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 文 试 卷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得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试卷满分 120 分一、文言诗文(满分 25 分)1、默写填空(6 分) ,悠然见南山。气蒸云梦泽, 。 ,化作春泥更护花。 ,下者飘转沉塘坳。长风破浪会有时, 。 ,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2、按要求填空(4 分)始得西山宴游记中表达 作者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的悠闲、得意之情的语句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文中表达作者旷达的胸襟的句子是: 3、选出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故为之/文以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斜晖脉脉/水悠悠
2、。4、选出加点的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 分) ( )、或异二者之为(心理活动) 、醉则更相枕以卧(更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靠近) 、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 )5、选出对句子大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2 分)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精神凝聚安定,形体得到解脱。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却不知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一个人的想法)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能为人们所了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6、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9 分) (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
3、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1 解释加点的字,翻译划线句。 (2 分)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2 文中“君子”指 , “道”指 。 (1 分)3 本段动用的表达方式是 (1 分)4 本文的主旨句是 ,反映了孟子 主张。 (2 分)5 战必胜的根本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1 分)6 文中“寡助”与“多助”形成鲜明的 ,主要阐明了 道理。 (2 分)二、阅读(满分 45 分)(一)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 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
4、大丈夫。 ”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我国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牟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1 第一段的作用?(1 分)2 引用孟子的话的目的是:(至少答两点) (2 分)3 划线句在全文中的作用?(1 分)4段中划 线部分
5、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1 分)5 对段内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1 分)论说谈骨气的历史背景。从历史角度,指出有骨气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6 上面选文指出“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下面几项对“骨气”这一概念基本含义的理解表述正确的是( ) (2 分)孟子几句话里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大丈夫的行为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我们是有优良传统的民族。7“此之谓大丈夫”中“此”指代的是 后文分别举出 、 、 三个事例来论证,这三者是 关系。 (5 分)8 段中的“这一点”指的是 。 (1 分)“这一原则”指的是 。
6、(1 分)(二)反物质一艘宇宙飞船升空,只需要携带 10 毫克,也就是百分之一克的“燃料” ,这是不是神话呢?不,因为确有这种“燃料” ,只需 10 毫克,大约可产生相当于 200 吨液体所产生的动力.这种能源就是“反物质”.不久前,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的科学家们,用低能量环形加速器做实验时,获得了一种反物质.虽然它是转瞬消逝的一束反氢原子,却为反物质的实际应用展示了美好的前景.第一位预测有反物质存在的科学家是迪拉克.因此,1933 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在领奖仪式上就指出:不但地球上存在“反物质”组成的另一个世界,而且在夜空中所见的许多星辰中,有些天体就是由反物质所构成.大家知道,物质是
7、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又是由质子、电子、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中子虽不带电,却有一定的磁性;因此,必然存在一种物质镜像,也就是说还有一种质子是带负电的,叫“反质子” ,同理,还有带正电的“反电子”和磁性相反的“反中子” ,它们统称为“反物质”.物理学家眼下还没有办法把它们结合成反物质保留下来.主要原因是它们的能量太高,“安定”不下来,因为物质与反物质简直水火不容,只要相遇,就互相吸引碰撞转化为光实验表明,当接近十亿分之一微米时,在 13 秒的瞬间,便相互湮灭.按照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理论,它的质量全部转化为能量了.所以,通常物质中是无从获得反物质的,即使实验条件下,反物质也是转瞬即逝.
8、当 1 克物质与 1 克反物质相撞湮灭,放出的能量,相当于世界上最水电站 12 小时发电量的总和.研究“反物质”还有更重大的理论意义.另外,反物质是诊治疑难疾病的能手,可用它准确击中癌瘤,而不损害周围组织.它有巨大的爆破力,却没核能那种破坏环境的副作用,可用来移山填海.例如,把喜马拉雅山移开,西藏就可以受到印度洋暧湿空气的影响,变成温暖多雨的“花果山”.1 本文说明的对象是“反物质” ,请根据文章内容,为“反物质”下个定义.(2 分)反物质是 .2 这是一篇 说明文,按照 顺序,介绍说明了“反物质”的 (33 下面不符合“反物质”的实际应用展示了美好的前景的一项是( ) (2 分)能构成另一个
9、世界 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它有巨大的爆破力 能够诊治疑难疾病4 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各写出一个例子。 (4 分)5 将文中加点的词“接近”换成“达到”好不好?为什么?(2 分)科学技术正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正在快速走近我们的生活,请将你知道的新的科学技术写下来。 (2 分)(三)父爱已经是深夜 11 点了,爸爸还没有回来,又困又累的我来不及多想,一头栽进被子里.第二天,我起得很早.想起昨晚又没等到到爸爸回来,便轻轻地走到他床前,悄悄地掀开被子.看着爸削瘦的脸旁和塌陷的眼窝,我心头一颤:爸爸几夜都有没有睡好了!几天来,爸每天都去王叔家下棋,总是夜深才会回来.爸爸时常向我解释:“我和你王叔下起
10、棋来啥都有顾不得了!”这我知道,我更知道,爸爸其实是为了自己的女儿,为了只有几个月就要上中考考场的我.我家房子小,每晚都有看报习惯的爸怕哗啦啦的翻报声分散我的注意力;又怕他那并不算大的鼾声打乱我的解题思路.为此,他每晚都要扯着王叔杀上几盘,又估摸着我睡了,才无声无息地回来。这一切,都是妈妈亲口告诉我的。就这样,在这无声的父爱下,几次月考我的成绩都使人疲劳羡慕不已。每当我带着胜利的微笑站在爸跟前时,他都会用目光注视着我,抚摸着我,那深邃的目光令我好难读懂。深冬的夜晚寒冷难忍。一晚,爸回来得出奇的早,便走到一旁看我复习。我不经意地碰了一下他的手。 “啊!好凉!”爸着实一惊。我一把抓起那双冰冷的手,
11、又红又肿,满脸疑惑的我不解地盯着他。 “啊,没事儿!你王叔家冷。 ”爸故作轻松地笑了笑,背过身去,我一惊,又一愣,刚刚就在眼前的一幕倏的闪现出来上完厕所,我顺便去阳台放松一下。透过冰冷的玻璃,远远的,孤零零的路灯下一个模糊的背影闯入了我的视野,不停地搓手,不停地跺脚,不停地紧裹大衣,看样子已经在外面站了很久了。更奇怪的, “背影”似乎在借着灯光看些什么。 “妈!你看那人多怪!”一见阳台上的我,妈一愣,不容分说一把把我拖进屋。看得出,妈的眼神中分明藏着一丝惊慌。难道?不!不会的!天又黑了,月光好冷。雪儿不约而至,风兄也前来助兴。 “北风卷地白草折” ,它踢打着门窗,像惊涛拍岸,不时地发出令人毛骨
12、悚然的怪叫声。愠怒的它夹杂着雪粒连光秃的树枝也不放过,无情地抽打着。它终于暴躁起来,像一位突然反目为仇的愤怒者,又像是一位正歇斯底里发作的精灵。一时间,我心里好乱,好担心,为那背影?我不知道。夜深了,我一次又一次被爸一阵又一阵剧烈的咳嗽声惊醒,见我一动,他立刻把头深深地埋进被子里。听着那颤个不停的被子;想着那清冷的背影,突然间我觉得自己好傻好傻,傻得过去竟未读懂朱自清的背影,傻得过去竟未体会到这沉沉的父爱!-沉沉的父爱将与我风雨同舟。-沉沉的父爱还将与我同享七月的硕果1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5 分)倏地( ) 愠怒( ) 毛骨竦然( )2 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2 分)第 3
13、段中“深邃的目光”蕴藏的含义: 第 3 段中“抚摸”一词的含义: 3 如何理解第五段中“妈妈的眼里藏着惊慌”?(2 分)4 联系全文看理解“我竟没有读懂朱自清的背影一句的深刻含义:(2 分)5 加点的句子与前文的哪句话照应?(2 分)6 第四段的“啊!好凉!“的表达作用是:(2 分)7 第 6 段的环境描写的作用是:(2 分)8 第 5 段中有 3 个最能表现父亲忍受寒冷折磨的词语是:(2 分)三、写作能力(满分 50 分)阅读正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生活中到处都有美,生活中的美景随处可见:校园中寻求知识,是一道富有诗意的美景;家庭中感受亲情,是一道充满温馨的美景;社会中奉献真爱,是一道多姿多彩的美景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选择感受最深的某个方面,以“美景”为话题,写一篇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的作文.要求:1 在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前提下,文体不限,文题自拟.2 字迹清楚工整可酌情加分.3 字数不少于 600 字.作文中不要露出校名及真实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