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闰年、闰月介绍.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7842153 上传时间:2019-05-2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闰年、闰月介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闰年、闰月介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阳历(公历)一年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所需的时间(365.244 天)来确定的。一年 12 个月七个月大(31 天) ,五个月小(30 天) ,其中二月月小(28 天) ,这样每年多出了 5 小时 48 分 16 秒(0.2422天) ,积四年差不多积成了一天,将这一天放在第四年的二月份,这第四年便是闰年,闰年二月便称为闰二月,不是闰年便称为平月。这种历法公元前 46 年罗马皇帝儒略凯撒修改历法时开始采用,称作儒略历。到公元 325 年又规定,每年的三月二十一日(即农历春分)作为春天开始的一天。但是每年只多出 0.2422 天积四年有 0.9688 天不足一天,少 0.0312 天,时间长了这种历

2、法就不适合天气冷热变化规律了。公元 1582 年罗马教皇格里高里修改了阳历称作“格里历” 。每四年不足 0.0312 天,四百年不足 3.12 天。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在四百年内去掉三个闰年,以消除不足的三天。据此, “格里历”规定:逢百年的年份能被四百整除的为闰年(如 1600、2000) ;除不尽的不是闰年(如 1700、1800) 。于是四百年中四个逢百年份只有一个闰年。这样巧妙的在四百年内除了三天,使阳历更适合天气冷热变化规律。阴历是我国古代根据月亮圆缺变化周期制订的历法。月亮圆缺变化周期平均为 29.53 天,将 12 次圆缺变化所需时间作为一年,一周期为一个月,十二个月共 354.3

3、6 天,比阳历一年短 11 天,三年短 33 天。为了使阳历历法适应天气冷热变化,就将三年多出的 1 个月加上,成为一年十三个月,这个月就叫“闰月” ,我国早在 3000年前殷代时期就有十三个月的叫法了。三年差 33 天,即使是闰月也差 3 天,因此,春秋时代中期,我国便创造了“十九年七闰”的方法,把阴历和阳历调和起来,就是在十九个阴历年内加入上七个闰月,共 235 月计 6939.6416 天,而十九个阳历年计 6936.6018 天。用这个方法把阴历阳历调和起来十分精确,使之更适合天气冷热变化规律。阴历放置闰月的放法和二十四个节气有关。二十四个节气是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的总和。一年十二个月平均每月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如果这个月有一个节气没有中气就不算是一个独立的月,只能算是上个月的闰月了。如今年丙戌年前一个七月有一个节气立秋,中气处暑,后一个七月只有一个节气白露,没有中气,因此,这个月不算是八月而是上个月的闰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