功案例避免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成功案例。 7发挥基层防汛防台体系作用,有避免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成功案例,根据具体情况加分,最高加 7 分。经县级防指认定 7五、加分(10分) 2、创新点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管理工作创新情况。 3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管理工作中,创新性地开展工作,根据具体情况加分,最高加 3 分。经县级防指认定 3总分(110 分) 110 92.9注:合理缺项不打分,总分计算按照实际得分除以打分项目标准分,再乘以 100。如:某乡实际得分为 80 分,打分项目标准分累计为 90 分(即合理缺项分累计 10 分),则该乡总分为(80/90)100=88.9 分。1415主题词:防汛 基层 管理 制度 通知浙江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 2011 年 11 月 7 日印 发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